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13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展示自己在課內外積累的字、詞、句。
2、讓學生具有運用字典獨立識字的能力,養成在學習中勤查字典的好習慣。
3、熟讀并背誦古詩《小兒垂釣》,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詞的興趣。
4、繼續培養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展示自己在課內外積累的字、詞、句。
2、熟讀并背誦古詩《小兒垂釣》,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詞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準備自己要展示的字、詞、句卡片。
課時分配:一課時
第1課時
一、展示引入。
1、請孩子們說說自己在生活中積累認識的字、詞、句都有哪些?
2、請同學們依次上臺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課內外認識的字、詞、句。
二、展示臺
1、課件展示:
白云烏云朝霞晚霞
雨點霜凍雪花冰雹
小溪河流湖泊海洋
2、請孩子們好好讀讀,說說這些詞語分別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3、你還搜集了同類的其他詞語嗎?請同學們補充。
4、出示描寫春天的景色的詞語:
含苞欲放百花爭艷花紅柳綠春色滿園
5、請同學們想想還有哪些描寫春天景色的詞語,把它補充在書的旁邊。
6、出示關于讀書的名言錦句。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1)請孩子們讀一讀,記一記。
。2)找一找我們學過的關于讀書的名言錦句。
三、日積月累。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1最有名的一首詩《小兒垂釣》。1
2、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垂”字的橫畫比較多,中間這一橫字得稍微長一點,字應站穩
了。“釣”字里面有個點。
3、“垂釣”就是釣魚的意思,那“小兒垂釣”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釣魚。
4、同學們,釣魚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們釣過魚嗎?釣魚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5、釣魚是一門學問,詩人筆下的小兒垂釣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
6、你們都被這首小詩吸引了。它呀就寫在書上,翻開書p43,自己讀讀,看誰能把詩歌讀
流利?
7、在這首詩歌里藏著這樣幾個漢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側、綸、莓”。)誰會
讀?(個別讀、開火車讀、領讀)
8、離開了拼音朋友的幫助,你還能讀準這些字嗎?開火車認讀生字。你們讀得真
準!
9、“稚”和“側”這兩個字我們不光要會讀,還要會寫。師范寫。
10、請同學們大聲地把這首詩讀一遍,然后讀給你的同桌聽聽。個別讀。
11、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每一行有7個字,共四句。每行停頓都是2/2/3。所以我們朗
36
讀時字音要準確,停頓節奏也要準確。
12、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實古詩中寫童趣的詩還不少,老師給大家推薦幾首
詩。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村居高鼎
單長鷹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四、我愛閱讀。
1、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閱讀《王二小》。
2、學學講《王二小》的故事。
3、請孩子們講講同類的其他故事。
4、請孩子們多讀課外書。
五、孩子們說收獲。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我的發現”的教學,引導學生發現詞語特點。
2、通過“日積月累”中“讀讀認認”的教學,使學生認識9個字。
3、對學生進行字詞的綜合訓練,引導學生積累詞語。
4、通過“日積月累”中“我會讀”的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朗讀能力,增加語言積累,使學生了解、熱愛我國優秀古詩詞。
5、通過“口語交際”的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結合口語交際活動,練習寫話,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6、通過“展示臺”,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課內外學習所得,增強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
7、通過閱讀“寬帶網”,引導學生主動收集和了解與本組專題有關的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2、口語交際中的表演道具。
3、中國地圖,課前布置學生收集自己家鄉的有關資料。
4、白紙、水彩筆。
一、我的發現
1、自讀探究。請學生先讀讀幾組詞語,再讀讀學習伙伴的話,看自己發現了什么。
2、小組交流發現。
3、匯報學習情況。
學生進行學習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使學生明確:①每組的兩個詞中均含有相同的兩個字,第二個詞是在前一個詞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字,兩個詞意思不同。②左邊一欄的每一組詞,前一個表示活動,后一個表示完成活動所要使用的工具;右邊一欄的每一組詞,前一個表示物品,后一個表示場所。
4、知識拓展。教師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詞語。
5、評價小結。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①智力競賽。教師出題,學生搶答反義詞(由舊知到新知)。
②自讀質疑。自讀八組反義詞,認識生字,發現問題。
、劢涣饔懻摗7纸M合作學習,共同解決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老師隨機指導。采取多種形式,整體識記生字。
④拓展積累。指導學生用反義詞說話,把反義詞放到具體語境中理解,豐富知識積累,學以致用。
2、我會填。
①溫故知新。
出示卡片:“明亮的”“繁華的”“茂密的”“絢麗多彩的”“川流不息的”“風光秀麗的”,請學生認讀。
出示卡片:“窗戶”“城市”“森林”“春天”“車輛”“山村”,請學生認讀,并猜一猜,要進行什么練習。
、谡遗笥。將以上詞語卡片隨意貼在黑板上,請學生為它們“找朋友”。學生上臺擺一擺,并讀出來。
、蹤z查。學生檢查搭配是否正確,教師指名“小老師”領讀。
、芡卣。教師拿走“窗戶”等,讓學生思考:還可以填什么?
、萃瓿删毩。
3、我會讀。
、僦笇Э磮D。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你知道詩中描繪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嗎?
②請學生談對詩歌的了解,教師根據學生回答介紹詩歌大意。
、蹖W生自讀,初步了解詩意。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④請課前學過本詩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讀詩歌。
、葸呑x邊展開想象,讀出感情。在熟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背誦。
三、口語交際
1、激趣導入 。
播放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師:同學們,你的家鄉在哪里?你熱愛自己的家鄉嗎?愿不愿意把你的家鄉介紹給大家?今天咱們要開個小小的聯歡會,主題就是《夸夸我的家鄉》。
2、學生準備。
分小組準備節目(如歌舞、相聲、小品、現場作畫等)、家鄉風光圖片、特產及其他道具。
3、節目表演。
學生依次表演節目。主持人現場采訪“觀眾”,評論表演情況。
4、拓展能力。
讀“寫一寫”一題中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用幾句話寫一寫家鄉的美麗景色或夸一夸家鄉有名的特產。
四、展示臺
1、激趣導入 。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歡樂40分”,這節課我們要進行的是詞語接龍游戲和節目表演。
2、制訂規則。
教師指導學生共同制訂游戲規則,每組推薦一名評委。
3、詞語接龍。
將學生分組,由組長組織進行詞語接龍比賽,并由評委計分。
4、節目表演。
學生利用課前收集到的家鄉過去和現在的照片、小故事及其他資料,進行節目表演,贊美家鄉,要突出家鄉的變化。評委予以點評,并計分。
5、活動總結。
評委和老師共同評定優勝組及優秀演員等。
五、寬帶網
1、自學“寬帶網”,初步感知內容。
①自讀“寬帶網”上的內容。
、谙胍幌雰啥挝淖指髦v的是什么。
2、知識競賽。
、俦卮痤}:
a.我國有多少個民族?
b.我國有多少個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c.我國有多少個省、自治區?
