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精選14篇)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1
一、“球體旋轉型”閱讀教學
關于課題的解說:所謂“球體旋轉型”閱讀教學,是研究教材、教法和學生各自特點及其相互關系的一種教學。
該課題研究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以教育心理學、哲學、美學、現代“三論”、全息理論等為研究基礎,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率為研究目標。具體操作為:
尋找支點 旋轉球體 產生向心 突現心軸 把握總旨。
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找準這個球體的支點,然后在教法和學法的共同推動下,使文章這個球體旋轉起來,球體的定位旋轉過程也就是教和學的具體過程,由于球體的各個部分都向心軸環拱著,因此球體的定位旋轉所產生的向心力也就必然朝著一個方向而向心,研究球體旋轉型閱讀教學就是研究球體與心軸之間的關系問題。
二、理論依據
從控制論角度講,教師和學生要將教材——文章,這個球體旋轉運作起來,就須有一個支點;沒有這個支點,球體就不能定位旋轉。因此找準這個支點,就可以完成師生對整個文章——“球體”的控制,文章這個球體在師生的作用下一旦旋轉起來就會產生一種向心力,虛眼望去即可透過球體發現心軸,由心軸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總旨。
追根朔源:往遠處推——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中就寫道“圓者規體,其勢也自轉;方者矩形,其勢也自安。”
[《文心雕龍》第三十篇《定勢》]從近處看——《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305—306頁中寫道“我們可以設一個譬如,要把材料組成一個圓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圓球這東西最是美滿,渾凝調合,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獨立的、有生命力的文字的象征。圓球有一個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環拱著,而各部分又必容合無間,不容更動,方得成為圓球。一篇文字的各部分也應環拱于中心(這是指所要寫出的總旨,如對于一件事情的論斷,蘊蓄于中而非吐不可的情感之類),為著中心而存在。而且各部分應有最適當的定位列次,以期成為一篇圓滿的文字”。
三、教材分析
《偉大的友誼》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一冊第六組教材的第二篇講讀課文,第一篇是講讀課文《長征》第三篇是閱讀課文《金色的魚鉤》。這三篇課文都表現了革命者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總的教學要求是有感情地讀懂課文,要求閱讀時,要把心放到課文中去,不僅做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而且能夠入情入境被課文中表達的情感所打動。
《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記敘了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在進行革命活動的艱苦日子里,相互關心,親密合作的動人事跡,贊揚了他們為了共同的革命目標,在長期的共同奮斗中建立的偉大的友誼。根據單元訓練重點,我們來分析本課的教材特點,不難看出,文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上的相互關心和事業上親密合作兩部分應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們可以抓住第四自然段——承上啟下過渡段來品文悟“道”,概括全文。可以說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偉大”一詞的含義,體會作品飽含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所在。
四、教學目標 及教學設想
(一)教學目標
在了解本課教材在單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把準本課教材的特點、重點、難點之后,可以將本課的教學目標 確定如下:
1、把握課文結構,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寧愿”、“各抒已見”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作業 。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 教學設想
為落實以上教學目標 ,較好地解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小學語文“球體旋轉型”閱讀教學原理,提出以下教學設想:
1.釋題意,定支點,設疑激情。
文章題目是“偉大的友誼”,教師可以從釋題入手,直截了當地尋找支到支點——“偉大的”
教學時可以這樣設計:
①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么?(友誼,朋友間的情誼,這里講的友誼是偉大的。)
②看到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①誰和誰之間的友誼?②通過什么事情他們之間建立了友誼?③為什么稱這種友誼是“偉大的”?)
以上教學環節,運用發現法,從教學的第一個環節開始,就向“心軸”接近,點燃思維的第一束火花。學生一般地都可以意識到“偉大的”這一關鍵問題。“支點”得到確定。
2.理層次,把重點,會意悟情。
通過初讀課文,解決幾個簡單的問題,搭起全文教學的基本框架,開始由“心軸”輻射全文。
學生自讀全文后初步解決以下兩個問題:①課文寫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②課文主要是從生活和事業兩個方面寫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的。
板書:
生活
馬克思 友誼 恩格斯
事業
根據課文結構上的特點,引導學生徑奔重點段第四自然段——承上啟下過渡段,進一步敲定“偉大的”問題關鍵,也便于展開對全文的學習,可這樣設計:
(1) 再自由讀課文,看文章中哪一個段落能夠既點明這種友誼的內容,又說明友誼的偉大。
(2) 投影出示過渡段練習題:
“在生活上,恩格思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
①從內容上講,這一段既寫了,也寫了,既寫了恩格思對馬克思的,也寫了倆人之間的。
②這一段與前后段聯系緊密,有的作用,所以我們把它稱作段,依據這一段,我們可以把全文分成前后部分。
以上設計將語言文字訓練與抓關鍵問題結合起來,了解文章的層次結構,可以看到文章有分有總,有承上有啟下,可寫的都是一個主題——朋友間的友誼。
3.品詞句,重訓練,入境動情。
⑴為了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達到入境入情的目的,采用抓住“支點”——偉大的,有步驟地向全文輻射,使文章這個球體旋轉運作起來,先易后難,由簡單到復雜。(即對球體實現定位旋轉之始是由慢到快,師生的共同作用,使球體逐漸產生向心力)。
可這樣設計:
①默讀,找一找,看課文哪一部分最直接,最具體地寫出了兩人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學生一般地都可找到事業這部分。
②自由讀(5—7)小節,看這幾節文字分別寫出了哪些內容,并且說出哪一節文字最能反映出兩人友誼的偉大。學生一般地都會找到第7節“無微不致”節。
③學習“無微不至”節,邊讀邊劃,看文中哪些詞句寫出了“偉大的”。
學法指導: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體會“無微不至”“竭盡全力”在文中的作用;運用刪詞法比較兩句子[a. 他們時時刻刻設法給對方以幫助。b. 他們設法給對方以幫助。(語言訓練始終為理解內容服務。) ];運用聯系生活實際法,深刻體會“他們……都為對方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到驕傲”句子的含義。
④總結本自然段學習內容,說說從哪兒看出友誼是“偉大”的。進一步突現“心軸”。
⑤歸納學法,遷移到“爭論”節和“通信”節中去。
運用“找、讀、劃、議”的學習方法,看文中哪些詞句反映了兩人的友誼,并說說這友誼為什么是偉大的。
以上設計體現了“心軸”向“球體”的輻射和“球體”向球心軸的環拱,采用的辦法是“明搭”——明顯的搭橋的辦法,緊緊扣住“偉大的”。
完成下列板書:
馬克思——→ 偉大的友誼 ←—— 恩格斯
↑
事業
⑵第二部分寫了馬克思、恩格斯兩人在事業上的互相幫助,直接反映了“偉大的”,一切非常清楚、明白;第一部分寫的是生活,寫恩格斯如何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可這樣設計教學:同學們你或者是你的家人、朋友在生活上幫助過別人嗎?如果幫助過,它能稱得上“偉大的”嗎?如果不能,為什么文中的恩格斯對馬克思的幫助卻可以稱作“偉大的”?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偉人嗎?請大家仍用“找、讀、劃、議”的辦法自學課文,找出答案。
解決以下要點:
①恩格斯為什么要“竭盡全力”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窮苦)
②課文是怎樣寫馬克思生活窮苦的?(當衣服買面包,賒購貨物,借錢買郵票)
③用上“不但……而且……甚至……”把反映馬克思生活窮苦的散亂的句子,變成內容聯系緊密的一段話。(語言訓練、思維訓練與“球體旋轉型”閱讀訓練有機地融為一體。)
④了解馬克思生活窮苦的原因。
(板書:奠基人受迫害長期流亡)。
⑤用“因為……所以……”和“所以……因為……”句式,說清楚馬克思生活窮苦的原因。
⑥說說為什么對馬克思生活上的幫助可以稱得上是“偉大的”。
以上教學設計,將原本看似與“偉大”主題無關的內容并入“軌道”,使全文的每個部分都向“心軸”保持向心力。使整個球體在師生作用下定位旋轉起來。
4.攬全局,扣首尾,升華中心。
教學設計:分別指名讀開頭一節和最后一節,這兩節各主要講了什么。(開頭:講馬恩是好朋友;結尾講在共同的奮斗中兩人建立了偉大的友誼。)
投影六個“共同”:共同研究 共同領共 同辦報、編雜志 共同起草 共同創造 共同目標。
總結全文:這篇課文就是通過六個“共同”,通過生活上事業上兩人的互相幫助,向人們揭示了什么叫——偉大的友誼!
