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精選17篇)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1
一、揭題1、齊讀課題《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2、自讀閱讀提示,提取有用信息。 選自:兒童小說《小兵張嘎》 作者:徐光耀3、課題中就出現了書中的兩個人物,他們是:小嘎子和胖墩兒單從名字上來看,胖墩兒顧名思義就是比較胖的,那么小嘎子呢?(嘎子是北方方言,用寧波話說就是“調皮鬼”)二、初讀整體感悟1、自由讀課文:文中北方方言很多,對我們南方人是個挑戰。讀準,讀通了。2、檢查生字詞:(1)單褂兒 虎勢兒 牛勁兒 猴兒第一組都是兒化音,大家讀得很準確。說說看到這三個詞,你都聯想到了哪些詞?虎勢兒:虎視眈眈 虎虎生威 牛勁兒:九牛二虎之力 牛氣沖天 蠻勁兒 猴兒:機靈 活蹦亂跳(2)公雞鹐架 精神抖擻 塌腰合襠不露破綻 揪在一起 推拉拽頂發現第二組詞語大部分是在寫什么?可見,作者就是抓住動作描寫來寫這次摔跤比賽的。3、說起摔跤比賽,最后獲得勝利的,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實力派、一類是技巧派。讀了課文,你覺得文中這兩位分別屬于什么派別呢? 板書:小嘎子(技巧派) 胖墩兒(實力派)三、再讀對比體悟1、再讀課文,關注動作描寫,看看實力派和技巧派有何不同呢?用△標注出寫胖墩兒的動詞,用●標示小嘎子的動詞,寫上簡單的批注。2、交流:先來看第一回合時,他們的動作有什么區別?a、先看小嘎子,討論:哪個詞最能體現技巧派的特點?(1)蹦來蹦去 為什么蹦來蹦去,他想干什么呢?(消耗別人的體力 找別人的弱點 )(2)書中還有一個詞與蹦來蹦去一樣的,找一找:轉(3)小嘎子上蹦下竄、左撲右閃、聲東擊西地圍著胖墩兒轉,在這些過程中,他會想些什么呢?(找機會下手)(4)一個蹦、一個轉字,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呢?(機靈、聰明、活潑、有心計……)(5)讀小嘎子的動作。b、哪個詞最能體現胖墩兒實力派的特點?(1)塌腰 、合襠、鼓著眼 塌腰、合襠是怎樣的?誰能來用動作來演示一下。這個動作在摔跤的時候有什么好處?(扎馬步防守,以不變應萬變,保護自己,有經驗) 鼓著眼有說明什么?(虎視眈眈、信心十足、嚇唬對方……)(2)讀胖墩兒的動作,體會沉穩(3)我們將第一回合兩個摔跤高手的動作對比著來看: 一個是: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 一個是: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 一個是: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 一個是:不露一點兒破綻。(4)如果說小嘎子靈活得如猴兒,那么小胖墩兒就是? (如牛 如象 如墻 如堡壘……)(5)不同的派別,不一樣的風格,男女生對讀。3、其他回合呢? 決勝回合找到了哪些動詞?a、小嘎子(1)推拉拽頂 同桌兩個人演一演這幾個動作(2)這些動作,有手上的,有頭上的,從這些動作中看出小嘎子已經? (沉不住氣 筋疲力盡 使出渾身解數 )b、胖墩兒(1)別、推(2)誰愿意與老師一起演一演。生演小嘎子,師演胖墩兒 一看,我輕輕一別,一推,這一招就叫四兩撥千斤(3)實力懸殊就從這幾個動詞中體現了出來,男女生對讀4、看,在這場摔跤比賽中,技巧派是:蹦 拉 拽 頂 實力派是:塌 合 別 推 兩個人的動作可以互換嗎?為什么?(不同的動作符合不同的人物。)5、小結:作家徐光耀的動作描寫是多么地突出人物的特點,符合人物的形象啊,讓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摔跤場面吧!出示全文填空,自讀,齊讀。四、寫法遷移1、22課的課題是:人物描寫一組。我們以前學習過人物描寫的方法除了動作描寫外還有:神態、心理、語言…… 為什么作者在塑造小嘎子和胖墩兒這兩個形象的時候不寫語言、心理、神態呢?(動作符合摔跤,場面比較激烈。)2、是啊,如果在緊張刺激的摔跤比賽中加入語言、心理等描寫就顯得平緩,不刺激了。3、剛才,我們通過作家的文字,看到了這場精彩的摔跤比賽,想不想再來看一看視頻,再現當時的一幕? 播放視頻至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4、以你對小嘎子的了解,你覺得他會就此服輸嗎?為什么?能不能用課文中的依據來猜測?(有心計、爭強好勝)5、你從課文中的細節就發現了小嘎子的性格特點,的確,這就有了第二回合,仔細看,在第二回合中,你看到了哪些新招數,能用動詞來給我們描述下嗎? 播放第二次摔跤視頻。6、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新招數?師板書動詞(咬、晃、搖、頂頭……)7、續寫第二次摔跤: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哈!手槍歸我啦!”小胖家伙直朝門墩跑去。 “慢著!”小嘎子腦門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們是三盤兩勝,倒一回就歸你啦?——還有兩盤呢!” “又三盤兩勝啦,你可真會耍賴!好,三盤就三盤!” 8、指讀,交流,關注動詞9、想不想看看作者徐光耀是怎么來寫的?出示原文10、對比與自己的描寫,有什么地方是值得你學習的?(細致地描寫)11、這段中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的人?(不服輸、富有心機)12、課后,借閱《小兵張嘎》,去了解他的嘎人嘎事。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破綻、咕咚、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小嘎子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課前準備課件,布置學生查閱與本文相關的資料、觀看相關的影視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識嘎子
1、你們平時都愿意與怎樣的同學交朋友?
2、同學們,你們說得真好。吳老師今天也給你們帶來一個孩子,想讓你們和他交上朋友。他和你們的年齡差不多,今年只有13歲,想認識他嗎?屏幕出示:“小兵張嘎”的圖片
3、認識他嗎?叫一聲。你是怎么認識他的?
4、說說你對他的了解。
5、同學們,想和一個人交朋友,必須先了解他的為人,也就是他的性格。那么小嘎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是不是跟你們說的一樣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的一個片段去了解他。板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齊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我要來檢查一下你們讀的效果:
。1)出示新詞:輪讀,結合正音——齊讀
。2)出示難讀的句子:指名讀——齊讀
3、讀了課文,你知道小嘎子和胖墩兒是怎么比賽摔跤的?指名說
比賽的結果怎樣?指名說。從摔跤比賽中你小嘎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師: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嘎子這個人物性格,老師特意把嘎子在摔跤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的環節,用一段簡要的文字概括了出來。請看屏幕。誰愿意來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老師把小嘎子摔跤的過程概括成了幾個環節?
出示:精彩的摔跤比賽開始了!只見小嘎子虎勢兒一站,倆人便對陣起來。接著小嘎子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最后倆人在揪的過程中,小嘎子有些沉不住氣了,想用腳腕子去鉤小胖墩的腿,結果摔了個仰面朝天。
。1)有幾個環節。
。2)師:同學們,在每個環節中,都有一個描寫嘎子動作的精彩詞語,特別能表現嘎子的性格。請你找一找。
。3) 師:同學們,這些詞語都寫得非常精彩,特別能表現嘎子的性格。但是僅僅靠學習老師這段話,是不夠深入的。所以,你們要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去,放到它所在的那句話中去,一邊細細品讀,認真品味,一邊在這些詞語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悟。
三、精讀課文,感悟特點
1、學生品讀,寫感悟。
2、交流句子。
“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
(1)說說體會。(2)展開想象人物樣子,揣摩人物心理。(3)朗讀體會。(4)概括人物特點。——氣勢逼人
“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天抓兩撓,揪在了一起。”“起初,小嘎子抖擻精神,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地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1)說說體會。(2)揣摩人物心理。(3)概括人物特點。——富有心計
過渡:同學們,要是換在平日里,機靈鬼透的小嘎子也許早就獲得勝利了,不用轉那么多圈,可今天的對手是誰。窟@是一個怎樣的對手?說一說。
“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1)抓住“塌著腰”理解胖墩的厲害。
。2)朗讀體會。
(3)引導概括人物特點。——膀大腰粗
。4)換位體會,如果是你摔跤,面對如此“膀大腰粗”的對手,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5)小嘎子面對如此“膀大腰粗”的對手害怕了嗎?中途放棄了嗎?從中,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過渡:是的,可盡管嘎子勇敢、不服輸,但是他的對手真的是太強勁了,以至于他后來有些(沉不住氣),使用了最后一招(鉤),一起讀最后兩句話。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1)這一鉤,“鉤“掉了什么?
。2)概括人物特點。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3、小結。通過品味詞語,我們對小嘎子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F在就你的了解,小嘎子摔跤輸了,而且摔得是仰面朝天,你覺得他此時此刻心里會怎么想?會對胖墩說什么?
4、補充閱讀。師:小嘎子當時到底怎么說的呢?齊讀。
屏幕出示:“慢著!”小嘎子腦門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們是三盤兩勝,倒一回就歸你啦?——還有兩盤呢!”“又三盤兩勝啦,你可真會耍賴!好,三盤就三盤!”
四、拓展延伸。
1、師:是的,同學們你們猜中了,第二次摔跤開始了。你覺得這次比賽結局會怎樣?
2、師:好,根據你對小嘎子的了解,抓住嘎子的動作和心里,請你接下去寫你心目中的第二次摔跤的片斷。
3、生寫片斷。生寫好后交流。
4、欣賞原版的二次摔跤。屏幕出示自由讀。
小胖墩兒挺挺胳膊,乘著一股盛氣,又騎馬式當中一站。滿頭燥熱的小嘎子,等不得他站穩,奇襲似地竄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兒掃了個趔趄(liè一 qie),可是沒有倒。小嘎子緊接又一撲,摟住脖子就按。不料小胖墩兒一哈腰,抓住了他的兩肋。小嘎子按了兩下沒按動,忽覺下半身發起飄來。急撒開脖子去救肋下,卻只落得揪住了對方的胳膊,腳下接連又打了兩個懸空。“手槍啊手槍!”險險乎就要不保!小嘎子這回真急了。他兩眼一轉,照對方肩膀上就咬了一口,只聽“哎喲”一聲,就在小胖墩兒一閃身的工夫,小嘎子順水推舟,一個絆子把他扔倒了。
五、回歸生活,豐富“嘎子”
1、小嘎子,這回勝了嗎?怎么勝的?你還愿意與他交朋友嗎?
2、師:有愿意與嘎子交朋友的,也有不愿意交朋友的。同學們,愿不愿意與他交朋友,你可以有你的主見。但是,老師想告訴大家的是,一個人的性格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完善的調皮搗蛋的小嘎子就是這樣,他后來老鐘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幫助下最終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八路軍戰士。同學們可以到課外去閱讀兒童小說《小兵張嘎》,相信你們會對他有更全面的了解。到時你在決定是否和他交朋友,好嗎?我也相信,在同學們的身邊也有類似“嘎子”這樣的同學,平時比較調皮搗蛋,雖然現在你也許還不愿意和他們交朋友,但是終有一天他們會在老師、你們的幫助下成為真正的“小兵張嘎”,成為你們真正的朋友。
板書:小嘎(gǎ)子和胖墩(dūn)兒比賽摔跤
氣勢逼人
富有心計
求勝心切
教學反思:
1、教學應緊密聯系生活!缎「伦雍团侄諆罕荣愃印分皇且粋片段,對人物的感知和原著相比,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與學生存在著一定的距離;現在的學生較少參加摔跤比賽。而要突破這一局限,則需要借助生活資源這一源頭活水,不管是老電影還是新翻拍的連續劇,學生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小兵張嘎》影視作品,所以在揭題后,教師和學生暢談小嘎子這一人物,建立起與學生已有經驗的聯系點,能一下子縮短本文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氣氛和高昂的興趣中展開教學。
2、工具性與人文性同樣重要!缎「伦雍团侄諆罕荣愃印菲沃胁簧僭~匯屬于北方方言,對于我們南方孩子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首先就絕非易事。因此教師在讓學生初讀課文要事無巨細,扎扎實實,自學的時間要充分,不能走過場;自學檢查時要不僅要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也要檢查難讀的句子的朗讀;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還要培養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在方法也可以作適當的指導。
3、課堂應該“還學與生”。教學時,我重點圍繞“你似乎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一個怎樣的胖墩兒?”這個大問題來展開教學,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把最能體現人物特點的句子劃下來,圈出關鍵詞,通過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而后小結了作者寫人的方法——主要是動作描寫,并請學生依據對文本的感悟上臺表演摔的場面,表演者和觀眾都進一步加強了對動詞的理解和感受。
4、倡導讀寫結合,以讀促寫。“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在習得知識后就要遷移訓練,在明確了作家徐光耀在動作描寫上的精妙之處就可以及時地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機不可失,在小嘎子摔跤比賽輸了的情況下讓學生仿寫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的第二次比賽》就順理成章了,輕而易舉地達到“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目的。
5、引領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我們要樹立“大語文”的教學觀,在學生被文中的主人公深深打動時,教師適時地推薦課外閱讀,讀整本小說《小兵張嘎》,引領學生走出課堂,投身于廣袤浩瀚的語文世界,進一步激發閱讀更多中外名著的興趣,文學底蘊隨廣泛閱讀而不斷深厚。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擻、綻、扳、咚),能正確讀寫“精神抖擻”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小嘎子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并運用作者抓住人物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內容分析
本片段節選自小說《小兵張嘎》。它由3個自然段構成,其中的第3個自然段包含了摔跤的開始、高潮、結果,是研讀時該聚焦著力的地方。這一段文字層次清晰,作者用“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等語句推動比賽發展,把比賽的情景描述的緊張而有趣。作者準確運用“圍、蹦、推、拉、拽、頂、扳”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從不同的方面對小嘎子的摔跤動作進行了細致描繪,凸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當中夾雜著對嘎子心理活動的描寫,從另一個側面展現了人物性格。由于片段內容簡短,所以安排一課時完成。
三、學情分析對于片段中的主人公學生都很熟悉。但是對于作家是用什么方法來塑造主人公形象的,則需要驅動學生去探索。因此,教師必須想辦法讓學生在豐富對人物的認識的基礎上領悟寫法。因為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這方面的讀寫經驗,在體會到寫法后可當堂嘗試實踐。
四、教學過程
、寮とぴO疑入課
1.猜猜他是誰師描述:
①生在梁國的九歲孩童,因一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被眾人稱贊。
②身材矮小,不卑不亢,三次斗智逼得楚王賠禮認輸。
③歪戴破草帽,手拿小木槍,身穿白褂,光著腳丫。他只有十三歲,擅游泳,能爬樹,會摔跤,愛咬人。
2.你是怎么認識嘎子的?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小兵張嘎》中的一個片段,通過語言文字,再一次走近調皮機靈可愛的小嘎子,你或許會對他有新的發現。
板書課題指名讀
㈡展學評導定教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重點段第三自然段。正音、理解(精神抖擻、虎勢兒等)詞義。
3.了解第三自然段主要意思。
4.明確任務:作家用什么方法塑造出調皮機靈的小嘎子?
