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教案
(一)明確目標
1、知識目標
(1)識記
、俟I的基本含義
②工業的門類劃分
③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2)理解
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工業及其劃分的教學,培養學生從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把握概念的邏輯思維能力。
(2)通過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的教學,培養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系統思維、關系思維)。
。3)通過發展工業要著重發展支柱產業的教學,培養學生掌握重點論這一重要方法論。
3、德育目標
(1)讓學生在正確認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的基礎上,提高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自覺性。
(2)讓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工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加深學生對勞動人民和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展示課件。工業生產場面剪輯:煤炭工人井下采礦,煉鋼工人爐前操作,鉆井平臺忙碌不停,裝配作業線井然有序……工業產品剪輯:飛機航天,汽車奔馳,輸變電線,化工管道,各種家用電器……)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產業農業,知道了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那么,作為第二產業的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工業。請同學們自學課文第1、2自然段,思考
1.工業是怎樣產生的?
2.工業的基本含義是什么?
3.工業門類是如何劃分的?
。ńY合學生回答,教師講解)
問題1.工業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并逐漸發展起來的。
這也是為什么把工業劃為第二產業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現在所談的工業并不是最初的手工業,而是現代機器大工業,那么,機器大工業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問題2.同學們注意比較一下工業與農業,看看有何區別?引導學生從勞動對象,勞動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較。
問題3
展示課件
工業 按產品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劃分----重工業(主要生產生產資料)
----輕工業(主要生產消費資料)
按照勞動對象不同劃分----采掘工業(以原始的自然物質資料為對象開采或采集)
----加工工業(以各種原材料為對象,進行加工組裝)
把握一個概念,要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入手,把握概念的內涵,就要弄清它的基本含義;把握概念的外延,就要弄清它的分類。同學們要學會這種邏輯思維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分類或劃分時,一定要明確分類或劃分的根據,不能混淆。
。ń處熖釂枺┟鞔_了什么是工業以后,我們需要進一步探討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107頁的兩段,并思考
1.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的含義是什么?主要表現是什么?
2.為什么只有現代化機器大工業才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3.工業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有哪些?
(教師小結)
問題1.關于主導作用,我們并不是第一次見到。在第二課講我國所有制結構時,我們曾講了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