仍是“偉大的”,但此時支點已與心軸連成一線,已升華為文章的中心。
課后小練習,收集馬、恩兩位導師的事跡和小故事,準備在班隊活動課上交流。
[板書整體設計]
[注:該材料于2000年12月28日獲南渡片中小學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2
一、“球體旋轉型”閱讀教學
關于課題的解說:所謂“球體旋轉型”閱讀教學,是研究教材、教法和學生各自特點及其相互關系的一種教學。
該課題研究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以教育心理學、哲學、美學、現代“三論”、全息理論等為研究基礎,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率為研究目標。具體操作為:
尋找支點 旋轉球體 產生向心 突現心軸 把握總旨。
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找準這個球體的支點,然后在教法和學法的共同推動下,使文章這個球體旋轉起來,球體的定位旋轉過程也就是教和學的具體過程,由于球體的各個部分都向心軸環拱著,因此球體的定位旋轉所產生的向心力也就必然朝著一個方向而向心,研究球體旋轉型閱讀教學就是研究球體與心軸之間的關系問題。
二、理論依據
從控制論角度講,教師和學生要將教材——文章,這個球體旋轉運作起來,就須有一個支點;沒有這個支點,球體就不能定位旋轉。因此找準這個支點,就可以完成師生對整個文章——“球體”的控制,文章這個球體在師生的作用下一旦旋轉起來就會產生一種向心力,虛眼望去即可透過球體發現心軸,由心軸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總旨。
追根朔源:往遠處推——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中就寫道“圓者規體,其勢也自轉;方者矩形,其勢也自安。”
[《文心雕龍》第三十篇《定勢》]從近處看——《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305—306頁中寫道“我們可以設一個譬如,要把材料組成一個圓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圓球這東西最是美滿,渾凝調合,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獨立的、有生命力的文字的象征。圓球有一個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環拱著,而各部分又必容合無間,不容更動,方得成為圓球。一篇文字的各部分也應環拱于中心(這是指所要寫出的總旨,如對于一件事情的論斷,蘊蓄于中而非吐不可的情感之類),為著中心而存在。而且各部分應有最適當的定位列次,以期成為一篇圓滿的文字”。
三、教材分析
《偉大的友誼》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一冊第六組教材的第二篇講讀課文,第一篇是講讀課文《長征》第三篇是閱讀課文《金色的魚鉤》。這三篇課文都表現了革命者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總的教學要求是有感情地讀懂課文,要求閱讀時,要把心放到課文中去,不僅做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而且能夠入情入境被課文中表達的情感所打動。
《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記敘了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在進行革命活動的艱苦日子里,相互關心,親密合作的動人事跡,贊揚了他們為了共同的革命目標,在長期的共同奮斗中建立的偉大的友誼。根據單元訓練重點,我們來分析本課的教材特點,不難看出,文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上的相互關心和事業上親密合作兩部分應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們可以抓住第四自然段——承上啟下過渡段來品文悟“道”,概括全文。可以說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偉大”一詞的含義,體會作品飽含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所在。
四、教學目標及教學設想
(一)教學目標
在了解本課教材在單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把準本課教材的特點、重點、難點之后,可以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把握課文結構,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寧愿”、“各抒已見”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作業。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 教學設想
為落實以上教學目標,較好地解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小學語文“球體旋轉型”閱讀教學原理,提出以下教學設想:
1.釋題意,定支點,設疑激情。
文章題目是“偉大的友誼”,教師可以從釋題入手,直截了當地尋找支到支點——“偉大的”
教學時可以這樣設計:
①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么?(友誼,朋友間的情誼,這里講的友誼是偉大的。)
②看到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①誰和誰之間的友誼?②通過什么事情他們之間建立了友誼?③為什么稱這種友誼是“偉大的”?)
以上教學環節,運用發現法,從教學的第一個環節開始,就向“心軸”接近,點燃思維的第一束火花。學生一般地都可以意識到“偉大的”這一關鍵問題。“支點”得到確定。
2.理層次,把重點,會意悟情。
通過初讀課文,解決幾個簡單的問題,搭起全文教學的基本框架,開始由“心軸”輻射全文。
學生自讀全文后初步解決以下兩個問題:①課文寫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②課文主要是從生活和事業兩個方面寫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的。
板書:
生活
馬克思 友誼 恩格斯
事業
根據課文結構上的特點,引導學生徑奔重點段第四自然段——承上啟下過渡段,進一步敲定“偉大的”問題關鍵,也便于展開對全文的學習,可這樣設計:
(1) 再自由讀課文,看文章中哪一個段落能夠既點明這種友誼的內容,又說明友誼的偉大。
(2) 投影出示過渡段練習題:
“在生活上,恩格思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
①從內容上講,這一段既寫了,也寫了,既寫了恩格思對馬克思的,也寫了倆人之間的。
②這一段與前后段聯系緊密,有的作用,所以我們把它稱作段,依據這一段,我們可以把全文分成前后部分。
以上設計將語言文字訓練與抓關鍵問題結合起來,了解文章的層次結構,可以看到文章有分有總,有承上有啟下,可寫的都是一個主題——朋友間的友誼。
3.品詞句,重訓練,入境動情。
⑴為了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達到入境入情的目的,采用抓住“支點”——偉大的,有步驟地向全文輻射,使文章這個球體旋轉運作起來,先易后難,由簡單到復雜。(即對球體實現定位旋轉之始是由慢到快,師生的共同作用,使球體逐漸產生向心力)。
可這樣設計:
①默讀,找一找,看課文哪一部分最直接,最具體地寫出了兩人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學生一般地都可找到事業這部分。
②自由讀(5—7)小節,看這幾節文字分別寫出了哪些內容,并且說出哪一節文字最能反映出兩人友誼的偉大。學生一般地都會找到第7節“無微不致”節。
③學習“無微不至”節,邊讀邊劃,看文中哪些詞句寫出了“偉大的”。
學法指導: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體會“無微不至”“竭盡全力”在文中的作用;運用刪詞法比較兩句子[a. 他們時時刻刻設法給對方以幫助。b. 他們設法給對方以幫助。(語言訓練始終為理解內容服務。) ];運用聯系生活實際法,深刻體會“他們……都為對方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到驕傲”句子的含義。
④總結本自然段學習內容,說說從哪兒看出友誼是“偉大”的。進一步突現“心軸”。
⑤歸納學法,遷移到“爭論”節和“通信”節中去。
運用“找、讀、劃、議”的學習方法,看文中哪些詞句反映了兩人的友誼,并說說這友誼為什么是偉大的。
以上設計體現了“心軸”向“球體”的輻射和“球體”向球心軸的環拱,采用的辦法是“明搭”——明顯的搭橋的辦法,緊緊扣住“偉大的”。
完成下列板書:
馬克思——→ 偉大的友誼 ←—— 恩格斯
↑
事業
⑵第二部分寫了馬克思、恩格斯兩人在事業上的互相幫助,直接反映了“偉大的”,一切非常清楚、明白;第一部分寫的是生活,寫恩格斯如何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可這樣設計教學:同學們你或者是你的家人、朋友在生活上幫助過別人嗎?如果幫助過,它能稱得上“偉大的”嗎?如果不能,為什么文中的恩格斯對馬克思的幫助卻可以稱作“偉大的”?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偉人嗎?請大家仍用“找、讀、劃、議”的辦法自學課文,找出答案。
解決以下要點:
①恩格斯為什么要“竭盡全力”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窮苦)
②課文是怎樣寫馬克思生活窮苦的?(當衣服買面包,賒購貨物,借錢買郵票)
③用上“不但……而且……甚至……”把反映馬克思生活窮苦的散亂的句子,變成內容聯系緊密的一段話。(語言訓練、思維訓練與“球體旋轉型”閱讀訓練有機地融為一體。)
④了解馬克思生活窮苦的原因。
(板書:奠基人受迫害長期流亡)。
⑤用“因為……所以……”和“所以……因為……”句式,說清楚馬克思生活窮苦的原因。
⑥說說為什么對馬克思生活上的幫助可以稱得上是“偉大的”。
以上教學設計,將原本看似與“偉大”主題無關的內容并入“軌道”,使全文的每個部分都向“心軸”保持向心力。使整個球體在師生作用下定位旋轉起來。
4.攬全局,扣首尾,升華中心。
教學設計:分別指名讀開頭一節和最后一節,這兩節各主要講了什么。(開頭:講馬恩是好朋友;結尾講在共同的奮斗中兩人建立了偉大的友誼。)
投影六個“共同”:共同研究 共同領共 同辦報、編雜志 共同起草 共同創造 共同目標。
總結全文:這篇課文就是通過六個“共同”,通過生活上事業上兩人的互相幫助,向人們揭示了什么叫——偉大的友誼!