板書:調皮機靈
㈢讀解感悟明意
1.談話引出“招”。
2.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在比賽的過程中小嘎子使用了什么招?把有關的句子標出來。
3.交流所劃句子。
、杓氉x析路品語
1.出示句子,討論在比賽的過程中小嘎子使了哪些招?
(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地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比賽開始了,嘎子用的第一招是什么?
理解“冷絆子”和“巧招”板書:蹦
引導學生抓“巧招”聯系前文揣摩嘎子“蹦來蹦去”的心理。從中體會嘎子的有心計、有智謀的特點。
指導朗讀
。2)“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
嘎子變換了什么招?板書:推、拉、拽、頂、扳
引導學生做動作:和嘎子一起出招。
這些招里有沒有出其不意的巧招?(頂)體會嘎子的招數變得快、變得巧,感悟嘎子的機智、有心計。
指導朗讀邊讀邊在腦子里再現畫面。
。3)“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
抓“沉不住氣”引導想象此時嘎子的心里在想什么?體會他爭強好勝的特點。
板書最后一招:鉤
指導朗讀
2.領悟寫法板書:動作描寫心理活動
3.教師小結: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動作描寫,其間穿插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塑造了特點鮮明、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
、橥卣共轵炐〗Y
1.學習寫法寫片段。人物:劉謙
。1)談談他給你留下的印象。
。2)仔細觀察魔術視頻:借能量
。3)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動作?隨機板書
(4)自由寫話(可以用提供的動詞)
2.交流反饋,點評優劣。
3.布置作業。
(1)把這場精彩的比賽講給爸爸媽媽聽。
。2)推薦閱讀:爭強好勝的小嘎子輸了,眼看著“槍”要被人拿走,他會認輸嗎?作家還描寫了小嘎子的哪些嘎事呢?有興趣的同學課外去閱讀作家徐光耀爺爺的經典兒童小說《小兵張嘎》,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文字描寫,都有很多的精彩讓你受益非淺。
板書設計: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蹦--推--拉--拽--頂--扳--鉤
動作描寫心理活動
調皮機靈有心計爭強好勝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4
一、揭題
1、齊讀課題《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2、自讀閱讀提示,提取有用信息。
選自:兒童小說《小兵張嘎》 作者:徐光耀
3、課題中就出現了書中的兩個人物,他們是:小嘎子和胖墩兒
單從名字上來看,胖墩兒顧名思義就是比較胖的,那么小嘎子呢?
。ǜ伦邮潜狈椒窖裕脤幉ㄔ捳f就是“調皮鬼”)
二、初讀整體感悟
1、自由讀課文:文中北方方言很多,對我們南方人是個挑戰。讀準,讀通了。
2、檢查生字詞:
。1)單褂兒 虎勢兒 牛勁兒 猴兒
第一組都是兒化音,大家讀得很準確。
說說看到這三個詞,你都聯想到了哪些詞?
虎勢兒:虎視眈眈 虎虎生威
牛勁兒:九牛二虎之力 牛氣沖天 蠻勁兒
猴兒:機靈 活蹦亂跳
(2)公雞鹐架 精神抖擻 塌腰合襠
不露破綻 揪在一起 推拉拽頂
發現第二組詞語大部分是在寫什么?
可見,作者就是抓住動作描寫來寫這次摔跤比賽的。
3、說起摔跤比賽,最后獲得勝利的,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實力派、一類是技巧派。讀了課文,你覺得文中這兩位分別屬于什么派別呢?
板書:小嘎子(技巧派) 胖墩兒(實力派)
三、再讀對比體悟
1、再讀課文,關注動作描寫,看看實力派和技巧派有何不同呢?用△標注出寫胖墩兒的動詞,用●標示小嘎子的動詞,寫上簡單的批注。
2、交流:先來看第一回合時,他們的動作有什么區別?
a、先看小嘎子,討論:哪個詞最能體現技巧派的特點?
(1)蹦來蹦去
為什么蹦來蹦去,他想干什么呢?
。ㄏ膭e人的體力 找別人的弱點 )
。2)書中還有一個詞與蹦來蹦去一樣的,找一找:轉
。3)小嘎子上蹦下竄、左撲右閃、聲東擊西地圍著胖墩兒轉,在這些過程中,他會想些什么呢?(找機會下手)
。4)一個蹦、一個轉字,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呢?
(機靈、聰明、活潑、有心計……)
(5)讀小嘎子的動作。
b、哪個詞最能體現胖墩兒實力派的特點?
。1)塌腰 、合襠、鼓著眼
塌腰、合襠是怎樣的?誰能來用動作來演示一下。這個動作在摔跤的時候有什么好處?(扎馬步防守,以不變應萬變,保護自己,有經驗)
鼓著眼有說明什么?(虎視眈眈、信心十足、嚇唬對方……)
。2)讀胖墩兒的動作,體會沉穩
(3)我們將第一回合兩個摔跤高手的動作對比著來看:
一個是: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
一個是: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
一個是: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
一個是:不露一點兒破綻。
。4)如果說小嘎子靈活得如猴兒,那么小胖墩兒就是?
。ㄈ缗 如象 如墻 如堡壘……)
(5)不同的派別,不一樣的風格,男女生對讀。
3、其他回合呢? 決勝回合找到了哪些動詞?
a、小嘎子
。1)推拉拽頂 同桌兩個人演一演這幾個動作
(2)這些動作,有手上的,有頭上的,從這些動作中看出小嘎子已經?
(沉不住氣 筋疲力盡 使出渾身解數 )
b、胖墩兒
。1)別、推
。2)誰愿意與老師一起演一演。生演小嘎子,師演胖墩兒
一看,我輕輕一別,一推,這一招就叫四兩撥千斤
(3)實力懸殊就從這幾個動詞中體現了出來,男女生對讀
4、看,在這場摔跤比賽中,技巧派是:蹦 拉 拽 頂
實力派是:塌 合 別 推
兩個人的動作可以互換嗎?為什么?
(不同的動作符合不同的人物。)
5、小結:作家徐光耀的動作描寫是多么地突出人物的特點,符合人物的形象啊,讓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摔跤場面吧!出示全文填空,自讀,齊讀。
四、寫法遷移
1、22課的課題是:人物描寫一組。我們以前學習過人物描寫的方法除了動作描寫外還有:神態、心理、語言……
為什么作者在塑造小嘎子和胖墩兒這兩個形象的時候不寫語言、心理、神態呢?
。▌幼鞣纤,場面比較激烈。)
2、是啊,如果在緊張刺激的摔跤比賽中加入語言、心理等描寫就顯得平緩,不刺激了。
3、剛才,我們通過作家的文字,看到了這場精彩的摔跤比賽,想不想再來看一看視頻,再現當時的一幕? 播放視頻至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4、以你對小嘎子的了解,你覺得他會就此服輸嗎?為什么?能不能用課文中的依據來猜測?(有心計、爭強好勝)
5、你從課文中的細節就發現了小嘎子的性格特點,的確,這就有了第二回合,仔細看,在第二回合中,你看到了哪些新招數,能用動詞來給我們描述下嗎?
播放第二次摔跤視頻。
6、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新招數?師板書動詞(咬、晃、搖、頂頭……)
7、續寫第二次摔跤:
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哈!手槍歸我啦!”小胖家伙直朝門墩跑去。
“慢著!”小嘎子腦門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們是三盤兩勝,倒一回就歸你啦?——還有兩盤呢!”
“又三盤兩勝啦,你可真會耍賴!好,三盤就三盤!”
8、指讀,交流,關注動詞
9、想不想看看作者徐光耀是怎么來寫的?出示原文
10、對比與自己的描寫,有什么地方是值得你學習的?(細致地描寫)
11、這段中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的人?(不服輸、富有心機)
12、課后,借閱《小兵張嘎》,去了解他的嘎人嘎事。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5
一、導入
大家都有朋友吧?你們都愿意于怎么的同學交朋友呢?
今天也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孩子,想讓你們和他也交上朋友,他是誰呀?
你是怎么認識他的?
要和一個人交朋友我們必須先了解他的為人,今天我們就通過的一個片段去了解他
齊讀課題
一、走進課文
1、打開課文,大聲朗讀,注意讀準生字,讀通句子,讀完后,想想嘎子到底是個怎樣的孩子
2、大家說的真好,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嘎子的性格,老師特意把嘎子在摔跤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環節用一段簡要的話概括出來,仔細的讀一讀,想想老師把他概括成了幾個環節?
3、每個環節中都有一個描寫嘎子動作的精彩詞語,請你仔細地找一找。
4、下面請同學們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去,放到它所在的那句話中去,仔細地讀一讀,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你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5、誰先來說說從“虎勢兒一站”你體會出什么?你體會得真好,虎勢兒中虎就是老虎,老虎給你們一種怎樣的感覺?一起讀虎勢兒這個詞,讀出老虎的兇猛-再兇猛些,再兇猛點。
6、大家展開想像,此時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猜猜他此時他站在那里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7、誰來讀讀這個詞,再感受感受嘎子的威風。小嘎子的氣勢有點了,誰能讀的氣勢再大些。不錯,誰能讀的再威風些,大家一起來讀。學到這里,你覺得小嘎子這虎勢兒一站到底站出了什么?
8、大家說的都不錯,老師也用了一個詞形容他——氣勢逼人
9、咱們一起氣勢逼人地讀讀這句話
(二)、
1、走馬燈似的轉,你又體會出什么?同學們很會動腦筋,同學們文中還有一句話是描寫嘎子在轉的,找出來。請大家一起來讀讀
3、同學們,請你走進嘎子的內心,琢磨琢磨嘎子這一轉、二轉、三轉、的過程中,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4、你覺得這幾轉出了一個怎樣的嘎子?大家說的真好,老師也用了詞形容他——機靈鬼透
5、同學們,要換在平日里,機靈鬼透的小嘎子也許早就獲得勝利了,不用轉那么多圈?山裉斓膶κ质钦l?這是一個怎樣的對手?
6、是的文中有一句話寫到了胖墩是一個厲害的對手,哪句話?
7、這句話你有沒有注意到“塌著腰”這個詞,看老師這樣屬于塌著腰嗎?為什么?
8、你們來給塌組個詞?倒塌力量應該是很大的。一起來讀讀這句話來感受感受對手的厲害。文中還有一個詞是形容胖墩的——膀大腰粗。看老師屬于膀大腰粗類型嗎?怎樣才算膀大腰粗呢?
9、同學們嘎子面對如此膀大腰粗的對手害怕了嗎?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三、盡管嘎子非常的勇敢,但是他的對手真的太強勁了,以致于他后來有些沉不住氣了,使用了最后一招,鉤,一起讀最后一句話
10、嘎子這一鉤,鉤掉了什么?
從嘎子的這一鉤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看來同學對于這一鉤都有自己的理解。
11、同學們通過品味詞語,我們對嘎子有了一定得了解,那么作者是通過什么描寫來刻畫小嘎子的性格的呢?
那么現在就你的了解,嘎子摔跤輸了,而且摔得仰面朝天,你覺得他此時心里會怎么想?會對胖墩說什么?
12、咱們一起來讀讀他到底是怎么說的呢?
13、第二次摔跤開始了,你覺得比賽的結局會怎么樣?
14、好,根據你對嘎子的了解,抓住嘎子的動作,請你接下去寫你心目中的第二次摔跤的片段,
15、今天我們認識了小嘎子,對他有了一定的了解,有興趣的同學下課后可以去看小兵張嘎這本書,去更多的了解小嘎子。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破綻、咕咚、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小嘎子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課前準備課件,布置學生查閱與本文相關的資料、觀看相關的影視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識嘎子
1、你們平時都愿意與怎樣的同學交朋友?
2、同學們,你們說得真好。吳老師今天也給你們帶來一個孩子,想讓你們和他交上朋友。他和你們的年齡差不多,今年只有13歲,想認識他嗎?屏幕出示:“小兵張嘎”的圖片
3、認識他嗎?叫一聲。你是怎么認識他的?
