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學設計(精選2篇)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二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內容目標第三單元第7條: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1.知識目標
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標
提高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政治現象的能力,分析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適合我國國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2)初步樹立公民要為完善和鞏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努力的觀念。
。3)培養合作學習的團隊精神。
教學主要思路
依據新課標精神,教師主導的“目標—策略—評價”過程與學生經歷的“活動—體驗—表現”的過程有機結合,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使學生明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由我國國體決定,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從而認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確立堅持和完善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教學環節與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多媒體顯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人民代表及國家領導人,共赴人民大會堂)陽春三月,惠風和暢,人大代表,匯聚一堂!大家看,國家領導人正向我們一路走來(多媒體課件演示國家領導人圖片)。學生邊看邊答:、吳邦國、賈春旺、肖楊。(教師)他們都是我國中央國家機關的領導人,那么以中央國家機關為例,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國家機關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中央國家機關組織簡表。提問:全國人大是什么機關(最高權力機關),國務院(最高行政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國家檢察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審判機關),那么這些機關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二、情景分析
。ㄒ唬﹥蓚探究活動
1.(多媒體播放時政錄像)探究一
錄像一: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名,表決中央國家機關領導人。
錄像二: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聽取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問題:
1.國家機關領導人的提名為什么要經全國人大表決?
2.國務院總理為什么要向全國人大作報告工作?
3.根據材料說明,我國權力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是什么關系?
得出結論一: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那么權力機關由誰產生呢?我們先來聽聽我校人大代表鄭老師怎么說。
2.探究二(播放錄像:校園小記者采訪我校蘭山區人大代表鄭老師)
問題:1.結合鄭老師的談話,請你談談人大代表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的?
2.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是什么關系?
。▽W生回答后)教師總結: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對違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稱職的代表,人民有權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罷免。請關注《媒體鏈接》(多媒體顯示原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凱因重大違紀問題被終止代表資格),提問:張凱的代表資格為什么被終止?(學生回答)因為他違反了人民意志和利益,所以人民有權罷免他。
結論二: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問:人民為什么有權選舉代表組成國家權力機關?
答: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這說明:
結論三: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教師總結:人民選出權力機關,權力機關選出其他國家機關,國家機關產生后,其組織活動時還要遵循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民主集中制原則。
(多媒體顯示知識結構圖)
。ǘw驗活動
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原則,有哪些表現呢?(請學生快速閱讀教材p59第3段至p60第1段)。
。ǘ嗝襟w顯示知識結構圖)
民主集中制原則和含義及表現
問題:請結合前面鄭老師的訪談節目,談談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上,怎樣體現了民主與集中的統一?
請結合前面的時政錄像,談談在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上,怎樣體現了民主與集中的統一?
。ǘ嗝襟w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原文規定)
根據憲法規定:談談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關系上如何體現了民主與集中的統一?
民主集中制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活動的最重要特點,下面先來體驗民主集中制的實施過程,請先看一段錄像(播放《反分裂國家法》表決實況錄像)
[多媒體出示反分裂國家法(草案)審議結果報告節選]
三、草案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國家采取措施“鼓勵和推動兩岸居民往來,增進了解,增強 互信”。有的代表建議將上述規定中的“兩岸居民往來”修改為“兩岸人員往來”。
四、草案第八條規定了“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的三種情勢,其中第三種情勢是“和平統一的條件完全喪失”。有的代表提出,作為一種“情勢”,將上述規定中的“條件”修改為“可能性”。
假如你們就是與會的人大代表,那么請大家針對草案修改發表意見。(學生積極討論后,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引導并點撥)
好,下面我們對《反分裂國家法》(草案)修改情況進行表決,同意的請舉手,反對的請舉手,棄權的請舉手,(簡單統計人數后)宣布:通過!大家鼓掌。
教師總結:這個審議和表決的過程就體現了民主集中制,但是實際操作時要復雜得多,按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它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特點。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
。ǘ嗝襟w顯示)
☆它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
☆它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
☆它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它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你能根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結合你所了解的事例,對上述結論作出說明嗎?
(學生積極發言)教師總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如此的優越性,所以我們要堅持并不斷完善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絕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真是說也說不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一下吧!
。ǘ嗝襟w顯示)關注生活:《臨沂市人大開先河,電視直播人代會 》
提問:材料如何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
三、情景回歸,反思提問
本課我們學習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內容、組織活動原則及其優越性,對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你還有哪些疑點,請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探究共享。
。▽W生討論后,紛紛提問,教師點撥總結)
最后,套用《沂蒙山小調》,用一句歌詞結束本課:
。ㄈ巳四莻都說人代制好,適合我們國情,民主又集中。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二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內容目標: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1.知識目標
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標
提高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政治現象的能力,分析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適合我國國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2)初步樹立公民要為完善和鞏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努力的觀念。
教學重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學難點
民主集中制原則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討論與歸納法相結合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關注熱點:十屆人大四次會議召開(出示視頻)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探討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是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即:這項制度主要就是通過人民代表大會的組織和活動來體現的。
觀看視頻,引發思考 ,發表見解。
用剛剛發生的熱點大事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通過視頻材料讓學生整體感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推進新課
背景材料(旁白):1980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開始征收個人所得稅,同時確定了個稅800元的起征點。二十幾年過去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收入水平已經是原來的幾十倍了。個稅起征標準卻保持了25年未變,使其在調節社會收入分配方面的功能大為減弱。于是公眾呼吁“提高個稅起征標準”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去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在充分調查、充分認證的基礎上,提出了適當調整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的初步方案,要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修改個人所得稅法中相關的條款。
一、活動設計
個稅起征點的調整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利益,我們大家肯定也十分關注,也想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角色扮演:我們全班同學扮演某市全體市民
、傥覀內w市民都去嗎?
