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好朋友教案(精選5篇)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好朋友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2、聆聽《口哨與小狗》
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4、表演《拉勾勾》
二、教學總目標: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和大家一起整齊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三、教材分析:
1.管弦樂《玩具兵進行曲》
很多作曲家都寫過以玩具兵為題材的兒童歌曲,例如皮埃爾的《玩具兵進行曲》,伊格魯的《玩具兵閱兵式》,柴科夫斯基的舞劇《胡桃夾子》中的《玩具兵小進行曲》,波埃魯涅的《玩具兵》等。但是,德國作曲家萊昂•耶塞爾寫的這首《玩具兵進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廣的一首。
萊昂•耶塞爾生于1871年。《玩具兵進行曲》據說是作曲家回憶起小時候做的一個甜蜜的夢,用夢境里的故事寫成。內容是這樣的:
晚上,小主人睡覺了,玩具兵們一個個從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來。他們先排列成整齊的隊伍*,后來又打鬧嬉耍。正當天剛蒙亮的時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們驚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開箱子一看,玩具們東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來剛才是一場美麗的夢。
這支樂曲用復三部曲式寫成。C大調,2/4拍。前面有個短小的引子,描寫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軍鼓為前導開始*。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魚聲,那叮叮篤篤的音響更增加了兒童的樂趣。第一部分情調明朗活潑,第二部分主題雄壯而有氣勢,反復時,加進了短笛、木琴、小鐘琴,顯得活潑風趣。然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接尾聲。在尾聲里,作曲家用半音階快速下行滑音,將玩具兵發現小主人醒了那驚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動作描繪得十分生動、逼真,樂曲最后用一個長音結束。
2.管弦樂《口哨與小狗》
《口哨與小狗》,又譯《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1870-1943)于1905年創作的一首通俗管弦樂小曲。它描繪了小主人吹著口哨,和心愛的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輕松、活潑、形象逼真、可愛。樂曲用單三部曲式寫成,C大調,2/4拍
3、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創作歌曲,2/4拍,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的節奏規整,多為一音一字,詞曲結合緊密,以親切的詢問名字的方式,自報姓名,互相認識,作為友誼的開始。這首歌作為起始課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自然的條件,消除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陌生感,使學生對音樂課和音樂老師多一份親切感。
歌曲在課本上采用兒童一問一答的對話方式,配上活潑的插圖,使學生看起來親切,縮短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之間的心理距離。
4.歌曲《拉勾勾》
《拉勾勾》是一首優美的兒童歌曲。3/4拍,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拉勾勾是小朋友的一種游戲,游戲時兩個人用自己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口唱歌謠,表示友誼。作者正是抓住了兒童這一游戲特點,創作了這首歌曲。歌曲的節奏平穩、舒展,三拍子的運用增加了親切感,旋律主要采用變化重復的手法,使小曲在變化中統一,形成完整的結構。歌曲具有天真的想象力,用金勾勾,銀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誼的珍貴,教育孩子友愛、團結。
四、教學重點:
1、培養學習興趣,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整齊地演唱,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
五、教學難點:
三拍子韻律的感受。
六、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悉音樂教室的環境,知道自己在音樂教室里的座位。
2、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認識老師與同學。
3、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教學重點:
1、能夠很快地記住自己的座位。
2、在游戲與學習活動中,大膽、大方地與老師、同學交往。3、能夠隨音樂做即興表演。
教學準備:
1、教學光盤
2、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演唱與伴奏
3、《玩具兵進行曲》欣賞課件
教學過程:
一、熟悉音樂教室的環境,知道自己在音樂教室里的座位。
1、輕輕地走進教室,在輕柔的背景音樂中走走看看,熟悉教室的環境。
2、音樂聲停,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位置前站好。(在教室內)
3、教師提示:每個小朋友要知道自己是幾組的,在哪一個位置。
4、認位訓練:
•解散,走走看看,聽到“小燕子”的音樂輕輕飛回自己的座位。還原成兩排隊伍,隨《玩具兵進行曲》的音樂很有精神地走進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腳步輕巧,表情可愛。
二、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1、同學們,你們每天早早起床就到學校來了,可你們心愛的玩具一覺醒來,看不見小主人,所以它們也悄悄的跟到學校來了,瞧!他們來了。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學生做喜歡的動作。老師親切的詢問學生所喜愛的玩具。能給新朋友介紹一下你最喜歡的玩具嗎?(自由說說)
2、小朋友的玩具也互相認識了,他們也很高興,聽,他們在一起玩呀、跳呀,可高興了。(仔細聆聽)
3、誰在音樂中看到自己的玩具了,你的玩具是怎樣表演的?(即興表演)
4、分組聽音樂表演。
三、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認識老師與同學。
1、今天,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老師真高興!。高興得我都忘了介紹自己了。(師生互相認識)下面,老師要來問問大家,問到誰,誰就告訴我你的名字好嗎?(歌曲范唱反復多次)
2、生生互相認識:兩人→四人→八人→……
3、說說你認識了誰?
