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鸝》學案
4.從全文看,白鷺的美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每個方面用兩個字概括,不少于6個字,不超過10個字)
答:
5.下面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兩項是( )
a.通過贊美白鷺,本文表現了作者愛尋常之美,愛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開頭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是從白鷺的外貌、形態特點著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說白鷺是“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寫出了白鷺易被人忽視的內在的、質樸的美,這樣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4小節運用了一連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鷺勻稱的體態和諧調的色彩。
e.文章倒數第2小節說“歌未免太鏗鏘了”,這里說其他鳥唱的歌太響亮了,作者借此來反襯白鷺寧靜悠然的美。
參考答案
一、1.a、b 2.c 3.b 4.b 5.d
6.都不能換。①“諦聽”指仔細聽;“聆聽”沒有強調仔細。②“興致勃勃”形容興頭兒高。“興高采烈”既寫興致也寫神采,根據句意,應突出興致。③“回翔”,含有回旋的意思,“飛翔”無此意。④“凄慘”用于寫神情,“凄涼”多用來形容環境或景物。
7. d(比喻,其他為擬人)
8. c(根據上下文意判斷)
9. d
二、(一) 1.本題旨在訓練學生通過抓住關鍵性文字來把握文意的能力。在這幾段文字的前面,作者寫了四次追尋黃鸝的經歷。童年時迷戀捕鳥,卻沒有見過黃鸝;抗日戰爭時期,見了色彩鮮麗、聲音誘人、姿態矯健的黃鸝,但“一閃而過”;在病中,見了黃鸝,可惜被嚇得飛走了;逛鳥市,卻看到被玩弄的囚禁的黃鸝。寫了四次經歷以后,到這幾段文字中,作者的追尋終于有了結果;找到了黃鸝的“真正的家鄉”,看到了“黃鸝的全部美麗”。而且由黃鸝轉向大千世界,不僅黃鸝,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的極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環境里才能發揮。從而給讀者一種人生哲理的啟迪?梢,這幾段文字是上文的必然的延伸,那人生哲理也是從上文水到渠成地升華出來的。
2.景物一體,就是形色神態和環境的自然結合和相互發揮。比如,黃鸝的啼叫,飛翔與“春雨、宿露”“朝霞和彩虹”一體,虎與深山、駝與大漠、雁與長空、魚與潭底一體。這里強調了環境對事物的重要性。
3.“各種事物都有它的極致”,“在一定的環境里,才能發揮這種極致”。
(二) 1.c
2.通過比較,突出了白鷺形體“適宜”及其自然美的特點。
3.不同意。從文中“可它真是在望哨嗎”的疑問中可看出,作者欣賞的就是白鷺這種沒有任何目的悠然自得的美。
4.自然、寧靜、悠然、勻稱、和諧……
5.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