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1
作者:惠民鎮中心 孔明娟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以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著,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起保護益蟲和益鳥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7個生字,會寫“雪、幫”兩個字。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
2、過程和方法: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在讀讀議議中了解益蟲等一些科學知識。在資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蟲以及一些科學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內心喜歡閱讀、朗讀童話故事。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認識“七星瓢蟲”和“蚜蟲”,了解益蟲和害蟲的概念,并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四、教學理念
1、“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
2、“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進綜合性學習,努力實現學科間的溝通,課內課外的緊密結合。
五、教學過程(略)
六、反思得失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2
作者:惠民鎮中心 孔明娟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以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著,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起保護益蟲和益鳥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認識7個生字,會寫“雪、幫”兩個字。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
2、過程和方法: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在讀讀議議中了解益蟲等一些科學知識。在資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蟲以及一些科學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內心喜歡閱讀、朗讀童話故事。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認識“七星瓢蟲”和“蚜蟲”,了解益蟲和害蟲的概念,并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四、教學理念
1、“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
2、“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進綜合性學習,努力實現學科間的溝通,課內課外的緊密結合。
五、教學過程 (略)
六、反思得失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3
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是識字、朗讀、發展學生的語言。本課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害蟲的科學常識。課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兒童語言特點和認知規律。使學生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在動聽的童話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鳥和益蟲的捕食方式,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欲望。現將反思如下:
在這堂課中,我認為自己在設計的過程中抓住了幾個語言的重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幾個詞語比較難以理解,分別是:可惡、蚜蟲、盼望。在教學中,我現通過讓孩子們觀察棉花姑娘生病圖,然后引出“蚜蟲”一詞,在理解時,現讓學生自己說說蚜蟲是怎樣的害蟲,轉而理解“可惡”,再通過看蚜蟲的圖片,聽老師簡單介紹蚜蟲,再次鞏固理解“可惡”,從而理解“盼望”一詞。
課文的2~3自然段中,我將重點放在了朗讀棉花姑娘的話“請你幫我捉害蟲吧!”上,通過反復朗讀,理解“盼望”之情。
在整體教學上,我通過學生自己朗讀,要求學生完成填空,復現生字,鞏固課文理解。
總體說來,本堂課能抓住課文的每一個語言訓練點,能抓住文本,以識字、朗讀、語言訓練為課文主題。但整體性不夠,問題過多而細碎,平均使用教學力量,若能提出一個整體性的大問題,再以此展開,對學生放得更多一些,也許會更好。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4
李成真 萬平
學習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會寫“只、星”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不同動物消滅害蟲的不同本領,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課前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頭飾。
第 一 課 時
揭題,導入 新課
(出示棉花圖)同學們,這是什么?(師板書課題)對,它就是我們課文中的主人翁!棉花本來是一種植物,把它當作了人來寫。
初讀課文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整體感知。
2.學生自讀課文。
a.讀通全文。
b.邊讀邊想,棉花姑娘請哪些動物給它治病?最后是誰治好了它的病?
引導理解
1.學習第1自然段。
a.(出示文中第一幅圖)觀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小黑點)
b.棉花姑娘身上的小黑點是什么呢?自讀課文第1自然段。
c.想一想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樣?哪句話寫出了她的心情?
d.指導朗讀,讀出棉花姑娘難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2.學習第2自然段。
a.(出示文中第二幅圖)棉花姑娘正在盼望醫生來給她治病時,誰來了?
b.他們之間說了什么呢?用畫出棉花姑娘說的話,用畫出燕子說的話。
c.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男女同學讀、分兩大組讀、同桌讀。
3.學習第3~5自然段。
a.第3~5自然段,分別是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飛來了,他們和棉花姑娘之間又說了些什么話呢?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如分角色朗讀等。
b.小組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4.學習第6自然段。
a.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請自讀第6自然段,用“──”畫出體現她心情的句子。
b.這段中有你喜歡的詞語嗎?畫出來,讀一讀。(如碧綠碧綠、雪白雪白等)
c.拓展練習:
碧綠碧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繼續學習
1.自讀課文。
2.分角色表演。
先分小組表演,然后推薦到全班表演。
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小黑板,自讀生字,邊讀邊記。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互相交流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3.說說這些字中哪些字最難記,提示記憶字形的辦法。
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提示:“雪”字下半部分中間的一橫不能出頭。
“幫”字左上部分的豎撇要出頭。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寬窄。
3.學生臨摹,描紅練習。師巡視輔導。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5
設計說明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的。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棉花姑娘》一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長了許多蚜蟲,燕子、啄木鳥、青蛙都對此“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是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們身邊的科學,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根據課文的特點,基于讀的重要性,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力求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主,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同時,讓學生根據經驗,把語文和其他學科聯系起來,拓展思路,體會文字中蘊含的情感。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制作棉花姑娘的圖片、生字詞卡片和棉花姑娘、燕子、青蛙、啄木鳥、七星瓢蟲的頭飾;查找資料了解七星瓢蟲及人類的其他朋友——益蟲。(教師)
2.預習課文,拼讀生字,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中提到的小動物的特點。(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做好鋪墊
1.同學們,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誰呀?(出示圖片)你們瞧,棉花姑娘長得多漂亮啊!誰來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長得白白嫩嫩的,穿著綠裙子,多么美麗呀!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書題目:棉花姑娘)
2.識記“棉”和“娘”,你們在哪兒見過這兩個字?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用談話的方式,以圖片導入新課,形象直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行“夸一夸”棉花姑娘的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棉花姑娘的美麗,為下面寫棉花姑娘生病、治病做好鋪墊。
二、激趣學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請看這兩幅圖,說說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出示棉花姑娘傷心的圖片和開心的圖片。)
2.是呀,第一幅圖棉花姑娘愁眉苦臉的,很傷心。第二幅圖棉花姑娘開心地笑了。棉花姑娘從傷心到開心,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到課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隨機出示詞卡:治病、燕子、別人、樹干、忽然、驚奇、七顆、瓢蟲、碧綠、吐出、笑啦。
(1)學生認讀。
(2)同桌你指我讀合作學習生字“治、燕、別、干、然、奇、顆、瓢、碧、吐、啦”,自主發現最合適的識字方法。
4.自由讀課文。
設計意圖:閱讀理解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本節課從圖片和問題入手,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重點部分。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后,讓學生交流聽老師范讀后的所得,并相機認讀生字新詞,把字、詞、句的理解與閱讀理解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要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我們應該怎么辦?(遇到不認識的字要請教他人,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頓……)
2.剛才你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碰到什么困難?
(1)第1自然段:本段有幾句話?大家能讀好嗎?
第二句:認讀詞語“治病”,識記“治”。
齊讀第1自然段。
(2)還有難讀的句子嗎?
“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大家都叫我們七星瓢蟲。”(指名讀,齊讀)
3.課文中還有許多重點的句子,你們會讀嗎?