、趽尨痤}:
a.你知道一些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服飾特點嗎?
b.我國有哪些民族?請說出它們的名稱。
c.請說出我國四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名稱。
d.請說出我國省、自治區的名稱。
③風險題:
限時從地圖上找出四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自己所在省或自治區。
④拓展題:
學生互相出類似的題目。
3、宣布結果。
建議此次語文園地教學用4 課時。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兩種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成為另一個字。
2.認識“字、代、舌、頁、弓、秒、炒”7個生字。
3.認讀詞語,進行詞語積累訓練。
4.朗讀背誦《小鳥》。
5.口語交際:《我們身邊的垃圾》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積累詞語,掌握兩種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多媒體閃跳式出示:
取——趣干——趕方——仿
。1)你發現了什么?這兒的每一組字之間有聯系嗎?
。2)小結:給字加上一個偏旁可以組成一個新字。
2.這兒還有一個字(出示:子),你能用這種方法造出一個新字嗎?
。1)同桌討論。
(2)交流。相機認識“字”字。
(3)給“字”字找朋友:生字、字母、漢字。(多媒體出示)
。4)指名讀,齊讀。
3.加一加可以組成一個新字,反過來減一減能不能呢?
多媒體出示:
袋——活——題——張——
。1)思考: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構成一個新字嗎?同桌討論。
。2)交流出示:
dài shé yè gōng
代舌頁弓
(3)活動:我來當小老師。
小老師先提醒認讀的注意點,再領讀。
4.這兒還有4組字,你能不能把它們加一加,組成一個新字?
。1)多媒體出示:
禾火禾少火丁火少
。2)活動:我來當小老師。
5.小結:今天,你學會了哪種新的認字方法?
二、我會認
1.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新字呢?
多媒體出示:
字代舌頁弓秒炒
。1)齊讀
。2)活動:找朋友。
2.練習鞏固:比一比,誰最棒。
(1)比一比,看誰認得快、認得多。
。ㄍ阑プx)
(2)指名開火車讀,如果可以,請擴詞。
第二課時
一、我會讀
1.多媒體出示
奇怪聰明活潑冰涼可口
準備趕快觀看包圍堆積
花花綠綠干干凈凈高高興興
1.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你能從中選一個詞語說一句話嗎?
二、讀讀背背《小鳥》
1.指導朗讀。
自由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指導好停頓:
小鳥,小鳥,你/輕輕地/跳,我/栽的/小樹,它/還/太小/太小。
2.為什么要讓小鳥輕輕跳,還要“再輕一點兒”?
3.你能把“我”對小樹的關心、呵護讀出來嗎?指導:要讀得輕一些,別驚動了小樹。
自由讀,指名讀。
4.“我”喜歡小鳥嗎?你能讀出來嗎?
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5.自由練背,抽背。
6.齊背。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們身邊的垃圾
一、觀看圖片,導入
1.多媒體顯示:勞動課上,一名同學小心翼翼地把紙屑剪在一張大紙上,然后包扎好投進垃圾箱。
2.交流: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處理垃圾的?
二、垃圾從何而來。
同學們,我們身邊的垃圾是怎么產生的?
。1)指名說。
。2)小組討論:比一比,誰的發現多。
(3)集體交流。
。ㄎ覀冃W生的垃圾主要是一些廢紙、鉛筆屑,還有一些食品的包裝袋等。)
三、如何處理生活垃圾。
1.生活中的廢棄物是無可避免的,它們也就成了垃圾。你們自己是如何處理的呢?
(1)指名說。
(2)評價說一說,誰的做法好,誰的做法需要改進,怎么幫他改一改。
2.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一些不好的現象,如隨手亂扔垃圾。遇到了,你是怎么做的?
指名說
。皶r勸阻,若不行,就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3.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垃圾還可以廢物利用呢!
。1)聽故事:《一張廢紙的自述》
(內容簡介:我是一張白紙,從工廠里生產出來后和姐妹們一起呆在超市里,被一位小朋友買回家。他在我身上畫了漂亮的圖畫,日子長了,就把我扔了。我進了垃圾箱,后又從垃圾回收站中轉到造紙廠,處理后重新回到了超市里。)
。2)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3)生活中還有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利用呢?小組討論后交流。
。ㄨF、塑料制品等)
4.平時我們處理生活垃圾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ú浑S地亂扔,垃圾要入箱)
四、小組合作,畫出想法
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畫出來呢?
。1)小組討論,如何畫。
。2)小組合作作畫。
五、展示交流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4
【湖北省鄂州市百子畈小學 洪珍瑩】
〖讀與寫相結合〗
寫離不開讀,讀為寫打好基礎。盡管是低年級,也要培養學生讀寫結合的良好習慣。在低年級重點讓學生借助讀學會寫生動形象的一句話或幾句話,為中高年級習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在教學口語交際《夸家鄉》一課時,我先讓學生一起來夸夸自己的家鄉:有的夸家鄉的迷人風光,有的夸家鄉的豐富物產,也有的說家鄉的變化,還有的暢想家鄉的未來。接著教師鼓勵學生把自己說的話寫下來,看看誰寫得最棒。結果學生興致勃勃,文章中充滿希望。雖然是低年級的學生,但也喜歡觀察生活中一些事物,有時也觀察得十分細致,寫出的話自然形象生動,充滿了童稚。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小港實驗學!《闵骸
〖引導傾聽〗
“聽”是口語交際的第一步,只有聽清楚,聽明白,才能架設起通往“理解”的橋梁,從而提高“說”的質量。因此,口語交際教學首先要喚起學生傾聽的興致?梢越柚處熒鷦拥恼Z言,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教學輔助手段。課堂上除了要向學生交代必要的陳述性知識,如“聽什么”、“為什么聽”,教師更要把“怎樣聽”作為引導的重點。
“學會傾聽”含有二層意思,表層意思即指要求聽別人講話時要專心、要細心!皟A聽”,即是細心聽、用心聽的意思。這也是一種禮貌,表示對說話者的人格尊重。低段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不善捕捉信息,就特別需要教師經常提醒小朋友注意聽別人的講話。教師自身要用心聽學生的發言,為學生做個榜樣;同時要及時表揚班內專心聽講的學生,讓學生有仿效的對象,以便養成傾聽的習慣。深層含義是要“會聽”,聽時切莫“有耳無心”,不能因為不說而放棄思維。要求學生邊聽邊想,思考別人說的話的意思,能把別人的話及時歸納和概括。在傾聽的過程中,抓住要點是聽懂別人說話意思的有效方法。
