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二是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國家的獨立和主權是國家自立于世界、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條件。在對外關系中,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就是維護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這是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
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時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2)基本立場:獨立自主
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10頁內容,思考我國在對外活動中是怎樣堅持獨立自主的。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嚴和國家利益問題上,決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獨立自主的處理對內對外事務,決不允許別國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國主權,干涉我國內政;不依附于任何大國,不同任何大國或集團結盟,不搞軍事集團,不聯合一國反對另一國家;根據國際問題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尊重別國人民的選擇等等。這些都是堅持獨立自主的表現。
(3)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三、我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的貢獻
1、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10-111頁內容,思考、討論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完善過程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1)建國初期的“一邊倒”外交。
新中國建立之際,《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原則,毛澤東主席形象地提出三條外交原則:“另起爐灶”,就是與舊中國“屈辱外交”徹底決裂,建立新的外交關系;“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就是取消一切不平等條約,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建立外交關系,“一邊倒”,就是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國家一邊。1953~1954年,周恩來總理在對外交往中系統地闡述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并以此作為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由此翻開中國外交的嶄新篇章。
(2)反蘇反美階段,主要特點是“兩個拳頭打人”,既反蘇又反美。
(3)20世紀70年代,外交關系大發展階段。特點是“一條線、一大片”,為反對蘇聯霸權主義結成一條線,團結這條線內的一大片國家。
1964年中法建交,打開了中國與西方大國建交的大門;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國總統訪華,簽署聯合公報;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等。這些都是新中國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