出示句子:(1)“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2)“對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指名讀)
4.你們真了不起,難讀的句子都會讀了,重點的句子也會讀了,把課文連起來讀有問題嗎?現在就讀一讀吧,老師相信這一次你們會讀得更好!
5.指名按照自然段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就是融“整體把握文本、朗讀指導”于一體,學生通過把課文讀通讀順,大致明白了課文講的內容,最重要的是將生字詞的學習放在具體的語境中,融合在朗讀感悟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多種方法,鞏固生字
1.識記“燕”和“瓢”。
(1)今天我們要認識的生字中有兩個字特別難,(燕、瓢)誰有好辦法幫幫大家,說說怎樣記住它們?
(2)學生小組內分析。
2.生字娃娃看見大家都認識它們了,心里特別高興,就想和大家一起來玩玩“詞語蹺蹺板”的游戲:蹺蹺板,在這里,一邊高來一邊低……
詞語: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別人、樹干、忽然、驚奇、七顆、瓢蟲、碧綠碧綠、吐出、笑啦。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的特點是: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五、仔細觀察,認真寫字
1.今天我們還要學會寫七個生字:病、醫、別、干、奇、星、七。
2.請同學們看看,注意每個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師范寫、強調“病”的筆順。
5.請同學們描一個,寫一個。
6.展示學生作品,及時評價鼓勵。
設計意圖: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項不可忽視的內容。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每節課上讓學生動手寫一寫,既體現了讀寫結合的教學原則,又將課外作業在課內完成,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第二課時
一、認讀生字,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棉花姑娘》這篇課文。今天棉花姑娘又來看望大家了,讓我們親切地叫一聲“棉花姑娘”吧!
1.棉花姑娘還帶來了很多棉花寶寶呢!(出示帶有棉花圖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考大家。誰能把生字認出來,我就把這個棉花寶寶獎給他。(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一讀,并組詞。)
2.指名認讀生詞,選擇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3.指名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是提高教學質量切實可行的好辦法,可以使學生及時進行知識反饋,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學開始,我安排認讀生字卡片,進行擴詞復習,抽同學讀全文等教學活動,鞏固學生對生字的掌握,通過獎勵棉花寶寶,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你們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這么能干的同學們可高興了。大家看,(出示笑臉棉花圖片。)棉花姑娘笑得多開心啊!
2.可是,過了幾天,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圖片。)這時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變成這樣是誰弄的?(蚜蟲)別看蚜蟲又圓又小,其實蚜蟲是許多農作物的敵人,它專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憐的棉花姑娘,現在許多蚜蟲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說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惡、蚜蟲、盼望、治病”這些詞語來說一說嗎?能用幾個就用幾個。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說出來了。(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學生讀課文)
設計意圖:人們都說興趣是的老師。這一教學環節通過學生用所給的詞語練習說話的方式,展開豐富的想象,設身處地地把生病的棉花姑娘想說的話說出來,激起了學生繼續學習的欲望。
三、以讀為本,理解感悟
(一)問題入手,整體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圖:多可憐的棉花姑娘啊!
同學們,你們平時也生過病吧,大家聯系自己生病的經歷,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長了許多的蚜蟲,她的感覺會如何?有一個詞最能體現棉花姑娘現在的心情,它是哪個詞語?(盼望)誰能讀出棉花姑娘此時的心情?(學生讀)
她最企盼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對,她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她現在最希望看見的是誰呢?
1.指導讀描寫棉花姑娘心理的話。
2.在句意不變的情況下,你能把“盼望”換成另一個詞語嗎?
3.你們也有過最盼望的事吧,誰能用“盼望”說一句話呢?
(二)圖文結合,角色朗讀。
這么難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還真來了幾位動物界的名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2~5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棉花姑娘請了哪幾位醫生幫忙治病,最后又是誰幫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醫生來給棉花姑娘治病了?讀一讀課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語言訓練:試著用一句話說說“棉花姑娘請誰幫助自己捉蚜蟲”?(課件出示,引導學生用“棉花姑娘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給她治病”的句式練習說話。)
2.通過圖片簡介燕子、啄木鳥和青蛙及其對人類的貢獻。
3.指導朗讀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對話。
4.小組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棉花姑娘和啄木鳥、青蛙的對話。
5.教師情景導讀。
導讀: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終于等來了燕子醫生,她真高興,心里想:終于有醫生來給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禮貌地對燕子醫生說……
(指兩名學生分別讀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話。)
燕子醫生不好意思地飛走了。棉花姑娘很難過:好不容易等來了一個醫生,卻沒有辦法治我的病,難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嗎?哦,那邊,啄木鳥醫生來了。也許他有辦法治我的病,我去問問他吧……
(指兩名學生分別讀棉花姑娘和啄木鳥的話。)
啄木鳥醫生也走了,這下可怎么辦啊?我的身子越來越疼了,可惡的蚜蟲還在拼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覺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醫生跳來了,哦,也許他是我的希望,我高興極了,連忙叫住他……
(指兩名學生分別讀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話。)
燕子走了,啄木鳥走了,青蛙也走了。來了這么多醫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來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導朗讀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蟲的對話。
7.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閱讀理解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有難度,本環節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根據所給的詞語,引導學生展開聯想,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運用不同的語氣,幫助學生理解棉花姑娘得病后急于治病的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的不同心理。做到以讀促講、以讀代講,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四、課堂總結,合作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推選朗讀好的同學,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2.小結: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益蟲益鳥,它們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地愛護它們!
設計意圖:輕松、有趣、靈動的表演讓學習變得情趣盎然、生動活潑,而且通過表演,促進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鞏固。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7個生字,會寫“雪、幫”兩個字。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
2.過程和方法: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在讀讀議議中了解益蟲等一些科學知識。在資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蟲以及一些科學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內心喜歡閱讀、朗讀童話故事。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認識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認識“七星瓢蟲”和“蚜蟲”,了解益蟲和害蟲的概念,并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理念
1.“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
2.“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進綜合性學習,努力實現學科間的溝通,課內課外的緊密結合。
學習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會寫“只、星”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不同動物消滅害蟲的不同本領,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課前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設計
一、導入(音樂情境)
經過冰雪的洗禮,春姑娘剛到。小柳樹呀就迫不及待的把綠色帶給了我們,看!他們記憶賣弄起了輕盈的舞姿,綠綠的荷葉不甘示弱,瞧!他們在炎熱的夏季,給小魚兒帶來了多少涼爽。所有的人在這快樂的日子里都愉快的生活著,可是,棉花姑娘呢?棉花姑娘生病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她吧!(板書:棉花姑娘)
二、學習課文
(一)先請大家把課文自由的朗讀一遍,邊讀邊想,棉花姑娘到底得了什么病?又是怎么治好的?
(二)學習第1段
1、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你又是怎么知道的?那你能把它讀讀嗎?
2、棉花姑娘生病了,她會想些什么呢?