仍是“偉大的”,但此時支點已與心軸連成一線,已升華為文章的中心。
課后小練習,收集馬、恩兩位導師的事跡和小故事,準備在班隊活動課上交流。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3
1、看圖揭題,釋題。
①出示電腦屏幕,讓生看圖思考,圖上畫了誰和誰在干什么?(馬和恩在共同地研究學問。馬和恩在激烈爭論問題。)
②簡介馬、恩的和生平:
馬和恩都是法國人,是偉大的革命導師,他們共同創造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全世界革命人民行動指南,他們之間的友誼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光輝典范,是偉大的友誼。板書課題)
③齊讀課題,說說從課上你了解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引導明白“友誼”前“偉大”,說明這種友誼非同一般)
2、檢查預習情況。
①相互讀給同桌聽,并適當評議。
②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特別注意這幾個字的讀音:掙、忱、抒、述(翹舌音)。
③馬和恩的友誼表現在哪些地方?
3、自讀課文,理清層次。
①找一找,哪個自然段概括地講了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所表現的地方?
②具體寫生活上,恩熱忱幫助馬的哪幾個自然段?
教 學 流 程個性化設計
③具體寫在共產主義事業下,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合作是哪幾個自然段? ④那么,第4自然段和前后幾段有什么關系?
⑤概括敘述的層次,我們可以將全文分為哪幾段?
分組討論、交流、教師點撥、小結。
4、導學課文第一段
①指名讀課文第一段
②思考、討論
A、用波浪線劃出這段話的.中心句。(第一句)
B、第一句和第2、3句之間是什么關系?(總分關系)
C、體會一下,這段話是用了五個“共同”,說明了什么?(志同道合,友誼是建立在共同的事業之上)問:這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總起段)
③有感情讀這一段。
(四)作業
練習朗讀課文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4
一、教學設計說明
多年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過。然而,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卻不盡如人意,教學效率低下備受關注。究其原因,就是小學語文教學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知識學習的桎梏,而走向促進人的素質提高的廣闊天空。因此,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閱讀教學中,轉變學習方式,即讓我們的教有利于學生的學,而不是讓學生的學適應我們的教,就顯得十分重要。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其本質就是在閱讀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接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能力儲備和情感儲備,并力求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不可或缺的內在需要。而這一點也就自然地成了設計《偉大的友誼》一課的出發點和著力點。
《偉大的友誼》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從生活和事業兩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這篇課文的閱讀訓練重點是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本文.我們一方面要在語言文字訓練中,讓學生理解兩位偉人的偉大友誼,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閱讀這篇課文所帶來的情感體驗、認知發展和自主愉悅。
要完成上述教學目標 ,其難度是很大的:(1)學生對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所從事共產主義運動并不熟悉,這就必然妨礙他們對兩位偉人的偉大友誼的理解;(2)馬克思和思格斯的偉大友誼是有著深刻內涵的,學生不易把現實生活中的一般情誼同兩位偉人的偉大友誼接通;(3)課文僅以幾百字就力圖闡釋兩位偉人的偉大友誼,總的來看是缺乏感染力的,不利于學生從情感上產生共鳴。正是針對這些教學難點 ,我在教學本文時采取了如下策略:①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馬克思、恩格斯偉大友誼的各種材料,如列寧回憶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恩格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等等;②選放錄像片,補充馬克思、恩格斯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共同工作的歷史畫面,給學生學習以感性的支持;③采用分組學習的方式,設計學生質疑、辯論等教學環節,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正是循著轉變學生學習方式這一根本宗旨,針對教材實際和學生學習實際,對《偉大的友誼》一課做了如下設計。
(一)、由題入手,緊扣友誼
1.請學生圍繞課題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讀懂了什么?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最想弄懂的問題是什么?
(二)、由疑入手,感悟友誼
1.出示討論題及提示(幻燈片)。
討論:為什么說馬克思、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
提示:
(1)從友誼表現的兩個方面來體會馬克思、恩格斯友誼的偉大。
(2)抓重點詞、句、段來體會馬克思、恩格斯友誼的偉大。
(3)聯系課外閱讀和生活實際來體會馬克思、恩格斯的友誼的偉大。
2.依據討論題,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三)、鼓勵質疑,深究友誼
1.鼓勵學生在感受馬克思、恩格斯的偉大友誼基礎上,就課文內容和表達方式提出質疑。
2.學生自行解疑。
(四)、充分辯論,歌頌友誼
1.出示辯題,學生自由選擇辯題。
正方:《資本論》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們友誼的偉大。
反方:《資本論》不署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們友誼的偉大。
2.學生辯論。
這種教學設計,從總體上力求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并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打開學生學習語文的信息通道,讓閱讀課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從而從根本上改變語文學習的僵化局面,使學生由厭學到樂學,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能不能結合課題簡要說說你都讀懂了什么?這節課你最想弄懂的是什么問題?〔肯定所得,引發深究。“簡要”一語,利于語言訓練。)
生: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讀懂了馬克思、恩格斯之間有偉大的友誼。
生:我想弄懂一個問題:是什么致使馬克思、恩格斯之間有這么偉大的友誼呢?
師:問得多好哇!還有沒有想說說的?
生:我懂得了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樣建立一種偉大的友誼。
師:他提的問題,看來你都讀懂了。事實上,這節課我們主要研究的問題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為什么是偉大的?(教師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將教學引向課文的重點。)
師:好,看幻燈片,這里有一個討論題,下面有幾個提示,誰來讀一下?
生:(讀)討論:為什么說馬克思、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
提示:
1.從表現友誼的兩個方面來體會友誼的偉大。
2.抓重點詞、句、段來體會友誼的偉大。
3.結合課外閱讀和生活實際來體會友誼的偉大。[這個思考題好就好在提示重點,滲透學習方法指導。]
師:對這個討論題和幾個閱讀提示,同學們懂不懂?
生:懂!
師:好,請同學們打開書,結合三個閱讀提示,先讀一遍課文,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深入體會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生讀書、討論)
師:剛才我們小組讀書讀得很認真,討論得也很熱烈。現在哪個小組先從表現友誼的兩個方面來談談他們的友誼是不是偉大的?
生: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生活和事業方面。以前馬克思的生活十分窮苦,恩格斯寧愿經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還有在事業上他們互相關懷,無微不至。在1876年9月至1878年,恩格斯寫了《反杜林論》一書,馬克思不僅聽他念了全部書稿,還寫了其中政治經濟學篇的第十篇。還有馬克思當時是擔任美國《紐約每日論壇報》的歐洲通訊員,可是他還不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幫他翻譯,必要時甚至代他寫。
師:那你的結論是什么?
生:我的結論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友誼是表現在生活和事業兩個方面。
師:這位同學很了不起,她不光學習了課本內容,還閱讀了大量材料,你們聽懂了嗎?[這個答后評既肯定了學習成果,又引導學習方向。]
生:聽懂了!
師:對她的發言,誰還有補充意見?
生:(讀)在生活上,恩格斯熱忱地幫助了馬克思。在共同的目標——共產主義事業上,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對對方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
師:所以說——
生: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師:真好!她說的這段話,你們聽來是不是感覺很熟悉?這么多同學舉手,你們真聰明,書上有這段話,誰來讀一讀?