4、再次游戲:去找新朋友
5、說說你又認識了誰?
6、老師有幾個難題,想請好朋友幫助我解決?(討論關于上課的一些常規問題:)
坐姿:想躺下,行嗎?小朋友之間互相碰到了,怎么辦?
回答:老師沒有請到我,怎么辦?
表演:怎樣的表演才精彩?(解決問題并進行評價)
……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唱《拉勾勾》,師生進一步相互熟悉與了解。
2、聆聽《口哨與小狗》
教學重難點:
1、能自遍動作表演,較好地感受與表現三拍子的韻律。
2、在欣賞中,能用動作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3、學會整齊地演唱歌曲,能隨歌曲愉快地進行表演唱。
教學準備:
1、《玩具兵進行曲》欣賞課件
2、《拉勾勾》范唱與伴奏3、《口哨與小狗》欣賞光盤
教學過程:
一、學唱《拉勾勾》,師生進一步相互熟悉與了解。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的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入教室,要合著音樂走或跳。
2、小朋友玩過拉勾勾的游戲嗎?怎么做的?(學生說說)一邊拉還一邊說什么話呀?(學生說說)
3、我們跟著音樂來玩一玩,怎么玩呢?先請小朋友聽一聽,想一想。(聆聽范唱)
4、請個別小朋友合著音樂玩拉勾勾(表演)。
5、集體跟音樂表演拉勾勾。(兩排隊伍面對面:1組對2組,3組對4組)
6、小朋友玩得真好!老師要給你們鼓掌!聽聽老師的掌聲。(老師隨歌曲用強弱弱的節拍拍手)
7、我們一起給自己鼓掌。(感受三拍子強弱)
8、現在,我們為朋友鼓掌。(兩人相對,第一拍自己擊掌,第二、三兩拍互相擊掌)
9、唱一唱,邊唱邊表演。
10、個別匯報,評價。
二、聆聽《口哨與小狗》
1、聆聽第一遍,你的心情怎樣?在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口哨與小狗叫聲)
2、口哨是誰吹的呢?小狗的叫聲出現了幾次(不是幾聲)?它為什么要一次次地汪汪叫呢?我們在來聽一聽。(第二遍)
3、學生自由說說,然后隨樂曲表演(男孩或女孩在林間散步、小狗在林間歡跳)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好朋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好朋友》。
2、繼續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做到聲音自然、姿勢良好,并能正確地表達歌曲的感情。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和創造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繼續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做到聲音自然、姿勢良好,并能正確地表達歌曲的感情。
2、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和創造精神。
教學準備:
電子琴、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
二、發生練習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小動物的圖片,想看嗎?
生:想!知道它們是怎樣叫的嗎?
師:下面我們就來模仿這些小動物的叫聲吧(幻燈片展示發生練習曲)
1234︱5—︱5656︱5—‖
(師)小貓怎樣叫?(生)喵喵喵喵喵。
(師)小鴨怎樣叫?(生)嘎嘎嘎嘎嘎。
(師)小狗怎樣叫?(生)汪汪汪汪汪。
(師)青蛙怎樣叫?(生)呱呱呱呱呱。
三、學習歌曲《好朋友》。
1、導入:
師:今天老師不僅帶來了小動物的圖片,還帶來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小朋友的圖片。(出示歌曲插圖)師: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呢?他們開心嗎(開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表達這些小朋友心情愉快的歌曲《好朋友》。(板書課題)
2、幻燈片出示歌曲內容。
3、聽錄音范唱。
4、師:聽了這首歌曲后,同學們的心情怎么樣啊?