(是啊,棉花姑娘這時也多么希望有人來給她治病啊),課文中用了個什么詞來描述呢?(盼望),你能給它換個詞語說說嗎?
我們一般會在什么時候用到“盼望”這個詞呢?(造句練習)
3、指導朗讀
(三)學習2—5自然段
1、棉花姑娘也盼望著有醫生來給她治病,所以她不斷向身邊的人求助,可憐的棉花姑娘到底向誰求助了呢?
(板書:燕子、啄木鳥、青蛙)
2、它最先是向燕子求助,請同學們看到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邊讀邊用“——”劃出棉花姑娘的話,用“~~~~”劃出燕子的話,趕緊讀吧!
3、現在,老師要請兩個同學讀讀,一個讀棉花姑娘說的話,一個讀燕子的話,其他同學讀旁白,誰來試試?
4、誰來評評看?(讀的好?哪里讀的好?)
請:請求的語氣(請別人幫忙,要有請的語氣)
全班齊讀棉花姑娘的話
5、燕子幫到了棉花姑娘嗎?但是它卻說了一句“對不起”,真是只懂禮貌的燕子。誰再來讀讀燕子的話?(你也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6、燕子沒有幫到棉花姑娘,棉花姑娘并沒有放棄,它又向我們的啄木鳥醫生求助,哪個自然段是寫向啄木鳥醫生求助的呢?
請小朋友與同桌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起讀讀吧!(請一桌反饋)
7、這時,青蛙也跳出來了,青蛙可是捉害蟲的高手啊!所以,我們的棉花姑娘高興的說: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男、女生讀)男~青蛙,女~棉花姑娘
8、燕子、啄木鳥、青蛙都非常想幫棉花姑娘捉害蟲,可是它們卻又使不上勁,因為:
(板書:)燕子 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
啄木鳥 只會捉樹干里的害蟲
青蛙 只會捉田里的害蟲
9、那棉花姑娘的病最后治好了嗎?誰幫它治好的呢?
請大家齊讀第五自然段
10、我們的棉花姑娘認識七星瓢蟲嗎?現在我要請一只小七星瓢蟲來介紹下自己.
(它把七個斑點比作七顆星星,真有趣,可是七星瓢蟲只向棉花姑娘介紹了它長什么樣,還沒向她介紹你有什么本領呢!)
cai:出示七星瓢蟲資料。再請生介紹。
(四)學習第6段
1、最后,我們的七星瓢蟲幫棉花姑娘治好了病,它的病終于好了,那她的心情又是怎樣呢?現在讓我們帶著這股高興勁,一起來把第六段讀讀吧!
2、這段中,你最喜歡哪兩個詞?
碧綠碧綠的葉子 雪白雪白的棉花
除了碧綠碧綠的葉子,你還能想到碧綠碧綠的什么呢?
雪白雪白除了棉花,還有?
你還能說說其他像這種類型的詞語嗎?
(你們的知識真豐富)
3、七星瓢蟲幫棉花姑娘治好了病,所以它才能長出碧綠碧綠的葉子,吐出雪白雪白的棉花,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那我們一起來唱首健康歌,祝賀下棉花姑娘吧!
三、課間休息
四、拓展
七星瓢蟲是我們今天的小功臣,它不僅使棉花姑娘恢復了健康,還讓它明白了一個小知識,動物各有各的本領,燕子能~~~~~~啄木鳥能~~~~~~~~~青蛙能~~~~~~~~七星瓢蟲能~~~~~~~~~~~~~~~·
五、表演朗讀
唐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們的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還有棉花姑娘都來到了我們的教室,瞧,(拿出頭飾),誰來扮演?
其他旁白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7
蘇肖華
一、說明版本:
《棉花姑娘》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話故事。本課講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棉花姑娘請燕子、啄木鳥、青蛙幫她捉害蟲,他們都幫不了她。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來了,把這些害蟲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快樂地成長,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教學要求:
通過學文,讓學生知道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激發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4)培養學生的科學與人文素養。
三、設計理念:
1、以動畫課件為背景:
課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根據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體現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創造性。顯得新穎、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
2、根據課文的結構特征,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第2—4自然段,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3、注意培養學生的朗讀,分角色朗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同時初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出示棉花(課件),認識棉花。
(南方的小朋友很少見過棉花,通過課件的出示,讓學生認識棉花。)
2、板書課題,認識認識生字“姑”“娘”,讀好輕聲。(“花”、“娘”)
(“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翁,輕聲“姑、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因此,開頭解決難點,對本文的朗讀起了鋪墊作用。)
(二)課件出示童話故事,整體感知。
(本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我讓學生看動畫課件,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找出要求會認的生字作上記號,看拼音多讀幾遍,不會讀的地方作個記號。
2.聽錄音讀全文。
3、同桌合作學習生字“蚜、盼、治、啄、斑”,自主發現最好的識字方法。
(生字的學習,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四)讀感悟,理解課文。
1.體會感情,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件,仔細看動畫,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學生找出“可惡的”,體會棉花姑娘病情的嚴重。)
(2)哪句話最能體現棉花姑娘當時的心情,用劃出,反復讀讀。
(3) 教師范讀,學生領悟感情,再自由讀,指名讀。
(抓住課文的情感因素,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
2、緊扣上文,學習5-6自然段。
(1)棉花姑娘的病這么重,到底誰幫助她治好了病?哪段告訴我們的?自由讀一讀。
(2)七星瓢蟲的本領大嗎?你從哪里知道的?你還能向同學介紹七星瓢蟲嗎?
(展示學生收集的有關小資料,包括文字與圖片。不但培養了學生處理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讓講臺成為學生的展示臺)
(3)出示七星瓢蟲,指名扮演七星瓢蟲,并作自我介紹。
(演一演,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
(4)七星瓢蟲的本領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樣?你從哪個詞知道的?(驚奇),你表演一下這個神態嗎?
(5)出示課件后問: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樣?你能讀好有關的句子嗎?棉花姑娘會怎樣稱贊七星瓢蟲?
(在特定情景里贊一贊,不但能讓學生深入地體會課文思想內容,而且能發展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6)在這段中你最喜歡的詞是哪些?用“( )”劃出來,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7)質疑過渡,引導探究:
在七星瓢蟲來臨之前,棉花姑娘病重難忍,她請過誰為自己治病?結果怎樣?他們到底是不想幫還是不能幫?
3、自主、合作、探究,學習2-4自然段。
(1)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讀出恰當的語氣。
自學提示:A分角色朗讀對話。
B反復讀讀、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說話的語氣?