生:“在生活上,恩格斯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
師:這段話能不能體現友誼的偉大?誰再講一講?生甲:因為它不僅說明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不但說了思格斯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的事,還說了恩格斯和馬克思在事業上的互相幫助。生乙:在生活上,恩格斯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我從“熱忱”一詞體會到恩格斯對馬克思的幫助是無微不至的。生丙:我從“他們互相關懷,在相幫助,親密地合作”,體會到他們之間有偉大的友誼。我從“親密”這里體會出了他們在工作上是互相取長補短的,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師:從剛才那位女同學的發言,我們知道這一段在文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把這個重點段的內容整理到黑板上,應該寫一點什么呢?
生:在生活上恩格斯熱忱地幫助馬克思。
師:說得好,簡練點寫什么?
生:生活上熱忱地幫助馬克思。
生:生活上熱忱地幫助。
師:那么,相應地下邊寫點什么?
生:事業上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
生:簡單地概括,就是事業上親密地合作。[將學習所得用板書固定下來,并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師:同學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不錯的,我們能不能把這段話讀好呢?同學們先練習讀一讀。
師:誰來讀一讀?
生:(讀)
師:讀得很好。如果停頓注意一些,感情再充沛一點會更好。還想讀嗎?想讀的同學都起立。[在議的基礎上讀,有利于深入感悟課文內容,起立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
生:(起立讀這一段)
師:這樣看來,我們循著生活和事業這兩條線索,抓重點詞、句、段進一步來體會馬克思、恩格斯友誼的偉大,能不能?
生:能!
師:發言的時候,你可以先把你抓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再講一講。其他同學還可以補充。[教師的兩次引導,前次引導學生抓重點內容,后次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
生甲:我抓的句子是:“有一個時期,恩格斯為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他寧愿經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他把掙來的錢分給馬克思,十鎊,一百鎊,連續不斷地給馬克思匯去。”恩格斯為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能做他不喜歡的事情,看出他們友誼的偉大。
生乙:恩格斯如果不是為了幫助馬克思,他就不會經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能看出恩格斯十分關心馬克思,要維持馬克思的生活。
生丙:恩格斯為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他還“寧愿”經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寧愿”就是心甘情愿。恩格斯對商業本來是厭惡的,而這時卻心甘情愿地去做,說明他們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
師:那么誰把這句話讀給同學們聽?(生讀)
師:那么你還抓了哪些內容體會友誼的偉大?
生:我說的是事業上。馬克思過世的時候,他的偉大著作《資本論》還沒有最后完成。恩格斯毅然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竭盡全力從事《資本論》最后兩卷的出版工作。從這段話里的“毅然”“竭盡全力”就能看出他們友誼的偉大。因為“毅然”說的是恩格斯放下自己研究工作的態度,而“竭盡全力”是他對待好友馬克思的態度。
師:“竭盡全力”這個詞抓得好。它在文中出現幾次,讀一讀你能體會到什么?
生甲:這兩句話是:“那時候,恩格斯竭盡全力在生活上給馬克思很大的幫助。”“恩格斯毅然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竭盡全力從事《資本論》最后兩卷的出版工作。”
生乙:我從這兩個“竭盡全力”體會到他們友誼的偉大。
生丙:我是從生活和事業兩個方面找句子的。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關懷是無微不至的”。“無微不至”這個詞就是待人非常周到,每個細節都考慮到了。
生丁:“馬克思答應給一家英文報紙寫通訊稿的時候,還沒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幫他翻譯,必要時甚至代他寫。”表現出了他們的友誼偉大。
生戊:我補充的也是事業上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 年,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在這40年里頭,在向著共同目標的奮斗中,他們建立了偉大的友誼。”我從這里重復使用的三個詞語,一個是“40年”,一個是“共同”,一個是“偉大”,看出他們的友誼非常偉大,他們合作了40年,而且都是向著一個目標的,創立了偉大的友誼。
師:作者為什么要重復用這些詞?用這些詞能突出什么?
生甲:“40年”能突出他們合作時間長。
生乙:“共同”是突出他們一起研究創造偉大的馬克思主義。
生丙:“偉大”是突出他們友誼的偉大。
師:不光是友誼的偉大,事業也是偉大的。這段話是文章的中心段,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同學們先練一下。[教師幫學生升華認識,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深入感悟。]
生:(齊讀)
師:這40年里頭,你能不能想象兩位偉人都做了什么?其實課文里也有提示。
生甲:我想馬克思為了幫助恩格斯,可能不吃飯不睡覺。
生乙:在40年里頭,他們同住倫敦的時候,他們會在馬克思家里,為了某個問題,談論幾個小時,各抒己見,滔滔不絕。
生丙:在40年里頭,他們共同研究學問,共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共同辦報、編雜志,共同起草文件。
師:我們把“共同”的這個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
生:(讀)
生:“共同”說明他們不論什么事都是一起做的。
師:這幾個“共同”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可以是什么?
生:形影不離。
生:親密無間。
師:還可以是“志同道合”。現在看,同學們已經初步理解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友誼的偉大。課文閱讀到這,我們反倒會有一些疑問,誰還有疑問?[通過成語概括有利于深化所得,對發展語言、發展思維都有好處。在學生學有所得的情況下,教師激疑,將教學引向深入。]
師:這么多同學有疑問,說明你們很會讀書。好,下面小組先討論一下,如果是共同的疑問請一名代表提出來。
生:(討論)[分組討論增加了課堂中的交際場,加強生生交流,有利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以及語言、思維等訓練。]
師:誰先說說你的疑問?能回答的同學可以解答疑問。
生:后來他們分開了,為什么恩格斯還能幫馬克思翻譯,幫馬克思寫文章?
生:因為寫文章的時候,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沒有分開。
師:馬克思擔任美國《紐約每日論壇報》通訊員,可以隨時發表自己的觀點,但他沒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幫他翻譯,但是由于時間的問題,所以恩格斯有時代他寫。
生:我的問題是:馬克思、恩格斯為什么要共同寫《資本論》?
生:我認為XX同學的問題提錯了。不是共同寫的,是因為馬克思逝世了,恩格斯才幫助馬克思完成的。
師:聽話很仔細,連老師都沒察覺問話中的這個毛病。但這畢竟是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寫《資本論》呢?
生:因為《資本論》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規律,所以要寫《資本論》。
師:說得好極了!連老師都感到驚訝,你是從哪里知道的?[通過“好極了”“驚訝”等,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體會,引導學生查閱課外資料解決課內問題。]
生:我是從介紹《資本論》的文章中知道的。
師:她這樣能廣泛地進行課外閱讀,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呢?還有疑問嗎?
生: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這里只是說馬克思,而沒有提起恩格斯呢?
師:這個問題你們聽懂了嗎?老師設計了一個辯論題,恰巧和剛才這個同學提的問題差不多。請同學們看幻燈。
生:(讀)辯論。
正方:《資本論》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們友誼的偉大。
反方:《資本論》不署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們友誼的偉大。[辯論的設計比較巧妙,它一是在學生對偉大友誼有了初步了解基礎上進行的,二是學生又參閱了相關資料,有了論辯的可能。就是說,時機與條件都具備。而辯論的形式又易于激發思考,訓練語言。]
師:對這個辯論題,你們懂嗎?那么,哪些同學喜歡按正方的觀點發表意見?哪些同學贊同反方的觀點?好,現在請同學們簡單調整一下座位。
師:為了大家辯論得充分,先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片。(放錄像片)
師:同學們辯論時,要結合課文內容,也可以結合錄像片,還可以結合課外閱讀。好,現在正方、反方先討論一下,然后辯論開始。 生甲:我覺得《資本論》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們友誼的偉大。因為他們干什么事都是一起干的,署上他們的名字,更能突出他們友誼的偉大。
生乙:我認為《資本論》不署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們友誼的偉大。因為這里恩格斯和馬克思有偉大的友誼,署不署名字都無所謂。
生丙:如果署誰的名字都無所謂,不如干脆署上兩個人的名字最好。
生丁:《資本論》最后兩卷的出版,恩格斯是依據馬克思的目錄索引和部分原稿。也就是說《資本論》反映了馬克思的思想,我認為不署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們友誼的偉大。
生戊:我覺得《資本論》署上思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們友誼的偉大。因為《資本論》最后兩卷都是恩格斯幫助馬克思完成的,還有我從課文中了解到,在生活上和事業上,大多是恩格斯幫助馬克思。所以我認為《資本論》應該署上恩格斯的名字。
師:同學們辯論得很精彩。通過辯論,我們就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他們友誼的偉大。馬克思、恩格斯的偉大友誼源于他們共同的什么?你們能把省略號的內容補充出來嗎?