4、說說你對他的了解。
5、同學們,想和一個人交朋友,必須先了解他的為人,也就是他的性格。那么小嘎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是不是跟你們說的一樣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的一個片段去了解他。板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齊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我要來檢查一下你們讀的效果:
。1)出示新詞:輪讀,結合正音——齊讀
。2)出示難讀的句子:指名讀——齊讀
3、讀了課文,你知道小嘎子和胖墩兒是怎么比賽摔跤的?指名說
比賽的結果怎樣?指名說。從摔跤比賽中你小嘎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師: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嘎子這個人物性格,老師特意把嘎子在摔跤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的環節,用一段簡要的文字概括了出來。請看屏幕。誰愿意來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老師把小嘎子摔跤的過程概括成了幾個環節?
出示:精彩的摔跤比賽開始了!只見小嘎子虎勢兒一站,倆人便對陣起來。接著小嘎子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最后倆人在揪的過程中,小嘎子有些沉不住氣了,想用腳腕子去鉤小胖墩的腿,結果摔了個仰面朝天。
。1)有幾個環節。
。2)師:同學們,在每個環節中,都有一個描寫嘎子動作的精彩詞語,特別能表現嘎子的性格。請你找一找。
(3) 師:同學們,這些詞語都寫得非常精彩,特別能表現嘎子的性格。但是僅僅靠學習老師這段話,是不夠深入的。所以,你們要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去,放到它所在的那句話中去,一邊細細品讀,認真品味,一邊在這些詞語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悟。
三、精讀課文,感悟特點
1、學生品讀,寫感悟。
2、交流句子。
“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
(1)說說體會。(2)展開想象人物樣子,揣摩人物心理。(3)朗讀體會。(4)概括人物特點。——氣勢逼人
“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天抓兩撓,揪在了一起。”“起初,小嘎子抖擻精神,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地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1)說說體會。(2)揣摩人物心理。(3)概括人物特點。——富有心計
過渡:同學們,要是換在平日里,機靈鬼透的小嘎子也許早就獲得勝利了,不用轉那么多圈,可今天的對手是誰?這是一個怎樣的對手?說一說。
“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1)抓住“塌著腰”理解胖墩的厲害。
。2)朗讀體會。
(3)引導概括人物特點。——膀大腰粗
(4)換位體會,如果是你摔跤,面對如此“膀大腰粗”的對手,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5)小嘎子面對如此“膀大腰粗”的對手害怕了嗎?中途放棄了嗎?從中,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過渡:是的,可盡管嘎子勇敢、不服輸,但是他的對手真的是太強勁了,以至于他后來有些(沉不住氣),使用了最后一招(鉤),一起讀最后兩句話。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1)這一鉤,“鉤“掉了什么?
。2)概括人物特點。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3、小結。通過品味詞語,我們對小嘎子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F在就你的了解,小嘎子摔跤輸了,而且摔得是仰面朝天,你覺得他此時此刻心里會怎么想?會對胖墩說什么?
4、補充閱讀。師:小嘎子當時到底怎么說的呢?齊讀。
屏幕出示:“慢著!”小嘎子腦門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們是三盤兩勝,倒一回就歸你啦?——還有兩盤呢!”“又三盤兩勝啦,你可真會耍賴!好,三盤就三盤!”
四、拓展延伸。
1、師:是的,同學們你們猜中了,第二次摔跤開始了。你覺得這次比賽結局會怎樣?
2、師:好,根據你對小嘎子的了解,抓住嘎子的動作和心里,請你接下去寫你心目中的第二次摔跤的片斷。
3、生寫片斷。生寫好后交流。
4、欣賞原版的二次摔跤。屏幕出示自由讀。
小胖墩兒挺挺胳膊,乘著一股盛氣,又騎馬式當中一站。滿頭燥熱的小嘎子,等不得他站穩,奇襲似地竄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兒掃了個趔趄(liè一 qie),可是沒有倒。小嘎子緊接又一撲,摟住脖子就按。不料小胖墩兒一哈腰,抓住了他的兩肋。小嘎子按了兩下沒按動,忽覺下半身發起飄來。急撒開脖子去救肋下,卻只落得揪住了對方的胳膊,腳下接連又打了兩個懸空。“手槍啊手槍!”險險乎就要不保!小嘎子這回真急了。他兩眼一轉,照對方肩膀上就咬了一口,只聽“哎喲”一聲,就在小胖墩兒一閃身的工夫,小嘎子順水推舟,一個絆子把他扔倒了。
五、回歸生活,豐富“嘎子”
1、小嘎子,這回勝了嗎?怎么勝的?你還愿意與他交朋友嗎?
2、師:有愿意與嘎子交朋友的,也有不愿意交朋友的。同學們,愿不愿意與他交朋友,你可以有你的主見。但是,老師想告訴大家的是,一個人的性格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完善的調皮搗蛋的小嘎子就是這樣,他后來老鐘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幫助下最終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八路軍戰士。同學們可以到課外去閱讀兒童小說《小兵張嘎》,相信你們會對他有更全面的了解。到時你在決定是否和他交朋友,好嗎?我也相信,在同學們的身邊也有類似“嘎子”這樣的同學,平時比較調皮搗蛋,雖然現在你也許還不愿意和他們交朋友,但是終有一天他們會在老師、你們的幫助下成為真正的“小兵張嘎”,成為你們真正的朋友。
板書:小嘎(gǎ)子和胖墩(dūn)兒比賽摔跤
氣勢逼人
富有心計
求勝心切
教學反思:
1、教學應緊密聯系生活。《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只是一個片段,對人物的感知和原著相比,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與學生存在著一定的距離;現在的學生較少參加摔跤比賽。而要突破這一局限,則需要借助生活資源這一源頭活水,不管是老電影還是新翻拍的連續劇,學生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小兵張嘎》影視作品,所以在揭題后,教師和學生暢談小嘎子這一人物,建立起與學生已有經驗的聯系點,能一下子縮短本文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氣氛和高昂的興趣中展開教學。
2、工具性與人文性同樣重要!缎「伦雍团侄諆罕荣愃印菲沃胁簧僭~匯屬于北方方言,對于我們南方孩子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首先就絕非易事。因此教師在讓學生初讀課文要事無巨細,扎扎實實,自學的時間要充分,不能走過場;自學檢查時要不僅要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也要檢查難讀的句子的朗讀;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還要培養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在方法也可以作適當的指導。
3、課堂應該“還學與生”。教學時,我重點圍繞“你似乎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一個怎樣的胖墩兒?”這個大問題來展開教學,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把最能體現人物特點的句子劃下來,圈出關鍵詞,通過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而后小結了作者寫人的方法——主要是動作描寫,并請學生依據對文本的感悟上臺表演摔的場面,表演者和觀眾都進一步加強了對動詞的理解和感受。
4、倡導讀寫結合,以讀促寫。“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在習得知識后就要遷移訓練,在明確了作家徐光耀在動作描寫上的精妙之處就可以及時地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機不可失,在小嘎子摔跤比賽輸了的情況下讓學生仿寫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的第二次比賽》就順理成章了,輕而易舉地達到“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目的。
5、引領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我們要樹立“大語文”的教學觀,在學生被文中的主人公深深打動時,教師適時地推薦課外閱讀,讀整本小說《小兵張嘎》,引領學生走出課堂,投身于廣袤浩瀚的語文世界,進一步激發閱讀更多中外名著的興趣,文學底蘊隨廣泛閱讀而不斷深厚。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7
一、教學內容
《人物描寫一組》是第七單元作家筆下的人專題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由3個獨立的片段組成。《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是《人物描寫一組》中第一個片段,選自作家徐光耀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題目為編者所加。這個片段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塑造了小嘎子和胖墩兒這兩個鮮活的兒童形象。片段中動詞的準確運用兼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使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躍然紙上,堪稱人物描寫的經典之作。
二、教學理念
1、教學應緊密聯系生活。《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只是一個片段,對人物的感知和原著相比,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與學生存在著一定的距離;現在的學生較少參加摔跤比賽,城里孩子的此類經驗更近乎于零。而要突破這一局限,則需要借助生活資源這一源頭活水,不管是老電影還是新翻拍的連續劇,學生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小兵張嘎》影視作品,所以在揭題后,教師和學生暢談小嘎子這一人物,建立起與學生已有經驗的聯系點,能一下子縮短本文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氣氛和高昂的興趣中展開教學。
2、工具性與人文性同樣重要!缎「伦雍团侄諆罕荣愃印菲沃胁簧僭~匯屬于北方方言,對于我們南方孩子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首先就絕非易事。因此教師在讓學生初讀課文要事無巨細,扎扎實實,自學的時間要充分,不能走過場;自學檢查時要不僅要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也要檢查難讀的句子的朗讀;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還要培養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在方法也可以作適當的指導。
3、課堂應該“還學與生”。教學時,我重點圍繞“你似乎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一個怎樣的胖墩兒?”這個大問題來展開教學,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把最能體現人物特點的句子劃下來,圈出關鍵詞,通過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而后小結了作者寫人的方法——主要是動作描寫,并請學生依據對文本的感悟上臺表演摔的場面,表演者和觀眾都進一步加強了對動詞的理解和感受。
4、倡導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罢Z文教材無非是例子”, 在習得知識后就要遷移訓練,在明確了作家徐光耀在動作描寫上的精妙之處就可以及時地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機不可失,在小嘎子摔跤比賽輸了的情況下讓學生仿寫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的第二次比賽》就順理成章了,輕而易舉地達到“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目的。
5、引領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我們要樹立“大語文”的教學觀,在學生被文中的主人公深深打動時,教師適時地推薦課外閱讀,讀整本小說《小兵張嘎》,引領學生走出課堂,投身于廣袤浩瀚的語文世界,進一步激發閱讀更多中外名著的興趣,文學底蘊隨廣泛閱讀而不斷深厚。
為學生營造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課堂上人人參與,人人活動,人人高興,在短短的40分鐘里獲取知識,得到快樂,體驗成功,就是一堂好課。
三、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破綻、咕咚、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小嘎子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五、課前準備
課件,布置學生查閱與本文相關的資料、觀看相關的影視片。
六、教學過程
。ㄒ唬┱n前猜謎,暢談人物
1、猜畫謎:匡衡鑿避借光,打一三國人物。
指名回答(謎底:孔明)說出理由,談談對孔明的印象。
2、同學們,通過這冊語文書的學習,我們還認識了哪些人物?
交流:用(怎樣)的(誰)的方式說
3、要刻畫一個成功的人物形象,我們可以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進行描寫呢?
交流: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
。ǘ┙沂菊n題,初識嘎子
1、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走進一組新的課文,去領略文學長廊中更多鮮活飽滿的人物形象,去感受作家筆下的人物特點。齊讀:人物描寫一組
2、請大家把書本打開,你發現了嗎?22課和我們以往學過的課文有什么不同?寫了哪三個片段?
指名說:由3個片段組成,分別是: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臨死前的嚴監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
3、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個片斷,認識兩個很有特點的人物。齊讀: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4、知道小嘎子是誰嗎?說說你對他的了解
5、讀了課題,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指名說
那他們是怎么比賽摔跤的?比賽的結果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ㄈ┏踝x課文,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我要來檢查一下你們讀的效果:
(1)出示新詞:輪讀,結合正音——齊讀
。2)出示難讀的句子:指名讀——齊讀
3、讀了課文,你知道小嘎子和胖墩兒是怎么比賽摔跤的?指名說
比賽的結果怎樣?指名說
誰能連起來簡單地說一說,這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指名概括
(四)精讀課文,感悟特點
1、只要讀過這段文字的人,相信對小嘎子和胖墩兒都會過目不忘。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可以邊讀邊想象,把最能體現人物特點的句子劃下來,圈出關鍵詞想一想:你似乎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一個怎樣的胖墩兒?
2、你劃了哪些體現嘎子特點的句子?交流
[(1)(2)(3)的順序可以打亂,根據學生交流句子的順序朗讀感悟]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一摟。
自己讀一讀,什么詞語寫出了嘎子的特點?什么是“手疾眼快”?知道了“疾”的意思,整個詞語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了。“手疾眼快”寫出了嘎子什么的特點?(板書:機警敏捷)
這是他的長處,相對胖墩兒而言,嘎子的短處是什么?嘎子知道揚長避短,所以他一向……從不……自然……”,從這幾個詞,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板書:富有心計)
怎樣讀才能把嘎子的這種特點讀出來呢?感情朗讀
(2)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
這一句雖然寫的是倆人,但也包括嘎子,什么詞語體現了嘎子的特點?(板書:虎勢兒一站)“虎勢兒一站”什么意思?指名說
讀出老虎的勇猛,把這種逼人的氣勢讀出來,更加虎虎生威些 在老師的指導下連讀三遍
“虎勢兒一站”,站出了一個怎樣的嘎子?(板書:氣勢逼人)一個準確的動作描寫,我們讀了那么豐富的內涵。
誰能把你的體會放到句子里來讀一讀,讓我們感受感受這種威風與氣勢?感情朗讀:指名讀,大家一起讀,讀出威風凜凜的感覺。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什么詞語寫出了嘎子的特點?(板書:猴兒似的蹦)“猴兒似的蹦”你體會到了什么?自己讀讀這句話,想想:嘎子在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的過程中,他在想什么?動作的確是透視人物心理的多棱鏡!以己之長,攻彼之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你能把他的有心計讀出來嗎?
。4)比賽的結果究竟怎樣?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沉不住氣)他想取勝的心情太迫切了,所以使用了最后一招——(板書:鉤)
這一鉤,鉤掉了什么?