C小動物幫棉花姑娘治病了嗎?為什么?(討論)
(小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可以把老師講授的時間節省下來,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充分地感悟。)
( 2 )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a. 比比哪個小組讀得最好,相機指導讀出請求的語氣。
b. 匯報小組學習收獲。
(確立探究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能很好地突破其它動物不能幫棉花姑娘是因為“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一難點。)
4、師生合作表演童話故事。
教師扮演棉花姑娘,學生分別扮演自己喜歡的小角色(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
(這一環節,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全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活躍)
五、配樂分角色感情朗讀全文。
(理解課文后,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
六、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了這篇童話故事,知道了燕子、啄木鳥、青蛙不是不想幫棉花姑娘捉害蟲,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益蟲、益鳥呢,你們想知道嗎?請你們搜集有關資料,下節課匯報交流。
(“以問題開始,又以問題結束”,通過質疑,能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搜集相關資料的過程中,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
板書設計 :
棉花姑娘
空中飛
樹干里
捉 害蟲
田里
葉子上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8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受美麗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誰呀?(課件出示)
隨機板書:棉花姑娘
1、棉花的“花”讀輕聲,指名讀,誰讀?一起讀
2、姑娘,發現了嗎?這兩個字都是“女”字旁,讀時“娘”是輕聲,姑娘
3、兩個詞連起來讀。指名讀,齊讀
4、多漂亮的棉花姑娘呀!誰來夸夸她?
5、小結:棉花姑娘白白嫩嫩的,長著綠綠的葉子,多像漂亮的姑娘呀,讓我們親親熱熱地和她打聲招呼——棉花姑娘
二、設疑激趣,自學課文
過渡:可是不久,棉花姑娘變成了這個樣子(點擊課件:生病圖)你看她,皺著眉頭,低著腦袋,一幅無精打采的樣子,小朋友,你想對她說什么呢?
1、生自由發言
過渡:小朋友多么關心棉花呀,她到底怎么了?想知道嗎?快把書翻到137頁,自己讀讀故事吧!
2、自讀課文:注意,邊讀邊把自然段標上序號,碰到不認識的生字請教拼音,盡量把課文讀正確。
三、檢查自學,認識字詞
過渡:小朋友學得非常認真,想不想把你讀的故事讀給大家聽。這么多,叫誰好呢?這樣吧,一人讀一個自然段,請幾個小朋友呢?(6個)好吧,我們開火車讀,其余同學認真聽,聽聽他們有沒有把字音讀正確。
1、讀第一自然段,隨機認讀“治”,讀準翹舌音
2、讀第二自然段,兩處停頓
3第三自然段 啄木鳥 讀準 了解多少?樹干的“干”多音字
4、第五自然段 斑點 讀 比較 怎么記 點課件 指名斑點
四、理解課文 感情朗讀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度:小朋友們都很關心棉花姑娘想知道她們到底怎么啦?是誰使她變成這個樣子,讀讀第一自然段
1、(課件出示一段話)邊讀邊圈出那個壞蛋的名字
2、抓住壞蛋了嗎?(點擊蚜蟲)
3、過渡:對,蚜蟲是棉花姑娘(指課件),身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在吸取他們的營養,這時候你有什么感受?(痛苦,難受)
4、把你的感受帶到句子理解讀讀(點擊一下)
1)指名讀(評價 痛苦又痛恨)
2)齊讀
5、這時候你最希望什么?(治病,解除痛苦)
6、這段話里哪個詞意思和希望差不多?(盼望點一下)
1)解釋:盼望希望更強烈,多么(點一下)盼望說明什么?
2)再來讀讀這句話(指第二句)
7、連起來讀讀這段話
(二)學習第2——4自然段
過渡:就在這時候,燕子飛來了(點擊一下)棉花姑娘說 (點擊一下)燕子說 (點擊一下)(多有禮貌的燕子呀!)啄木鳥飛來了,(點擊一下)棉花姑娘(點擊)啄木鳥說 青蛙跳來了,棉花姑娘說 青蛙說
1、情感誘導
1)棉花姑娘(指——男生)在你最能難受,最痛苦的時候的時候看到燕子來了,你心里怎么想?(這下有救了)為什么?
你于是請求燕子 所有的棉花姑娘請求
(2)啄木鳥飛來了,棉花姑娘(指——女生)你這時又是怎么想的?
你又一次請求
3)青蛙跳來了,這次讀怎么請求?
(指醫生)為什么這么急切?
所有的棉花姑娘急切地請求
過渡:棉花姑娘請求了三次,他們都沒有幫他治病,為什么呢?
2、輕輕讀2——4自然段,邊讀邊劃出最后說明不幫原因的句子
3、過渡:找到了嗎?(指名說)
4、用句式說話
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嗎?(點擊課件) 只會捉 的害蟲
小結過渡:可見,燕子,啄木鳥,青蛙不是不想幫,而是心有余力不足呀。讓我們一起分角色說說2——4自然段。
(女生讀棉花姑娘,男生讀燕子,啄木鳥,青蛙,其于老師讀)
(三)學習第5自然段
過渡:就在棉花姑娘三次請求都沒有成功的時候,忽然,飛來了一群圓圓的小蟲,(點擊一下)他們是誰呀?對極了,小朋友,你好好讀讀第五自然段,能介紹一下七星瓢蟲嗎?
1、外形上:(點擊一下) 齊讀,怪不得叫七星瓢蟲。
2、作用上:會捉蚜蟲 益蟲 益鳥 哪里看出來?
補充:一只七星瓢蟲一天能吃130多只蚜蟲,怪不得他們很快消滅了蚜蟲。
(四)拓展思維,升華情感
過渡:不久,棉花姑娘病 (點擊一下),長出了 的樣子,吐出了
的棉花。她咧開嘴 啦!
1、棉花姑娘會說什么?
(感謝棉花姑娘是救命恩人,保護益蟲等)
五、鞏固字詞,書寫生字
過渡: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生字寶寶也要和我們說再見了,讓我們一起和她們打聲招呼:
1、讀帶拼音生字
2、去掉拼音還認識嗎?再指名讀,齊讀
3、今天要寫6個生字,哪個最難寫?需要大家幫助?
4、師范寫其中1至2個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9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誰呀?(出示圖片、課題卡片)你瞧,棉花姑娘長得多漂亮啊!誰來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長得白白嫩嫩的,穿著綠裙子,多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小姑娘!讓我們一起來親熱地叫叫她的名字吧!)
指著:姑、娘,你們在哪兒見過這兩個字?(都是女字旁)
二、激趣學文,整體感知
1、多好看的棉花姑娘啊!可是,有一天她卻變成了這個樣子(出示幻燈片:生了蚜蟲的棉花),你們想對棉花姑娘說什么?
2、小朋友們多關心棉花姑娘啊,她到底是生了什么病?有沒有治好呢?趕快打開書137頁,聽老師來講講這個故事。(師范讀課文)
3、交流。(指名多個說,大概了解課文內容)你知道了什么?
隨機出示詞卡:蚜蟲治病斑點啄木鳥
三、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想要講好這個故事,我們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誰來說說,讀書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姿勢、不認識的字請教、難讀的要多讀、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頓……)真能干,那趕快去讀讀吧!
2、剛才你們讀得可真認真,那么有沒有碰到難讀的句子呢?
