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第一框 影響價格的因素 (必修1政治新學案)
(二)XX年,推動物價上漲的原因
XX年,黨中央把“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之一,這表明決策層已將物價上漲列入調控的重要議程。本輪物價上漲主要是由食品價格引發的,但仔細分析此輪物價上漲的宏觀環境及內部成因,還有以下因素。
第一,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及國際原油價格飆升,給我國帶來較大的價格上漲壓力。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震蕩攀升,但我國一直對成品油價格實行嚴格管制,國際油價大幅上漲的因素沒有在我國cpi中充分反映出來。如果油價得到相應的調整,我國cpi會受到直接影響,并成為通脹的主要壓力之一。
第二,我國經濟仍將高位運行。從XX年開始,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的景氣周期,驅動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非常強勁,XX年gdp增速達11.4%,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溫。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將刺激社會總需求上升,推動物價上漲。
第三,城鄉居民收入出現快速增長態勢。XX年上半年,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同比增長18.5%;此外,有調查顯示,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 11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3%。勞動工資水平上升和社會保障體系覆蓋面的擴大,將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導致需求推動型通脹。
第四,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持續上漲。XX年上半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平均同比上漲5.95%。房價雖不直接計入cpi,但房價持續上漲將通過房租、水暖費、裝修材料等項目傳導到cpi之中。
第五,固定資產投資高位反彈的壓力較大。XX年上半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 168億元,同比增長25.9%,仍保持在較高的增長平臺上。受房價大幅上漲的刺激,房地產投資增速明顯加快。因此,在利率偏低、貨幣信貸投放過多、企業盈利大幅增長、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推動等基本因素沒有根本性改觀之前,投資反彈的壓力較大。
第六,消費增長勢頭明顯回升。XX年上半年,我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 044億元,同比增長15.4%,增幅為1997年以來的新高。根據歷史數據,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中的40%左右將逐步轉化為消費資金。近幾年,高速增長的投資資金必然釋放出巨大的消費能力,而強勁的出口也會提高企業的效益和就業崗位,此外,政府對農業和農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實際收入水平,這些因素累積起來將共同促進消費增長。
第七,食品價格上漲有蔓延之勢。受國際糧食價格傳導等因素的影響,國內糧價保持小幅上漲趨勢。而糧食是食品生產鏈的源頭,在較大程度上決定食品價格的走向。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漲的豬肉、雞蛋等繼續保持上漲勢頭;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紛紛漲價,食品價格上漲呈現出蔓延之勢。
第八,市場流動性充裕,貨幣信貸投放過多。物價上漲終究可以歸結于貨幣現象。由于經常項目順差和資本項目順差居高不下,導致經由外匯占款被動投放的基礎貨幣持續增多。同時,信貸投放也有較大增幅。充裕的資金終將會形成購買力,促進物價水平上揚。
第九,資源價格和服務價格改革的全面推進,會推動相關產品價格上漲,從而直接或間接地促使未來價格總水平上升。為了限制“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行業的發展,今后國家將加快稅制改革進程,并陸續開征燃油稅、排污費、污水處理費等,以鼓勵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價格對服務價格有明顯的傳導性,服務價格的漲幅中有一半左右來自資源價格的傳導。因此,資源價格的上調,必然會帶動服務價格的整體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務價格的潛在上漲壓力得到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