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術 數據的查詢教案
4.完成學生任務三
老師:引導學生瀏覽學習任務,嘗試完成任務三:分別找出獲得一、二、三等獎作品的作者、所在學校和聯系電話。注意如何設置查詢條件?建立查詢三時,所需字段與查詢二相同,只是查詢條件不同,只要修改條件即可達到目的。但每次都要修改比較麻煩,如何在查詢時隨時輸入條件,得到相應結果呢?觀察學生操作情況,回答學生疑問,適時演示操作過程,糾正錯誤。
學生:根據學習任務的操作指導,選取最優的方法,嘗試使用設計視圖建立查詢三。
在設置“準則”時,輸入“[請輸入獲獎等級:]”,即可在運行時彈出對話框,提示輸入獲獎等級,完成查詢。
5.拓展提高
引導學生,嘗試完成以下問題:
1、如何查詢作品得分大于等于80分的作者名稱?
2、如何統計每個作品類別的參賽學校名稱?
由易及難、由淺入深。建立單一表查詢,初步建立查詢的感性認識。通過與篩選的比較,突出查詢的功能優勢。
使用設計視圖建立查詢一,使學生熟悉操作過程。然后再建立多表查詢,就水到渠成了。在進行多表查詢時這些表必須建立關聯。
增加查詢的條件,引出“準則”的設置,對查詢的結果顯示不滿意,讓學生掌握如何從運行結果的數據視圖中回到設計視圖對結果進行排序設置,介紹排序方法,變無序為有序。
提出類似問題,引導學生考慮簡單的方法,使用參數查詢解決問題。從特殊到一般,解決了一類問題。
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思維更活躍、激發學習興趣。
三、小結歸納
對本節課主要學習內容作出總結,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鞏固提高。分析學生的典型錯誤,作出反饋和評價。
通過對數據庫的查詢操作,學生可以感受到利用數據庫進行存儲、管理大量數據具有能實現高效率檢索等方面的優勢,鼓勵同學們進一步提高數據庫操作技能。
學生在教師的分析后,總結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錯誤,爭取在下次的操作中自己克服難題并得到提高。
四、板書設計
1、什么是查詢
在數據庫中查找出滿足條件的記錄項
2、創建查詢的一般過程
選擇查詢字段—>確定字段所在的表-->設定約束條件-運行、保存
3、查詢的類別
1)單表查詢
2)多表查詢
3)參數查詢
三種查詢又都稱為選擇查詢
小結點撥、漸入佳境。通過小結反思,提高認識。
viii.教學反思
本節課內容比較多,比較雜,有的知識點須留給學生課余時間學習,有的可一提就過,重難點要掌握的對數據表進行查詢,則通過演示、實踐、討論的形式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設計本課,從教學效果來看,能夠較好的完成教材安排的內容,有詳有略、有主有次的教學設計也可使學生減少學習負擔,學習興趣濃厚,不僅加深對本節課重、難點知識的掌握,還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回答問題,不能輸給對方的競爭意識和協作精神,取得較好的效果。
通過演示對數據庫的查詢操作,學生可以感受到利用數據庫進行存儲、管理大量數據具有能實現高效率檢索等方面的優勢,鼓勵同學們進一步提高數據庫操作技能。學生在教師的分析后,總結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錯誤,爭取在下次的操作中自己克服難題并得到提高。
另外,層層深入,步步推進是本堂課的另一個亮點。這樣設置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融入課堂,突破教學難點。最后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自我歸納、自我檢驗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