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教學設計(精選6篇)
《回家的路上》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悅并以此培養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勤于動腦,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
2.通過"你問我答"的數學游戲方式,培養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練習,提高學生應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技能以及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學習是在學生已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以及乘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北師大版數學教材刪去了復習舊知這一環節,把以往以知識技能為主線改變為以數學活動為主線,創設生活情境引發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問題意識.教材用一些小動物放學回家的畫面展現了許多數學信息,采用"你問我答"的數學游戲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了充分利用教材的資源,真正體現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教學時設計如下幾個層次:
一,創設小課堂情境,感受有用的數學
(一)創設故事情境
1,情境鋪墊展現信息: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及小朋友活潑可愛的語言,把學生帶入"回家路上"的真實情境中,使學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使圖中的數學信息得以呈現,這不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2,利用信息提出問題,運用信息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通過問題地提出與解答,培養學生勤于動腦和合作交流的習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二)創設教室情境
教師事先在教室布置了許多的乘法情境:每個窗臺擺3盆假花2盆真花,有三個窗臺;角落里各放3個地球儀,有四個角落……;加上教室原有的真實情境:如有三排燈管,每排有2個;書柜上每層5本書,有4層;有3對窗簾……
使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本身的魅力.
二,創設大課堂情境,感受數學的價值
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實際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是小學生數學素養之一,也是數學價值的體現.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使課外與課堂學習結合起來.本節課下課后,讓學生走出教室,到教學樓內找一找,到操場上找一找;放學后,讓學生走出校園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場中找一找……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聯系起來,使學生的思維由課堂進入社會的大空間,拓展認知面,讓學生能用數學思維方法去審視,去分析,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理解他所學到的是"有價值的數學"
[教學準備]
主題圖,教室中創設真實的乘法情境(如:每個窗臺擺5盆花——3盆假花和2盆真花,書架上每層擺5本書……)
[教學板塊]
講故事 展現信息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動物學校去看一看(出示掛圖).真巧,正好趕上小動物們放學.他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1.仔細看圖,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講給大家聽嗎
2.自己在下面練習說一說.
3.同桌互相說一說.
4.指名說.
(通過三個層次的練說,便于學生全面掌握圖中信息,有利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利用信息 提出問題
1.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小組合作寫出所提的問題看哪一小組提的問題最多,同時找一組學生到黑板上書寫所提問題.
同學們真聰明,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那么你們會解答嗎
運用信息 解決問題
1,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大家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解決的問題最多.
(通過問題提出與解答,培養學生勤于動腦和合作交流的習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過程.(說出解決了哪些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
3,有沒有不會解決的問題,說一說.
(學生在匯報時,一方面要讓學生有條理的說明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回答,取長補短.)
4,同桌合作,你問我答.
(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熟悉,鞏固,應用乘法口訣.讓學生積極地利用和改造已有的生活經驗,經歷數學的再創造,樹立自信,獲得成功.)
聯系生活 拓展應用
1,基本應用.
讓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中的1~3題.
(第2題組織學生交流時,讓學生講清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列出算式.)
2,拓展應用.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并請你喜歡的同學幫你解答問題.
(引導學生應用口訣解決現實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也便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訣,自覺地記憶口訣.)
走出課堂 感受數學的價值
在我們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會發現很多的乘法問題.你們看:教師出示一箱酸奶(有2排,每排有4盒.),誰能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下課后,請同學們走出教室,到我們的教學樓內找一找,到操場上找一找;放學后,我們走出校園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場中找一找……你一定會有許多欣喜地發現.
(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聯系起來,與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寓數學知識于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之中,使學生的思維由課堂進入社會的大空間,拓展認知面,讓學生能用數學思維方法去審視,去分析,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理解他所學習的是"有價值的數學")
《回家的路上》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內容: 教材22~23頁“2~5的乘法口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并靈活運用2~5的乘法口訣。會用2~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有條理說明自己的想法,體會口訣優越性;
2、過程與方法: 采用你問我答數學游戲方法,讓學生提問問題、解決問題;運用口訣解決數學問題,熟練掌握口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三、課前準備: 圖片、口算卡
四、 教學過程:
課前一題:我們教室有四組同學,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分別有14人,第四組有12人,請你告訴在座的老師我們班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算出來的?
(一)復習鋪墊
課前一題就到這兒,如果還是不太明白,課后和老師、同學交流一下。
1、我們已經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現在我們一起把這些乘法口訣背一下。
2、把乘法口訣補充完整
二( )十四 五六( ) 三( )二十四
四七( ) ( )五一十(最后一句口訣可以怎樣列式?)