[教師對辯論的總結沒有法官式的裁定正誤,而是將注意力引到“友誼的偉大”上,突出了教學重點。]
生甲:共同的目標。
生乙:共同的志向。
生丙:共同的意愿。
生丁:共同的理想。
生戊:共同的思想。
師:也就是他們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
附板書: 生活上熱忱地幫助
偉大的友誼 共同的……
事業上親密地合作
[這個板書簡潔、明了。既突出教學重點,又提示課文主要內容,對學生理解友誼的偉大有升華認識的作用。]
總評:
由東北師大附小王顯才老師執教的《偉大的友誼》一課,是一節很好的教例。它對于語文課如何化難為易,如何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何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等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好的語文教學,教師應有兩種意識:“主體意識”和“訓練意識”。《偉大的友誼》一課,這兩種意識體現得比較充分。
從主體意識來說,教師改革了常規的教學模式,變單一的整合式為多向的整分式,將學生分成八個小組,許多問題在小組討論,不少項目在小組練習。由于分了組,學生的交際多了,每個人都有多次實踐的機會,不論聽、說、讀、寫,還是字、詞、句、篇,哪一次訓練都具有廣泛性、深入性。小組討論可以集思廣益,全班交流,又可艷而添香。這節課,主體意識還表現在化難為易上。教師意識到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知識差距都比較大,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為此,教師采取了提供相關資料進行鋪墊的方法,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教師還在教學中安排了課堂辯論,這不僅深化了課堂教學,也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進取精神。
從訓練意識講,教師將本課教學重點放在理解性訓練上,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為達此目的,教師通過學習提綱引導學生練習:一是讓學生從“生活”“事業”兩方面來理解“偉大”;二是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偉大”。這就抓住了課文主線,從思路、方法等方面將教學引向深入。
這一課,在讀的訓練、課內外結合、滲透學法、培養學習興趣等方面也都很有建樹。
三、執教教師簡介
王顯才,小學高級教師。1986年他中師畢業走上東北師大附小的講壇,已滿13個春秋。其間在東北師大教育系深造。 他熱愛學生,潛心鉆研語文教學。先后參與了學校“加強讀寫”“啟發式”等教學實驗,發表了《形象—抽象過渡的啟發教學策略》《語文教學中的興趣培養》《微機輔助教學提高作文質量》等論文。他還先后到白城、榆樹、客車廠等地講課,并參與了吉林省語文新教材的編寫。1995年,他任學校教導主任以來,組織全校教師開展了“青年教師匯報課”“希望之光工程匯報課”等活動,主編出版了《啟發式教學新探》一書。王顯才同志先后被評為長春市朝陽區“十佳”青年教師,長春市教學新秀、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吉林省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1999年10月,他執教的《偉大的友誼》一課,獲全國第三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一等獎。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5
之三
姚里英
一、教學內容:閱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偉大的友誼。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激發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
三、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偉大的友誼。
難點: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四、教具:多媒體課件的放大課文實物投影
五、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
誰來結合課題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懂得了什么?
過渡:(文字投影)這節課,我們主要研究的問題是:為什么說馬克思、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
提示:(1)從友誼表現的兩個方面來體會馬克思、恩格斯友誼的偉大。
(2)抓重點詞、句、段來體會馬克思、恩格斯友誼的偉大。
三、進行新授
(一)初讀課文,找出過渡段
請同學們快速默看一遍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表現在哪兩個方面?(找出有關段落)
1、劃出有關句子
2、齊讀過渡段,思考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表現在哪兩個方面?
3、師生共議:這段話能不能體現友誼的偉大?請同學們講講。(抓住“熱忱”和“親密”兩個詞語)板書:生活上(熱忱)地幫助事業上(親密)地合作
過渡:下面讓我們從生活和事業兩條線索,抓重點詞、句、段進一步體會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
(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
1、劃一劃
請同學們自由的讀讀課文,畫出表現馬克思和恩格斯偉大友誼的句子。
2、說一說
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他們友誼的偉大?(讀一讀有關句子,然后再講一講)這一點是從哪一方面來說的?還有哪些句子也是從這一方面來說的?
(第二節:這一部分告訴了我們什么?恩格斯是怎樣竭盡全力幫助馬克思的?)
(第三節: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抓住“寧愿“一詞,恩格斯為什么幫助馬克思?)
(第五節、第六節用自己的話講講意思。)
(第七節:抓住“無微不至”“毅然”“竭盡全力”等詞語來說)
(第八節:抓住“四十年”、“共同”“偉大”來講)
3、想一想
在這四十年里,兩位偉人,他們共同做了什么?聯系第一節板書:共同……
四、課堂小結:看板書小結。
五、課堂延伸:學習了課文,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六、作業 :互相交流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表現在哪兩個方面?從哪些句子體會到他們友誼的偉大?
附:板書
生活上熱忱地幫助
偉大的友誼 共同……
事業上親密地合作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6
之五
執教:朱孝瓊
教學內容:講讀課文,領會中心
教學過程 :
一、講讀第一段
齊讀第一段內容。思考、討論。
最能表現這段中心的是哪一句?
這段通過什么來說明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小結。
二、講讀第二段
指名讀第二段內容。思考。
馬克思生活為什么這樣困窘?表現在哪些地方?馬克思是怎樣對待的?這說明什么?理解“困窘’’和“毫不在意’’
恩格斯是怎樣竭盡全力,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理解“竭盡全力’’)
討論思考題。
齊讀后小結。
三、講讀第三段
指名讀三段。思考: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親密合作的具體事例有哪些?
討論:
同住倫敦時,他們是如何討論政治事件和科學問題的?(相機理解“各抒已見’’“滔滔不絕’’)
分開后,他們又是如何討論政治事件和研究工作的?
工作上,他們是如何互相幫助的?
引讀三個事例。
小結。
四、講讀第四段
齊讀四段,思考:
為什么說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聯系課題,理解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討論。
小結。
總結全文內容,領會中心。
作業 設計
給帶點字注音
1、寧愿寧靜
2、厭惡惡心惡果
選詞填空
依然 毅然
雖然現在已是盛夏,可鼓嶺( )涼風習習,真是避暑的好地方。
五壯士( )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撤退的任務。
認真 驕傲 懶惰 勤奮 馬虎 謙虛
在學習上,我們提倡( ),反對( ),提倡( ),反對( ),提倡( ),反對( )。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7
之四
執教者:楊長平
一、教學要求:
1、自學生字新詞,能用"各抒己見"、"討論"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樣在共產主義事業中親密合作和互相支持的;體會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從而培養學生高尚的共產主義情操。
3、能抓住過渡段給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和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教學重點:馬克思和恩格斯怎樣在共產主義事業中親密合作和相互支持的。
三、教學難點 :為什么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
四、教具準備:掛圖一幅,小黑板一塊。
五、教學時間:3課時
六、教學內容:
a、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怎樣在共產主義事業中親密合作和互相支持的;體會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從而培養學生高尚的共產主義情操。
b、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七、教學過程 :
一、交待教學目標 。
這節課我們要在上節課學習的基礎上深入地學習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中心思想。
二、揭示課題。
讀題,理解課題。
三、引入過渡段。
1、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寫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的?哪個自然段概括地寫了這兩個方面? 2、讀過渡段,說說這個過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過渡)這節課我們就要抓住過渡段來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中心思想。
四、抓住"承上句"理解第二段的思想內容。
1、讀承上句。
2、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馬克思的生活怎么樣?用一個詞概括。加上著重號。
3、理解"困窘"的意思,找出具體寫馬克思生活困窘的句子,用"~~~"勾出。
4、讀這幾個句子,找出表現馬克思的生活很困窘,一天不如一天,越來越窮的三個詞。
5、為什么從這三個詞可看出馬克思生活一天不如一天,越來越窮?
