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課《影響價格的因素》
多媒體顯示7
教師:從我們已學的知識中,我們知道價值決定價格,商品價值量的大小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人類勞動時間決定。
多媒體顯示8
想一想:
生產同樣的自行車,甲耗費勞動時間10小時,乙耗費勞動時間8小時,丙耗費的勞動時間6小時,請問哪個人生產的自行車的價值量大?
教師:商品價值量的大小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所以甲生產的自行車價值量是最大的,事實上價值量最大的是不是甲呢?如果是會造成怎樣的矛盾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找出答案。
學生閱讀、討論
學生1: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以甲生產的自行車的價值量不是最大的,甲、乙、丙三者生產的商品的價值量一樣大。
學生2: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商品的價值量成正比,因而事實上甲生產的自行車并非價值量最大的,如果甲的價值量最大的話,就會導致生產技術越低,效率越低的生產者賺得錢越多的矛盾。商品生產者要獲利更多,就必須縮短個別勞動時間。
教師總結: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正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才能解決生產者越懶,工具越差,技能越低,價值量越大的矛盾。商品生產者只能提高個別勞動時間,使個別勞動時間等于或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才能獲利,否則,就得虧本。
教師:好,我們一起來算一下上述自行車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以及生產自行車的社會勞動生產率。
得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8小時/輛;社會勞動生產率是1/8。
教師:根據上面得出的自行車的社會勞動生產率,同學們想想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學生:成反比。
多媒體顯示9(略)
教師:價值決定價格,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價格和價值是不是完全一致呢?如果不是這又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實行等價交換,但是由于商品供求關系不斷變化,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供不應求時,價格高于價值,供過于求時,價格低于價值。
教師: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但并不一定是等價交換的,價格還會受供求關系影響,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黃連、季末的皮衣等等,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多媒體顯示10
價格規律的內容及表現形式:
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練一練:
1、近年來,微機市場日新月異,產品不斷升級換代,而價格卻不斷下跌。導致微機價格不斷下跌的根本原因是
a 市場供給超過市場需求 b 微機產品質量下降
c 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 d 微機市場出現買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