(1) 第一自然段:生字多。這里有幾句話?都難讀嗎?
第一句:指名讀,讀詞語:蚜蟲,誰記住了“蚜”字?
第二句:誰來讀?注意停頓:盼望/(停頓)
讀詞卡:盼望(在哪兒見過“盼”?)
治病(誰見過這個字?)
齊讀第一自然段。
(2)還有難讀的句子嗎?
“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大家都叫我們七星瓢蟲。”(指名讀,齊讀。)
3、課文中還有許多重復出現的句子,你們會讀了嗎?
“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對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來幫忙吧!”
4、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難讀的句子會讀了,重復出現的句子也會讀了,把課文連起來讀有問題嗎?那就去讀讀吧,老師相信這一次你會讀得更好!
5、我請幾個小朋友來讀讀課文,該請幾個呢?(6,按照自然段)
6、下面我們來賽一賽,一排一排讀,看看,哪一排的小朋友讀得最好!
四、鞏固生字
1、今天我們要認識的生字中有兩個特別那,誰有好辦法幫幫大家?(啄、斑)
2、生字娃娃看見大家都認識他們了,心里特別高興,就想和大家一起來玩玩詞語蹺蹺板的游戲:蹺蹺板,在這里,一邊高來一邊低……
詞語:姑姑、新娘、蚜蟲、啄食、斑馬、盼星星盼月亮)
3、生字娃娃還很調皮呢,躲在這些句子里面不出來!誰找到了,誰會讀?
句子:(1)盼盼到家,安居樂業。
(2)我的小表弟盼盼把手張開,小鳥用嘴在他的手心啄了一下。
(1) 啄木鳥是益蟲,蚜蟲是害蟲。
(2) 我終于把姑媽盼來了。
(3) 王母娘娘開蟠桃盛會。
五、寫字:只、星。
1、今天我們還要學會寫兩個字:只、星
2、請小朋友們看看,你們發現了什么?(上下結構)
3、下面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你又發現了什么?
4、誰是小小書法家?請小朋友們把這兩個字描一個、寫一個。
六、結束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會認“姑、娘”等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不同的益蟲與益鳥的不同作用。
教學重點:字形:啄、斑。字音:盼、娘、治。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圖片、幻燈片、卡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1、上節課老師布置同學們去尋找有關益蟲與益鳥的知識,你都找到了哪些益蟲與益鳥呀?引導:——是益蟲(鳥),它能——。
2、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個新朋友,出示圖片:你能說說這是什么嗎?它長著什么樣呢?(大大的眼睛,雪白雪白的棉花,碧綠碧綠的葉子)對,它長得那么漂亮,所以我們就稱它為“棉花姑娘”。指名讀課題,注意正音“姑娘”輕聲。
3、可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棉花姑娘生病了,你們瞧——(出示生病的棉花圖),你看了這樣的情景,會提出什么問題呢?歸納為三個問題:⑴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⑵會有誰來給他治病呢?⑶結果病好了嗎?
過渡: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要求:聽清字音,想想剛才自已提出的問題。
2、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盡量把課文讀通順。
3、反饋:
⑴問題一:棉花姑娘得的是什么病?
①出示相關的小節,自由練讀。
②指名讀,注意“盼望、治病”的正音。
③理解:“可惡、盼望”。給“可惡”換個詞。盼望這個詞說明棉花姑娘的內心非常怎樣?
④再次指名讀,要求初步讀得有感情。
⑵問題二: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嗎?
①出示相關的小節,自由練讀。
②指名讀,注意“咧”字音。
③你從哪些詞語中知道了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他的心情高興嗎?
④請初步有感情地讀課文。
⑶問題三: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①找到相關的小節,自由練讀。
②說說從這段中知道了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他長的什么樣?
③出示相關的寫七星瓢蟲的句子,練讀。
④師生共同分角色讀一讀第四小節。
過渡:其實棉花姑娘在這之前碰到很多的小伙伴,只是他們都不能給他治病,他們都是誰呢?(板:燕子,啄木鳥、青蛙)
⑷朗讀2-4小節。
①快速讀,完成以下練習。
燕子只會捉——的害蟲。
啄木鳥只會捉——的害蟲。
青蛙只會捉——的害蟲。
②同桌選擇喜歡的一個小節練讀,分角色讀。
③反饋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詞語:(帶音節)指名讀一讀。
姑娘 蚜蟲 盼望 治病 啄木鳥 斑點
2、讀單個字,并說說在哪兒見過或有什么好方法記住。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寫下詞語。
(姑姑 姑媽 蚜蟲 盼頭 治療 斑馬 斑點)
3、讀句子:
小朋友真了不起,不僅會讀課文中的生字,還把生活中的詞語請進了課堂,下面就讓我們運用他們來了解更多的知識吧!
小小知識庫:
①啄木鳥姑娘是大樹的好朋友。
②禾苗的臉上長滿了黑斑,青蛙馬上趕來治病了。
③螞蟻喜歡吃蚜蟲拉出來的蜜。
④貓頭鷹天天盼著捉田鼠。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初步朗讀了課文,認識了那么多的生字寶寶,下一節課,我們要更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把這個有趣的故事演一演,好嗎?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10
一,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誰呀 (出示圖片,課題卡片)你瞧,棉花姑娘長得多漂亮啊!誰來夸一夸她 (是呀,棉花姑娘長得白白嫩嫩的,穿著綠裙子,多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小姑娘!讓我們一起來親熱地叫叫她的名字吧!)
指著:姑,娘,你們在哪兒見過這兩個字 (都是女字旁)
二,激趣學文,整體感知
1,多好看的棉花姑娘啊!可是,有一天她卻變成了這個樣子(出示幻燈片:生了蚜蟲的棉花),你們想對棉花姑娘說什么
2,小朋友們多關心棉花姑娘啊,她到底是生了什么病 有沒有治好呢 趕快打開書137頁,聽老師來講講這個故事.(師范讀課文)
3,交流.(指名多個說,大概了解課文內容)你知道了什么
隨機出示詞卡:蚜蟲治病斑點啄木鳥
三,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想要講好這個故事,我們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誰來說說,讀書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姿勢,不認識的字請教,難讀的要多讀,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頓……)真能干,那趕快去讀讀吧!
2,剛才你們讀得可真認真,那么有沒有碰到難讀的句子呢
(1) 第一自然段:生字多.這里有幾句話 都難讀嗎
第一句:指名讀,讀詞語:蚜蟲,誰記住了"蚜"字
第二句:誰來讀 注意停頓:盼望/(停頓)
讀詞卡:盼望(在哪兒見過"盼" )
治病(誰見過這個字 )
齊讀第一自然段.
(2)還有難讀的句子嗎
"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大家都叫我們七星瓢蟲."(指名讀,齊讀.)
3,課文中還有許多重復出現的句子,你們會讀了嗎
"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對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來幫忙吧!"
