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劇的故事 教學設計
課文中還提及了不少相關的昆劇名家、名作,這些內容于學生而言也是較為陌生、生疏的,為了更好地消除學生與昆曲之間的隔膜感,不妨在課前布置學生自主借助工具書、查閱有關書籍、上網查資料等方式,分頭查找相關信息,然后在全班交流,資源共享。教師可事先布置一些查找內容,如(一)、名家了解:①戲曲作家:魏良輔、梁辰魚、高濂、湯顯祖、孔尚任、洪昇等;②昆劇表演藝術家:俞振飛、張繼青、蔡正仁、張洵澎、王芝泉、計鎮華、張軍、沈昳麗等;(二)名作了解:《牡丹亭》、《琵琶記》、《桃花扇》、《玉簪記》、《十五貫》、《趙氏孤兒》等。這一環節放手讓學生在課前分組或獨立完成,可以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先一步增加對昆曲的初步認識。 另外,課文導入還可以借助王力宏的一首歌曲《在梅邊》,學生對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也許有更強的心理認可度,能較快、較自然地拉近90后學生與6XX年古老戲曲之間的距離。 練習舉隅1、 除昆曲外,再另選擇一個“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自查資料,做成ppt在全班作交流展示。 2、如果條件允許,觀看白先勇新編的青春版的《牡丹亭》,將觀后感寫在“隨筆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