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二課堂方案
一、活動目的加強學生在課堂所學到的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擴大他們在知識領域中的興趣,了解國內外主要是國內時政大事,關注社會發揮發展,培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二、活動內容和形式就內容來說,內容具有很大的伸縮性,不拘泥于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限制,緊跟社會時政,根據最近社會時政的內容決定第二課堂的內容;形式靈活多樣,但主要形式基本保持不變,包括新視野、熱點評析、政策解讀等,必要時可以辯論會形式進行。三、活動對象全體同學附一節第二課堂具體內容如下:一、新視野1、燈塔經濟學“燈塔經濟”意在以燈塔為例,說明公共設施、公共服務等公共產品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向社會提供這些公共產品。公共產品的屬性決定了“燈塔經濟”理應惠及窮人,并與“窮人經濟學”有著不解之緣。 “燈塔經濟”的真諦是公平 公共產品的本質屬性在于它的公平性,這種公平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供給過程的公平性。公共產品本身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特征,在供給過程中不可以拒絕“搭便車”的情況。其供給對于每個人包括窮人都是公平的。二是供給機制的公平性。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或個人出于逐利的動機,不愿意去經營這些可以“搭便車”的公共產品,為了彌補這種“市場失效”,就得由政府建立一種公平公正的供給機制,向社會所有成員提供這種產品。不僅提供這些公共產品的經費主要來源于稅收,富人多納稅、窮人少納稅甚至不納稅,而且其供給也不都是通過市場機制進行的等價交換,少花錢甚至不花錢也可以獲得。三是供給取向的公平性。公共產品的供給不僅出于彌補市場失效、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同時還要求實現社會總福利和人均總福利的最大化,要求政府必須按照社會公眾的集體意愿提供公共產品,而不是以獲取利潤為最終目的。 鑒于公共產品的這種公平屬性,經濟學將其喻為“燈塔經濟”,說明它應當為所有人提供服務,即使窮人也可以“借光”。盡管經濟學家們在公共產品的提供途徑和方式上存在著分歧,有的甚至更加強調效率,但他們都不否認它的公平屬性。所以,公平優先應當是燈塔經濟,即公共產品提供過程中理應遵循的原則,給包括窮人在內的全社會所有人以普照的光,才是燈塔經濟的真諦。2、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又叫創造性產業,創意經濟,文化創意產業不是文化產業,而是“文化+智力(創意)+科技”,由這三者深度結合形成的產業集群。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家“超女”,它是傳統文化文化元素——音樂,經過人的智力開發-精心策劃后,利用科技手段-手機短信互動平臺成就了大中參與,這就構成了文化創意。但“超女”只是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子項目,如果再成立“超女公司”,定期組織超女比賽,那就真正成了產業。鄭和下西洋被外國人寫成《1421:中國發現世界》賺走1.3億英鎊,《三國演義》被日、韓改編成游戲賺得盆滿缽滿、美國版的《木蘭從軍》備受國內觀眾追捧,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3、金磚四國“金磚四國”是指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將它們的英文首字母組合起來就是bric,發音類似于英文磚塊。最早提出“金磚四國”概念的高盛證劵公司認為,這些國家在可預見的未來是一些金光閃閃的轉頭。XX年-XX年間,“金磚四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28%,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貢獻率為55%;它們合起來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已接近15%,并占有全球外匯儲備的30%以上;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15%都集中在這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