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課題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1 課時 教 學 目 標 1.會讀本課的5個生字和兒化音,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和小胖墩兒這兩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3.通過想象,寫第二次摔跤,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2.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動態修改) 一、導入:玩猜猜猜的游戲,猜小說人物孫悟空、諸葛亮等。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人物,他叫張嘎,13歲,人稱小嘎子。他是作家徐光耀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的主人公。 板書:小嘎子 《小兵張嘎》以1943年的白洋淀為背景,講述在抗日戰爭時期,生長在白洋淀附近的張嘎在老鐘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憑著自己的勇敢機智,最終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八路軍戰士的過程。 今天學習他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一部分。知道他們為什么要摔跤嗎?(有一次,小伙伴胖墩兒很想得到老鐘叔送給嘎子的木槍,也用自己的鞭炮來交換,最后通過摔跤決定勝負。) 評:從課文的特殊背景引入,為后面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激烈戰斗做鋪墊。 板書: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人物形象 1. 正音,把課文讀一遍,注意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順。 2. 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 3. 思考:小嘎子和胖墩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老師適當板書 三、品讀課文,體會描寫人物的方法 (一) 品讀小嘎子 1、用直線畫出描寫小嘎子的句子,說說體現了人物的哪些特點。 2、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句子,進一步細細品味。 課件出示句子: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課件出示句子1] (1)[此句指導理解]從哪些詞語可以感受到嘎子的機靈?點撥:“手疾眼快”看出他——[機靈];小嘎子為什么“不跟他一*一摟”?這又可以看出他怎樣的性格特點? [對手很強,所以小嘎子就不跟他一*一摟,可見嘎子的確是富有心計、聰明!] (2)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機靈。[先個別讀后齊讀]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課件出示句子2] (1)[此句指導理解]從哪些詞語最能體會到這一特點? [點撥:“使巧招”、“下冷絆子”可以看出嘎子有心計,“猴兒似的”可以看出他的動作敏捷,靈活。] (2)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靈活。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 [課件出示句子3] (1)[引導]嘎子沉不住氣了,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么呢?[想象說話]同學們仿佛見到一個怎樣的嘎子呀?[爭強好勝]他爭強好勝,時時刻刻想把對手打敗,即使到比賽的最后,他還想使巧招!他使出了什么巧招呢?[用腳腕子去鉤胖墩兒的腿]你看,小嘎子的的確確很機靈,很有心計。 (2) 指導朗讀,讀出嘎子的機靈、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先指名讀后齊讀] 評:在品讀小嘎子的時候,基本停留在對人物性格的挖掘上。雖然能抓到“手疾眼快”、“猴兒似的”等詞作為語言點,但是還是感覺難以深入下去。倒是在“語言表達的形式”上有所開發,例如用了兩個比喻句。 (二)品讀胖墩 1、學生用波浪線劃出描寫小胖墩的句子。 2、交流:學生回答后,老師出示句子,進一步細細品味 ●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 破綻。 ●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任你怎樣推拉拽頂, 硬是扳他不動。 [課件相應出示句子] (1)[指名讀句子] (2)這對手有什么特點?(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他也是一個摔跤的慣手,從哪些詞語看出來?[引導學生找出“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等詞語。] 走進文本,我們認識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一個爭強好勝、聰明機靈,一個身體壯實、憨態可掬,! 評:是否先品讀胖墩兒的形象?讓大家了解一個摔跤慣手,也不好對付,在此基礎上再來鉆研小嘎子是怎樣對付這個厲害的對手的。 (三)領會人物描寫方法 思考:文中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方面來表現這兩個人物個性特點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 四人小組討論 2、 學生匯報,教師總結小結:(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等描寫的方法,生動地刻畫了兩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就使我們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 作業設計 思考文章各類人物描寫的作用。 板書設計 22、人物描寫一組 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 小嘎子:聰明機靈 爭強好勝…… 胖墩兒:憨厚、誠實…… 教學反思 教《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節課,我圍繞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句子,體會人物(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性格特點這個教學重點展開教學。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讀自悟,找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句子作批注,寫體會,并在小組中交流體會,然后全班交流。大部分學生對兩個人物的性格都很清楚。課堂上也利用語文的工具性,讓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內容,有意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學生學得比較輕松。 不足:由于前面讀詞讀句花多了時間,更由于課件內容太多而耽誤時間,一節課內沒有完成讓學生寫想象中第二次比賽摔跤的情景,實現讀寫結合、掌握寫人方法的任務。比較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