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二課堂方案
二、熱點評析 從韓劇熱播說開去1、文化的相近性:韓劇熱播的深層文化動因 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和韓國有著悠久的文化交流史,在這漫長的文化交流中,兩國的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最終形成各具特色的兩國文化,但特色并不排除相近,基于千年的交流與碰撞,兩國在文化上一衣帶水,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從文化學的角度考量,中韓兩國在文化上同屬東方文化體系,共同擁有漢字文化及儒教、道教、佛教等東方傳統哲學宗教。2、 受眾的心理訴求:韓劇熱播的心理動因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如果在現實中不能滿足自己的愿望,就會尋求一種“虛擬性的滿足”或“替代性的滿足”, 考量我們的大眾傳媒,影視劇作無疑是最佳的滿足人類“虛擬性需要”的工具。 韓國影視劇作的敘事風格恰好滿足了受眾的心理訴求,即在起伏跌宕的情節安排中,凸顯人物命運的曲折坎坷及人物性格的堅韌和不屈,而結尾往往是廣大受眾所期望的美好結局:主人公歷經磨難,終于得償所愿。韓劇的這種幾近模式化的敘事風格,實現了現實生活中人們精神性的滿足,緩解了人們背負生活重擔的心理壓力,契合了當下受眾的心理訴求,成為醫治現代人“焦慮癥”的一劑良方。以《大長今》為例,長今在進宮、出宮、再進宮中,歷經磨難,但她那種堅韌不拔、永不輕言放棄的人生信念使她勇敢地面對坎坷和挫折,最終成為一代醫女而備受尊崇。韓國文化蘊涵了濃厚的儒學思想, 儒家的倫理綱常深深地刻進了韓國人的價值理念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在影視劇作中就是那種暖暖的親情和敬老愛老尊老的家族常規,而這恰恰是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所缺少的。而韓劇中到處洋溢的濃濃溫情契合了現實中孤獨冷漠的受眾的心理需求,輕輕地撩撥起人們那根脆弱的神經。韓劇就這樣披著溫情的面紗,俘獲了大量中國電視觀眾的心。 敘事之美:韓劇熱播的形式原因 韓劇多半是青春偶像劇,俊男靚女們聚在一起,演繹纏綿悱惻的愛情,糾纏不清的親情,愛恨難言的友情,把看似簡單的人間事借助獨特的敘事手法放大,使得情節跌宕起伏,一環緊扣一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緊緊地抓住受眾的眼睛,讓人欲罷不能。韓劇的結局幾乎形成了一種刻板模式,頌揚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宿命論,而這種敘事手法,恰好滿足了受眾懲惡揚善的理想人生觀,讓受眾在觀看后不會留下太多的缺憾,這是對社會美好生活的一種隱喻。 韓劇的敘事風格平緩,張弛有度,即使是沖突,也不會讓受眾緊張得幾近窒息,好似一切都那么地自然流暢。反觀我國的影視劇作,擅長大起大落的敘事手法,對沖突的表現則是緊張激烈,驚心動魄,這種敘事方式容易造成受眾的心理落差過大,使得劇作沉溺于形式和情節,而忽視了影視作品的思想內涵。 韓劇熱播之反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韓劇熱著實形成了一股“韓流”,這股“韓流”不僅使韓國文化聲名遠播,還帶動了相關的服飾、美容、飲食等產業的發展,賺足了外匯。更重要的是,韓劇極大地沖擊了我國的影視劇作,瓜分了我國大量的受眾,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這意味著在21世紀,我們不僅要抵御以美國為代表的媒介強國對我國的文化滲透,同時還要提防其他弱小國家對我國的文化浸淫。在無法抵御滾滾而來的“文化狂潮”時,最有效、最實際的反擊手段就是擴大對外傳播,包括傳播的內容和傳播的方式、手段以及傳播的空間范圍。因此,如何傳播、傳播什么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有學者說,我們今天重新又走進了幾千年前的讀圖時代,但我認為,讀圖恰恰是為了探究圖畫背后的意蘊,而不單單為讀圖而讀圖。所以,無論用多么華美的傳播形式都無法掩飾空洞的傳播內容帶來的缺憾,唯有豐富的傳播內容,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因此,媒體人在創作媒體產品時,應具備樂觀向上的精神,緊握時代的脈搏,反映生活中美好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