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我國的政黨制度
第六課 我國的政黨制度
我國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政黨制度是由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決定的,又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相適應。
第一框:中國共產黨執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1. 我國的政黨制度:
1、 新中國誕生前夕執政歷史的較量
(1)1948年,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號召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得到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響應。代表陸續進入解放區,準備召開新政協,建立人民民主新中國的工作。
(2)美國發表白皮書,承認:國民黨的政府腐敗,失去人民的支持。
(3)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了三大戰役,其中,淮海戰役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
學生思考:
當時中國三重基本政治力量的狀況
為什么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
(1)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由其性質決定的
a、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20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三種建國方案:一是以北洋軍閥、國民黨為代表的主張實行地質買辦階級的專政,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二是以中間派、中間人士為代表的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三是以中國共產黨 為代表的,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
人民在革命實踐拋棄了第一方案,它的代表者。第二方案沒有得到人民的贊成。第三種方案得到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人民群眾的擁護。
b、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由其性質決定的
(a)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確立是由它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從成立起,就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獨立和復興、國家的繁榮和富強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斗爭。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各族人民及其事業中的領導地位。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的核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才能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 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1) 中國共產黨不僅有執政資格,也有執政能力
中國共產黨不僅有歷史和法律賦予的執政資格,而且也有執政能力。
(2)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