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教案(精選2篇)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教案 篇1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教案
課題: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目的:識記聯系的含義;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重點:聯系的普遍性
難點:聯系的客觀性
教程:
【導入】引導學生學習前言:
唯物論回答了這個世界“是什么”——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本質是物質。
唯物辯證法回答這個世界“怎么樣”——認為這個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變化發展的,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我們必須堅持聯系的觀點,發展觀點,按客觀規律辦事。
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觀點。聯系是唯物辯證法的起點。(投影)
【導學檢測】
常考考點: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閱讀教材第一段至第五段回答:聯系的含義是什么?
1、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① 、相互② 的關系。
閱讀教材第六段至第十六段回答:聯系的特征:(普遍性)
2、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
(1) 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③ 是互相聯系
(2) 任何事物都與④ 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
(3) 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⑤ 整體
閱讀教材第十七段至第二十段回答:聯系的特征還有哪些?(客觀性條件性多樣性)
3、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而不是人們強加的。人們⑥ 聯系、消滅聯系, 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⑦ 事物的狀態, 建立新的其體聯系。⑧ 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它要求我們必須從客觀事物本身的具體聯系中去把握事物, 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在分析具體問題時, 要注意分析一事物向周圍其他事物的聯系;分析一事物前后相繼的因果聯系;分析事物整體與局部的聯系。
綜合以上內容得出結論: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其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孤立地存在,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人們要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系,就必須具體地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
[分析歸納]:
一.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事物之間 (外部聯系) 相互影響
1. 聯系是指╳ 的╳ 的關系
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內部聯系) 相互制約
例1:在桑基魚塘中,“桑——蠶——魚”構成了一條食物鏈。在食物鏈內部,“桑——蠶——魚”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同時又與外部陽光,空氣,水分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例2:學校(政教總;班級之間)
例3:非典的流行,影響了交通運輸,商業,旅游,教學,但有利于藥材的生產和銷售。
思考:哲學上講的聯系與我們生活中具體的聯系是什么關系?(共性——個性)
2.聯系的性質:具有普遍性、客觀性、條件性(具體性)、多樣性,可變性
全面、準確地把握事物的聯系——聯系的“四性”
⑴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
表現:
① 任何事物內部各個部分、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事物內部)
例1:社會生產的總過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細胞(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人的一生
例2: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傳統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廢棄物”單向流動;循環經濟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復循環。
分析: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循環經濟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是相互聯系的有機統一體,體現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② 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它事物相互聯系著(事物之間)
例:殺狼保鹿 鯰魚效應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與周圍其他事物處于相互聯系之中,這些周圍事物是該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例:學校小賣部)
例:非典流行的影響;“9.11”恐怖事件影響了整個世界;東南亞金融危機不僅波及到整個東南亞,而且影響到中國,俄羅斯,美國,巴西等。
每一事物與周圍事物之間存在著橫向聯系;自身存在著前后相繼的縱向聯系。(我們要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積極利用有利的聯系,盡量避免不利的聯系)
例:孟母三遷
例:人類社會:原始——奴隸——封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社會(同一事物的過去,現在,將來也存在聯系。
③ 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整個世界)
【注意】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但是不能說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都存在聯系。聯系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具體的。(聯系的條件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正確)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正確)“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否認了聯系的客觀性和條件性,是錯誤的。
聯系的條件性——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它事物有條件的聯系著,并不是任何兩個事物都存在聯系。脫離具體條件孤立地考察事物,一切都無法理解。因此,要具體分析事物的聯系,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⑵聯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相對的)
例:(風牛馬不相及)
⑶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
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聯系,也不能把主觀聯系強加給事物。(但是,這并不是說人們對事物的聯系無法改變)因此,我們要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系。
例1:人口與資源,人口與環境之間存在客觀聯系。如果否認了這種客觀聯系,為了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必然受到懲罰。
漫畫:原始森林——狩獵中心——木材超市——根雕藝苑——沙漠公園
例2:“918”犯罪率最高(就要發) 喜鵲叫喜,烏鴉叫喪。
例3:一個女大學生才華橫溢,但難以找到工作,原因是她姓“裴”與“賠”同音,老板敬而遠之。
例4:(北京)“只要你對著飛馳的流星許個愿,你的愿望就能實現。這個觀點否認了聯系的客觀性和條件性。
【注意】聯系是客觀的,但不是說聯系是不可改變的。
⑷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聯系的客觀性與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必須以承認聯系的客觀性為前提。這并沒有改變聯系的客觀性,只是改變了聯系的具體形式。既要承認聯系的客觀性,又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建立新的具體聯系,體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
例1:教師——學生 北京非典期間,通過網絡教學。
例2:朋友之間的聯系:走訪——信件——電話,網絡
例3:四大工程:南水北調,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將進一步加強地區之間的聯系。京九鐵路的建設,加強了北京與九龍的聯系;計算機網絡的出現,使世界變成了地球村。
例4:傳統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廢棄物”單向流動;循環經濟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復循環。可以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總結]:如果聯系發生變化,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東北老工業基地與珠三角加強聯系,中法文化年兩國聯系加強。