6、生活這樣因窘,馬克思的態度怎樣?理解"毫不在意"的意思。
7、生活這樣因窘,馬克思為什么毫不在意?
8、馬克思生活這樣因窘,恩格斯竭盡全力在生活上給他很大的幫助。找出具體寫恩格斯竭盡全力幫助馬克思的句子,齊讀。
9、恩格斯為什么寧愿去經營自己十分厭誤的商業?
10、小結,扣題。
(過渡)以上我們從生活上理解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
五、抓住"啟下句"理解第三段的思想內容。
1、讀啟下句,弄清哪幾個自然段寫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事業上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合作的。
2、默讀5、6、7自然段。思考:馬克思生前和逝世后,課文選擇了哪些典型事例寫的?用①②③……標出來,獨立完成,然后同桌討論。
3、檢查自學討論的情況,訂正。
4、一步一步深入討論。先學習第一個事例,請默看第5自然段(出示掛圖),馬克思和恩格斯同住倫敦時是怎樣親密合作的?
5、學習第二個事例,讀第6自然段,看看他們分開后又是怎樣合作的?
6、學習后三個事例。這三個事例寫了恩格斯幫馬克思代譯,甚至代寫通迅稿;馬克思幫恩格斯代編著作的一部分;特別是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代馬克思出版《資本論》最后兩卷。"代"在這里是代替的意思,這四個"代"字說明了什么?
7、小結、扣題。
8、感情朗讀后三個事例。
(過渡)生活上,恩格斯熱忱地幫助馬克思,事業上,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他們為什么能做到這樣呢?我們繼續學習第四段。
六、理解第四段的思想內容。
1、齊讀第四段。
2、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他們共同做了些什么?齊讀第一段。
3、他們為什么能長期合作達四十年之久呢?
4、他們共同的目標是什么呢?請聽《國際歌》的一個片斷。(放錄音)
5、請大家配著《國際歌》莊嚴雄壯的曲子感情朗讀第四段。
七、領會文章中心思想。
八、總結回題。
1、這節課我們抓住過渡段,理解了課文內容,從而領會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長期合作中,在向著共同目標的奮斗中,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建立了偉大的友誼。
九、作業 :課后1題。
(獲省中青年教師閱讀教學競課第一名)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8
佚名
《偉大的友誼》擬采取從中心入手,再分層展開,最后概括總結的教法。
一、在預習的基礎上,通過初讀課文,捕捉中心。
提問:什么是真正的友誼?重點講讀第七自然段。
直接揭示:在共同創造馬克思主義的奮斗中“時時刻刻設法給對方以幫助,都為對方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到驕傲。”這就是真正的偉大的友誼。
二、在突出中心的前提下,分層展開討論:
① 馬克思與恩格斯是怎樣設法給對方幫助的?
講讀第二、三自然段。重點明確恩格斯對馬克思在生活上的幫助。突出“竭盡全力”。
② 馬克思與恩格斯怎樣為對方的事業成就感到驕傲?
講讀第五至七自然段。重點明確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在事業上的互相幫助。
③ 為什么說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
講讀第八自然段。重點明確“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
三、指導分析課文結構,認識過渡段的作用。
講讀第四自然段,重點講過渡段的作用。
這一段很重要,前面分句“在生活上……”承上;后面分句“更重要……”啟下。這個句子把上下緊密連接起來了。
四、通讀全文,總結概括: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為了共同目標,建立了偉大的友誼。表現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時間長,友誼深。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9
之一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通過本課的學習,增進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激發對革命導師的崇敬。
2、通過自讀,懂得為什么說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知道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共同的事業基礎上的。
二、教學重點:
1、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
2、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
㈠導課。
1、讓學生說說什么叫友誼。
2、在上節課,我們已經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為什么說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通過自讀,體會出為什么說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㈡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表現在哪些方面。
1、齊讀第4自然段。
2、指名回答。(生活上、事業上)
㈢學習第2、3自然段。
1、讓學生自由讀書,思考:從生活上怎樣看出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2、用讀的方式匯報,堅持自讀、自悟、自評、互評的原則。
3、點撥。
“竭盡全力”(舉例)
“寧愿”(取舍)犧牲精神
4、思考:為什么恩格斯要這樣幫助馬克思?(聯系上下文說說)
重點理解“共同目標”,目標指什么:(在人類創建一個美好的社會,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推翻資本主義社會。)
5、小結:恩格斯在生活上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支持了他的事業表現出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那么在事業上他們又是怎樣做的?表現出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㈣學習5、6、7自然段。
1、默讀:哪些詞句讓你感受最深,請你作上記號,一會兒讀給大家聽。
2、邊讀邊重點體會課后思考,練習2的句子。
“每天下午”討論的次數多。
“各種政治事件和科學問題”討論范圍廣。
“一連談上好幾個鐘頭”討論得深入。
“各抒己見”“滔滔不絕”“激烈爭論”探求真理時態度嚴肅。
“無微不至”沒有一個細微之處照顧不到的。
“時時刻刻”經常的。
......
(這些內容通過讀理解)
3、引讀第7自然段,思考:從哪兒看出他們是無微不至相互關懷的?
4、重點讀懂:“竭盡全力”、“毅然”、“驕傲”。
5、他們為什么能這樣做?(為了共同的目標)
㈤看插圖,說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干什么?
㈥學習第1、第8自然段。
1、男生讀第1自然段,女生讀第8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談:合作四十年,創造了馬克思主義。
㈦總結全文。
通過學習,談一談為什么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
板書:
偉
大 生活上
的 共同目標
友 事業上 合作四十年
誼 創造馬克思主義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10
1、學習檢查
馬克思與思格斯的關系怎么樣?(是好朋友)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共同的事業之上的)、(齊讀這一段)
2、學習第二段
① 指名朗讀第二段、思考下列問題:
A、馬克思和活窮苦的原因是什么?(請用波浪線劃出)
問:“馬克思是共產主義理論的奠基人”,這句話強調了什么?(馬對共產主義理論的偉大貢獻)
B、馬克思生活窮苦到什么程度?(請用橫線劃出)
小組討論,指名回答后讓生讀讀議議,了解馬克思生活窮苦的程度;
培養學生歸納:當衣服買兩包,付不出欠款,借錢買郵票。
C、馬克思生活窮苦,但他的態度怎樣?(用“△”劃出主要詞語),這表現了馬克思怎樣的精神?(堅定的革命意志和忘我的獻身精神)
D、恩格斯是怎樣幫助馬克思的?這說明什么?
②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各自然)
3、導學第三段
①輕聲讀第三段、思考: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事業上親密合作的?
(A、同住倫敦時B、分開后C、工作上互相關懷)
②電腦出示馬與恩討論問題的照片,指名讀第5自然段,學習這一段,你有什么體會?
A、小組討論
B、全班交流
電腦出示:
讀句子,注意帶點的詞語,體會思想感情。
1、他們討論問題的詞語,體會思想感情。
從“每天下午”——體會到他們討論的次數多。
從“各種政治事件和科學問題”可體會到他們討論的范圍廣
教 學 流 程個性化設計
從“一連談上好幾個鐘頭”可體會到他們討論的時間長。
從“各抒已見,滔滔不絕,有時候,還進行激烈的爭論”,可體會到他們討論的內容很深入。
提問:“各抒已見,滔滔不絕”是什么意思?
2、有感情地齊讀第5段
3、導學第三段
A、指名讀第6自然段,思考:
(1)馬克思和恩格斯分開了,在事業上是怎樣合作的?
(2)幾乎每天通信說明了什么?
B、默讀第7自然段思考:
(1)找出中心句并劃出來,(第1句)
提問:“無微不至”是什么意思?“互相關懷”體現在哪里?(幾件事?)
A、恩格斯幫助馬克思翻譯、代寫。
B、馬克思幫助恩格斯完成一部分著作。
C、恩格斯在馬克思逝世后,整理出版《資本論》后兩卷。
(3)電腦屏幕出示:
“馬克思和恩格斯……感到驕傲。
A、齊讀、說說、體會思想感情(像兄弟一樣)
4、學習第四段(最后一段)
(1)齊讀
(2)電腦出示在“40年里頭……偉大的友誼”。
(3)思考:A、“40年”說明了什么?他們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共同目標”指的是什么?(共同創造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共同獻身于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
B、這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總結全文、點明主題)
5、小結:
問:A、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B、還有什么不懂?