以口語交際課《夸家鄉》為例,教師可以先示范,向學生夸夸自己的家鄉:“我的家鄉在寧波,是一座美麗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寧波的天一閣是我國歷史最久的藏書閣,河姆渡文化有7000年的歷史。寧波的特產也不少,有香甜的水蜜桃,有營養豐富的楊梅,還有清香甘醇的茶葉。這幾年,寧波的變化非常大,已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了。小朋友,你們喜歡老師的家鄉嗎?”聽了老師的介紹后,讓學生說說老師主要講了幾點,啟發學生可以從家鄉的風景、物產、變化等幾方面來夸自己的家鄉,然后再進行具體的分步指導。
【江西省南昌市金盤路小學 游維潔】
〖淺談多媒體在《語文園地》教學中的運用〗
《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會出現一些意境優美,寓意深邃的詩歌。它們或敘事、或抒情、或詠物、或寫景,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詩人的情感。如何引導學生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與詩人同喜同悲,達到入情入境呢?我們抓住深藏在跳動的字里行間的深邃雋永或委婉復雜的情感因素作為切入點,運用多媒體收集有關的音頻、視頻、圖片等的資料,為學生創設詩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圍,讓學生在頭腦中再現詩歌的藝術境界,品味詩歌的語言美和情感美,學生再讀詩句便會聲聲動情,久而久之,就會提高語言文字的欣賞能力,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四冊《語文園地三》中《敕勒歌》的教學我充分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展現草原美景,讓學生體會草原兒女的博大胸襟及人們向往安居樂業的美妙詩意。這首詩歌雖然僅有二十七個字,卻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尤其是“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兩句的感悟只有通過多媒體的介入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學生也才能真正地有感情地朗讀。所以,學習《敕勒歌》時,我首先通過播放了一段南北朝時期,中華民族戰亂紛繁,社會動蕩不安,經歷著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時代背景知識,介紹了北齊時期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在歷經磨難中仍然保持著堅韌、樂觀與豪邁的氣勢,在學生們已經了解了北齊詩人斛律金吟唱這首詩歌時的歷史背景以后,我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多幅北國草原的美麗圖片,播放了馬兒歡叫,牧民在草原上快樂地放著牛羊的錄象,讓學生借助感官直接領略:蔚藍的太空白云飄,廣闊的草原上牧草茂盛,馬兒壯牛羊肥的喜人景象。讓學生從厚重的歷史中走出來,感受草原風光的壯麗雄偉,感受北國草原給牛羊帶來的快樂,給牧民帶來的快樂。調皮的牛羊躲在草叢中美美地吃著鮮嫩的青草,可風兒更加調皮,輕輕一吹,草浪起伏,使你終于看見了隱沒在草叢中的牛羊。這樣,學生領悟到了草原上的勃勃生機,領悟到了蘊涵在“風吹草低見牛羊”中的展現出來的粗獷美,也同時深深體會了一個民族在苦難中仍能豁然達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對比,通過對詩歌內涵的深入理解,學生們讀起詩歌來更是瑯瑯上口、聲情并茂!
如果沒有多媒體工具的輔助展示,課堂教學中,而僅僅依靠教師的口頭、板書講解,不僅會占用寶貴的課堂時間,也不能讓學生直觀、迅速、印象深刻的理解詩歌的意境與魅力,正是多媒體工具的輔助運用,《語文園地》的教學才更趨完美。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5
一、龜兔賽跑
二、小小魔術師:我會表演“變字小魔術”
1、加一筆變新字:
十( 。 ≡疲ā 。 ≡拢ā 。 ∨#ā 。
2、加二筆變新字:
二( 。 ⊥酰ā 。 】冢ā 。 ≈保ā 。
三、我能寫出它們的詞語朋友
隊____________ 意____________ 專____________ 李____________
認____________ 總____________ 云____________ 秀____________
四、小小展示臺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感知近反義詞,能給一些詞語找出近反義詞朋友。
2、復習鞏固本單元部分生字詞。
3、有感情地誦讀兒歌《我愛祖國》,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4、學習句子“_____真______,我_____________。”學習發現生活中的美,學習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心情,抒發情感。
5、逐步培養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趣味導入
1、講個笑話:
兩個小女孩明明和天天是雙胞胎。她們長得十分相似。有一天,媽媽給她們洗澡。明明說:“媽媽,你為什么給我洗兩次呀?”媽媽一看,天天在一旁偷偷笑呢!
看來呀,雙胞胎姐妹連媽媽也會認錯呢!
但其實她們肯定有不同的啦。你來幫媽媽區別區別吧!
2、出示圖片,學生找到一處不同即可。
游戲:師生對對碰
長對短,上對下,對對_____,高對_____,胖對_____,前對_____,大對_____
二、學習“我的發現”
你們很聰明,眼睛很亮,也愛動腦筋。今天,老師還要考考同學們,看看你們能夠發現什么。
1、出示生字卡片組,生讀一讀。師注意較正學生的發音。
進—退 買—賣 快—慢 正—反
安全—危險 復雜—簡單
2、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它們是意思相反的詞。
買和賣長得很相似。有東西(十字頭)時才能賣,沒東西(十字頭)時就要買。
3、生書空“買”“賣”二字。
4、認讀生字卡片
退 危 險 買 賣 反 雜 簡 單
三、學習“日積月累”
1、這組詞語又有什么規律呢?我們來看一看吧!
中心──中央
2、哦,它們的意思非常相近,它們是好朋友。那么,我們也來給這些詞語找找它們的朋友吧!
打開課本55頁,看誰先找到三個詞語的朋友,并且把它們請到朋友的身邊。時間是三分鐘。
3、讀一讀,記一記。
四、學習“我會讀”
1、大家都累了吧?來,讓我們讀一讀這首兒歌。
師教讀。
我愛祖國
我愛萬里長城,
我愛小河;
我愛五星紅旗,
我愛白鴿;
我愛紅領巾,
我愛花朵;
我愛爸爸媽媽,
我愛老師同學。
你要問我最愛什么,
我最愛我的祖國!
2、有感情地朗讀。你可以站起來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動作讀。
五、學習“讀讀說說”
1、這么長一首詩歌都能讀得那么好,真了不起!這個句子你肯定也能讀好!
出示句子:
花壇真漂亮!
2、讀了這個句子,你想說什么、做什么嗎?
