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林黛玉進賈府
探究:文中幾次寫到哭?是哪些人在哭?從哭中塑造了人物怎樣的性格? 提示:文中總共寫了36次哭,出場的主要人物都哭了。師:那請小組選擇其中關鍵幾處來談談具體哭表明了什么內容?※黛玉與賈母見面時共4次寫到哭。賈母見外孫女時“大哭”,一方面是對外孫女的疼愛和憐惜,另一方面也是為“先舍我而去,連面也不能一見”的女兒之死而傷心,表現母親對女兒的親情和懷念,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發(fā)自肺腑的傷感。※黛玉在拜見外祖母時也哭個“不停”。她是因見到外祖母,想到自己幼年喪母,孤苦伶仃,不得不寄居他處的悲苦身世而哭。這哭體現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王熙鳳出場后也為黛玉的不幸而哭。但她的哭是裝腔作勢,是想投賈母所好。當賈母說休再提前話時,她馬上轉悲為喜,由此可看出王熙鳳的善于逢迎,長于隨機應變的性格。※寶、黛初會,一見傾心,但當他知道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玉時,便滿臉淚痕,體現了他向往平等,這是感情真實的流露。本鑒賞點意在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小說。表情是人物內心的反映,對主要人物的表情進行對比欣賞,挖掘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可以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解說:小說通過人物的哭、笑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時,通過笑還可使我們產生賈府既是個禮儀之家,又是個虛偽之家的印象。分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信息積極思維,啟發(fā)他們對作品某一共同特點加以對比,在對比中讓學生清楚地了解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最后不可逆轉的悲劇結局)總結:選文六次寫到“哭”,與“笑”一樣,這些細節(jié)同樣刻畫了人物性格。而且,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發(fā)現與第四段中黛玉口述癩頭和尚的話有照應。和尚說“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后總不許見哭聲。”而黛玉初進賈府就見了六次哭,可見這預示著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了。“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現在,進了賈府,見到的都是外姓親友,唯獨見不到自己的親人;寄人籬下,她的一生能平安嗎?通過這個照應,像一個預言,預示著黛玉的悲慘命運,預示著進賈府正是她悲劇生活的開始,既刻畫了人物性格,又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必要照應。師:全文有二十多處直接寫到人物的笑和哭。仔細品味一下,不難發(fā)現,這些“笑”和“哭”是有差別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笑和哭,不同的笑和哭的背后隱藏著人物不同的內心世界,反映著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時,通過笑還可使我們產生賈府既是個禮儀之家,又是個虛偽之家的印象,我們要在對比中清楚地了解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所反映的人間世態(tài),正是所謂“大家庭,小社會”。三,拓展探究
師:《紅樓夢》的細節(jié)描寫比比皆是,林林總總的細節(jié)描寫構成了紅樓藝術的“大觀園”,除了我們探究過的“哭”與“笑”之外,本文還有多處細節(jié)描寫,請試從文中找出一例進行探究——㈠一餐之中有學問師:林黛玉進賈府在觀察了賈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鳳之后,迎來了她進賈府的第一頓飯。這一頓飯可不是簡單的飯,而是黛玉人生的重要課程。為什么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