3、1 設計的一般過程——制定設計方案(第一課時)
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3、1 設計的一般過程——制定設計方案(第一課時)
上虞市城南中學 陶偉軍
內容分析:“設計的一般過程”是江蘇教育出版社《技術與設計1》中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以便攜式小凳的設計為案例,對設計的一般過程進行闡述,主要包括:發現和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產品的使用和維護幾部分。是第三章的三大內容(過程、原則、評價)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通用技術第一模塊的重點基礎內容,本節內容與第四章至第八章內容形成總分關系,對以后的學習具有奠基作用。第一課時主要通過發現問題和對問題的深入分析,把生活中的問題通過設計提出解決問題的多個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情分析: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技術與設計及其關系的相關知識,對技術及設計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但是對如何進行設計,如何規劃設計還沒有清楚的認識和體驗,對設計過程充滿陌生感和好奇心。通過本節的學習,將使學生在總體上把握設計的一般過程,并初步運用于設計實踐中,為后續的系統學習打下基礎。本節課由于要讓學生來初步繪制自己的作品,需要學生有簡單繪畫的能力,尚不容樂觀,同時課堂中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體驗到親自設計的成就感,從而促進他們想進一步學習的沖動。
教學目標:
1.認知性學習目標:
(1)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掌握設計方案的制作
(2)知道設計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多個方案
2.技能性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在設計活動中遵循科學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及認真選擇不斷優化的嚴謹態度
(2)培養設計策略,如問題解決、創造性思維、空間現象、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推理等等
3.體驗性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2)讓學生懂得設計是一個有計劃的、有著科學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創新活動
教學重點: 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讓學生獨立或相互合作,完成方案設計
教學難點: 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如何能讓所有學生都充分參與,并能體驗到設計的樂趣
教學手段:
1、利用幻燈片來展示設計方案的一般過程和優秀的設計作品
2、用合作手段,通過探究完成任務
3、利用實物展示臺來展示學生作品,完成設計方案篩選任務
教學設想:
1、創設情景,以問題引導進入新本課時
2、簡單講述設計的一般過程,由“總”到“分”
3、發放設計方案表格,與學生共同學習并完成便攜式小凳設計方案表格
4、學生展示并選出比較優秀設計方案
5、總結方案設計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并將這個過程推廣到所有技術方案的設計過程中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和
所用時間
教師活動
投影儀展示
學生活動
教學方法
說明
課前
做好準備工作,并與學生交流
發放設計方案表格
部分學生交流
交流溝通
引入新課
4分鐘
以“計”為引線,
欣賞幾個優秀的設計作品,用問題引入新課
展示一些優秀的設計作品
展示問題
學生回憶并回答學過的設計的關系
觀看幻燈片的內容
回答問題
情景再現問題導入:設計作品要少而精,
提出問題要與下面學習有關聯
總述
2分鐘
簡單描述設計的一般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