生說:
我想把它畫下來。
我想呆在它旁邊不離開。
……
3、師選擇學生說的一個句子加入。出示句子,生齊讀。
花壇真漂亮!我要……。
4、補充句子:
北京真_________!我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多么__________。∥艺嫦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真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還想把這些句子記在《采蜜本》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7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軒崗小學 陳桂香】
〖鼓勵學生多練〗
多練包括“說”與“寫”的過程!罢f”為寫打下基礎。說與寫分別是語言的兩種表達形式。說是口頭語言,寫是書面語言作文教學為什么選說后寫呢?首先是從兒童語言的發展來看,一個人學習語言總是先學習口頭語言,口頭主席是書面語言的先導,也是書面語言的基礎?陬^語言的發展能促進書面語言的發展。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口頭語言變為書面語言,還必須經過嚴格的說寫訓練。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先說訓練尤為重要,從民族語言變為漢語。現行課程教學中,每次習作之前都配有一次口語交際。交際內容與習作要求大致相同,也就是說口語交際是為習作打基礎的為此,口語交際特別重要。每次習作,我都用1至2課時進行口語交際教學,之后才進行習作。
如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中,口語交際是:說說我自己,而習作是:把自己介紹給別人。在此次習作中,口語交際做好了。學生在習作時就容易得多,說可以檢查思考的結果,起到組織語言的作用。同時又促進思考,有利于書面語言的發言。說就成了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的橋梁。
【山東省東營市育才學校 張秀花】
〖強調口語交際的目的性,做到有條有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做到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一堂口語交際課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說話的中心。但學生在興奮的同時,說話就不著邊際,東拉西扯的。這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逐步引導學生回到說話的主題中來。
如:語文園地三中《說說我自己》,學生開始都在說自己的外貌、性格、優缺點,在講事兒時說著說著話題一轉,就介紹起別人的優缺點了,這樣就沒有把話題落實到介紹自己上。這時,需要教師因勢利導地提問:“同學們,說別人是為了更好地介紹自己,你自己在這件事上有什么表現呢?”經過老師引導,又回到了主題上。在學生說話前,我先讓學生閉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緒,把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唐坊鎮第一小學 李 明】
〖口語交際帶寫作〗
教材在編排口語交際和習作時,確實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安排。例如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說說我自己”,習作的內容就是“自我介紹”。筆者首先上口語交際課,讓學生推選兩位與眾不同的學生站到前面,讓同學們進行觀察和發現,找出他們的不同點。這其實是借鑒別的教師的做法,效果確實不錯。學生發言非常積極,完全出乎教師的意料。這樣先讓學生說一說,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寫人可以從相貌、穿著、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只要抓住特點,就可以寫好。如王威寫自己愛踢球,寫了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中自己的表現;于明杰寫自己愛惡作劇,寫了自己生病輸液時在地板上灑水讓媽媽滑倒的故事;王永超寫自己愛思考,抓住了一次測驗自己解決一道難題的經過。其中的句子是這樣的:
我想啊想,一只手拿著筆在桌子上亂畫,另一只手抓著頭發。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還沒有做出來,真把我急壞了。就在這時候,我突然想出了解題的辦法。時間就要到了,我連忙在試卷上寫下了答案,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心里真輕松。
句子之所以如此流暢、精彩,完全是因為口語交際課上進行了充足的準備。準備工作充分,學生再寫就得心應手了。每次習作之前,教師都可以設計相應的口語交際訓練,借以啟迪學生的思考,誘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理順學生的思路。學生往往善于說,而不善于寫,教師要提醒學生,把自己說的內容記錄下來,其實就是一篇好文章。
〖開展活動引寫作〗
學生寫作文感到無話可說,主要原因是平時活動少,學生又不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為彌補這一不足,教師可以精心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在活動中指導學生細心觀察。例如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的習作內容是“秋天的快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廣闊的大自然,去尋找秋天,尋找快樂。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觀察:植物發生了什么變化?動物呢?人們呢?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學生的感受豐富了,自然有許多話要說。經過適當引導,就可以寫成一篇好作文。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8
【我的發現】
這是一項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組詞規律的練習,重點引導學生探索和發現兩組詞,雖一字之差,但詞性和詞意卻大不相同。教學時要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引導發現時不必用準確的術語來表述,學生用自己的話大致說清詞語之間的關系即可。
過程建議:
1、讀一讀,辨一辨,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2、拓展延伸,加強積累。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飲水──( ) 錄音──( )
電影──( 。 h──( )
【日積月累】
這部分包括三項內容:“讀讀認認”、“我會填”和“我會讀”。其中“讀讀認認”是讓學生鞏固反義詞,并通過反義詞識字,加強積累!拔視睢笔前藗偏正式短語,要求學生在搭配詞語中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對詞語的意思,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解釋。“我會讀”目的是積累古詩詞,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讀讀認認〗
過程建議:
1、學生借助拼音讀讀不認識的字,仔細觀察每組里兩個字之間有什么關系。
2、運用自己發現的規律,再讀這些字,交流識字方法。
3、采取多種游戲方式說反義詞。
4、拓展練習:生活中你還發現有哪些這樣的反義詞?
〖我會填〗
過程建議:
1、回憶所學課文,小組內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詞語。
2、全班交流,啟發學生說說還可以填什么詞語,鼓勵大家發表不同意見。
3、選擇自己喜歡的短語說一句或幾句話,教師鼓勵創新。
創設情景說話:風光秀麗的黃山__________;
川流不息的汽車__________。
〖我會讀〗
過程建議: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詩歌。
2、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么?(有條件的還可以看錄像)
3、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對讀或表演讀。
4、欣賞民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夸家鄉”,是對本組專題的深化和延伸?膳c綜合性學習活動結合起來進行,也可以與展示活動同時進行。課前要讓學生聯系學過的課文,自己通過觀察、咨詢或查閱資料,了解家鄉有哪些風景名勝、物產、名人以及家鄉近年來有哪些變化等等,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際準備:
學生搜集的關于家鄉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把學生分成若干交際小組。
過程建議:
1、匯報展示、討論交流:
、拧≌故静⑾蛲瑢W介紹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家鄉的資料(文字、繪畫、照片等)。同學間相互交流資料內容和獲取經過。
、啤“褍热菹嘟臍w為一個組,互相交流,說說對對方資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對話”,夸夸家鄉:
、拧⌒〗M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向全班介紹自己眼中的家鄉。其他組可向介紹者提問或作補充說明。
⑵ “導游”“推銷員”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和知道的情況,“游客”提問,“導游”“推銷員”解答。
3、寫一寫:
、拧“炎约航榻B的內容和口語交際中聽到的有關內容加以綜合,組成一段夸夸家鄉的話寫下來。也可以給自己畫的畫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話,還可以用連環畫的形式寫話。
⑵ 寫好后讀一讀,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臺】
本次“展示臺”以愛祖國、愛家鄉為主題,內容和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教材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在詞語接龍游戲中展示自己積累的詞語,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鄉變化的照片。教學時,可利用教材中學習伙伴的話激發學生展示的興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學習成果。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題目進行詞語接龍練習,看哪組接得長。
2、教師再選擇兩個詞語讓學生用“開火車”的形式做詞語接龍游戲。 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鄉變化的照片開自己畫的畫。辦一期夸家鄉的專欄。
4、展示、交流在《葡萄溝》一課后布置同學們準備的其他資料或學習成果。
【寬帶網】
這次“寬帶網”是對本組專題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國民族和行政區劃的知識。其目的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在服飾、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二是讓學生通過查閱地圖了解我國的行政區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理位置。
1、演示部分民族圖片或錄像,創設情境:你知道畫面上的人是哪個民族的嗎?你是根據什么知道的?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資料,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習慣,并說說是怎樣了解到的。
3、出示“中國地圖”,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從地圖上找到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
5、同桌互相說一說,你還知道哪個省在什么地方。
6、欣賞《愛我中華》歌曲,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交流在金秋時節做的事情,以及從中感受到的快樂,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2、習作:能清楚介紹所選擇圖畫的內容;能寫清楚圖的內容,內容要具體,語句通順,注意用上平時積累的詞句。
3、自主發現:學習描寫顏色的詞語,增強詞匯量。
4、日積月累:背誦、積累對子;學會運用詞語搭配,積累詞語。
5、趣味語文:繞口令,展開想象,感受文美好的景象。
6、讓每一個學生地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7、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民族文化的美。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秋天的快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
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欣賞了五彩繽紛的秋色,聆聽了美妙的秋天的聲音,感受到秋雨帶給我們的歡樂,也體驗到在秋陽中放飛風箏的樂趣。在這美麗的秋天里,你們快樂嗎?讓我們進行一次快樂的展示會,把所有的快樂與大家分享,好嗎?