6、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11
之三
佚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生字18個,理解詞語54個。
2、給文章分段,學會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3、感受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產主義事業為基礎的友誼,純真、高尚、偉大。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詞,讀通課文
教學難點 :掌握全部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
一、談話揭題
1、[板書:友誼] 友誼是什么意思?(朋友之間的情誼)
2、形容兩個朋友之間的感情很好,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
3、[板:偉大]
簡介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
偉大是什么意思?出示解釋。課文里應選擇什么?
二、自學課文,初步感知。
1、看圖。讀通課文。
2、討論課后問題。
三、檢查自學
1、開火車讀生字詞語。
2、質疑問難。
3、寫一寫難寫的生字詞。
4、分節朗讀課文、評析。
四、理清課文脈絡
1、找出過渡段。過渡段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
2、根據過渡段給課文分段。
3、說說課文的結構:總分總
4、用摘錄法口述段意。
[板:總:好朋友
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分:事業上不分你我,親密合作
總:偉大的友誼]
五、課堂練習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掌握生字詞語。
2、學習課文1、2自然段,了解馬克思與恩格斯在生活上是怎樣互相幫助的。
3、感受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產主義事業為基礎的友誼,純真、高尚、偉大。
教學重點:了解馬克思與恩格斯在生活上是怎樣互相幫助
教學難點 :感受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親密無間
教學過程 :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說說這一段是什么結構的段式?
2、這一段用了幾個共同?劃出來。
3、朗讀。(一系列的短語,簡潔明了,很有氣勢)
4、簡介《共產黨宣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本段。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2、提出問題。
3、馬克思為什么會遭到迫害?敵人怎么迫害他?
4、面對敵人的迫害?馬克思是怎樣對待的?
齊讀。想想他為什么能做到這樣?
5、恩格斯為什么要幫助他?是怎樣幫助他的?
指名讀例子。
把最能體現恩格斯對馬克思無私幫助的詞語用“。”點出來。(不斷、連忙、迅速)
讀一讀。讓人一聽就能感覺到恩格斯的無私。
馬克思是怎樣感謝他的?讀出感謝的語氣。
6、填上相應的關聯詞語:
( )馬克思發現了共產主義真理,是共產主義的奠基人,( )反動政府迫害他,使他長期流亡在外,生活很貧苦。( )馬克思毫不在意,仍然堅強地進行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動。又( )恩格斯和馬克思有共同的革命信念,( )他把馬克思的生活困難看作是自己的困難,竭盡全力幫助馬克思。
7、讀了這一段后,說說你的感想。
8、自讀本段。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恩格斯對馬克思的幫助是無私的,那么馬克思對恩格斯呢?(竭盡全力,毫不猶豫)
2、具體表現在哪里呢?用( )標出。
你覺得哪里使你最感動?
3、這一段在寫法上,同第2節有什么相同點?
(概括——具體事例)
四、總結
1、讀2、3小節,說說這兩節寫了什么?
2、說說你的感想?
五、課堂作業
1、將成語補充完整,并將所填字的意思寫在橫線上。
省吃( )用_________ 一( )如洗________ 盡全力________ 不猶豫________
2、作業 本
[板書設計 :
20、偉大的友誼
好朋友
馬克思、恩格斯 生活上:互相幫助]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習課文3、4自然段。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加深體驗。
2、感受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產主義事業為基礎的友誼,純真、高尚、偉大。
教學重難點:理解3、4小節含義深刻的句子,加深體驗
教學過程 :
一、學習過渡段
1、自由讀第5小節,說說與上下文有什么聯系?
2、討論匯報。(承上啟下)
3、小結:像這樣起承上啟下作用的段落就叫過渡段。
二、學習第7自然段
1、同學們,你們喜歡怎樣的勞動?
(1)輕松的;(2)繁重的;
可有個人喜歡的是一項這樣的勞動。(引入第7自然段)
2、出示:日以繼夜地抄寫、整理、補充、編排,幾次累得生病,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才完成。
3、思考:你感覺這是一項怎樣的勞動,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那這個人是誰呢?他究竟在完成什么呢?
4、自由讀第七自然段,說說“誰在干什么?”
5、如此繁重的工作,而且是為別人而做,恩格斯卻怎么說?
他為什么會這樣說?
三、學習5、6自然段
1、指名讀第5自然段。
思考:這一自然段寫了他們之間的哪些事?
2、用“讀、劃、議”方法學習該段。
(1)生“讀、劃、品”。
(2)師生共議。
(3)設疑:通過學習我們確實已體會到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可好朋友之間怎么還會發生激烈的爭論呢?
[板書:真理]
3、他們為什么能這樣深入、熱烈地討論?這樣經常地通信呢?填空:
[ 因為他們有:
共同的共同的
共同的共同的
共同的共同的]
4、由此可見,他倆的思想完全融全了,力量也使在一塊兒了,真的分不清哪是你的,哪是我的。這就叫做:
[板:不分你我]
5、用“因為不分你我,所以……”的句式逐句引讀第六自然段。
四、回返第7自然段
1、思考:現在你覺得恩格斯完成《資本論》是一位怎樣的人選?為什么?
2、再指導朗讀恩格斯說的那句話,深入體會。
五、學習第8自然段
1、齊讀該段。[板:40年共同創造馬克思主義]
2、質疑:共同創造為什么稱馬克思主義?
[板:偉大的友誼]
3、偉大該選哪個選項?
[板書設計 :
20、偉大的友誼
馬克思主義
(40年)
馬克思——偉大的友誼——恩格斯
生活 竭盡全力
事業 不分你我
共同 創造真理]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12
之二
佚名
一.復習,質疑: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結合課題,你能簡潔地說說學懂了什么?這節課想弄懂什么問題嗎?
2.學生回答后歸結:"為什么說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是大家想了解的問題,也是這堂課的重點與難點所在。這節課,我們一起來仔細閱讀課文,弄懂這個問題。
二.默讀課文,找出從生活上,事業上概括地寫馬克思和恩格斯友誼的一個自然段落。
1.個別讀。
2.齊讀。
3.簡單概括這兩方面的內容。
(生活上熱忱幫助,事業上親密合作)。
三.學習課文(第2~3節)
1.自由朗讀,找出說明馬克思當時生活情況的一個詞語。
(窮苦,困窘)
2.當時馬克思的生活困窘到什么程度呢?找出有關三句話。
3.抓住這三句話中的三個動詞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馬克思當時的生活情況。
4.這三句話表達的意思一句比一句深,你能用上一組關聯詞語說一說嗎?
5.馬克思的生活這樣困窘,簡直到了難堪的地步,恩格斯是怎么幫助他的呢?(竭盡全力)你能聯系課文具體說說嗎?
6.小結:為了支持馬克思的事業,在生活上,恩格斯心甘情愿經營厭惡的商業,把掙來的錢連續不斷地給朋友匯去,不求回報。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啊!這樣的友誼怎么能不稱為偉大的友誼呢?
7.引讀(2~3)節,體會這種美好的感情。
(過渡,生活上是這樣事業上他又是如何親密合作的?)
四.以小組做單位,自學課文的(5~7節)
1.出示自學提示:
(1).說說:彼此親密合作的事列。
(2).找找:抓重點詞,具體會彼此的親密無間。
(3).議議:結合課外閱讀,聯系生活實際議論彼此友誼的偉大。
2.讀后交流:
(1).說親密合作的事例時,引導學生運用"什么時候,誰幫誰,干什么"的句式概括。
(2).抓重點詞句。例"各抒己見""竭盡全力""每天討論各種的文件和科學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關懷是無微不至的……時時刻刻……幫助"。
(3).補充:恩格斯竭盡全力出版《資本論》后兩卷的工作。
馬克思幫恩格斯寫《反林論》中修改了第10章。
3.老師小結:剛才,我們通過交流,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了不起的,令人佩服的,不愧為偉大的友誼。他們在一起合作了40年。在40年里他們共同創造了偉大的友誼。
五.學習最后一段:
1.引讀。
2.在四十年里,他們還有許多共同之處,請你把老師這兒的共同后面的"……"補充完整。
3.交流后齊讀課文第1小節。
4.在四十年里,他們有這么多共同之處,你能用一個成語來說說嗎?