交流:鉤掉了勝利的希望、打賭的手*·槍、機警敏捷、逼人氣勢、心計
從這一鉤上,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板書:求勝心切)
3、要是換在平日里,機警敏捷、富有心計的小嘎子早就獲勝了,可今天他的對手是誰?胖墩兒什么特點呢?誰來讀一讀你找到的體現胖墩兒的句子。
[(1)(2)(3)的順序可以打亂,根據學生交流句子的順序朗讀感悟]
(1)“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幾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著腰說, “來吧,是一*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讀一讀,你有什么感受?從哪兒感受到的?抓住動作、語言談感受
(板書:胸有成竹)感情朗讀
。2)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我們一起讀一讀,什么是慣手?從哪兒看出來他是慣手?(板書:塌、合、鼓)學生口頭描述他的動作(為什么用塌,不用彎?為什么要合襠,否則就露了?鼓著眼珠子,他在看什么?)
從這三個詞,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胖墩兒?(板書:沉穩老練)
誰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感情朗讀
胖墩兒如此穩如泰山,真是難以對付!
。3)出示: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搬不動他。
哪些詞語體現出他是個厲害的對手?(膀大腰粗:身體強壯;一身牛勁兒:力大如牛;推拉拽頂:一個詞描寫了哪幾個動作?說明各種招術在胖墩兒面前都——失靈了)
誰來讀一讀,把胖墩兒的實力讀出來?感情朗讀
胖墩兒真厲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側面描寫,襯托嘎子的特點)
4、那么精彩的摔跤比賽,那么鮮明的人物特點,作者究竟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來進行描寫呢?(主要是動作描寫,兼有語言和心理描寫)板書:動作
難怪老舍爺爺說,只有描寫行為,人物才能站起來。
5、精妙的人物描寫,讓小嘎子和胖墩兒猶在眼前,不如我們把小嘎子和胖墩兒請上臺來,讓他們把當時的情景重現出來。誰來演嘎子?誰來演胖墩?
怎么演?我們一起提示他們:出示填空:精彩的摔跤比賽開始了,倆人各自虎勢兒一( ),對起陣來。起初,小嘎子圍著胖墩兒猴兒似的( )。胖墩兒( )著腰,( )了襠,( )著眼珠子。兩個人揪在一起,嘎子( ),硬是扳不動他。小嘎子用腳去( )他的腳,結果被胖墩兒一推,摔了個仰面朝天。
學生口頭填空,兩人根據同學提示表演
(五)仿寫片斷,拓展延伸
1、以你對小嘎子性格特點的了解,這次摔跤比賽輸了,而且摔了個仰面朝天,他會善罷甘休嗎?他會怎么做?那么第二次比賽,他們會比什么呢?小嘎子會想到使什么巧招兒呢?請你抓住人物的動作和其他描寫方式,展開想象,寫一寫嘎子和胖墩兒的第二次比賽片斷。交流
2、如果你還意猶未盡,想對嘎子作更深一步的了解,老師推薦你去讀一讀徐光耀爺爺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
板書:小嘎(gǎ)子和胖墩(dūn)兒比賽摔跤
虎勢兒一站 塌
動作 猴兒似的蹦 合
鉤 鼓
機警敏捷 胸有成竹
特點 氣勢逼人 沉穩老練
富有心計
求勝心切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8
教學目標:1、生字詞語的掌握。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從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詞語中,感受人物形象。4、學習、運用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進行小練筆。
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互動交流,從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詞句中,感受人物形象。3、學習、運用各種描寫方法進行小練筆。
教學難點:1、通過互動交流,從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詞句中,感受人物形象。2、學習、運用各種描寫方法進行小練筆。
教學準備:ppt 教學視頻
教法:談話交流法 朗讀指導法 即興表演法
學法:朗讀法 重點詞句體悟法 課堂小練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課題導入。
1、朱熹:“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2、心:心理、思考;眼:動作、神態、外貌、表情等;口:語言。(師板書)
3、這節課希望同學們用心專注,真正做到“三到”。
4、ppt出示:小嘎子,打招呼,生談印象。(師隨機板書:如機靈、靈活、頑皮、聰明等)
ppt出示:胖墩兒,打招呼,生談印象。(師隨機板書:如穩重、憨厚、誠實、老實等)
今天,他們要——( ppt出示)比賽摔跤(生答)。生談談關于摔跤的經歷。
5、齊寫課題: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師:要注意“嘎”和“墩”兩字的正確書寫。
6、ppt出示:精靈書島書目推薦。師:這篇課文是一個小片段,選自《小兵張嘎》這本書,作者是徐光耀,推薦指數:“☆☆☆☆☆☆”
第二板塊:字詞教學。
1、兒化詞:
胖墩兒 單褂兒 一點兒 虎勢兒 猴兒 牛勁兒
補充:(大伙兒 腰板兒 臉蛋兒 打盹兒 小嘴兒 嗓門兒 傻勁兒 好玩兒)
——請參考《語文詞語手冊》105頁,兒化詞。
2、易混淆詞:
倆人(與人有關,不能說“倆豬”) 兩個人
似[sì]乎 似[shì] 的 (注意在讀音上的區別) (公雞鹐架)似的
叉[chā]著腰 一叉[chǎ]一摟 (猴兒)似的
(走馬燈)似的
3、三字詞:
合了襠 露破綻 扳不動 叉著腰 使巧勁 冷絆子 塌著腰 走馬燈 上了當
4、四字詞:
手疾眼快 精神抖擻 蹦來蹦去 傻大黑粗 動轉不靈 膀大腰粗
一叉一摟 三抓兩撓(抓耳撓腮)推拉拽頂 仰面朝天
補充:(活蹦亂跳 躡手躡腳 手舞足蹈 捶胸頓足 搖頭晃腦 垂頭喪氣 大搖大擺 點頭哈腰 虎視眈眈 東張西望)
師:請同學上來,一學生做動作,另一學生猜。
師:選一詞語,結合課文造造句子。
第三板塊:初讀感知,了解背景。
1、學習了生字詞語,讓我們趕緊各自去讀一讀這個故事吧!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流利。(師生相機指出錯誤之處)
2、ppt出示:“要不——摔跤。”“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①從這兩段中,我們知道小嘎子和小胖墩為什么要摔跤嗎?(生猜測)
、趐pt出示原文省略部分:
……
“你想要槍不是?得,咱們打賭吧。你贏了,槍是你的,輸了,鞭就歸我。怎么樣?敢嗎?”
“行!”小胖墩兒躍躍然了,“可咱們怎么賭呢?”
小嘎子抬頭一望,指著墻外說:“上樹,看誰夠得著那個老鴰 [guā] 窩。”
小胖墩兒一看墻外那棵大楊樹,好家伙,高足有七八丈,直得象根杉篙似的,老鴰窩就搭在一根細叉 [chā]上,看上去像是一朵黑疙瘩[ gē da ]云, 著(zhuó)實高得眼暈,連忙搖頭說:“不跟你賭那個,我上不去。”
、郜F在知道他們要賭什么了吧?(生:槍)師:對嘎子來說,擁有一把屬于自己的、打日本鬼子的槍是他的一個夢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槍就是他的性命。
④如果小嘎子輸了,槍得歸胖墩兒;如果小嘎子贏了,鞭則歸小嘎子,也是討嘎子喜歡的。
3、說話練習:決戰開始了,請你用:“首先……然后……最后……”簡要說一說他們摔跤的全過程。
預設:精彩的摔跤比賽開始了!首先,只見小嘎子和胖墩兒各自虎勢兒一站,倆人便對起陣來。然手,小嘎子和小嘎子倆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最后,倆人在揪的過程中,小嘎子有些沉不住氣了,想用腳腕子去鉤小胖墩兒的腿,結果摔了個仰面朝天。
第四板塊:研讀課文,朗讀指導,感受人物形象。
1、ppt再次出示:“要不——摔跤。”“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師:這兩句話,采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呢?
生:語言描寫、動作描寫。
師: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讀一讀。(生讀)(師要指出破折號的效果)
師:同學們說說,這位同學哪些字詞讀得特別棒?(相機指出“跳、退、脫、叉”表示動作的詞語。誰能再讀一讀?(生讀)你從朗讀中,體會了什么?
生(預設):我從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語中,體會出胖墩兒有著嫻熟的摔跤前準備動作,說明他是摔跤的慣手。
師總結:對,你從這些動詞中體會得非常到位。同學們也可以自己好好來讀一讀,然后想一想:“這些動詞有什么作用,我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像這樣的動詞,第三自然段也有很多,請同學找一找,用筆圈一圈。
2、ppt出示: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師:一起來讀一讀這小段文字。
3、ppt出示:去掉這些用紅筆表示的字,用括號標出,班級同學猜讀。
4、ppt呈現所有的動詞:放、對、圍、蹦、使、下、塌、合、鼓、露、轉、抓、撓、揪、推、拉、拽、頂、扳、鉤、別、推、摔。
學生齊讀動詞(要讀出動詞的活力)。
師:讀后,你發現了這個片段中,描寫人物采用最突出的描寫方法是什么?(板書:動作描寫)
5、師生交流:
師:初讀了課文后,你最喜歡誰?生有選擇地回答。
小嘎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頑皮、機敏、爭強好勝、聰慧)(根據學生的回答重讀板書)。
胖墩兒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穩重、憨厚、誠實、老實)(根據學生的回答重讀板書)。
師:你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來講一講。
ppt出示:從 這句話里,我體會到了小嘎子很 。
從 這句話里,我體會到了胖墩兒很 。
預設一:
齊讀:
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
①倆人怎樣的“一站”?(出示詞語:虎勢兒)
、谧髡甙褱蕚渌拥膬蓚人比喻成了(老虎)。
③老虎給你什么感覺?(兇猛、氣勢洶洶),你來試試,看怎樣把這個詞讀出老虎的兇猛,(行啊,表情不錯,誰再來試試),(老虎可是森林之王,威風!誰來)全班一起帶著老虎的兇猛,加上老虎的威風。ǹ墒峭瑢W們還是坐著。帶上老虎的氣勢。ɑ輧阂徽荆S機抽個別讀,齊讀3遍詞語)
、艽藭r此刻,你就是小嘎子,在對手面前威風凜凜的虎勢兒一站,你的眼里只有對手,你的心里會在想些什么?(他在想:我要在氣勢上壓過他。
、輳“虎勢兒一站”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有氣勢、自信、爭強好勝)
、“公雞鹐架”,圖片出示,學生邊做動作邊讀。
、呓處熞龑В海ㄕn件出示)胖墩兒也是個摔跤慣手,( )著腰,( )了襠,( )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預設二:
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
① 這句話很有意思,“走馬燈似的轉”,怎么轉呀?哪些同學示范一下?
(ppt出示走馬燈視頻和游戲)(兩個人面對面,你轉,我也轉,就是“走馬燈似的轉”)
②好一個“轉”字,一轉二轉三轉,他們可不是空轉,人在轉,心也在(轉),小嘎子會在心里轉些什么?(他在想:我要把你轉暈)。
、塾捎趦蓚人一邊轉一邊還要在心里盤算著如何戰勝對方,那轉的速度就會比較(慢),速度越慢,恰恰說明他們的腦子轉得越快,想到的點子就越多!誰來試試看,怎么讀?(個別讀,齊讀)
、墚斔麄儾辉俎D的時候,說明點子已經確定了,終于(三抓兩撓),毫不猶豫地(三抓兩撓),非常自信地(三抓兩撓),一句話,兩種狀態,兩種速度,我們應該怎么讀?誰來試試,(自己先練練,個別讀,齊讀)
預設三: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
師:同學們,小嘎子那么自信,身手又那么機敏,要是換在平時,說不定,他早就贏了,不用轉那么多圈了,可是今天不同啊,對手是實力雄厚的胖墩兒,太強勁了,因為(引讀)
課件出示: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以至于小嘎子最后有些(沉不住氣),使用了最后一招(鉤),可也無濟于事。從這里我們看出小嘎子的什么特點?(爭強好勝)
6、同學們想想,假如我把“小嘎子”和“胖墩兒”的動作換換,你看能行嗎?(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不行,為什么?
7、作者準確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從不同的方面對小嘎子的摔跤動作進行了細致的描繪,我們還可以透過動作揣摩到人物的心理活動,同學們,讓我們通過投入的朗讀來再現這場精彩的比賽,好嗎?(齊讀)
第五板塊:課堂練筆,拓展運用。
1、剛才同學們通過朗讀再現了精彩的比賽,我們想不想看一看熒屏中的摔跤賽呢?(想)
。úシ诺降谝粓霰荣惤Y束時,暫停)
2、ppt出示(原文):
“哈!手槍歸我啦!”
小胖兒直朝門墩跑去。
“慢著!”小嘎子腦門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們是三盤兩勝,倒一回就歸你啦?——還有兩盤呢!”
“又三盤兩勝啦,你可真會耍賴!好,三盤就三盤!”