師生共同探究得出:從我國的國情考慮,不可能每個人都直接參與國家權力的行使,要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舉代表參加……
、谀銈儨蕚溥x誰去呢?為什么?
師生共同探究得出:選舉過程中選民可以充分表達各自的想法,享受到充分的民主,選出值得信賴的代表代表自己行使權力……
、蹖λ惺裁匆螅咳绻荒芮袑嵚男新氊熢趺崔k?
師生共同探究得出:代表是人民民主選舉產生的,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如果他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民可以選他,也可以罷免他……
去年,在人大組織立法聽證會,廣泛聽取和考慮各方建議的基礎上,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參會的150名代表全額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起征點由起初草案中提出的1500元調整到1600元,決定于XX年1月1日起施行。
小結: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權力;對重大問題的決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討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民主決定;對違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稱職的代表,人民有權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罷免。(從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角度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則)
二、活動設計
稅法修正案通過后,接下來就是相關部門貫徹、實施了。
角色扮演:全班同學分為四組,分別扮演人大、政府、法院和檢察院四類國家機關。
①作為國家的權力機關,你們在稅法的貫徹、實施過程中的職責有哪些?
師生共同探究得出:人大作為國家的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統一行使權力,但它所決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辦,而是由其他國家機關貫徹執行;同時,人大可以對其他國家機關的執行情況實行監督……
、谧鳛檎块T,你們在稅法的貫徹、實施過程中的職責有哪些?
師生共同探究得出:稅務部門是稅收的征管部門,所以政府隸屬的稅務部門是稅法的直接貫徹、執行者……
③作為法院和檢察院,你們在稅法的貫徹、實施過程中的職責有哪些?
師生共同探究得出:當發生違反稅法的行為時,檢察院可獨立行使檢察權;法院可獨立行使審判權。都 不受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埽ㄕn件出示圖片)人大代表法庭聽審與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各自審判權和檢察權是否矛盾,為什么?
師生共同探究得出:人大代表法庭聽審是人大對司法機關進行監督的表現,并不是干涉其獨立審判權……
小結:其他國家機關由人大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其他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其職權。(從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角度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則)
三、材料分析
在個人所得稅法新條款的實施過程中,國家相關部門規定全國統一個稅起征點,之前一些地區已作了不同程度調整的,從XX年1月1日起都一律按1600元標準實施。
簡析:體現了中央在稅法實施過程中對地方的統一領導。當然在具體環節的實施中各地方也有各自的自主權。
小結: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從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角度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則)
四、綜合以上活動,結合板書,引導學生落實下列內容
①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含義
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
、谌嗣翊泶髸贫鹊幕緝热
a、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b、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c、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
d、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五、設問并與學生共同歸納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1、它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
2、它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
3、它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4、它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傾聽相關介紹,進行分析與思考。
由學生自由發言,自主表明自己的看法。
學生進行兩組角色扮演,充分活動。
扮演不同角色,努力活動,積極思考、互相討論并回答相關問題,在爭論、討論、辯論中理清頭緒,理順知識。
師生共同探究、歸納,進行階段性小結。
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本課知識點的小結并落實課本
新穎的材料,引起學生的關注與思考,激發其求知欲。
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到底應該如何處理?故意設問,引入探究。
層層設問,環環相扣,步步深入。
分組角色扮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共同探究、合作學習。
在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適時設問并引導,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并能增進師生間的交流,融洽師生關系?晒室庠O計一些話題,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真正理清知識。
通過學生的階段性歸納和最后的全面歸納,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對于知識點的把握比較自然,水到渠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
初步培養學生運用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科學思維方法
綜合探究
針對現實存在的問題,請你為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出謀劃策。
進一步完善選舉制度
進一步加強立法、監督
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等等
學生分學習小組討論,并派代表發言。
體現合作學習的理念,同時激發學生關注并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
板 書 設 計決定(選舉)人民 體現(組成)人民代表 政體 國體 (產生)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民主專政其他國家機關 設計思想:以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為指導,讓學生在“溫故”中知新,在“探究”中學習 ,在“合作”中增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思考、研究和討論中既能充分表現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能力,又能充分體現競爭與合作的精神,并初步培養高一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本框的教學總體的意圖是通過學生關注的兩會話題導入課堂,并整體感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然后以十屆人大常委會關于對稅法中“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條款的修改為例,以這一決策的形成和實施為載體設計情景并一以貫之。原因如下:一、關于個人所得稅部分知識經濟生活部分已經涉及,學生并不陌生,能激發興趣,二、一材多用。用一個材料,使得整個課堂內容給人緊湊、渾然一體的感覺,學生印象深刻。三、最重要的一點是,兩處環節設計角色扮演,讓學生在相互討論、爭論、辨論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教師邊設問邊引導,師生共同探究,以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可進一步融洽師生關系。這樣,學生在活動中自然、巧妙地突破了本課的難點,整體上顯得自然、輕松、自如。本課在內容的處理上還力求做到分析與綜合相結合,歸納與演繹相統一。如: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這一知識點的處理上采用了學生結合板書歸納的方法。試圖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接受。本課最后設計的探究活動,試圖讓學生在討論、探究中產生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認同感,初步樹立為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努力實踐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