4,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難讀的句子會讀了,重復出現的句子也會讀了,把課文連起來讀有問題嗎 那就去讀讀吧,老師相信這一次你會讀得更好!
5,我請幾個小朋友來讀讀課文,該請幾個呢 (6,按照自然段)
6,下面我們來賽一賽,一排一排讀,看看,哪一排的小朋友讀得最好!
四,鞏固生字
1,今天我們要認識的生字中有兩個特別那,誰有好辦法幫幫大家 (啄,斑)
2,生字娃娃看見大家都認識他們了,心里特別高興,就想和大家一起來玩玩詞語蹺蹺板的游戲:蹺蹺板,在這里,一邊高來一邊低……
詞語:姑姑,新娘,蚜蟲,啄食,斑馬,盼星星盼月亮)
3,生字娃娃還很調皮呢,躲在這些句子里面不出來!誰找到了,誰會讀
句子:(1)盼盼到家,安居樂業.
(2)我的小表弟盼盼把手張開,小鳥用嘴在他的手心啄了一下.
(1) 啄木鳥是益蟲,蚜蟲是害蟲.
(2) 我終于把姑媽盼來了.
(3) 王母娘娘開蟠桃盛會.
五,寫字:只,星.
1,今天我們還要學會寫兩個字:只,星
2,請小朋友們看看,你們發現了什么 (上下結構)
3,下面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你又發現了什么
4,誰是小小書法家 請小朋友們把這兩個字描一個,寫一個.
六,結束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姑,娘"等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不同的益蟲與益鳥的不同作用.
教學重點:字形:啄,斑.字音:盼,娘,治.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圖片,幻燈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課老師布置同學們去尋找有關益蟲與益鳥的知識,你都找到了哪些益蟲與益鳥呀 引導:——是益蟲(鳥),它能——.
2,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個新朋友,出示圖片:你能說說這是什么嗎 它長著什么樣呢 (大大的眼睛,雪白雪白的棉花,碧綠碧綠的葉子)對,它長得那么漂亮,所以我們就稱它為"棉花姑娘".指名讀課題,注意正音"姑娘"輕聲.
3,可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棉花姑娘生病了,你們瞧——(出示生病的棉花圖),你看了這樣的情景,會提出什么問題呢 歸納為三個問題:⑴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 ⑵會有誰來給他治病呢 ⑶結果病好了嗎
過渡: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要求:聽清字音,想想剛才自已提出的問題.
2,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盡量把課文讀通順.
3,反饋:
⑴問題一:棉花姑娘得的是什么病
①出示相關的小節,自由練讀.
②指名讀,注意"盼望,治病"的正音.
③理解:"可惡,盼望".給"可惡"換個詞.盼望這個詞說明棉花姑娘的內心非常怎樣
④再次指名讀,要求初步讀得有感情.
⑵問題二: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嗎
①出示相關的小節,自由練讀.
②指名讀,注意"咧"字音.
③你從哪些詞語中知道了棉花姑娘的病好了 他的心情高興嗎
④請初步有感情地讀課文.
⑶問題三: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①找到相關的小節,自由練讀.
②說說從這段中知道了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他長的什么樣
③出示相關的寫七星瓢蟲的句子,練讀.
④師生共同分角色讀一讀第四小節.
過渡:其實棉花姑娘在這之前碰到很多的小伙伴,只是他們都不能給他治病,他們都是誰呢 (板:燕子,啄木鳥,青蛙)
⑷朗讀2-4小節.
①快速讀,完成以下練習.
燕子只會捉——的害蟲.
啄木鳥只會捉——的害蟲.
青蛙只會捉——的害蟲.
②同桌選擇喜歡的一個小節練讀,分角色讀.
③反饋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詞語:(帶音節)指名讀一讀.
姑娘 蚜蟲 盼望 治病 啄木鳥 斑點
2,讀單個字,并說說在哪兒見過或有什么好方法記住.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寫下詞語.
(姑姑 姑媽 蚜蟲 盼頭 治療 斑馬 斑點)
3,讀句子:
小朋友真了不起,不僅會讀課文中的生字,還把生活中的詞語請進了課堂,下面就讓我們運用他們來了解更多的知識吧!
小小知識庫:
①啄木鳥姑娘是大樹的好朋友.
②禾苗的臉上長滿了黑斑,青蛙馬上趕來治病了.
③螞蟻喜歡吃蚜蟲拉出來的蜜.
④貓頭鷹天天盼著捉田鼠.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初步朗讀了課文,認識了那么多的生字寶寶,下一節課,我們要更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把這個有趣的故事演一演,好嗎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思路】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話故事。本課講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棉花姑娘請燕子、啄木鳥、青蛙幫她捉害蟲,他們都幫不了她。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來了,把這些害蟲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快樂地成長,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通過學文,要讓學生知道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這是一年級新教材下學期的一篇語文課文,課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根據這一特點,我覺得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樣更能體現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創造性,顯得新穎、生動、有趣,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其次,根據課文的結構特征,我認為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第2—5自然段,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當然,在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的朗讀,分角色朗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同時初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學設計】
一、體驗揭題,導入新課
1、小朋友,有一個村莊里種了一種可愛的植物,你們想更老師一起去欣賞一下嗎?仔細觀察,你知道這是什么植物嗎?
出示棉花(課件),認識棉花。
(對于生長在南方的小朋友來說,很少見過棉花,通過課件的出示,讓學生從視覺上認識棉花,從而提高興趣。)
2、在我們生活中,什么東西是用棉花做成的?
(棉衣、棉被、棉鞋、棉帽、棉紗發等)從剛才小朋友的回答可以知道棉花給我們帶來溫暖,我們是多么的感謝棉花姑娘啊!
3、板書課題 :棉花姑娘。(齊讀)
認識生字“棉”,棉花是植物,所以用“木”。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了解棉花對人類的貢獻,也為學生學習課文,培養感情打下鋪墊。“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翁,輕聲“姑、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因此,開頭解決難點,對本文的朗讀起了鋪墊作用。)
二、課件出示童話故事,整體感知
引:有一天棉花姑娘病了,她得了什么病呢?她又是怎么辦的呢?
1、看懂畫,聽錄音,思考著兩個問題。
2、學生簡單交流。
(本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讓學生看動畫課件,聽錄音,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片,邊看邊聽邊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讀感悟,理解課文
1、體會感情,學習第1自然段。
⑴ 愿意讀的小朋友起來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找出“可惡的”,體會棉花姑娘病情的嚴重以及棉花姑娘急切的心情。)
⑵ 出示課件學習生字:許、惡、盼望。(做動作)
⑶ 學生領悟感情朗讀。
(抓住課文的情感因素,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可是學生朗讀時,沒有讀出“蚜蟲”的可惡以及棉花姑娘焦急的心情,由于怕時間不夠,這一環節指導不夠。)
2、自主、合作、探究,學習2~5自然段。
⑴ 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讀出恰當的語氣。
自學任務單:
① 分角色朗讀對話,感受棉花姑娘說話的語氣?