小胖墩兒挺挺胳膊,
3、師:第一場比賽中,小嘎子輸了,他會服氣嗎?于是,他們又進行了第二次摔跤比賽,結果會怎樣呢?
ppt出示:我能寫:請你發揮想象,運用恰當的動作、心理、神態等描寫方法把第二場摔跤比賽寫得具體、生動。
4、接著播放視頻,給學生一種直觀感受。
或出示原文:小胖墩兒挺挺胳膊,乘著一股盛氣,又騎馬式當中一站。滿頭燥熱的小嘎子,等不得他站穩,奇襲似地竄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兒掃了個趔趄(liè qie),可是沒有倒。小嘎子緊接又一撲,摟住脖子就按。不料小胖墩兒一哈腰,抓住了他的兩肋。小嘎子按了兩下沒按動,忽覺下半身發起飄來。急撒開脖子去救肋下,卻只落得揪住了對方的胳膊,腳下接連又打了兩個懸空。“手槍啊手槍!”險險乎就要不保!小嘎子這回真急了。他兩眼一轉,照對方肩膀上就咬了一口,只聽“哎喲”一聲,就在小胖墩兒一閃身的工夫,小嘎子順水推舟,一個絆子把他扔倒了。
5、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一找徐光耀先生的的這部兒童小說《小兵張嘎》來閱讀,在閱讀中,你的收獲一定會更多。(出示小說封面)
6、師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個片段,體會了恰當的動作、心理描寫對塑造人物起到關鍵作用。
第六板塊:作業設計。
1、組內同學互相修改小練筆。
2、在扔沙包、螞蟻搬家、木樁復活等趣味體育活動中,注意細心觀察,運用外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描寫等描寫方法寫一個小片段。
板書設計: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性格特征 描寫方法 心到 眼到 口到
小嘎子 頑皮、機敏 心理描寫 心理 動作 語言
富有計謀 外貌
爭強好勝 動作描寫 表情
神態
胖墩兒 穩重、憨厚、 語言描寫
誠實、老實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9
22、人物描寫一組
這一組文章是選得很好的,很值得一讀、一學。
。ㄒ唬┬「伦雍团侄諆罕荣愃
文章寫得很好,重點在于人物的動作描寫,當然文中兩句看似簡單的對話,也很值得研究。本文內容好理解,人物的特點也好了解,最難也最值得的是欣賞作者的語言。
一、揭示課題,簡介《小兵張嘎》,同時簡介本課節選的背景:嘎子獲槍,被區隊長繳,胖墩兒來,要拿鞭換槍,只有木槍了,嘎子想不給槍而得鞭。
二、感知內容
抓住課題,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
、艓熆商崾,起先 ,結果
⑵讓學生簡單說一說。
三、感知人物形象
1、小嘎子與胖墩兒同時又都是摔跤的慣手。文中“也是慣手”,這個詞很重要,是文章的文眼,“慣手”是什么意思先要理解,“也是慣手”可見二人都是慣手。慣手表現在什么地方?先來看胖墩兒。
、 是胖墩兒一聽到要摔跤就來勁兒了!“是嗎?”可見他不相信嘎子居然會出此下策(嘎子原來是想比爬樹的,胖墩不干),而且比摔跤這一提議正中胖墩兒下懷, “小胖墩兒跳了起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脫了單褂兒,叉著腰”這些動作描寫可見內行是慣手,胖墩兒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說出這樣“專業”的術語可見“慣手”。
⑵是胖墩兒防守的時候,“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可見是慣手。
、切「伦觿傁肴ャ^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側里一推……都可見是“慣手”。
胖墩兒的動作中,“塌”“別”是很難懂,要注意。
再來看小嘎子。
、诺5小節,“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張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梢“慣手”平時常與人摔跤。
、“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可見慣手,對自己的優勢別人的劣勢看得很清楚。
⑶“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功轉不靈,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攻別人的弱點,可見慣手。
2、小嘎子與胖墩兒是兩個完人不同性格的小孩子。
、判「伦友奂彩挚,從不單憑力氣,總想使巧招,下冷胖子,沉不住氣,是小嘎子的形象。
⑵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傻大黑粗,動動不靈,是胖墩兒的形象。
四、解讀文章表達的特色。
1、本文寫人物,著重是抓住人物的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有兩大特點:
一是作者動詞的運用,在短短的2個小節中,作者用了“跳、退、脫、叉”這是比賽前的四個動詞,另外在比賽時,用了“站、蹦、塌、合、鼓、轉、抓、撓、揪、推拉頂拽、板、鉤、別、推、摔”可謂精彩,讓人讀來如臨其境,原因就是作者結合場景準確地使用動詞。
二是作者用三個恰當的比喻,“公雞啗架似的”“猴兒似的”“走馬燈似的”還有用了一個擬聲詞“咕咚一聲”,使人讀來有聲有色,覺得十分有趣。
2、另外本篇文章的學習,還可以關注作者情節的安排,情節的安排來了一個一波三折,先是小嘎子占上風,然后是相持階段最后形勢送轉,胖墩兒贏了。這樣使故事的可讀性大大增強。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10
課題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1 課時 教 學 目 標 1.會讀本課的5個生字和兒化音,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和小胖墩兒這兩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3.通過想象,寫第二次摔跤,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2.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討B修改) 一、導入:玩猜猜猜的游戲,猜小說人物孫悟空、諸葛亮等!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人物,他叫張嘎,13歲,人稱小嘎子。他是作家徐光耀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的主人公! 板書:小嘎子 《小兵張嘎》以1943年的白洋淀為背景,講述在抗日戰爭時期,生長在白洋淀附近的張嘎在老鐘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憑著自己的勇敢機智,最終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八路軍戰士的過程! 今天學習他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一部分。知道他們為什么要摔跤嗎?(有一次,小伙伴胖墩兒很想得到老鐘叔送給嘎子的木槍,也用自己的鞭炮來交換,最后通過摔跤決定勝負。) 評:從課文的特殊背景引入,為后面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激烈戰斗做鋪墊! 板書: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人物形象 1. 正音,把課文讀一遍,注意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順! 2. 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 3. 思考:小嘎子和胖墩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老師適當板書 三、品讀課文,體會描寫人物的方法 (一) 品讀小嘎子 1、用直線畫出描寫小嘎子的句子,說說體現了人物的哪些特點! 2、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句子,進一步細細品味! 課件出示句子: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課件出示句子1] (1)[此句指導理解]從哪些詞語可以感受到嘎子的機靈?點撥:“手疾眼快”看出他——[機靈];小嘎子為什么“不跟他一*一摟”?這又可以看出他怎樣的性格特點? [對手很強,所以小嘎子就不跟他一*一摟,可見嘎子的確是富有心計、聰明!] (2)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機靈。[先個別讀后齊讀]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課件出示句子2] (1)[此句指導理解]從哪些詞語最能體會到這一特點? [點撥:“使巧招”、“下冷絆子”可以看出嘎子有心計,“猴兒似的”可以看出他的動作敏捷,靈活。] (2)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靈活。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 [課件出示句子3] (1)[引導]嘎子沉不住氣了,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么呢?[想象說話]同學們仿佛見到一個怎樣的嘎子呀?[爭強好勝]他爭強好勝,時時刻刻想把對手打敗,即使到比賽的最后,他還想使巧招!他使出了什么巧招呢?[用腳腕子去鉤胖墩兒的腿]你看,小嘎子的的確確很機靈,很有心計! (2) 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機靈、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先指名讀后齊讀] 評:在品讀小嘎子的時候,基本停留在對人物性格的挖掘上。雖然能抓到“手疾眼快”、“猴兒似的”等詞作為語言點,但是還是感覺難以深入下去。倒是在“語言表達的形式”上有所開發,例如用了兩個比喻句! (二)品讀胖墩 1、學生用波浪線劃出描寫小胖墩的句子。 2、交流:學生回答后,老師出示句子,進一步細細品味 ●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 破綻。 ●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任你怎樣推拉拽頂, 硬是扳他不動。 [課件相應出示句子] (1)[指名讀句子] (2)這對手有什么特點?(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他也是一個摔跤的慣手,從哪些詞語看出來?[引導學生找出“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等詞語。] 走進文本,我們認識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一個爭強好勝、聰明機靈,一個身體壯實、憨態可掬,! 評:是否先品讀胖墩兒的形象?讓大家了解一個摔跤慣手,也不好對付,在此基礎上再來鉆研小嘎子是怎樣對付這個厲害的對手的。 (三)領會人物描寫方法 思考:文中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方面來表現這兩個人物個性特點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 四人小組討論 2、 學生匯報,教師總結小結:(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等描寫的方法,生動地刻畫了兩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就使我們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 作業設計 思考文章各類人物描寫的作用。 板書設計 22、人物描寫一組 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 小嘎子:聰明機靈 爭強好勝…… 胖墩兒:憨厚、誠實…… 教學反思 教《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節課,我圍繞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句子,體會人物(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性格特點這個教學重點展開教學。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讀自悟,找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句子作批注,寫體會,并在小組中交流體會,然后全班交流。大部分學生對兩個人物的性格都很清楚。課堂上也利用語文的工具性,讓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內容,有意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學生學得比較輕松。 不足:由于前面讀詞讀句花多了時間,更由于課件內容太多而耽誤時間,一節課內沒有完成讓學生寫想象中第二次比賽摔跤的情景,實現讀寫結合、掌握寫人方法的任務。比較遺憾。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11
課題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1 課時
教 學
目 標
1.會讀本課的5個生字和兒化音,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和小胖墩兒這兩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3.通過想象,寫第二次摔跤,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2.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動態修改)
一、導入:玩猜猜猜的游戲,猜小說人物孫悟空、諸葛亮等。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人物,他叫張嘎,13歲,人稱小嘎子。他是作家徐光耀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的主人公!
板書:小嘎子
《小兵張嘎》以1943年的白洋淀為背景,講述在抗日戰爭時期,生長在白洋淀附近的張嘎在老鐘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憑著自己的勇敢機智,最終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八路軍戰士的過程!
今天學習他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一部分。知道他們為什么要摔跤嗎?(有一次,小伙伴胖墩兒很想得到老鐘叔送給嘎子的木槍,也用自己的鞭炮來交換,最后通過摔跤決定勝負。)
評:從課文的特殊背景引入,為后面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激烈戰斗做鋪墊。
板書: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人物形象
1. 正音,把課文讀一遍,注意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順!
2. 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
3. 思考:小嘎子和胖墩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老師適當板書
三、品讀課文,體會描寫人物的方法
。ㄒ唬 品讀小嘎子
1、用直線畫出描寫小嘎子的句子,說說體現了人物的哪些特點!
2、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句子,進一步細細品味!
課件出示句子: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課件出示句子1]
(1)[此句指導理解]從哪些詞語可以感受到嘎子的機靈?點撥:“手疾眼快”看出他——[機靈];小嘎子為什么“不跟他一*一摟”?這又可以看出他怎樣的性格特點?
[對手很強,所以小嘎子就不跟他一*一摟,可見嘎子的確是富有心計、聰明!]
。2)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機靈。[先個別讀后齊讀]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課件出示句子2]
。1)[此句指導理解]從哪些詞語最能體會到這一特點?
[點撥:“使巧招”、“下冷絆子”可以看出嘎子有心計,“猴兒似的”可以看出他的動作敏捷,靈活。]
(2)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靈活。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 [課件出示句子3]
。1)[引導]嘎子沉不住氣了,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么呢?[想象說話]同學們仿佛見到一個怎樣的嘎子呀?[爭強好勝]他爭強好勝,時時刻刻想把對手打敗,即使到比賽的最后,他還想使巧招!他使出了什么巧招呢?[用腳腕子去鉤胖墩兒的腿]你看,小嘎子的的確確很機靈,很有心計。
。2) 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機靈、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先指名讀后齊讀]
評:在品讀小嘎子的時候,基本停留在對人物性格的挖掘上。雖然能抓到“手疾眼快”、“猴兒似的”等詞作為語言點,但是還是感覺難以深入下去。倒是在“語言表達的形式”上有所開發,例如用了兩個比喻句!
。ǘ┢纷x胖墩
1、學生用波浪線劃出描寫小胖墩的句子。
2、交流:學生回答后,老師出示句子,進一步細細品味
●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
破綻!
●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任你怎樣推拉拽頂,
硬是扳他不動。 [課件相應出示句子]
。1)[指名讀句子]
。2)這對手有什么特點?(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他也是一個摔跤的慣手,從哪些詞語看出來?[引導學生找出“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等詞語。]
走進文本,我們認識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一個爭強好勝、聰明機靈,一個身體壯實、憨態可掬,!
評:是否先品讀胖墩兒的形象?讓大家了解一個摔跤慣手,也不好對付,在此基礎上再來鉆研小嘎子是怎樣對付這個厲害的對手的!
。ㄈ╊I會人物描寫方法
思考:文中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方面來表現這兩個人物個性特點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 四人小組討論
2、 學生匯報,教師總結小結:(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等描寫的方法,生動地刻畫了兩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就使我們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
作業設計
思考文章各類人物描寫的作用!
板書設計
22、人物描寫一組
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
小嘎子:聰明機靈 爭強好勝……
胖墩兒:憨厚、誠實……
教學反思
教《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節課,我圍繞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句子,體會人物(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性格特點這個教學重點展開教學。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讀自悟,找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句子作批注,寫體會,并在小組中交流體會,然后全班交流。大部分學生對兩個人物的性格都很清楚。課堂上也利用語文的工具性,讓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內容,有意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學生學得比較輕松!
不足:由于前面讀詞讀句花多了時間,更由于課件內容太多而耽誤時間,一節課內沒有完成讓學生寫想象中第二次比賽摔跤的情景,實現讀寫結合、掌握寫人方法的任務。比較遺憾。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12
課前談話
課件出示:行者聞言,就氣得抓耳撓腮,暴躁亂跳——打一個《西游記》人物
生:孫悟空
師: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生:……
師:在我國的文學 寶庫中有許許多多人物,你還知道什么呢?
生:……
師:這些生動的人物是怎樣的表現出來的呢?
生:……(說了許多沒有說到描寫)
師:關于人物的描寫方法大家知道哪些呢?
生:語言描寫、動作描寫
生:還有心里、外貌
一、揭示課題
師:是的,今天老師帶大家走進人物描寫一組,去感受作者筆下人物的特點。你掃視一下整篇課文,發現了嗎?22課于我們以往學習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生:課文有三篇小短文組成。
師:課文用3個小標題來概括故事。今天我們學第一個故事,你對小嘎子有什么樣的印象?
