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9 Personal Hygiene教案
課本第136頁——text 部分。
2 listening 作為教材第p141頁的聽力部分,可讓學生了解美國和英國各自的公共衛生情況。同時建議教師可利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語(新世紀版)聽力》,開展相關主題的聽力活動作為對教材的補充。 課文第141頁——listening practice
3 structure 被動語態是本課的語法教學內容。教師首先通過“句型操練”,使同學們熟練運用被動語態。
老師可以通過讓同學們對課文中的主動與被動句進行轉換來進一不操練被動語態。
[鏈接2] 課文中被動語態的操練 課文第139頁——structure 部分
課本第136頁——text 部分。
4 speaking 以“衛生習慣”為主題設計口語活動。
活動一:對于幾幅“衛生習慣”的圖片的進行簡要描述,了解社會上常見的一些衛生陋習。同桌組織對話給出建議應該怎么做來維護良好的衛生狀況。
活動二:調查采訪。之前提供有關“sars”的幾幅圖片。讓同學們作出描述。其次,以組為單位,調查sars和不良的衛生習慣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采訪結果可先在組內進行交流,后由小組推選代表在班內進行匯報。
[鏈接3] 調查任務的一些具體教學建議。 課文第133頁——highlights 部分。
課文第142頁— speaking practice
5 writing 本部分內容——寫啟示和通知。
老師可以根據書上列出的啟示和通知,帶領同學們找到它們包含的共同點,并應用到實際寫作中(可嘗試寫作題b2)。 課文第145頁——writing部分
6 additional reading 本部分建議放在最后一課時,作為泛讀材料來處理。
本文出現的重要詞匯與詞組:compete, equal, burn up, at a pace, as well
針對“健康”這一話題,可在學生中開展討論:健康除了指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還包括哪些內容?身心健康對中學生而言有著怎樣的重要性?
[鏈接4] 話題討論的教學建議 課文第146頁——additional reading
[鏈接1]
說明:
“快速反應法”是提供學生積極思維的好機會。這一環節的運用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通過yes or no的回答,對主題產生興趣,并學會審視檢驗個人日常衛生習慣,同時對新詞匯有所了解。
1 教師提出活動要求:要求被點名的同學就老師提出的問題迅速給出自己的答案(yes or no)。(*文中涉及的生詞老師寫在黑板上)
2 老師就答案的真實性當場進行檢查。
3 然后請同學們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文章的主題。(personal hygiene)請同學們帶著之前列在黑板上的生詞閱讀文章。
4 最后,請同學們根據文章內容列出do’s and don’ts
(老師列出表格,讓同學們填寫)
dos don’ts
do use tissues instead of handkerchiefs.
etc don’t cough or sneeze on each other.
etc
*附:快速反應問卷
1.do you always bring a handkerchief or tissue paper with you?
2.do you often trim fingernails regularly?
3.do you frequently change your clothes?
4.have you ever shared with your roommates/classmates with the towels/cups / the toothbrushes?
5.do you often wash your hair or take sh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