② 小動物幫棉花姑娘治病了嗎?為什么?(討論)(完成表格)
③ 學習生字:啄、幫、稻、害。
(小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可以把老師講授的時間節省下來,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充分地感悟。班級分為五個小組,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第五小組的學生在合作學習時,分配角色出現問題,時間也就不夠了,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指導。)
⑵ 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① 比比哪個小組讀得最好,相機指導讀出請求的語氣。
② 匯報小組學習收獲。
(在這一環節中,出現一個生成性的問題,一個學生在交流中談到:燕子、啄木鳥和青蛙不愿意幫助棉花姑娘治病。于是我便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朗讀,重點指導了朗讀語氣,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燕子、啄木鳥和青蛙不能幫棉花姑娘治病的真正原因。確立探究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很快突破其它動物不能幫棉花姑娘是因為 “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一難點。)
3、緊扣上文,學習5~6自然段。
⑴ 棉花姑娘的病這么重,到底誰幫助她治好了病?(出示圖片)哪段告訴我們的?自由讀一讀。
⑵ 課文是怎樣介紹七星瓢蟲的?假如你是七星瓢蟲,打算怎樣向大家介紹自己?
你還能向同學介紹七星瓢蟲的其他知識嗎嗎?(七星瓢蟲是蚜蟲的天敵,每天吃100只左右的面呀,是棉蚜等農作物的裝甲衛士)
學習生字:忽。
(這一環節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把課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基礎好的學生先說,再讓學生不照搬前面同學的,自己換一種形式說話,最后同桌互相說說。展示學生收集的有關小資料,包括文字與圖片。不但培養了學生處理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讓講臺成為學生的展示臺,因此后一個問題的設計,就是這一用意了。)
4、演示課件后問:做完手術后的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樣?(引讀第七小節: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長出了──,她咧開嘴笑了,吐出了──)瞧,她的葉子碧綠碧綠的,綠得就像──,棉花雪白雪白的,白得就像──。
棉花姑娘會怎樣稱贊七星瓢蟲?
(重視學生的語言訓練,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的必不可少的,讓學生看著圖畫,展開想象,既讓學生懂得了“碧綠碧綠、雪白雪白”的意思,又能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理解課文的美。在特定情景里贊一贊,不但能讓學生深入地體會課文思想內容,而且能發展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5、分角色感情朗讀全文。(以小組為單位)
代表上臺合作表演童話故事。
學生分別扮演自己喜歡的小角色。
(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高潮,學生的表演,無論是動作、語言,還是表情惟妙惟肖,得到所有在場的人的一致好評理解課文后,學生在表演中進一步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 。)
6、拓展。
棉花姑娘還會找誰治病呢?他們又會怎么說呢?
根據課文內容,以小小組為單位,交流收集的資料。
(這一環節,學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全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活躍)
四、納總結,拓展延伸
1、師:哇!七星瓢蟲的本領真大,比燕子、啄木鳥、青蛙可強多了,小朋友,你們說是不是啊?
2、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我們不能片面地看待它們,燕子、啄木鳥、青蛙不是不想幫棉花姑娘捉害蟲,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小朋友,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益蟲、益鳥呢,你們想知道嗎?請你們搜集有關資料,放進小組的檔案袋里,讓大家一起共享,好嗎?
(“以問題開始,又以問題結束”,通過質疑,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搜集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
【教學反思】
我們學校的讀書活動已深入人心,重視學生的體驗,讓學生的自我參與的過程中,了解自我,提高觀察能力和主動探究的欲望。這次對一年級家長的展示課,就是我對學校讀書活動與語文教學整合在家長面前的一個匯報。綜觀整節課,我覺得我在以下幾方面比較好地落實了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
一、自主學習貫徹始終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二期課改的方向,自主學習是這一理念的主題,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學習,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在這節課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讓學生自始自終成為學習的主人,自覺主動地學習:
1、學生活動時間充分。
課堂上,學生活動的時間一般應占每節課的三分之二,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這節課,學生在聽錄音,看動畫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在朗讀學文的環節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小組分角色朗讀,再匯報評議。整節課,我充分地讓學生自學、討論、讀書、評議、表演;動腦想,動口讀、問、說,而且這些形式都落到實處,更主要的是有讓學生參與的充分時間,講求參與的效果。
2、學生的參與面廣。
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應該體現在整個班集體,而不是幾個學生,人人都自主,才是真正的自主。所以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面廣,是體現自主學習的標志之一。在這節課中,我注意創設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如獨立學習、同桌學習、小組學習、集體學習等。特別是在學習課文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表演,由于在以往的課堂上有過多次的訓練,每一個學生表演的積極性都很高。這個環節形式比較新穎,富有實效,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有事可做,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重視學習方法的遷移。
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生才能更好地自學。《棉花姑娘》這一篇課文的二~五自然段結構相似,句式也一致。抓住這個特點,我花時間指導學生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然后小結學法──“讀一讀,想一想,演一演”,接著,我就讓學生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同桌合作自學四、五自然段。自學以后再讓學生進行匯報。這樣設計,不但能節省課堂學習時間,而且還能讓學生認識課文結構的特點,懂得自學的方法,達到我會學。事實證明,在后面拓展教學中,大多數學生能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語言訓練。
4、學習積極性高。
這節課,通過各種情境的創設,激勵性的語言,形式多樣的教學環節,以及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始終處于自覺、主動、積極、創造性地有效地學習。《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一開始,我就為學生創設了“ 有一個村莊里種了一種可愛的植物,你們想更老師一起去欣賞一下嗎?仔細觀察,你知道這是什么植物嗎?”這樣的情境導入,在學習課文時,我就為學生創設了 “棉花姑娘又是怎么辦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等等的情境,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進入角色,學起來就更加起勁了。
二、體驗教學貫穿課堂
重視學生的體驗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1、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非常注重學生的體驗,這一教學是貫穿于課堂的始終:朗讀課題后,說說在生活中那些東西是用棉花做的;學習生字“許”,引導學生聯系17課中“言午許”,知道知識還要融會貫通;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時,根據生活經驗理解碧綠碧綠、雪白雪白的意思,棉花姑娘會怎樣稱贊七星瓢蟲?;小組表演時,根據自我體驗,勇于創新;結課時,質疑:七星瓢蟲的本領真大,比燕子、啄木鳥、青蛙可強多了,小朋友,你們說是不是啊?
2、體驗教學的形式多樣。
我的課堂體驗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談自己的親身經驗,有想像體驗的,有表演體驗的,也有學習經驗的等。
3、注意引導學生學會體驗。
一年級學生生活閱歷相對比較少。因此,在教學中,我非常注意引導學生體驗感悟,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對話交流和表現,充分利用課內外時間,最大限度地留給學生體驗感悟的時間和空間。
在這一節課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注重生活體驗,是對某些特殊天賦發展的肯定,也是培養學生自信的一個前提條件。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12
《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著,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生動,有情趣,非常符合兒童的特點,并且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一定的啟發和滲透作用.