生:他可以隨便進出日本司令部。
生:他很機靈,和敵人……
生:他還收了一把敵人的手槍。
師:小嘎子和小胖墩啊,就為了這把槍,比賽了摔跤,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反復讀。思考:小嘎子和胖墩兒怎么比賽摔跤?(課件出示讀書要求)
二、初讀課文,檢查詞語
1、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詞語:
1、一行一行的個讀
。ㄕn間出示)精神抖擻 合了襠 破綻 扳 拽
似的 動轉不靈 別住了 露破綻
小胖墩兒 單褂兒 虎勢兒 猴兒 牛勁兒
2、學生帶讀兒化4個詞語
3、課件去掉拼音,自己再讀一次
3、生個讀全文。
師:老師請來了一個朗讀高手,請大家閉上眼睛,他讀到哪里,你就想象到哪里。
課件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師:剛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用兩三句話說說
生: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生:起初,小嘎子想用巧勁,可是后來又被胖墩兒摔倒了。
生:我看到哦啊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以后,仰面朝天,屁股也摔地上了
三、精讀課文,理解關鍵詞語,感受人物形象
師:課文是用怎樣精彩的語言來描寫小嘎子的,請你先找到描寫嘎子的句子,然后在句子里面圈圈重要的詞語,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生: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
師:你看出一個怎樣的嘎子
生:我看到一個機靈的嘎子,他像猴兒似的蹦來蹦去。
師:還有補充嗎?
生:他總想使巧招,他很聰明
師:他在蹦來蹦去時,在想寫什么呢?
生:……
師:什么叫嚇冷絆子?
師做動作,口述“冷絆子”
師:誰把嘎子鬼機靈的感覺讀好出
生朗讀
師:還有從哪里看出小嘎子的特點?
生: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眼疾手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
師:再說說
生說印象
生朗讀,老師板書威風凌凌。
師:大家注意這句了嗎?請你讀讀,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課件出示——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仰面朝天
生:……
師:一個求勝心切的嘎子被你找到了。還有呢?
生默然
師:你看,這句話是寫兩個人的,但也有寫嘎子的吧?
。ㄕn件出示: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
生:……
師:虎勢兒一站,站出了一個勇猛的嘎子,一個威風的嘎子。誰來讀?
生個讀,讀得很軟。
師:誰的氣勢能更強一些
生齊讀
師:一個機靈鬼透的嘎子,一個威風凌凌的嘎子出現了,但是他求勝心切啊,請看
課件出示語段
生:
師:……這么一鉤,把什么鉤掉了,
生:把自己勾掉了
生:把勝利勾掉了
師:把面子鉤掉了啊。多要面子的嘎子啊!
生朗讀
師:平時他肯定能取勝,但他面對的是誰?
生:胖墩兒
師:請你趕快找找胖墩兒是怎樣的人?
生讀句子——胖墩兒膀大腰粗……
師:膀大腰粗,這是怎樣一個對手啊?
生:高大
師:是啊,他膀大腰粗,再讀讀課文,還有什么句子?
生讀——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
師:什么叫慣手
生:就是老手
師:你從哪里看出他是個慣手?
生朗讀句子
課件出示,將語段中的動詞加紅
師:誰愿意把這些動作來演示一下。
生默然
師:大家推薦一位吧
生舉薦一位胖墩兒上臺做動作,感同身受,效果不錯。
師:他這么一站,站出了一個怎樣的胖墩兒?
生:氣勢洶洶的,
生:站出了威風
師:這個慣手還能從哪里看出來?
生朗讀——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幾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
生:……
師:這是誰說的話,不是個摔跤慣手,怎么可能說的出來?
師:讀一讀,讀出他的沉穩,他的威猛。
生朗讀
師:如果你是小嘎子,你還摔嗎?
生:我不摔了,我認輸
生:三十六計,走為上!
四、學習寫法,拓展練習
師:呵呵,是啊,趕緊跑了啊。兩位人物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了,課文又是用了哪些方法來表現人物的呢?請大家一起讀讀課文。
生齊讀課文
師:有兩句話,讀得含糊不清,老師糾正一下。
師生一起讀
師:課文到底用了哪些方法寫了這兩位人物呢?
生:動作
生:語言
師:老舍爺爺說,只有描寫人物的行為才能讓他站起來。
師:好了,請大家看上面,老師給大家再現一下當時的情景。
師:一個好勝的嘎子,被摔倒在地上,而且是摔得仰面朝天。
師:請你根據自己對嘎子的了解,寫寫第二次精彩的摔跤比賽。
(下課了)師:請你說說打算說寫什么?
生口述
下課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13
教材分析:《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一課的第一個片斷。這個片斷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頑皮、機靈、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設計理念:“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進行生命對話的過程”。本課教學,努力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交流、討論,去觸摸語言,感受語言,體味語言,潛心會文,領悟作者寫作的匠心獨運,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教學目標:1、認識、書寫并積累生字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鮮活的人物形象。3、學習并運用場面描寫和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寫作方法。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體會作家場面描寫和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課前準備:了解《小兵張嘎》的故事梗概、課件教學過程:一、緊扣主題,談話導入(一)導語:同學們,在本學期的課文中,作家們用他們神奇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個形象鮮活的人物,如才思敏捷的楊氏之子,足智多謀的晏子,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他們之所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為作家運用描寫人物的方法,突出人物的特點。今天讓我們要走進作家徐光耀所寫的《小兵張嘎》中的一個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去認識兩個性鮮明的人物:小嘎子和胖墩兒。(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愛的人物談起,讓學生明確寫活人物的方法,巧妙地引出文題,學生的閱讀期待被有效地激發起來,在自然過渡中以最少的時間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中。)(二)板書課題,1.學生齊讀課題,要求讀準字音。2.理解“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意思。3.通過課題我們知道這個片段主要寫了什么?4.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比賽摔跤的,當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兒”會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設計意圖:從理解文題入手,讓學生知道文章的題目往往是本文寫作的重點,使學生能從題目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引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并為下面的學習作好相關的鋪墊。)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一)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二)指名學生讀,正音。注意引導學生讀準兒化音和多音字。(設計意圖:生字的讀音和兒化音詞語的讀法,是學生準確朗讀的基礎,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確,學生了解課文,感悟課文自然水到渠成了。)(三)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讀了課文,“小嘎子”和“胖墩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設計意圖:語文教學要強化雙基,而雙基只有在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才能在學生心田扎下根。本環節教學著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雙基實踐的場所,讓學生扎扎實實地讀書、認字、概括內容,不斷地在已有的雙基基礎上進行構建。)(四)盡管我們初讀課文,但兩個個性鮮明,天真可愛的人物卻讓我們過目不忘,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作者抓住了“摔跤”這個場面進行描寫。進行場面描寫要注意什么的呢?(點面結合突出人物的形象)(設計意圖:閱讀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寫什么,更要知道文章是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這樣直接明確文章的寫作方法,使學生在以下的學習中深入領會,進一步掌握描寫場面和人物的方法。)三、精讀課文,感受形象(一)理解“面”1.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場面是怎樣的呢?請快速地瀏覽課文,用“”劃出描寫“面”的有關語句2.出示句子(1)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2)兩個人走,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一起。3.這兩個句子在描寫上有什么相同之處?(抓住人物的動作進行描寫)請用△標出有關動作詞.(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面”的描寫,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懂得描寫場面的方法,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4.理解第一句.(1)“虎勢兒”中的“虎”就是“老虎”,這讓你想起什么成語?(虎虎生威生龍活虎)(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說成語,是為了讓學生積累詞匯,豐富語言。)(2)”公雞鹐架”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各自心里在想什么?(3)這讓我們感覺到此時兩個人都顯得怎么樣?(4)引導學生朗讀,讀出“虎勢兒”“公雞鹐架”的氣勢。5.從“走馬似的”你又體會到什么?這一轉,轉出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既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又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讓學生可以更形象地解讀文本,這樣學語文就覺得很有趣了。)6.透過這兩個句子,我們看到了他們的表現,他們的實力怎樣?請用一個四字詞來形容。(不相伯仲旗鼓相當)(設計意圖:多積累,多運用,為學生運用積累的語言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8.總結學法。剛才我們運用怎樣的方法學習“面”。一讀、理解描寫方法。二讀、想象人物心理。三讀、總結人物特點。(設計意圖:師生共同交流,確定閱讀的策略,讓學生在學有目標的基礎上明晰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實踐中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二)理解“點”1.請分別用“”和“”劃出描寫小嘎子和胖墩兒的句子。2.在這兩個人物中,你喜歡誰?3.請運用以上學法,選擇你喜歡的人物進行品讀。(1)學生圍繞學法進行自學。(2)在小組內進行交流。(3)指名回答交流情況。(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運用學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文本,邊讀邊思,以思促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掌握閱讀與寫作的方法。)4.指導學生朗讀“點“的句子,邊讀并配上動作體會。5.評價學生的朗讀。(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景指導朗讀,讓學生邊聯想邊做動作,腦海中浮現出摔跤的畫面,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循序漸進,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6.過渡:通過剛才精彩的表演和會心的朗讀,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學們的心中。那么,在同學們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兒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請同學們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你認為合適的詞語:___________的小嘎子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兒(設計意圖:以讀為本,以讀促悟,引導學生進行多元解讀,走進課文,走近主人公,進一步概括人物的特點,讓學生對人物有了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六、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作者之所以把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寫得如此生動形象是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呢?2.指名回答,師總結:(1)點面結合。(2)刻畫人物特點。(3)對比反襯3.總結刻畫人物的方法。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筆,描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塑造了兩個人特點鮮明、天真可愛的人物。小嘎子活潑,調皮,小胖墩兒沉穩,憨厚,只要讀過這段文字,相信對這兩個人物就會過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畫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呢?用了這樣的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主要采用動作描寫的方法,準確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也兼用語言描寫的方法,生動地刻畫了兩個人物不同的特點。運用這樣的方法,就使讀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設計意圖:本篇課文在寫作上有很鮮明的特色,可以說是一篇很好的寫作例文。寫作方法不是簡單、直接地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去探究發現,這樣,學生更能掌握讀書方法和寫作方法,語文素養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形象和描寫人物的方法。(設計意圖: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學生的感受正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進行感情朗讀,做到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在讀中積淀語感,掌握寫作的方法。)5.下面請運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修改我們昨天寫的《籃球比賽》,注意點面結合,并對人物的動作進行細致的描寫。6.總結學生修改情況。(設計意圖:本設計就試圖幫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反饋系統,這就是讓學生把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到修改習作中,這樣有法可循,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修改習作的興致,讓他們充分體會習作成功帶來的樂趣,這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七、遷移閱讀,讀寫練習(作業)1.拓展閱讀《小兵張嘎》、《小游擊隊員》等,并摘抄描寫人物的精彩語句。2.讀寫遷移練習:寫一寫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比賽摔跤的第二、第三回合。(設計意圖:閱讀《小兵張嘎》、《小游擊隊員》,是在努力踐行《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這一要求,深化學習的內容,加強閱讀積累,讀寫遷移練習是為了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寫作技能。)板書設計: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比賽摔跤活潑調皮沉穩憨厚(點面結合刻畫人物對比反襯)(設計意圖:全面而簡明地突出人物特點,緊扣內容重點,引導學生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了解表現方法,讓人一目了然)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14
