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二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內容目標第三單元第7條: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1.知識目標
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標
提高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政治現象的能力,分析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適合我國國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2)初步樹立公民要為完善和鞏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努力的觀念。
(3)培養合作學習的團隊精神。
教學主要思路
依據新課標精神,教師主導的“目標—策略—評價”過程與學生經歷的“活動—體驗—表現”的過程有機結合,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使學生明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由我國國體決定,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從而認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確立堅持和完善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教學環節與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多媒體顯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人民代表及國家領導人,共赴人民大會堂)陽春三月,惠風和暢,人大代表,匯聚一堂!大家看,國家領導人正向我們一路走來(多媒體課件演示國家領導人圖片)。學生邊看邊答:、吳邦國、賈春旺、肖楊。(教師)他們都是我國中央國家機關的領導人,那么以中央國家機關為例,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國家機關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中央國家機關組織簡表。提問:全國人大是什么機關(最高權力機關),國務院(最高行政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國家檢察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審判機關),那么這些機關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二、情景分析
(一)兩個探究活動
1.(多媒體播放時政錄像)探究一
錄像一: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名,表決中央國家機關領導人。
錄像二: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聽取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問題:
1.國家機關領導人的提名為什么要經全國人大表決?
2.國務院總理為什么要向全國人大作報告工作?
3.根據材料說明,我國權力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是什么關系?
得出結論一: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那么權力機關由誰產生呢?我們先來聽聽我校人大代表鄭老師怎么說。
2.探究二(播放錄像:校園小記者采訪我校蘭山區人大代表鄭老師)
問題:1.結合鄭老師的談話,請你談談人大代表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的?
2.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是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對違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稱職的代表,人民有權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罷免。請關注《媒體鏈接》(多媒體顯示原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凱因重大違紀問題被終止代表資格),提問:張凱的代表資格為什么被終止?(學生回答)因為他違反了人民意志和利益,所以人民有權罷免他。
結論二: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問:人民為什么有權選舉代表組成國家權力機關?
答: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這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