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的喜劇》教學創新設計
(3)探究什么叫“喜劇”。
①是很搞笑的東西。
②它往往是以大團圓結尾的,給人以輕松愉快的感覺。
③一般我們看喜劇,惡人最終會受到懲罰,正義得到伸張,善良的人會有個好結局
(4)喜劇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對不好的習慣或行為進行揭發和諷刺。那么我們再想想作者在文中是要諷刺一個什么?他又是怎樣一步步用“喜劇”來引入正題的?
提示:
是對自己片面認識的一次次揶揄和諷刺:不知道事物的復雜性、多樣性。
那么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菱角的喜劇呢?引導學生讀書,找出文章中能反映“喜劇”的關鍵詞句。
孩童時期:“菱角兒,兩頭尖”, 概念堅固
廣 西:三個角的菱角 小小吃了一驚
重慶市場:菱角竟然都是四個角的 大大吃了一驚
3. 作者是怎樣論證他的觀點的呢?
(1)文中用了很多事例來說理。這叫事例論證的寫法,用事實來說話。找一下,文中分別用了哪些事例來證明觀點的?
提示:農民識天氣、種子變劣、山洞養豬的事例。
(2)以上這些例子分別從什么角度來舉例的呢?
提示:正面和反面。
(3)你們看,本文的事例多不多,一共有幾個事例?
提示:九個。
①對菱角的認識 ②蝗蟲、蝴蝶一類的昆蟲 ③碳水化合物
④同一元素不同形態 ⑤喝咖啡的過敏情況 ⑥牙齒的多少
⑦農民識天氣 ⑧種子的優劣 ⑨山洞養豬
(4)想一想:用豐富的事例來談道理好不好,有些什么好處?
總結幾點好處:內容豐富充分,生動形象易懂,使說服力更強。
(5)課文中的事例多是生活常識、自然現象。
如果我們要證明一個觀點,還可以舉些什么方面的例子呢?
提示:名人事例。
(6)如果我們要證明“因為事物是復雜的多樣的,所以不止掌握事物的一般性還掌握其特殊性”,可以舉哪些名人事例呢?
提示:
①亞里士多德只知道物體的重量與降落速度有關,得出了重的東西先落地的錯誤結論。伽利略卻經過實踐,發現了空氣阻力、體積、密度之間的復雜關系,最終得出了科學的結論。
(可以從正面論證掌握了事物的特殊性后的好處)
②“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 ——王安石;
“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蔭。” ——蘇東坡
(蘇東坡為王安石改詩,卻錯把明月鳥和黃狗蟲當成了真正的明月和黃狗。只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沒有認識到事物的特殊性。)
③“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王安石)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蘇東坡)
(這次又是蘇東坡為王安石續詩,結果又錯認為秋天菊花不會落英繽紛,但后來他在黃州時卻親眼見到了這種情形。只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沒有認識到事物的特殊性。)
④ 托勒密于公元二世紀,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結構學說,即“地心說”。哥白尼是第一個提出地球繞太陽運轉的“日心說”的天文學家。伽利略用望遠鏡的觀測結果來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后,受到其他大學教授的圍攻和教廷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