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六課《我國的政黨制度》
a.為什么在多黨合作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是政權的組織者和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意義)堅持黨的領導各民主黨派才能團結協作
b.堅持黨的領導的內容──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不是組織領導
c.為什么在多黨合作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是立國之本,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學生活動:為什么各民主黨派會不約而同地擁護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呢?
(3個理由:通過實踐感受到共產黨凝聚人心+確信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建設社會主義+接受共產黨的基本綱領)
(3)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學生活動:你能舉例解釋基本方針的具體內容嗎?
a.基本內涵:
“長期共存”:中國共產黨存在多久,民主黨派就存在多久,多黨合作制度要長期存在下去。
“互相監督”:在平等基礎上互相監督,尤其強調參政黨監督執政黨。
“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表明參政黨要和執政黨一道經受考驗,共同承擔國家與民族盛衰興亡的責任。
舉例:國家的政府工作報告交政協協商審議,黨的方針政策提交政協提建議
b.關系:
a.這四點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要“長期共存”就必須“互相監督”;
b.有共同的使命才能實現有效的監督,使多黨合作關系得到長期的發展。
(4)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是什么:(權利+義務):一方面,憲法和法律承認和保護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享有憲法規定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另一方面,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開展活動,以憲法和有關法律為準繩。
為什么:憲法和法律是多黨合作的法律保障,也是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根本活動準則。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要求依法治國,也就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生活中的權威。
3.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a.是什么: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b.組成:除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外,還包括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各界愛國人士、港澳臺同胞等。
舉例: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共有委員2238人。其中中共委員895人,占40%;非中共委員1343人,占60%;民主黨派委員666人;少數民族委員262人,包括了中國55個民族的代表人士;婦女委員373人。此外,還有中國各大宗教團體負責人,有臺灣同胞和香港、澳門各界知名人士,有外國血統的中國籍專家,有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的代表人物,等等。這種構成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團結大聯合的精神。
c.主題與職能:
──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
(二)適合國情 優勢顯著
學生活動:當今世界,實行“政治多元化”、搞“多黨制”似乎已成為一種時髦。你認為我們能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為什么?
(不能,因為我國的政黨制度適合我國國情,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