生:高興、快樂、舒服
師:想不想學習這首歌曲呢?
生:想!
5、學習歌曲。
(1)學習歌詞。
a、指導學生認讀“悠”“游”、“戲”。
b、學生跟著教師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歌曲中拍手處邊唱歌譜邊拍手。
(2)、學唱歌詞。
a、教師分句教唱歌詞。
b、教師分句彈奏旋律,學生分句唱歌詞。強調喊“嘿嘿”處和拍手處要整齊劃一。
C、教師完整地彈奏歌曲,學生在歌曲的拍手處拍手。
d、學生跟著教師的琴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鞏固新歌
1、分組比賽演唱歌曲。
2、分組合作演唱歌曲。
五、創編歌詞。
(一)為歌曲創編二、三段歌詞。
師:聽同學們這么一唱,老師的嗓子癢癢的,也想唱一唱,下面請同學們給老師當小評委,注意聽老師唱的和你們唱的一不一樣。
師:“一起上學樂陶陶,一起學習靜悄悄,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嘿!嘿!”
師:老師剛才唱的和你們唱的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哪里不一樣?
(生自由回答)
師:老師剛才唱得和同學們不一樣的地方就叫創編。下面就請同學們模仿老師,為歌曲創編第二、三段歌詞吧。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比老師編得更好,老師給同學們三分鐘的時間,看誰編得又快又好。
生:自由創編歌詞。
師:指名匯報創編的歌詞。
生:將創編的歌詞和原有歌詞連起來唱一唱。
六、教師小結
今天同學們表現得真棒,你認為自己今天的課堂表現怎么樣呢?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像歌曲中小朋友說的那樣,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這樣在你的身邊才能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好朋友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背唱歌曲《好朋友》。
2.創編新的歌詞演唱。
教學重、難點
1.加入聲勢演唱歌曲。
2.創編歌詞演唱
教材分析
《好朋友》是一首熱情真摯的兒童歌曲,由兩樂句構成,每個樂句可分為兩個分句,在1、2句及結尾處加入了小過門,每個小過門處拍兩下手,第11小節處還要熱情地喊:“嘿!嘿!”,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教唱時應注意引導學生表現出朋友間親密無間的真摯感情,不要喊唱,拍手處和“嘿”處要整齊,不能搶拍。拍手處學生可能習慣拍成的節奏,教師應及時糾正;學生習慣于最后一句唱完邊拍手邊喊“嘿”,要反復練習。“一起游戲笑哈哈,一起歌唱樂悠悠”這兩句歌詞可以讓學生進行歌詞改編演唱,可只改編一個詞也可一整句改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分別問三名同學你有好朋友嗎?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干什么?
生:做游戲、學習……
教師:一個人沒有朋友行嗎?對,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朋友。都需要好朋友。老師現在給大家聽一首和好朋友有關的歌曲,你聽聽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二、《好朋友》學習歌曲
1.聲勢和動作感受歌曲。
聆聽《好朋友》范唱。
提問:歌中都唱了什么?
學生回答:我們都是好朋友等。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是表現好朋友們在一起游戲、歌唱的。
提問:樂曲中除了演唱的聲音還有什么聲音?
學生回答:拍手的聲音。
教師評價并再次提問:對!我們來聽聽,共有幾處拍手聲音?
學生聽辨拍手次數并回答。
教師總結,提出聽賞要求:在歌曲過門處隨音樂一起拍手(3處)。
學生邊聽邊隨音樂在過門處拍手。
提問:小朋友們在游戲時興奮地喊叫起來。你聽到了嗎?出現在歌曲哪里?
學生回答:“嘿嘿”在歌曲最后一句演唱完。
觀看《好朋友》動畫,按要求在過門處拍手并在最后一句后有節奏地輕聲喊出“嘿嘿”。
2.學習歌詞
出示《好朋友》歌詞譜例,帶領學生拍手讀歌詞。
學生分句跟隨教師節奏法讀歌詞。
教師總結評價,請學生自己完整讀。
學生拍手節奏法讀歌詞。
3.演唱歌曲。
教師播放《好朋友》范唱。
出示《好朋友》歌曲譜例。
學生跟隨范唱輕聲模唱歌曲。
教師分句教唱,學生分句學唱。
教師總結,要求學生用自然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不能喊唱。
學生集體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師:在小過門處除了拍手,能不能加其他動作?