2、提出學習目標
。1)、自主尋找秋天的快樂。第一組,走進田野; 第二組,走進樹林; 第三組,走進果園; 第四組,走進農家。
。2)、具體說說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要求:
①把做的事兒說清楚。
②說出自己的快樂。
③可以邊說邊演,可以請小組的同學一起說說演演。
。3)、展示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1、交流秋天的快樂。
2、贊美秋天。(可以背誦描寫秋天的詩句或唱一唱贊美秋天的歌曲。)
3、評選最佳展示員。
三、激發知識沖突
怎樣把自己的快樂心情表達清楚?
四、知識拓展延伸
畫一畫秋天的圖畫或寫一寫所做的快樂的事。
第二課時
看圖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小伙伴們放風箏的身影、玩耍嬉戲的場面都讓我們回味無窮。秋天里紅紅的楓葉,黃黃的葉子,清涼的秋雨……這么美麗的秋天,同學們想親眼去看看嗎?(播放錄像,幫助學生豐富秋天的印象。)我們親眼看了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時此刻你們心中的秋天一定是五彩斑斕、豐富多彩的吧!
2、提出學習目標
。1)、利用畫筆畫出心中的秋天。
。2)、把你心中的秋天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么想的就怎么說,注意說話要完整、清楚,盡量用上好詞。
(3)、結合自己的畫或圖片寫一段話,注意敘述要清楚、完整,語句通順,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句。
(4)、寫好后讀給小組內同學聽聽,讓同學們評一評。
(5)、展示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1、我會畫。
2、我會讀。
3、我會評
三、小結延伸。
同學們,習作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選擇真實的事例,抒發真實的感情,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課后,請大家把習作念給家長或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然后根據別人的意見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習作和圖畫一起貼在教室的學習園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第三課時
自主發現 日積月累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讀一讀,從中發現什么?
2、讀一讀,并背誦對子。
3、填一填。
4、讀一讀,背一背繞口令。
5、展示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ㄒ唬┗A知識展示
1、我會讀,發現了這些詞語都是表示顏色的詞語。
2、我會讀,我會背對子、還會繞口令。
3、我會填。
(二)、課外知識展示
1、我還會圍繞其他顏色進行詞語的擴展和積累。
2、我還會編類似的對子。
3、我還會將詞語進行搭配。
三、知識拓展延伸
搜集繞口令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園地以三組字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用“加一加”、“減一減”、“合一合”的規律來識字。另外,以展示臺的形式引導學生懂得從商品包裝上或商標上識字,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養成在生活中識字的好習慣?谡Z交際有兩部分內容:一是讓學生就身邊的垃圾問題進行交流;二是把想法說說、畫畫,然后到課外去實踐。通過背誦小詩、口語交際,讓學生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習、生活、發現并快樂著。
教學目標
1、會認“字”、“代”等7個生字。激發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2、正確地朗讀詞語、小詩,背誦小詩。
3、與同學交流時,敢于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4、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自覺保護身邊的環境衛生。
課前準備
1、多媒體教學課件。
2、學生課前收集食品的包裝或商標。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與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ㄕn件出示:春天的美景。)小朋友,春天真是百花盛開,美不勝收呀!公園里、路旁邊到處鳥語花香,讓人留戀忘返。你們看,學習園地中也盛開著鮮花,芳香迷人呢!咦,這是我們班領養的園地“月季園”,讓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吧!
[一年級學生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多媒體課件畫面色彩艷麗,景色迷人,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視線。]
二、我會認1
1、(課件呈現:園地中有許多月季花。)這些花一枝上開兩朵,更妙的是他們還藏著小秘密呢!請學生點擊花,點出字后讀一讀,有困難的,其他同學幫。
2、四人小組認字,相互幫助學習。
3、請學生當小老師來領讀帶拼音的字。
4、去掉拼音讀一讀,說說怎么記這些字。
5、誰在今天的識字中又有新的發現?(說出“加一加”、“減一減”方法的獎給一朵小紅花。)
6、回憶所認識的字,哪些也可以用“加加、減減”的辦法記。
[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合作的精神,創設輕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我會認2
1、(課件呈現:教師領養的桃花園,再特寫為一枝上開著四朵花。)這四朵花中也藏著秘密,誰來揭開。
2、請學生點擊其中的一朵花,出現一個字,讀讀,再擊一下,大花下開出兩朵小花,是構成字的兩個部分,再讀讀。將四朵花中的四個字都點出。
3、請學生討論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4、誰又有新的發現?(得出“合一合”方法的獎給紅花。)
5、老師用課件出示幾朵小花,小花中的字為:女、馬、子、口,請學生將兩朵小花合為一朵大花(一個字)。
[鼓勵學生探索、發現,自主找到識字規律,同時也引導學生逆向思維,把知識學活,獲得成就感。]
四、展示臺
1、請學生拿出課外收集的商品包裝或商標。
2、四人小組認讀。
3、說說在課外收集商標時又有什么好的識字方法。
4、布置成展板,學生互動認讀。
小朋友,你們的努力使我班的月季園又開放出許多鮮花(看課件),我們今天真是收獲不小。
[生活處處皆語文。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創造更為廣闊的空間,同時鼓勵學生自由學習、自主發現,為學生架設構建新知的平臺。]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小朋友通過課外收集商標識字使我們班的月季園開出了許多鮮花(課件展示)。
二、我會讀
1、(課件出示102班的杏花園,門口有個小朋友在喊“買票進園”)102班的同學在賣門票呢,想不想進去看看?
