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變動的影響教學設計
3、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板書)
教師指出:在市場經濟中,哪個生產者能提供質量好的或者其他企業無法生產的產品,他就能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從中獲取更多的利潤。
(三)【突破難點設計】:比較反思
難點突破關健在于引導是否得法,能否引發學生興趣和思考,利用學生已有知識深化認識。在這里,我主要是采用比較法與歸納法。使學生通過身邊的事例,切實體驗需求是有彈性的。
展示“校園超市價格影響消費調查”表(略)
設計說明:通過這一環節,在加上老師對有關需求彈性的理論講解,學生不難明白價格變動對需求有影響,其中不同產品的彈性是不同。這既可以再次鞏固重點,也可以突破難點,還可以培養學生用比較分析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也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覺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個過程。
【知識結構】
本節內容講述了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作用,主要知識框架如下:
(1)、價格變動會影響人們的消費需求,商品價格上漲,人需求就減少,反之,則增大。價格變動對不同商品需求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大。相關商品價格變動對消費需求的影響不同,某種商品價格上漲,就會減少需求量,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其互補品需求量則減少。
(2)、價格變化也會影響生產經營,價格變動會調節生產,刺激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促使生產者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作業設計】
針對學生的生活實際,我設計了一道來自生活的作業進行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寫一封建議書:在國際石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買家、(廠家、商家)該如何應對才是明智的選擇?
【問題研討】
1、貼近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切勿亂堆砌生活事例
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分析,能接近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感受學習樂趣,又能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思考,關心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如果課堂只停留在生活中,長此以往,學生對經濟學的認識就只能停留在感性認識上,而不能及時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課堂在做到貼近生活的同時要高于生活,準確地分析和歸納生活中的經濟學常識。在新課程教學中,事例是要貼近生活,但切勿引用多個事例,以免造成教學過程的混亂。
2、鞏固知識,適當開展課外活動調查和探究。
除了讓學生自主學習外,如果要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那就需要適當開展一些課外活動,比如家庭的消費調查,或就某個汽車話題展開討論,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來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經濟學問題。當然還要布置適當和適量的作業,以達到教學反饋和“因材施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