生:可以加一些拍肩、拍腿、握手等動作。
教師總結,并請學生分組設計動作進行表演。
學生分組討論后練習。
教師總結并請學生分組進行表演。
四、創編歌詞
師:同學們,我們不僅可以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戲、歌唱,還可以一起做什么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演唱創編后的歌曲(將“游戲”、“歌唱”改成“跳舞”、“畫畫”)。
提問:聽聽老師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呢?
學生聽后回答。
出示《好朋友》歌詞創編曲譜:
要求學生在紅色字的部分進行改編并演唱。
學生創編練習。
教師評價總結。
學生加入聲勢和動作完整表演創編后的歌曲。
欣賞視頻:《好朋友》舞蹈表演。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用歌聲表達了自己對好朋友的友好,下課以后請你們還要用行動來表現出對同學和好朋友的友好啊!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好朋友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1、歌曲。
2、三角鐵、雙響筒、鈴鼓。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2、能說出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名稱并初步學會演奏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和創造精神。
教學過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們在小學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紹一下各自的優點。
3: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些什么事呢?
4:討論交流。
S:我們在一個大集體,一起游戲、一起上課、一起唱歌、一起勞動,一定要互相團結友愛,今天老師介紹一首新歌給小朋友——《好朋友》。
6:跟著老師分句學唱歌詞。
7:指導學生歌唱,在拍手處重點指導,與歌詞銜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插圖,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呢?
10:分組仔細觀察,進行創編新歌詞活動。分組進行匯報。
11:把好歌詞寫在黑板上。
12:集體學唱新歌詞,并將老歌詞與新歌詞連起來唱。
他們玩得非常開心,這是為什么呢?(引導學生明白,課間要文明游戲,不能追逐奔跑,做正當的游戲。)
逐一出示實物:三角鐵、雙響筒、鈴鼓,并示范演奏。
二:學習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演奏方法。
1、分組表演,為歌曲伴奏。
2、富有表情地歌唱。
3:除了這些打擊樂器外,小朋友還能想到別的嗎?
作業:自找、自制打擊樂器。
教后記:
第二課時: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學內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鈴、響板及各種自找、自制的打擊樂器,使伴奏音響更加豐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好朋友》(暫不用打擊樂器)
1、演唱歌曲
2、我們有很多好朋友,(引導學生拓寬好朋友的概念。)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二、學習新歌《各族好朋友在一起》
1:有感情地朗讀《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詞——范唱歌曲兩遍。
2:輕聲唱歌詞。
3:指導學生演唱,唱好O的節奏型,唱出歡快、跳躍感。
4:分句學唱歌詞,再完整地跟琴唱詞。
5:出示打擊樂器,讓學生認并選擇。
6: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處的配法。
并寫出兩小節的節奏譜(碰鈴、響板)
7:引導學生發現第3、6小節的小過門
8:指導學生進行歌表演。
9:有表情地進行表演(唱、奏、動)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后記:
第三課時:《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教學內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樂的小舞曲》。
教學目標:
1、通過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興表演和伴奏,繼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增進學生表現音樂的欲望與能力,并繼續從中培養熱愛集體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學會《快樂的小舞曲》的歌詞及歌譜。
教學過程:
1、跟著老師的琴聲復習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復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節奏型。
雙響:│││
碰鈴:│││
三角鐵:X—│X—│X—│
鈴鼓:││X〃—│
響板:│││
注意事項:①必須先學會拍對各種節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時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師生共同為歌曲3、4兩句設計伴奏,老師進行歸納、總結,并寫出伴奏譜。