2、點擊門票出現“我會讀”中的詞,哪個小組的同學先會讀就先進去。要求:
a、小組內每個同學都會讀后舉手示意。
b、檢查讀詞時,小組內同學一人讀一個,組內同學不得提醒。
3、學生準備,老師巡視。
4、按舉手的先后順序讀,其他同學當裁判。
5、請讀得又準又快的組介紹自己的經驗。
6、學生出題考對方。(如:用詞說話、找意思相近的詞、找結構相同的詞等)對方不知道的我們班同學幫忙。
[這里的練習采用反過來考對方的形式,而不是老師出題讓學生做。這樣會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四、讀讀背背
1、(課件出示:102班的小朋友當導游引領大家欣賞美景。一棵樹上有小鳥在歡唱。)小朋友,你們真能干,看小鳥都在為你們唱贊歌呢!
2、(課件出示:導游小朋友的詩《小鳥》)他請大家幫忙跟小鳥說說。學生自由讀。
3、小組內交流一下,“我”為什么要小鳥輕輕地跳。
4、指名分節朗讀。同桌一個讀一個配上動作。
5、回放小鳥又跳又叫的畫面,請小朋友告誡小鳥。(讀背)當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時,讓小鳥停下來。
[從讀到背,借助小鳥當評委,學生會更投入,情感會更到位。背誦不僅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增長知識,而且可以全方位地積淀語感經驗。]
五、練習
1、讀讀說說:暖和——暖暖和和明白——歡喜——開心——
2、課外收集自己喜愛的小詩讀讀背背。
[教材僅是傳承文化的一種載體,課堂教學僅是學生學習的一個系統。老師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大量閱讀,汲取豐富的知識乳汁,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第三課時
我們身邊的垃圾(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 :
1、通過調查了解生活垃圾的來源,知道垃圾的產生不可避免,但可以處理好。
2、在交際過程中,學會傾聽老師、同學的講話,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通過畫畫等,設想垃圾的處理,懂得從小就該愛護環境。
課前準備:
1、查垃圾的來源。
2、多媒體課件一組。
3、畫畫、做模型等所需的材料。
教學設計與說明
一、創設情境,揭示話題。
小朋友,告訴你們一個很不幸的消息:地球爺爺生病了。聽,他在痛苦地哼哼呢。úシ诺厍驙敔斏胍鞯穆曇簦,你們知道是誰惹的禍嗎?告訴你們是垃圾。
1、出示班級垃圾桶,猜一猜里面有些什么。
2、揭題:這些垃圾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因此,我們稱它們是“我們身邊的垃圾”。(出示)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生活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活的源泉,精心創設符合交際的情景,利于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二、回顧調查,說說由來。
小朋友,你們在調查生活垃圾的事被地球爺爺知道了,他要和你們說話了。(播放地球爺爺的聲音:小朋友,你們辛苦了,你們能告訴我垃圾是從哪兒來的嗎?)
1、請小朋友分四人小組說說自己調查的結果。
2、小組匯報調查結果。組長匯報時如有遺漏,請組員及時補充。
3、老師展示:老師要大家去調查垃圾是怎么產生的的時候,自己也做了個有心人,你們看這是大街上的垃圾和垃圾的產生。(多媒體課件)出示:大街上,塑料袋、果皮等垃圾;一位老奶奶將一包藥渣撒在小區的路上。
4、請小朋友說說在課件中發現了哪些垃圾。
5、將結論告訴地球爺爺:垃圾的出現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讓垃圾進入垃圾箱。
[生活的再現,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情緒也會因此變得高漲起來,參與的積極性會被激發出來。]
三、開展活動,處理垃圾。
地球爺爺的聲音:既然在你們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現垃圾,你們又不可能在垃圾中生活、學習,垃圾一定要處理,有什么好辦法處理嗎?我設立了“金點子”獎,看看誰能得到這個光榮的獎項。
1、先把老師看到的街上的垃圾處理好。
2、指名說說大街上的垃圾的處理。
3、創設情景,制止亂扔垃圾的行為。(老師扮演課件中的老奶奶,學生制止老奶奶亂扔垃圾的行為。)老師隨時表揚注意文明禮貌、講話得體的學生。
4、自由組合開展出“金點子”比賽活動。
[實現生生、師生、人景互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體現口語交際的得體性。]
四、互動交流,語言交際。
垃圾的處理現場發布會開始了。
1、請小組派代表介紹本小組金點子,其他組員隨時補充。是畫或模型的展示在黑板上。
2、其他小組的小朋友聽仔細,看清楚,等他們介紹完后進行評價或質疑問,。老師隨時點撥,指導學生將話講完整,聲音要響亮,態度要大方。
3、請大家評一評哪個小組的點子好。
4、地球爺爺的評價。(地球爺爺的話:小朋友,你們真愛動腦筋,你們找到了我生病的根源,看來你們都能獲得“金點子”獎,祝賀你們。)
[學生激動的情緒是進行口語交際的催化劑。通過比賽活動,可以把學生的情緒大大地調動起來。]
五、總結活動,延伸拓展。
1、小朋友真能干,你們幫地球爺爺找到了生病的原因,我們就可以幫他治病了。可是,我們的想法只有我們一個班級的人知道,想想怎么才能讓大家都行動起來?
2、延伸拓展:
a、回家說服家長處理好垃圾。
b、把“金點子”寄給垃圾中轉站的叔叔、阿姨,請他們采納。
c、把畫、模型等做成宣傳品,到街道、社區去宣傳,號召大家行動起來當環境衛士。
3、老師總結:經過小朋友的努力,不久的地球爺爺將又會很有精神,非常美麗了。我們一起來展望地球的將來。(多媒體出現地球上的純凈和美麗,地球爺爺感謝小朋友,與小朋友說再見。)(在和諧、歡快的音樂聲中,小朋友離開教室下課。)
[由課堂向生活延伸,培養學生關注生活,愛護環境的品質,體現口語交際的情感性和開放性。]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11
一、我會填
這是一項數筆畫,按筆畫數填寫的練習。題中有六個漢字,三個花瓶,花瓶上分別寫著筆畫數,每個花瓶里有兩朵花,要求把這六個字按筆畫數進行分類,把筆畫相同的字寫在同一個花瓶的花朵上。這六個字的筆畫數不多,填起來不算困難。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題意,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獨立完成。通過練習,復習學過的漢字的筆畫和筆順,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和良好的書寫習慣,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過程建議〗
1、出示卡片:子、頭、長、出、飛、火,這些都是我們見過的生字寶寶,你還認識他們嗎?