⑸聯系的多樣性——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有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主要聯系和次要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現象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因果聯系,整體與部分的聯系。不同的聯系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對各種不同的聯系要作具體的分析。
3、【常用原理】原理名稱/;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方 法 論: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
例1:三大產業的關系;中國為什么要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
例2:分析人口,資源,環境之間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必須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經濟,人口,資源,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我們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控制人口增長,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例3: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8.8--8.24在中國舉行。加強了同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請用哲學分析。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奧林匹克運動會使各國之間的聯系有了新的具體形式,各國關系更加緊密,推動了各國的交流與發展。
[課堂練習](見活頁上)
[歸納小結]:
綜合以上內容得出結論: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其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孤立地存在,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人們要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系,就必須具體地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隨筆]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教案 篇2
第一框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學法指導】
識記:聯系的含義
理解:(1)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2)事物的聯系與人的活動的關系。學會用聯系的觀點認識和處理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矛盾,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正確處理人與事物間的關系。
【導學檢測】
常考考點: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1、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① 、相互② 的關系。
2、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
(1) 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③ 是互相聯系
(2) 任何事物都與④ 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
(3) 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⑤ 整體
3、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而不是人們強加的。人們⑥ 聯系、消滅聯系, 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⑦ 事物的狀態, 建立新的其體聯系。⑧ 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它要求我們必須從客觀事物本身的具體聯系中去把握事物, 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在分析具體問題時, 要注意分析一事物向周圍其他事物的聯系;分析一事物前后相繼的因果聯系;分析事物整體與局部的聯系。
【考點達標】:常考考點: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1、下列觀點、做法中不能反映事物普遍聯系原理的有( )
a.雨露滋潤禾苗壯,萬物生長靠太陽
b.地震預示國家興衰,八月將有災難
c.莊稼一支花,全靠肥當家
d.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指出:“西方某些資本主義國家,企圖排斥、孤立中國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從哲學上講這是因為( )
a.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也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
b.離開了歷史聯系的分析,就不能正確認識事物
c.聯系是客觀的,人不可改變事物的具體聯系
d.聯系是普遍的,看到這一點就能正確認識事物
3、“只要你對著飛馳的流星許個愿,你的愿望就能夠實現。”這種說法( )
a.肯定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 b.否定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c.揭示了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d.忽視了聯系的客觀性和條件性
“瘦西湖是揚州的風景區,它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由很多小園形成一個整體,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從,互相‘因借’,雖范圍不大,而景物無窮,尤其是模仿他處不落因襲,處處顯示出自己的面貌,在我國古典園林中別具一格。由此可見造園加有法而無式,如果我們能掌握‘因地制宜’與‘借景’等原則,那么高崗低坡,花庭水榭,隨意安排,皆有法度可循,而風花雪月自然光景常新了。”回答
4、西湖之所以“范圍不大,而景物無窮”“處處顯示出自己的面貌”,是因為園林藝術家
①注意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②注意在處理局部的風景時照顧到園林的整體風格③注意系統中不同景點之間的互相呼應④注意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園藝術中的“借景”原則生動地體現了( )
a.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原理
b.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辯證關系的原理
6、這所以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最重要的是( )
a、聯系具有多樣性 b、聯系具有條件性
c、聯系具有客觀性 d、聯系具有可變性
【高考演練】
1、(08全國一卷)30.災害一般是在各種不利因素同時出現時發生的,對人們生產、生活各方面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不利影響。這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
①聯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結果
②聯系是多樣的,因此應該全面地認識與事件有關的各種聯系
③聯系是客觀的,因此事件的發生與人的活動無關
④聯系是有條件的,因此應該注意具體地分析事件發生的各種條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 江蘇)中共中央多次強調,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這在哲學上體現了
a、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內在聯系
b、事物的聯系是多樣的
c、事物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
d、事物的聯系是有條件的
【常用原理】
原理名稱: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原理內容: 唯物辯證法認為, 聯系是指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 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孤立地存在著, 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條件性。
方法論: 我們在觀察處理問題時, 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對事物的聯系進行具體分析, 反對形而上學孤立、片面地看問題。
錯誤傾向: 割裂事物之間的聯系, 用孤立、片面的觀點認識和處理問題的形而上學觀點。
原理運用: 例:第 29 屆奧運會責祥物“福娃”的創作靈感吸收了中國古代陶瓷文化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理念,這種古為今用的創作思路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前后相繼的歷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