一、說教材 《人物描寫一組》是課標版五年級下第七單元作家筆下的人專題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由3個獨立的片段組成。《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是《人物描寫一組》中第一個片段,選自作家徐光耀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題目為編者所加。這個片段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塑造了小嘎子和胖墩兒這兩個鮮活的兒童形象。片段中動詞的準確運用兼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使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躍然紙上,堪稱人物描寫的經典之作! 《、說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識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破綻、咕咚、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小嘎子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摹⒄f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诖耍覝蕚洳捎玫慕谭ㄊ侵v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W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四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新課 1觀看影片《小兵張嘎》,談談對你所了解的小嘎子的印象:機智、勇敢…… (借助電視劇《小兵張嘎》,和學生暢談小嘎子這一人物,建立起與學生已有經驗的聯系點,能一下子縮短本文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氣氛和高昂的興趣中展開教學。) 2、揭題: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徐光耀爺爺的小說《小兵張嘎》中的一個片段描寫《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3、讀課題,說說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ㄋ麄冎g是怎樣摔跤的?結果又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環節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1、出示自讀要求(1)選擇喜歡的方式讀片段,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理解詞語! (2)想一想,他們是如何摔跤的? 2、學生自讀。做批注! 3、檢查自學詞語情況。 4、說說小嘎子和胖墩兒是怎樣摔跤的? (提醒學生注意課文中的一些生字的讀音和一些兒化音詞語的讀法,培養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環節3:研讀賞析 。ㄒ唬(1)(2)(3)的順序可以打亂,根據學生交流句子的順序朗讀感悟] (1)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 ∵@一句雖然寫的是倆人,但也包括嘎子,什么詞語體現了嘎子的特點?(板書:虎勢兒一站) a:什么叫“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指名說。神態是怎么樣的?是一雙怎么樣的眼睛?手和腳又是怎么放的?請學生做一下動作。同桌倆人互做動作! ∽x出老虎的勇猛,把這種逼人的氣勢讀出來,更加虎虎生威些 b:這時嘎子心里在想些什么? 指名說 c:“虎勢兒一站”,站出了一個怎樣的嘎子?(板書:站——氣勢逼人) 誰能把你的體會放到句子里來讀一讀,讓我們感受感受這種威風與氣勢? 感情朗讀:指名讀,大家一起讀,讀出威風凜凜的感覺! 。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a:這一招的主要動作是什么?猴兒似的蹦來蹦去是怎么樣的? b:他為什么不來硬的?這樣蹦來蹦去的目的是什么? 在蹦的過程中他在想什么? c:從這招中你看到了一個怎么的嘎子?(板:蹦——富有心計) 。3)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 a:小嘎子使用了最后一招——(板書:鉤)為什么會用這一鉤?(沉不住氣)他想取勝的心情太迫切了, b:這一鉤,鉤掉了什么? 交流:鉤掉了勝利的希望、打賭的手槍、機警敏捷、逼人氣勢、心計 c:從這一鉤上,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板書:求勝心切) (二)導語:要是換在平日里,機警敏捷、富有心計的小嘎子早就獲勝了,可今天他的對手是誰?胖墩兒可是摔跤的——慣手。什么是慣手?高手、能手……找出能體現胖墩兒是摔跤慣手的句子。 [(1)(2)(3)句一起出示,讀一讀,想一想,從哪些地方特別能看出胖墩是慣手?] (1)“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幾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 “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這幾個動作說明什么? 為什么能夠說出這句話? 讀一讀,你有什么感受?從哪兒感受到的?抓住動作、語言談感受 。ò鍟盒赜谐芍瘢└星槔首x (2)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為什么用塌,不用彎?為什么要合襠,否則就露了?鼓著眼珠子,他在看什么?) 從這三個詞,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胖墩兒?(板書:沉穩老練) 誰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感情朗讀 胖墩兒如此穩如泰山,真是難以對付。 。3)出示: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搬不動他! ∧男┰~語體現出他是個厲害的對手?(膀大腰粗:身體強壯;一身牛勁兒:力大如牛;推拉拽頂:一個詞描寫了哪幾個動作?說明各種招術在胖墩兒面前都——失靈了) 誰來讀一讀,把胖墩兒的實力讀出來?感情朗讀 。ㄖ攸c抓住人物的動作來體會人物的形象,讓學生邊讀邊感悟,邊讀邊想象,體會人物的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環節4:拓展延伸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兩個特點鮮明,天真可愛的少年形象。同學們也一定注意到了徐光耀爺爺把這兩位人物寫得如此鮮活,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來進行描寫呢?(主要是動作描寫,兼有語言和心理描寫) 那么第二次比賽,他們會比什么呢?小嘎子會想到使什么巧招兒呢?請大家課外抓住人物的動作和其他描寫方式,展開想象,寫一寫嘎子和胖墩兒的第二次比賽片斷。 。ㄐ〗Y作者在動作描寫上的精妙之處,讓學生進行課后小練筆,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以上,我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15
磨課,那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悶與執著;磨課,那種“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個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迷惘與彷徨;磨課,又給帶給你 “撥開云霧見月明”的爽朗與自得。那痛與喜的交織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深夜。回味起來,有點后怕,回味起來,又非常的充實,磨一次,蛻變一次。這次選擇磨課的文章是《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本組課文圍繞“作家筆下的人”這一專題,學習目標是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我上的《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就是其中的一個片段。 文章只是一個片斷,對人物的感知和原著相比,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所以,課前我就布置學生了解《小兵張嘎》這本書,特別是小嘎子這一人物,只有這樣,在學文時學生才能充分感知。針對這一單元的學習目標,課一開始,我安排了一個輕松的游戲猜一猜,每個謎面都是描寫人物動作的句子,讓學生隱約從動詞描寫中體會人物性格,從而在讀寫中加以運用。然后我再讓學生學習課文,體會怎樣把一件事寫具體,怎樣使人物的形象更鮮明。這篇課文對人物的動作描寫極為細致,所以我在上課時特別注重對動詞的講解,使學生明白動詞對反映人物形象的作用。最后讓學生寫一寫小嘎子和胖墩兒的第二次摔跤,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對新學的知識進行了運用、鞏固。一、課前談話,潤物無聲。課開始的談話,幾次磨課次次都有修改。原本是猜水滸人物外號,也做出猜測人物動作、外貌、心理等的描寫,從而掌握這類作文的寫作方法,但是過于零碎,重點不突出,就大膽放棄了。最后定位在選擇五個由遠而近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的動作描寫。只見他脫了冠著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我哭號,躲避,最后還是冒著大雨上學去了。在猜測孫悟空這一人物中,很多孩子機靈地猜測是小嘎子,細讀這句子,上樹摘桃子的不止孫悟空,如果課外能找些有標志性動作的句子,可能效果更加好。但是太過于標志性又沒有可猜性,學生個個都知道,就失去了游戲的玩勁。林海音父親的“打”,這一動作倒十分鮮明,學生也看出《城南舊事》,略知一二。但內容過于繁瑣,也大膽摒棄了。換作他從不著急,慢慢地走,總會到的;慢慢地嚼,總會吃飽的。學生一下子就猜中了林海音,漸漸掉入了我設計的陷阱中。我暗自高興,氣氛也漸漸進入高潮。我將計就計,引導學生從動詞中發現到底是誰?但是游戲就是游戲,應該在輕松中度過,正是教師的干涉,使得這一輕松環節總顯得課堂味道太濃。這堂課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在體會作者用詞精彩的同時,能掌握一定人物描寫的方法,特別是學習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二、初讀做好減法,感受印象。原本設計是讓學生找表現嘎子、胖墩兒性格特點的句子。學生把本課中所有能體現的句子一一挖掘出來,然后老師再分別一一細致解讀分析人物性格特點。所謂搜腸刮肚,不絲不落。零碎地講解,時間占用很大,在第一次磨課時連寫話的時間都沒有了,只好果斷放棄。第二次調整了思路,做好減法,有舍才有得。把重點放在嘎子身上,而胖墩兒留給學生自由說,時間上給了寫話一定的空間,但是閱讀課,讀得不夠深入。第三次,專門在摔跤的過程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這樣有意識地讀比自由散漫地讀更加有針對性。學生交流印象,學生紛紛提到嘎子聰明、機靈、善良、狡猾、有心機……三、再讀再做加法,關注表達。初讀中,學生羅列了許多胖墩和小嘎子的特點,但是這些特點多且零散,并不能讓學生很好地進入角色,理解嘎子這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大膽揚棄過多的性格特點,而挑選一個最能表現他性格的詞語——機靈,圍繞“機靈”展開學習。從而讓全文的主線更加清晰。師:嘎子的機靈樣兒,你是從課文的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自己再讀讀課文找找。四人小組交流學生集體交流。教師引導。①“要不——摔跤。”(語言、心理)②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心理、動作)③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動作、心理)④小嘎子已經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動作)師:今天是比賽摔跤,那么讓我們來研究研究這摔跤的過程,怎么從摔跤的動作中讀出機靈?圍繞三個重要動詞來深入學習人物性格特點。抓住“圍著”、“蹦來蹦去”、“鉤”三個動詞。課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很多,但是比賽摔跤,精彩點也是摔跤的動作上對小嘎子極為細致的動作描寫,我原本設計了讓學生找所有的動詞,結果時間不夠,讀得不夠,體會得也不夠。與其粗略大把抓,不如簡略些,提升些。采取“讀讀 ——悟悟——讀讀”,有感情地提升朗讀水平。四、角色互換,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在胖墩學習中,本來磨課后多次修改,是讓學生自己說說學習人物描寫方法后,自己談談作者怎樣描寫胖墩。學生講解,但是教師總是在不斷引導,這樣浪費不少時間,也反應不出學生真正的水平。師:我也模仿課文寫了篇大作,請你們賜教,看看這樣寫行不行?出示:起初,小胖墩兒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墒切「伦右彩莻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這樣一來,小胖墩兒可上了當:小嘎子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小胖墩已經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小嘎子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生:讀。(生笑)師: 調換了一下小嘎子的胖墩兒的角色,說說哪里不合適。生:交流人物形象與動作不符。師: 你覺得他們兩人的動作能換嗎?為什么不行?(理解人物的動作可以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師:看來改寫也不是那么容易,還的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來表現。改變互換后,學生積極性高了許多。但是屏幕出示的時候小嘎子和胖墩兒的對比可以更加明顯一些,幻燈片出示時候可以更加明確兩個不同的孩子。有的學生很快發現從外貌上,小嘎子是不符合“膀大腰粗”的。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先進性,用橡皮擦隱去外貌的詞語,再次把重點引導到動詞上,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體會用詞的準確性。五、讀寫結合仿寫二次摔跤。直接讓學生寫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后,他……學生思維并沒有真正打開。還可以在課堂上穿插短暫的錄像資料,可以讓學生先預測第二次摔跤將會怎樣,嘎子會對胖墩說些什么?用些什么招?第二次摔跤結局又會怎樣?然后有幾十秒時間展示一下原著的魅力。師:同學們,通過品味詞語,我們對小嘎子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F在就你的了解,小嘎子摔跤輸了,而且摔得是仰面朝天,你覺得他此時此刻心里會怎么想?會對胖墩說什么?師旁白:兒童小說《小兵張嘎》中,小嘎子摔跤失敗后說的一句話:“慢著!”小嘎子腦門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們是三盤兩勝,倒一回就歸你啦?——還有兩盤呢!”“又三盤兩勝啦,你可真會耍賴!好,三盤就三盤!”生齊讀。 師:是的,同學們你們猜中了,第二次摔跤開始了。你猜小嘎子這回會用什么招?比賽結局又會怎樣?生:我覺得小嘎子會贏的。生:我覺得這次小嘎子還是會輸! 煟汉,嘎子失敗了,他可不服輸。他腦瓜子可機靈了,這回可不能那么干了,我的……請根據你對小嘎子的了解,想想這回嘎子會用什么招,請你接下去寫你心目中的第二次摔跤的片斷。在充分鋪墊之后,才盡情創作,接著讓學生自己做導演,導演第二次摔跤,看看小嘎子又會用什么招?讓學生引導到動作上去。從而秉承大膽揚棄的風格。又從動作入手,讓學生習得寫作技巧,遷移習作方法,有話可說,有文可寫。 學生作品第二次摔跤剛開始,小嘎子就左跑右跑,滿臉神氣,胖墩兒心里暗暗想:“嘎子在干嗎呢?”嘎子假裝跑到胖墩兒的東邊,要向他發動攻擊,胖墩兒果然中計了。小嘎子見他中計,一個跨步就跑到胖墩兒西邊,用手摟住胖墩兒,用腳鉤住他的腳,用力一拉,胖墩兒摔得個仰面朝天!嘎子上一次的摔跤比賽敗給了胖墩兒,心里很不服氣。今天便鼓起勇氣向胖墩兒再次挑戰…… 胖墩見他來了,便只好和他再賽一場。“這次我可玩真格的了,你可要小心呦!”嘎子還沒等開始摔跤,便上來就給胖墩兒來了個下馬威,使胖墩兒的氣勢削弱了一大半。兩人各站一方,兩人對視著,可嘎子的眼里透露出的是無比的堅定。而胖墩兒的眼神則有點膽怯。這場“戰斗”,吸引了不少小孩的圍觀。嘎子這次改變了戰術,他現長著自己靈活的身體為著胖墩兒來回轉,胖墩也跟著他跑的轉,防止他來突襲。可胖墩兒那兒是嘎子的對手,不一會兒他頭暈眼花,天旋地轉。小嘎子就是要得這個時機,使盡全身力氣,好不容易搬起了他一條腿,嘎子再一咬牙、一用力,胖墩兒“咚”的一聲摔在地上。這時胖墩反應過來,可已晚了,看到嘎子用大拇指滑過鼻子,轉身走去。胖墩看到嘎子的背影揚長而去,心里憤憤不平…… 大膽揚棄 整體優化——《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展示課教案 課前游戲談話,激情入趣只見他脫下衣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只見他雙手掄起哨棒,使盡平生氣力,從半空劈下來。只聽見一聲響,簌地把那樹枝帶葉打下來。他從不著急,慢慢地走,總會到的;慢慢地嚼,總會吃飽的。他輕輕地拿起粉筆,高舉起右手放在黑板上,突然聽到身后有一丁點兒動靜,轉過身,眼睛直直地盯著那位同學。一、揭題質疑1.今天我們來認識兩位新朋友?(出示圖片)師:報一下他們的大名?——小嘎子 ——小胖墩兒(板書——嘎子或者胖墩)師:知道他們為什么比賽摔跤嗎?他們倆為了得到對方的“槍”和“鞭”,想通過摔跤的方式,一比高下。贏的一方可以獲得對方的玩意。2. 今天讓我們走進課文,讀讀課文,思考在摔跤過程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初讀課文,交流1.交流。①師:讀了課文?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師:小嘎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交流,師概括板書。小嘎子:機靈 聰明,有計策,小聰明小胖墩兒:力氣大 自信 機靈②師:你覺得最能體現小嘎子性格的是哪個詞?生交流。(師引導:聰明的人看起來非常機靈、機智的人給人感覺比較機靈、狡猾有點鬼機靈、有心計……)③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嘎子的機靈樣,你是從課文的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三、細讀課文,解讀嘎子人物形象。(一)交流嘎子形象。1.嘎子的機靈樣兒,你是從課文的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自己再讀讀課文找找。四人小組交流學生集體交流。教師引導。①“要不——摔跤。”(語言、心理)②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心理、動作)③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動作、心理)④小嘎子已經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動作)2. 師:今天是比賽摔跤,那么讓我們來研究研究這摔跤的過程,怎么從摔跤的動作中讀出機靈?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最后倆人在揪的過程中,小嘎子已經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師:自讀這段話,請你圈出描寫嘎子摔跤的精彩動作。生自讀句子圈詞語。師:誰來讀讀這句話?你圈了哪些動詞?生交流。隨機出示。生: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鉤。[板書]③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1. 師:理解:猴兒似的蹦來蹦去。圍。你體會到了什么?生:把嘎子比喻成小猴子,蹦來蹦去,看出了他非常機靈,好動。2. 師:走近小嘎子,用你的眼睛去發現,去觀察,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他正在做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機靈的嘎子,正在上竄下跳。師:你注意到他的那雙眼睛了嗎?那是一雙怎樣的眼睛?生:那是一雙眼珠瞪得很大的眼睛。生:那是一雙虎視眈眈的眼睛。3. 