。ㄩ_火讀,注意字音是否標準。)把這些字貼在黑板上。
2、你會寫這些字嗎?(組內練習書空,糾正錯誤的筆順。)
3、出示花瓶圖或教師在黑板上畫簡筆畫,說說題目要我們做什么?
4、同桌商量,共同完成題目。(提示學生在數筆畫時要仔細認真,書寫時要工整干凈。)
5、匯報,鼓勵學生說出多種方法:如逐個數、逐個填;將所有字的筆畫都數好后,再歸類填寫。
二、看看讀讀
這項活動的目的是復習鞏固學過的漢字,逐步養成正確使用量詞的習慣,讓學生懂得說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詞。題中配有一幅色彩鮮明的風景圖,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充分發揮插圖的作用,在鞏固字詞、正確使用量詞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通過不同渠道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培養語感。
〖過程建議〗
1、同學們,老師帶大家去郊外參觀,出示圖畫或課件(不帶詞語),看!多美的景色呀!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點擊課件出示詞語,指導讀詞。)
2、你能根據圖畫編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嗎,?(小組內練習后推薦一人講給大家聽)
3、出示“一只小狗 一條小河 一朵白云 兩只鴨子 一條木船 幾朵野花”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4、在生活中象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說嗎?(組內練說然后匯報,注意量詞用得要準,教師隨時糾正。)
5、拓展:
五( )星星 一( )山 一( )同學 兩( )書 幾( )小鳥 一( )畫 四( )房 一( )飛機 三( )樹 一( )水
三、讀讀畫畫
這項活動是復習帶有相同偏旁的生字。題目中有一個大轉盤,周圍是十四個學過的生字,里面有三朵不同顏色的花,花分別寫著“艸、扌、足”花的顏色提示了將要涂的字的顏色:“艸”的字涂綠色,“扌”的字涂藍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紅色。通過“讀、思、說、畫”,讓學生的口、眼、腦、耳、手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指導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激發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過程建議〗
1、出示大轉盤,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方向自由讀字。
2、引導觀察:仔細觀察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
(培養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善于表達的良好個性,發展思維,發展語言。)
3、這道題是什么意思,你會涂色嗎?怎樣涂?(組內合作,先說說怎樣涂,然后再動手。)
4、匯報,集體訂正。
5、你還知道哪些“艸、扌、足”的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氵、亻、口”旁的字。
四、讀讀背背
《東西南北》是一首辨別方向的兒歌,兒歌能幫助學生利用太陽辨別方向。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借助插圖,在讀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陽辨別方向的方法。
〖過程建議〗
1、游戲:指方向。教師說方向,學生用手指出來,比比讀的動作快。(將東西南北、前后左右打亂順序練習。)
2、下面我們就來學一首辨別方向的兒歌:東西南北。
3、借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4、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讀,男女生賽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5、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幫助學生弄清利用太陽辨別方向的方法)
6、看圖:小女孩早晨起來面向什么方向上學去,你還能判斷出其它三個方向嗎?
7、老師在教室里指出東方,讓學生找出其它方向。
8、你還知道其它辨別方向的方法嗎?
9、齊背兒歌。
五、口語交際《這樣做不好》
這個口語交際練習有兩幅圖,這兩幅圖色彩鮮明、環境優美,可是有些人的行為與這自然的美不一致(在草地上踢球、浪費自來水)。圖中的大姐姐和小弟弟都在說“這樣做不好”,這是在勸說別人不良行為時常說的一句話,可是這樣做為什么不好?能把理由說出來讓對方信服才是關健。這是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學習勸說別人不要做有損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說話時有禮貌,并且學會關心身邊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態度,是這次口語交際的目的所在。在教學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健康的人格,發展健康的個性。
際準備〗掛圖或課件
〖組織過程〗
1、揭題: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不良的行為,比如隨地亂扔果皮紙屑,摘公園里的花,亂搖小樹,在公物上亂寫亂畫……看到這樣的現象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板書課題。)
2、師出示課件或掛圖。看這兩幅圖,你能說說發生了什么事嗎?
3、指導學生簡單地說出圖意。
4、這樣做為什么不好?如果你看到了這種行為,會怎樣勸說呢?在勸說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明確要說出這樣做不好的理由,道理要能把人家說服,說話時還要態度大方,有禮貌,語氣溫和,不能強硬等等。)
5、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6、匯報:每組推選出兩名代表,一人說一幅圖。(師生評議,注意聽他表達的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分,講話是否有禮貌,挖掘出學生的優點多鼓勵和肯定,適當地提出意見和建議。)
(明確:小草也有生命,在草地上踢球會傷害小草,破壞環境,影響別人休息。開著水龍頭洗菜太浪費自來水了,可是水資源卻是有限的。)
7、表演:自由選擇合作伙伴練習表演,注意勸說者的語言、方法、態度、表情,加上被勸說人的語言、動作?梢詢蓚人表演,也可以幾個人一起合作;可以選擇一幅圖練習,也可以兩幅圖都說。
8、哪組想匯報就讓哪組給大家表演,評出“最佳合作”獎,獎勵一朵小紅花貼在成長記錄冊里。
9、擴展: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不好的行為嗎?你應該怎樣勸說?(先在組內討論交流,然后設置情境表演。)
10、反思:你做過這樣不好的事嗎?今后該怎樣做?
11、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象這樣的不良行為并不少見,我們不但自己不做這樣不文明的事,當我們遇到有損于公共利益的事情的時候要及時大膽地勸說,要注意說話的方法,希望每個人多關心身邊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12
建設六馬路小學 陳素玲
教材分析
本課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第二冊“語文園地三”中的“我的發現”,此部分有12小組字:上面的四小組都是橫線前的字加上偏旁成為橫線后的字,中間的四小組則是橫線前的字去掉偏旁成為橫線后面的字,下面的四小組都是上面一個字分別由下面兩個字組成。此題是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的練習,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在探究和發現中學會學習,并體會發現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對象分析
我班的學生有的十分聽話,一切順從教師和家長,成績好,但沒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有的管不住自己,堂上想說就說;非常隨便;有的個性很強,雖有自己的見解,但以我為中心,心中沒有集體概念,學習欠自覺!缎抡n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主動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我認為若在堂上積極實施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能很好地改變本班學生的現狀,學生將受益非淺!缎抡n標》倡導的自主學習,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集體精神,而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在合作學習中也學會了互相幫助,培養解決問題、組織能力。在探究學習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主張,培養創新思維,從而體驗獲得新知和能力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自主性,激發學習的激情,改變被動的學習狀態,這也是現代社會對新型人才的要求。
“語文園地三”“我的發現”安排7個字要學生認,《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以便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給學生打開一個生活經驗世界之外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這對于發展學生的情感、思維,對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依據新理念,在學生認識了這7個生字后,我還引導學生閱讀我搜集的兒歌、故事、古詩,讓學生在閱讀中鞏固平時所認的字,又在閱讀中認識新的字,既增長了課文知識,又在閱讀中積累了詞語。
教養目標:
1、會認“字”“代”等7個生字,激發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2、正確朗讀詞語、小詩。背誦小詩《小鳥》。
教育目標:
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愿意愛護身邊的環境。
發展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2、拓展學生的識字面。
3、與同學交流時,敢于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識字方法,并將識字方法運用到課外識字。
課前準備:
1、靈靈姐姐圖像(能套在手上)
2、制作小動物圖片
3、搜集兒歌、童話故事和古詩并打印,給沒認過的字注音
4、用彩色卡紙制作花兒、識字蘋果樹
5、字卡
教學課時:3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導入 ,激發興趣
小朋友,在學習語文園地一和園地二時,我們和靈靈姐姐共同學習,共同發現了一些識字方法,還記得是什么方法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瞧,誰來了?(教師手里套著“靈靈姐姐”圖像扮演“靈靈姐姐”)小朋友,好。`靈姐姐好!)今天,我又想和你們這些愛學習的孩子到識字樂園去認識字寶寶,歡迎我嗎?(歡迎!)我們一起出發吧!(板書:語文園地三識字樂園)
二、解決字音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反復讀識字樂園里的字。
2、學生邊讀邊想:在識字樂園里自己發現了什么?