二、伴奏。
1、學生學習完整的伴奏譜,一起為歌曲伴奏。
2、分組學習幾個少數民族的舞蹈動作,(教師指導)并討論如何表演:對形、角色難得分配等)
三、學習。
1、四張圖片導入新歌《快樂的小舞曲》教學。
2、老師帶領學生按節奏朗誦歌詞,要求咬字準確、吐字清楚。
3、跟著琴學唱歌曲。
4、聽唱與跟唱相結合,學會歌譜,并要求背唱歌詞與歌譜。
四、作業:
1、為歌曲《快樂的小舞曲》選擇幾種打擊樂器。
2、并分組寫出伴奏譜。
教后記:
第四課時:快樂的小舞曲》伴奏
教學內容:
1、為歌曲《快樂的小舞曲》伴奏。
2、集體舞《快樂的小舞曲》。
教學目標:
1、在《快樂的小舞曲》的綜合性表演中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參與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體的音樂環境中繼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進一步加深對四分音符“X—”和八分音符“X”的認識。
教學過程:
1、隨音樂律動。
2、富有表情地歌唱《快樂的小舞曲》(歌詞及歌譜)
3、逐一出示節奏卡片:
①X—│—│
②—X│—│
③X—X—│—│
④│X—X—│
要求:①用打擊樂器按節奏譜演奏。
②二分音符時三角鐵可用滾奏,鈴鼓可用搖奏。
③跟著老師做,老師先演奏,學生模仿。
4、將節奏譜進行分配,學生自己喜歡哪一條就演奏哪一條,一起為歌曲伴奏。
5、分組合作:一組唱歌;一組伴奏。(再進行交換)
6、集體舞學習,動作師生共同設計。
7、有表情地邊歌邊舞。
教后記:
第五課時:音樂游戲《音樂探寶》
教學內容:
音樂游戲《音樂探寶》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形式全面復習前三單元的內容。
2、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保持既有競爭又友好、和諧的氣氛。
教學過程:
1、學生觀察九幅插圖,初步了解游戲的全部內容。
2、學生選擇游戲方式:集體還是小組競賽。
3、如何向前走,一次最多可以走幾步,用什么方式決定,誰做評委?
4、學生討論——師總結:
⑴這個游戲可以集體做,也可分組競賽。
⑵用抽簽的方式決定:“1”或“2”。
⑶集體做老師當評委;分組競賽時可由一組同學當評委。
5、先集體做,班長抽簽。
6、分組競賽。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好朋友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和《口哨與小狗》,并嘗試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教室。
2、能夠和大家一齊整齊地演唱并表演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
想辦法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和創編能力。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錄音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生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教室,想象玩具兵的樣子表演。
2、用聽唱法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3、會邊唱歌曲邊自編動作表演,記住同學的名字,與同學和睦相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練聲曲:1=C→F2∕4
12∣34∣5—︱54︱32︱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1、老師清唱、范唱歌曲。
2、學生跟老師學打節奏。
3、按節奏朗讀歌詞。
4、老師彈琴,學生跟旋律學唱歌詞。
5、分組學唱。
6、全體齊唱歌曲。
四、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學生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
2、請個別學生上臺表演,集體評價好在那里?
3、全體再次表演。
五、學生再次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出教室。
1、要求學生合著音樂走或跳。
2、要求學生聽到樂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現的聲音時用動作表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生用聽唱法學會歌曲,邊唱邊表演《拉勾勾》。
2、聆聽《口哨與小狗》,學生隨著樂曲表演,用動作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聽《摘果子》的音樂做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練聲曲:1=C3/4
556∣553∣53—∣53—‖
小寶寶,睡覺了。lulululu。
三、學唱并進行歌表演《拉勾勾》。
1、老師自彈自唱歌曲進行范唱,學生聆聽。
2、按節奏朗讀歌詞。
3、老師彈琴,學生用lu哼唱旋律。。
4、老師彈琴,學生唱歌曲。
5、老師彈琴,學生邊唱歌曲邊自編動作表演。
6、全班唱歌,請個別上臺表演,集體評價誰表演得。
四、聆聽并表演《口哨與小狗》。
1、學生聽音樂,自由想象。談談自己的心情是很愉快,還是很悲傷。
2、個別提問音樂中有什么聲音?
3、再次聆聽音樂,鼓勵學生隨著樂曲表演,用動作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五、學生聽音樂做律動走出教室。
放《口哨與小狗》的音樂,要求學生扮演男孩或小狗,隨著樂曲表演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