根據本文的特點,查老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體驗情感,指導朗讀上,讓學生自己體會課文角色的內心世界,讀好請求的語氣.這一點正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知識點是簡單的,但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是有難度的,所以老師的課堂設計是相當重要的.
查老師這一堂課上得非常成功,給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較好的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
"以人為本",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如:第一自然段中對"盼望"一詞的處理,查老師先讓學生對著課件邊讀邊圈出那個壞蛋的名字,再進行角色變換:小朋友,你們就是棉花姑娘,在你們身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指圖片)在吸取你們的營養,這時候你有什么感受 然后引導學生朗讀,通過角色的互換來體驗朗讀時的語氣,從而使學生自然而然的體驗棉花姑娘生病時痛苦的心情,進而產生理解"盼望"醫生來治病.使學生進入文本,為下面進行感情朗讀指導做好鋪墊.
二,"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如:2——4自然段的處理,這三小節結構相似,傳統的方法對教材的處理是精講第2自然段,3,4自然段段讓學生小組學習.而查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創設的情境中,針對每一個環節都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體驗,有一種節節深入,環環相扣的層次感,一種抑揚交錯,張弛有度的節奏感.先是情感誘導:1,棉花姑娘,在你最難受,最痛苦的時候看到燕子來了,你心里怎么想 為什么 帶著你的心情讀一讀.2,啄木鳥飛來了,棉花姑娘說——聽了棉花姑娘的話,知道為什么不幫了嗎 3,青蛙跳來了,棉花姑娘高興地說——棉花姑娘生病了,為什么還那么高興 還會帶著怎樣的心情請求 三次同樣的請求,老師用不同的方法引導,讓學生悟出不同的感受.(高興——失望——痛苦,急切),這樣的朗讀指導落實了語言實踐過程,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各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使整個課堂活了起來.查老師至始至終都讓學生置于課本的情境之中,讓學生感覺自己就是棉花姑娘,同時在情境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不由自主由情生情.
聽完查老師的這節課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從中我得到了許多感悟,也看到了自己進步的方向,我將從這些優秀的展示課上,取長補短.
《棉花姑娘》說課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會寫“幫、雪”2個生字。
2、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教學重點:指導多種方法識字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整合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激發興趣
1、猜謎語引出課題。(板書:棉花)
2、你們看,(演示棉花圖片)棉花白白嫩嫩的,多像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啊!,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棉花姑娘”(板書課題),齊讀。
3、再看這張圖片,棉花姑娘怎么了?(引導觀察表情)
二、初讀感知,認識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并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同桌互認生字
(2)學生教讀生字
(3)開火車讀生字、詞語
4、識記(引導用形聲字的特點)
5、給這些生字找詞語朋友(擴詞練習)
6、老師也準備了一些詞語,你會讀嗎?輕聲讀一讀
7、再自由讀通課文,邊讀邊想,從文中知道了什么?
5、學生交流后自然過渡。
三、細讀學文,理解感悟
導入:分段指讀,思考:棉花姑娘到底怎么了?
(一)指導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導朗讀“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長滿了可惡的蚜蟲。”
(1)提問: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你從哪里知道的?
(2)指名讀,相機出示蚜蟲圖片,學生談感受。
(3)指導讀好這句話。
2、指導朗讀“他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
(1)提問: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話最能表達棉花姑娘的心情,找出來大聲讀一讀。
(2)指導讀好這句話。
(3)理解、識記生詞“盼望”,并用“盼望”練習說話。
(4)齊讀這句話。
(二)了解第二至四自然段
1、課件出示:棉花姑娘請( )、( )和( )幫忙捉蟲治病,可是他們都不能幫忙,最后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2、自由輕聲讀課文,匯報填空
3、治好棉花姑娘的病的是誰呢?引導看瓢蟲的圖片
4、感情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四、角色表演 升華感悟
1、引導學生看板書小結:棉花姑娘生病了,很難受。燕子、啄木鳥、青蛙都想幫忙,可又幫不上忙,那是因為燕子只會捉___,啄木鳥只會捉___,青蛙只會捉___。
2、學生練習分角色讀課文一至四自然段,讀出各自的感受。
3、(出示頭飾)學生分角色讀課文。
4、全班同學分角色讀課文。
五、 拓展延伸 增加積累
1、提問:你知道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會治病的醫生?
2、益蟲、益鳥有關資料
附:板書設計
燕子
30 棉花姑娘 啄木鳥
青蛙
瓢蟲
《棉花姑娘》課后反思
綠波小學 劉晶
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是識字、朗讀、發展學生的語言。本課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害蟲的科學常識。課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兒童語言特點和認知規律。使學生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在動聽的童話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鳥和益蟲的捕食方式,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欲望。現將反思如下:
(一)、抓住語言重點進行教學,環節扎實
在這堂課中,我認為自己在設計的過程中抓住了幾個語言的重點。
1、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幾個詞語比較難以理解,分別是:可惡、蚜蟲、盼望。在教學中,我現通過讓孩子們觀察棉花姑娘生病圖,然后引出“蚜蟲”一詞,在理解時,現讓學生自己說說蚜蟲是怎樣的害蟲,轉而理解“可惡”,再通過看蚜蟲的圖片,聽老師簡單介紹蚜蟲,再次鞏固理解“可惡”。從而理解“盼望”一次。
2、課文的2~3自然段中,我將重點放在了朗讀棉花姑娘的話“請你幫我捉害蟲吧!”上,通過反復朗讀,理解“盼望”之情。
3、課文的第5自然段,通過學生自讀課文,通過找一找的方法了解七星瓢蟲的特點,重點理解“圓圓的”、“很快”、“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通過看圖,加深理解七星瓢蟲的樣子和特點,從而理解“驚奇”一詞。并通過同桌朗讀來訓練本段課文的對話朗讀。
4、課文的第6自然段,,重點在于理解“碧綠碧綠”“雪白雪白”,并能積累此類詞語,拓展練習。首先通過看圖理解“碧綠碧綠”,延伸理解“雪白雪白”,拓展abab類型詞語。
5.整體上,通過學生自己朗讀,要求學生完成填空,復現生字,鞏固課文理解。
(二)、語文課的學習更應該以整體性為主
總體說來,本堂課能抓住課文的每一個語言訓練點,能抓住文本,以識字、朗讀、語言訓練為課文主題。但整體性不夠,問題過多而細碎,平均使用教學力量,若能提出一個整體性的大問題,再以此展開,對學生放得更多一些,也許會更好。
同時我也觀摩了同組的徐琳老師的授課,她采用的是上海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運用的大量的語言訓練的練習設計,大大提高地學生了口頭表達能力,同時,練習的設計是那么巧妙,那么有坡度,那么有應用作用,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經度過了受益匪淺的一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