(志同道合、親密無間、同心同德)
5.總結。
學到這里。我們剛才的疑問是否可以解決了呢?請你對照板書,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問題的答案。
附板書:
在生活上熱忱幫助
偉大的友誼 共同……(志同道合)
在事業上親密合作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13
一、教學要求:
1、通過本課的學習,增進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激發對革命導師的崇敬。
2、通過自讀,懂得為什么說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知道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共同的事業基礎上的。
二、教學重點:
1、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
2、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
㈠導課。
1、讓學生說說什么叫友誼。
2、在上節課,我們已經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為什么說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通過自讀,體會出為什么說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㈡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表現在哪些方面。
1、齊讀第4自然段。
2、指名回答。(生活上、事業上)
㈢學習第2、3自然段。
1、讓學生自由讀書,思考:從生活上怎樣看出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2、用讀的方式匯報,堅持自讀、自悟、自評、互評的原則。
3、點撥。
“竭盡全力”(舉例)
“寧愿”(取舍)犧牲精神
4、思考:為什么恩格斯要這樣幫助馬克思?(聯系上下文說說)
重點理解“共同目標”,目標指什么:(在人類創建一個美好的社會,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推翻資本主義社會。)
5、小結:恩格斯在生活上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支持了他的事業表現出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那么在事業上他們又是怎樣做的?表現出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㈣學習5、6、7自然段。
1、默讀:哪些詞句讓你感受最深,請你作上記號,一會兒讀給大家聽。
2、邊讀邊重點體會課后思考,練習2的句子。
“每天下午”討論的次數多。
“各種政治事件和科學問題”討論范圍廣。
“一連談上好幾個鐘頭”討論得深入。
“各抒己見”“滔滔不絕”“激烈爭論”探求真理時態度嚴肅。
“無微不至”沒有一個細微之處照顧不到的。
“時時刻刻”經常的。
......
(這些內容通過讀理解)
3、引讀第7自然段,思考:從哪兒看出他們是無微不至相互關懷的?
4、重點讀懂:“竭盡全力”、“毅然”、“驕傲”。
5、他們為什么能這樣做?(為了共同的目標)
㈤看插圖,說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干什么?
㈥學習第1、第8自然段。
1、男生讀第1自然段,女生讀第8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談:合作四十年,創造了馬克思主義。
㈦總結全文。
通過學習,談一談為什么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
板書:
偉
大 生活上
的 共同目標
友 事業上 合作四十年
誼 創造馬克思主義
《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校長說課比賽一等獎) 篇14
之四
佚名
第一課時
目的要求:1.初讀課文,弄清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內容。
2、讀準生字詞語.
3、初步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
重點:弄清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由過渡段插入進而弄清課文結構。
教學過程 :
一. 導語 .
形容朋友間友誼的詞有哪些?可是,朋友間的友誼被說成”偉大”的,卻不多.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卻建立;了偉大的友誼,她們的友誼為什么是偉大的呢?
二. 檢查預習.
1.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出示課后詞語)
2.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思考: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表現在哪些方面?(播放課文錄音)
三. 初讀課文,大致了解內容.
1. 簡介馬克思和恩格斯.(單擊備課指導中的教學資料)
2. 默讀課文,看看文中哪個自然段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他自然段各講了什么?(指名回答第一個問題)
3. 第四自然段講了哪兩層意思?文中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這兩層意思?找出來討論一下.指名回答.
4. 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分別講了什么?
5. 課文應該怎樣分段?說出段意.引導學生分析,第四自然段從上面生活上的關心引出下面事業上的關心,可以把這一自然段劃分到第三段中.
四. 學習第一段和第四段.
1. 齊讀這兩段.
2. 介紹第一段”學問”,”國際工人運動”,”辦報”,”編雜志”,”文件”所指的內容.
3. 這兩段話中一個詞多次出現,把它找出來讀一讀所在的句子,體會一下,這個詞說明什么?(單擊第一段中的品句),
4.第四段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40年說明什么?
五. 布置作業 .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目的要求:
1.學習課文第二三段,增進對馬克斯和恩格斯的了解,激發對革命導師的崇敬,并從馬克斯和恩格斯的榜樣中懂得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共同事業的基礎上的.
2.練習從課文所敘述的具體事情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點:1.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
2.練習從具體事例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理解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教學過程 :
一. 復習.
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講了哪兩層意思?
二. 學習第二段.
1. 指名讀第二段.
2. 課文是怎樣介紹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上的友誼的?
3. 理解奠基,迫害,賒物,困窘的意思.(單擊熱字)
4. 課文中的哪幾個詞能反映馬克思生活困窘,怎樣理解這個詞?(單擊第二自然段的品句二)即使這樣,馬克思仍毫不在意,理解毫不在意.你從中體會到什么?(馬克思堅定的革命意志和忘我的獻身精神)
5. 在生活上恩格斯對馬克思幫助是竭盡全力的,竭盡全力是什么意思?他是怎樣具體幫助馬克思的?,
寧愿與厭惡用在一起是否矛盾?為什么?(單擊第三自然段中的品句)你是怎樣理解他們之間友誼的偉大的?
6. 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1. 指名讀第三段,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他們在事業上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合作的?
2. 討論,指名發言.
(1) 他們同住在倫敦的時候,;
(2) 分開后;
(3) 他們的關懷無微不至;
3. 他們在倫敦時時怎么做的?
(1) 指名答.
(2) 第五自然段的每天和第六自然段的幾乎每天有什么區別?這個詞說明了什么?(單擊熱詞每天)
(3) 理解各抒己見,滔滔不絕.(單擊熱詞)
(4) 他們有時候激烈的爭論,這能反映他們的友誼嗎?(單擊第五自然段的品句)
(5) 體會第二句話表達的思想感情.
4. 他們分開后又時怎樣的?
5. 理解無微不至.課文中講了哪些事例來說明他們的互相關懷是無微不至的?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1) 為對方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到驕傲;
(2) 恩格斯幫馬克思翻譯文稿甚至代寫;
(3) 馬克思幫恩格斯編寫著述;
(4) 恩格斯全力完成<<資本論>>最后兩卷的出版工作
(在共同的事業中,兩個人都心甘情愿,毫不保留地為對方做出犧牲,合作得就像一個人一樣,這種友誼是偉大的.)
三. 總結.
1. 為什么說他們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他們偉大的友誼表現在哪些方面?(單擊最后一段的品句和第六自然段的析段)
2. 你從兩位導師的偉大友誼中受到什么教育或啟發?
第三課時
目的要求:
1. 理解文章的結構對表達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2. 學會12個生字及相關詞語.
3.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重點:理解文章結構與中心思想的關系;造句.
難點:理解文章結構與中心思想的關系.
教學過程 :
一. 復習.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表現在哪些地方?
二. 理解課文結構與中心思想的關系.
1. 這篇課文歌頌了什么?(歌頌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友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
2. 自由讀課文,思考:最后一段與第一段有什么關系,與第二,三段又有什么關系?
(最后一段和第一段相呼應,第一段概括介紹馬克思,恩格斯是好朋友,中間通過典型事例的介紹,最后一段明確點出他們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是對第二,三段的概括和總結).
三. 逐段指導朗讀.
抓住每段的重點詞語,體會人物感情,糾正,再自由讀.
四. 復習鞏固.
( 單擊鞏固練習中的多音字,詞語填空,關聯詞,判斷正誤,課文填空.)
五. 學習生字.
1. 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記,應注意什么?
2. 在練習本上寫一遍生字.
3. 比較下列生字并組詞.幻燈出示.
迫( ) 購( ) 竭( ) 忱( ) 抒( ) 某( ) 版( ) 掙( )
破( ) 構( ) 喝( ) 沉( ) 茅( ) 謀( ) 板( ) 睜( )
六. 指導造句.
1. 找出含有”各抒己見”,”無微不至”的句子讀一遍,體會詞語意思.
2. 指名造句.(鼓勵從多個方面練習造句)
七. 布置作業 .
1. 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2. 在練習本上書面造句.
3. 預習21課《革命烈士詩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