3、檢查學生的讀音。
。1)個別讀(用激勵的語言激發學生自告奮勇讀樂園里的字。)
(2)夸一夸,幫一幫:引導學生先評優點,再評不足。重點評議字音,特別注意讀準平舌音、翹舌音。
。3)做接龍游戲。
(4)全班齊讀。
三、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識字方法
1、(教師扮演“靈靈姐姐”)我在識字時又有新發現,小朋友,你們呢?
2、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
3、小組派代表匯報“我的發現”
。ò鍟杭右患訙p一減合一合)
4、(教師扮演“靈靈姐姐”)小朋友,你們的發現和我的一樣,你們通過自己去學習,去發現,成了學習上的小主人,靈靈姐姐替你們高興。以后,不管在堂上認字還是課外識字,用上這些好辦法,能幫助我們更快認識更多的字寶寶。
四、鞏固識字
1、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字組詞或說話。
2、小組長組織組員以大家喜歡的方式認讀字卡,誰發錯字音,組員齊幫助。
3、教師將字卡順序打亂,讓學生認讀。
4、學生出來帶讀帶有生字的詞卡。
五、以閱讀拓展識字量
1、小組合作互相讀課外文章。
2、學生把自己會認的“蘋果樹”上的“綠蘋果”涂成紅色,看看哪一組“蘋果樹”上的紅蘋果最多。
板書設計 :
流程圖:
相關鏈接:《語文園地三》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
1、復習本單元內容,并學會運用能發現詞語內在聯系。
2、練習積累。
3、自己通過觀察、咨詢或查閱資料,了解家鄉有哪些風景名勝、物產、名人以及家鄉近年來有哪些變化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要引導學生發現每組的兩個詞中含有同樣的兩個字,第二個詞是在前一個詞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字,兩個詞的意思不一樣。
2、接著引導學生發現,左邊一欄的每一組詞,前一個表示活動(動作),后一個表示完成活動(動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機”,“灑水”要用“灑水車”,“集郵”要用“集郵冊”。右邊一欄的每一組詞語,前一個表示物品(東西),后一個表示場所。
3、在學生發現詞語規律的基礎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練習,如:
游泳 ____ 火車 ____
洗衣 ____ 服裝 ____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是通過反義詞的形式,認識九個生字,同時也有自主發現漢字的反義關系、積累反義詞的作用?砂匆韵虏襟E操作:
。1)學生讀讀認識的字,并借助拼音讀讀不認識的字,看看每組里兩個字之間有什么關系。
(2)運用自己發現的規律,再讀這些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比如,“窄、惡、善、內”等字的讀音。
(3)可分男女或同桌之間進行對比讀。
。4)去掉兩個中間的破折號,看看有什么發現。學生發現規律后,再兩字連詞語,熟記反義詞語“寬窄、貴賤、善惡、強弱、勝敗、內外”,并適當運用。
(5)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識記九個生字。
2.“我會填”是搭配詞語的練習,讓學生在運用中積累詞語。對詞語的意思,不必作過多的解釋。
。1)回憶所學課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詞語。
明亮的(教室) 絢麗多彩的(廣告)
繁華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車)
茂密的(枝葉) 風光秀麗的(公園)
。2)啟發學生說說還可以填什么詞語,大家認為正確后,再填在括號里。
。3)用線連接可以搭配的詞語。
明亮的 市場 絢麗多彩的 日月潭
繁華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臺
茂密的 燈光 風光秀麗的 行人
3.“我會讀”,目的是積累古詩詞,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詩歌。
。2)看插圖,感受草原一望無際、遼闊無邊的美景。
。3)學生自由朗讀,再通過教師范讀、個別讀、品讀等多種形式讀出感情,熟讀成誦。
(4)欣賞民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家鄉是哪里呀?對濟源,這個生我們養我們的城市,那你們對她了解嗎?當我從一個小村莊走入城區,我感受到了我們家鄉的各個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麗,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夸夸我們的家鄉吧!
二、口語交際
1.匯報展示、討論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學介紹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家鄉的資料(文字、繪畫、照片等)。同學間相互交流資料內容和獲取經過。
。2)把內容相近的歸為一個組,在小組里交換閱讀和欣賞,說說對對方資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對話”,夸夸家鄉。
。1)小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紹自己眼中的家鄉。其他組可向介紹者提問或作補充說明。
(2)學做“小記者”采訪。如,你的家鄉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來的家鄉是怎樣的?
3.寫一寫。
(1)把自己介紹的內容和口語交際中聽到的有關內容加以綜合,組成一段夸夸家鄉的話寫下來。也可以給自己畫的畫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話,還可以用連環畫的形式寫話。
。2)寫好后讀一讀,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三、展示臺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題目進行詞語接龍練習,看哪組接得長。示例:
國家—家庭—庭院—院長—長大—大人……
祖國
國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動……
2.教師再選擇兩個詞語讓學生用“開火車”的形式做詞語接龍游戲。
3.展示反映家鄉變化的照片開自己畫的畫。辦一期夸家鄉的專欄。
4.展示、交流在《葡萄溝》一課后布置同學們準備的其他資料或學習成果。
四、寬帶網
1.演示部分民族圖片,創設情境,導入 :你知道畫面上的人是哪個民族的嗎?你是根據什么知道的?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資料,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習慣,并說說是怎樣了解到的。
3.出示“中國地圖”,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從地圖上找到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
5.同桌互相說一說,你還知道哪個省在什么地方。
6.欣賞《愛我中華》歌曲,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