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守恒量》教學設計
一、學習任務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物理學中,能量并不是由功定義的。能量的概念是在人類追尋“運動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能量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是一個守恒量。守恒關系是自然中十分重要的關系,從中學開始加強學生對守恒關系的認識是有益的,因為它是極為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據這種認識,所以本節從追尋守恒量出發引入能量概念,為能量學習奠定了基礎并把這種物理思想滲透在能量學習的全過程。
2.學習的主要任務
“追尋守恒量”一節,主要是使學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本節課前已經學習了能量的有關知識,在過去的教學中,是先學習能量的概念,而后研究一兩個具體問題,發現動能與勢能之和在某些過程中不變,由此引出機械能守恒定律!皺C械能守恒”這個詞學生并不陌生,但是讓學生說出自己對它的認識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能量的概念幾乎是與人類對能量守恒的認識同步發展起來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是個守恒量。守恒關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類關系,通過本節的學習加強對守恒關系的認識,重要是物理學的思想和方法的學習。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動能、勢能的含義。
(2)教學難點
在動能和勢能轉化的過程中體會能量守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能量及動能、勢能的概念與意義;
(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關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關系;
(3)通過具體的事例使學生對守恒觀念有初步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
(1)重溫一次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啟發大家對守恒思想的認識;
(2)利用自制教具(如單擺、滾擺)的演示,幫助同學們建立能量守恒的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動能、勢能間的相互轉化來研究生活中的物體的運動,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
三、教學方法
在課堂中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四、教學器材
單擺(滾擺)、視頻材料、多媒體課件等。
五、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提出問題:在一個大熱天,小強和小明呆在小強家里玩游戲,兩人熱得是滿頭大汗,可小強家里沒有空調,怎么辦呢?最后還是小明反應快,他對小強說:“你家不是有冰箱嗎,咱們把冰箱的門開著,不就可以降溫了嗎!”于是,他們把門窗關好,把冰箱門開著,他們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
播放能量轉化的資料,讓學生觀看后思考:有哪些能量發生了轉化?
3.指導學生列舉生活中能量轉化的例子,讓學生初步體會“能量”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
4.總結點評學生的發言情況,引出課題。
1.積極思考,討論,學生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
2.觀看資料,進行思考。
2.列舉實例。在各自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