師:請你走進嘎子的內心,琢磨琢磨,在嘎子的這蹦來蹦去的過程中,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生:嘎子在想:我得利用我身手敏捷的優勢,采用“轉功”把胖墩給轉暈再說。生:想要我的槍,做夢去吧!生:我一定要打敗你。4. 師:你覺得,這蹦來蹦去,蹦出了什么?生:體會到嘎子雖然小,卻十分有計策,愛動腦筋。 板書:有計策師小結,從動作描寫中,生動地展現了嘎子機靈的性格特點。5.一起讀出機靈的嘎子。生齊讀。④.出示:小嘎子已經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師:盡管嘎子十分機靈,可是對手太強了,幾個回合下來小嘎子已經——生個讀。理解:鉤。1.師:現在摔跤進行到什么程度了?2.小嘎子使用了什么戰術?他這時又會想什么?3. 師:孩子們,小嘎子這一鉤,鉤掉了什么?生交流:可能鉤掉了他的槍,可能鉤掉了他的自信,可能鉤掉了……4. 師:從嘎子的這一鉤,你還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生:我覺得嘎子些沉不住氣,我看到了一個求勝心切的嘎子。板書:求勝心切5.師:嘎子會服氣嗎? 板書:不服輸生交流。生個讀,生齊讀。四、比較動作,角色互換。1.我也模仿課文寫了篇大作,請你們賜教,看看這樣寫行不行?出示:起初,小胖墩兒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墒切「伦右彩莻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這樣一來,小胖墩兒可上了當:小嘎子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小胖墩已經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小嘎子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1. 調換了一下小嘎子的胖墩兒的角色,說說哪里不合適。2. 你覺得他們兩人的動作能換嗎?為什么不行?(理解人物的動作可以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師:看來改寫也不是那么容易,還的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來表現。五、補充第一次摔跤后的原話。1. 師:同學們,通過品味詞語,我們對小嘎子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就你的了解,小嘎子摔跤輸了,而且摔得是仰面朝天,你覺得他此時此刻心里會怎么想?會對胖墩說什么?生:我覺得小嘎子心里會很不服氣,他會說:有本事再來一盤! ∩何矣X得小嘎子此時心里會很害羞,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一開始他信心百倍的。生:小嘎子心里會很著急,因為他的手槍輸掉了,但是他又不能這樣就輸了,所以他會說:“胖墩,摔跤摔不過你,咱來爬樹,怎樣?”師:小嘎子當時到底怎么說的呢?2. 師旁白:兒童小說《小兵張嘎》中,小嘎子摔跤失敗后說的一句話:“慢著!”小嘎子腦門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們是三盤兩勝,倒一回就歸你啦?——還有兩盤呢!”“又三盤兩勝啦,你可真會耍賴!好,三盤就三盤!”生齊讀。3. 師:是的,同學們你們猜中了,第二次摔跤開始了。你猜小嘎子這回會用什么招?比賽結局又會怎樣?生:我覺得小嘎子會贏的。生:我覺得這次小嘎子還是會輸。 師:好,根據你對小嘎子的了解,想想這回嘎子會用什么招,請你接下去寫你心目中的第二次摔跤的片斷。五、寫話訓練。第二次摔跤開始了 。1.生齊動筆。2.生交流自己的作品。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16
設計理念:
本設計緊扣單元的訓練重點,力求體現“細讀文本、揣摩人物、領悟寫法”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最大限度地把教學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給學生更多發揮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過程中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悟,感受人物的鮮活形象,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達到讀、說、寫有效結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3.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2.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小兵張嘎》的錄像片斷、圖片、音樂等相關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緊扣主題,初步認識人物形象
1.導語:同學們,在這學期的語文學習中,我們結識了不少作家筆下的人物——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顧全大局的藺相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這些人物都有著鮮明的性格特點,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讓我們走進第七組的課文,再來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度宋锩鑼懸唤M》中的第一個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強調“嘎”和“墩兒”的讀音。]
2.[先后出示小嘎子和胖墩兒的圖片]簡介兩位人物。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個片斷就是描寫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一場面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
設計意圖:針對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導入的設計可單刀直入,以單元導語引領學生進入課堂,并以直觀的圖片初識人物,為走進文本,感受人物的鮮活形象作了很好的鋪墊,也可謂是水到渠成了。
二、提綱導路,整體把握人物形象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一遍,注意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順。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查查字典。
。1)出示難讀字音,幫助學生正音。
精神抖擻(sǒu) 塌(t。┲ 合了襠(dānɡ)
三抓兩撓(náo) 推拉拽(zhuài)頂 冷絆(bàn)子
(2)點撥解釋:塌(t。┲ 合了襠(dānɡ)冷絆(bàn)子
。3)強調生字寫法:“塌”和“拽”。
2. 明確一些難讀的字詞后,再次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這個片斷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
3. 讀了課文,小嘎子和胖墩兒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蹘熒餐爬ǎ盒「伦訖C靈、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等個性特點;胖墩兒憨厚、誠實等個性特點。]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小嘎子:機靈、爭強好勝、富有心計……
胖墩兒:憨厚、誠實……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極具北方方言特色的文章,對于南方的孩子來說,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文中一些語言表達習慣與南方截然不同,尤其“冷絆子”“合了襠”等詞語,學生都較為陌生,因此,在初讀過程中,掃清這些難讀詞語的障礙,幫助學生更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人物形象,為進一步感悟人物個性特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走進文本,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過渡: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性格特點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找出有關語句,用劃出描寫小嘎子的,用劃出描寫胖墩兒的。劃完后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指名學生匯報,相應出示有關的句子。]
。ㄒ唬┵p識嘎子的“靈”
1. 哪句話可以看出小嘎子機靈的?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一摟。” [課件出示句子1]
2. [此句指導理解]從哪些詞語可以感受到嘎子的機靈?點撥:“手疾眼快”看出他——[機靈];小嘎子為什么“不跟他一*一摟”?這又可以看出他怎樣的性格特點?
[對手很強,所以小嘎子就不跟他一*一摟,可見嘎子的確是富有心計!]
3. 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機靈。[先個別讀后齊讀]
4. 還能從哪些句子看出嘎子機靈、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課件出示句子2]
5. [此句指導理解]從哪些詞語最能體會到這一特點?
[點撥:“使巧招”、“下冷絆子”可以看出嘎子有心計,“猴兒似的”可以看出他的動作敏捷,靈活。]
6. 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靈活。[舉行男女擂臺賽]
7. 繼續交流其它句子。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 [課件出示句子3]
8. [引導]嘎子沉不住氣了,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么呢?[想象說話]同學們仿佛見到一個怎樣的嘎子呀?[爭強好勝]他爭強好勝,時時刻刻想把對手打敗,即使到比賽的最后,他還想使巧招!他使出了什么巧招呢?[用腳腕子去鉤胖墩兒的腿]你看,小嘎子的的確確很機靈,很有心計。
9. 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機靈、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先指名讀后齊讀]
過渡:這一鉤,鉤掉了嘎子的什么?[勝利的希望]要是換在平日里,機靈的小嘎子也許早就獲勝了,可是他今天的對手是誰?[胖墩兒]這是一個怎樣的對手?找出有關句子!
(二)品讀胖墩的“實”
1. [學生自由匯報描寫小胖墩的句子。]
、拧翱墒切∨侄諆阂彩莻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
破綻。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
、啤斑@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任你怎樣推拉拽頂,
硬是扳他不動! [課件相應出示句子]
2. [指名讀句子]這對手有什么特點?[“膀大腰粗”、“一身牛勁”]胖墩兒也不是善男信女,他也是一個摔跤的慣手,從哪些詞語看出來?[引導學生找出“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等詞語。]
3. 品讀這兩句話,我們班有沒有膀大腰粗的同學呀?請他來演演胖墩兒吧![指名學生上臺表演]
。ㄈ┗匚秱z小的“勢”
過渡:嘎子和胖墩兒都是摔跤的慣手,他們旗鼓相當。從開始對陣到揪在了一起,處處看出他們的勇猛,請大家讀讀這兩個句子。[自由讀后指名讀并點評,點撥“虎勢兒”和“公雞鹐架”。]
[公雞鹐架:指公雞打架時,彼此試著用尖嘴啄對方的架勢。課文中是指小嘎子和胖墩兒已做好摔跤的準備,就像兩只即將爭斗在一起的公雞一樣。]
1.“老虎”,“斗雞”給你們怎樣的感覺?[相應出示圖片讓學生感受其威猛的氣勢]
2. 指導朗讀,讀出他們的威風來。
小結:他們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走馬燈”就是旋轉的民間彩燈。他們三抓兩撓地揪在一起。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輸了!
3. 如此精彩的摔跤場面,讓我們再次來重溫一下他們的摔跤過程吧。鄄シ配浵瘢
4. 看完錄像,覺得摔跤場面怎樣?[學生談感受]
[再次出示重點句子]結合這些句子,誰愿意上來演演他們摔跤的過程?[配激斗音樂,學生表演]
6. 小嘎子和胖墩兒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位人物你們喜歡哪個?喜歡他的什么?
小結:走進文本,我們認識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一個爭強好勝、心計十足,一個身體壯實、憨厚可拘,真是讓人過目不忘!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朗讀,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內心世界,感受人物鮮活形象;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等方面描寫突出嘎子的機靈、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也感受到胖墩的憨厚、誠實等個性特點。
四、總結運用,領會人物描寫方法
1. 徐光耀爺爺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方面來表現這兩個人物個性特點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匯報后,教師作總結]
2. 小結: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等描寫的方法,生動地刻畫了兩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就使我們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
3. [寫法遷移運用]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見到類似的活動場面,如:課室里,同學們大掃除的情景;操場上,同學們大課間的活動場面;體育課上,同學們舉行籃球賽的場面……請仿照作者的描寫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用三、四句話寫一個你印象最深的場面。寫完后,與自己的好朋友分享成果,并作進一步的修改吧![匯報寫話,修改完善。]
4. 徐光耀爺爺寫得如此生動,咱們來演演這些鏡頭!哪句話描寫讓你印象深刻的,你就仔細品讀,想想怎樣演好!邀請自己的同桌或小組的成員參與。
5.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新的朋友,體會到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在以后的習作中我們要注意運用,把文章寫得更好些。
設計意圖:學生從徐光耀爺爺筆下感受到鮮活的人物形象后,最終還得回歸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簡單的一個小練筆,運用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達到讀與寫的有效結合;深入對文本的探索轉為精彩的演繹,更能激發學生對純真童年生活的表達欲望。
五、巧設作業,拓展閱讀豐富形象
1.徐光耀爺爺寫得如此惟妙惟肖,請找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細品讀,再想想怎樣演好!
2.閱讀寫人的文章或書籍,如:《小兵張嘎》、《小英雄雨來》等,并摘抄描寫人物的精彩語句。
六、板書設計:
22、人物描寫一組
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
小嘎子:機靈、富有心計、爭強好勝……
胖墩兒:憨厚、誠實……
設計意圖:抓住人物個性特點,突出人物的鮮活形象。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篇17
一、教學設計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一課的第一個片斷。這個片斷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頑皮、機靈、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教學時,我初步設計要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從而拉近學生和文本主人公的距離。
二、課堂實錄(片斷)
師:同學們,誰來說說這“虎勢兒一站”,你體會出什么?
生:我體會出小嘎子的威猛。
生|:我體會出小嘎子像小老虎一樣威風。
師:你體會的真好!盎輧骸钡摹盎ⅰ敝傅木褪恰袄匣ⅰ。老虎給你們有什么樣的感覺?
生:威風凜凜。
生:兇狠無比。
生:氣勢洶洶。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對。小嘎子這“虎勢兒一站”,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生:我看到了小嘎子正虎視眈眈地盯著胖墩兒。
生:我看到了小嘎子很威風、很有氣勢。
師:透過小嘎子的眼睛,我們能猜猜他心里在想什么嗎?
生:哼,我不絆倒你才怪哩。
生:他在想,小胖墩兒,你放馬過來,看我怎么用巧招贏你。
師:(指著板書“虎勢兒一站”)誰來讀一讀這個詞,感受一下小嘎子的威風。
指名讀,評議后齊讀。
師:這“虎勢兒一站”,你覺得站出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生:站出了勇敢的嘎子。
生:站出了自信的嘎子。
生:站出了威風的嘎子。
生:還站出了一個聰明機靈的嘎子。
……
三、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節選自我國當代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家徐光耀先生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這部小說曾搬上熒幕,主人公小嘎子的英雄形象曾經影響了幾代人。要想讓學生很好的解讀文本,必須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
這篇課文中有很多詞語運用的生動形象,抓住這些關鍵詞語,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我在教學設計時,把與小嘎子動作神態相關的句子組合成一段,讓學生從中找出能表現小嘎子性格的詞語。課堂上,學生很快就找到這些詞語,我讓學生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去,放到它所在的那句話中去,一邊細細品讀,認真品味,一邊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悟。“虎勢兒一站”就是作者運用的很準確的一個詞語。學生從字面中的“虎”,看到了氣勢洶洶;從聯想其眼神,看到了虎視眈眈;從眼神揣摩心理,想到了其豐富的內心活動;從這“站”中仿佛看到了一個充滿自信、機靈好斗的小嘎子。這樣一來,學生仿佛看見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小嘎子。
抓住重點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既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又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讓學生可以更形象地解讀文本,這樣學語文就覺得很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