3、口算;(直接說得數)
3ⅹ5= 8ⅹ4= 2ⅹ9= 4ⅹ4=
7ⅹ3= 6ⅹ2= 1ⅹ3= 5ⅹ9= (相機提問乘法口訣)
(二)情景創設
談話:同學們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你們看,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師板書課題)
(三)問題探究
看圖回答: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學生觀察回答:花,鳥,魚,窗戶,……(師板書)
談話:請你根據圖上景物提出問題并解答
同桌之間一問一答,互相交流
匯報:生答師板書
1、船上有幾只小動物?4*4=16(只)
……
提醒學生盡量把圖意敘述完整,初步明確乘法的數量關系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
完成練習1、2、3 獨立完成全班訂正
(五)提高練習:玫瑰花每枝5元,菊花每枝2元,康乃馨每枝3元。問題:(1)買4枝玫瑰花要多少元?(2)買4枝菊花和2枝康乃馨一共要多少元?(3)給你20元,請你配一束花?
(六)作業:自主練習
《回家的路上》教學設計 篇3
課院 題
回家路上
主備教師
劉楊楊
使用教師
代金霞
教
學
目
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逐步發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
教學
重難點
理解教材中提出的問題并加以理解,提出新問題時有條理地表述,同時加以解決。
教
學
流
程
一、復習舊知
1、聽算
2、列式計算。
(1) 2個8的和 (2)2和8的和 (3)2個4相乘 (4)2個4相加 (5)3乘6
二、學習新課
1、看圖回答問題。
這幅圖畫的是動物學校放學后,小動物們回家路上的情境。圖上有很多的數學信息。看一看圖上提了一個什么問題。你能找到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條件,并完整地敘述出來嗎?
每條船上有4只小動物,4條船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怎樣列式解答呢?為什么?
4×4=16(只) 一條船有4只小動物,4條船就有4個4只小動物。4個4的和用乘法計算。
2、你能出一道用乘法解決的數學題嗎,完整地說給大家家聽一聽。
板書學生問題。小鳥每5只為一組,有3組,一共有幾只小鳥?
5×3=15(只)
3、觀察:一道完整的應用題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至少2個相關的已知條件,和一個相關的問題。
舉例說明:
(1)小路兩旁各有5朵花,問:一共有幾只小鳥?(問題和條件不相關)
(2)河里小魚每3條為一組做游戲,一共有4條船,問:一共有幾條小魚?(條件之間沒有內在聯系。)
4、你會提出問題了嗎?同桌互相提問.提問的同學要說清楚條件和問題,聽的同學注意聽清楚同學的問題表述是否完整,并正確回答。
小組活動
交流:。(抽生在講臺上說)誰愿意代表小組的同學來完整地敘述一遍應用題,聽一聽,他說得好不好。
三、鞏固練習
1、算一算。
(1)一句口訣可以寫幾個乘法算式?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乘數相同,只能寫一個乘法算式。其余的可以寫2個乘法算式。
(2)給一個數,說出你想到的口訣。
12 24 4
二六十二 四六二十四 一四得四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二二得四
(3)1個結論可以寫幾個乘法算式呢?(口訣的2 倍加2個)
12: 1×12=12 12×1=12
2×6=12 6×2=12
3×4=12 4×3=12
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兩個數相乘,積相同的情況下,一個乘數變大,另一個乘數就會變小。(0除外)
2、看圖填空。(從不同角度觀察方陣物體和圖形的個數。)
根據圖意,你能寫出幾個乘法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3、p23、1、3計算
個性化設計
請學生列式,個別生板演。
請學生說一說發現的數學信息。
請學生出題考大家,其他生答題。
請學生觀察算式,找出其中的共同點。
請學生自由回答。
《回家的路上》教學設計 篇4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2.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難點:
1.是否喜歡這種繪畫題材。
2.是否能將從學校到家的路線交代清楚。
3.繪畫語言是否具有創意。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交通地圖、旅游地圖,范作。
2.學生準備紙、筆、膠水、剪刀,收集一些房產廣告紙、建筑物、風景圖片。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施教時間:11月10日
活動一:
教師出示自己準備的青島市區大地圖,問:地圖是怎樣給人們指路的?請學生從大地圖上找一找“我們的學校在地圖上的位置”。
請學生描述一下學校回家的線路,把轉彎的地方(特別是三岔路口、十字路口)描述的詳細一些,教師要提醒大家這一路上有哪些標志性建筑或物體。如:家世界、熱電廠的大煙囪。
活動二:
觀察教材上的學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圖,討論:我們要表現的從學校到家的線路圖與交通圖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然后交流。
請學生談創作思路。教師啟發學生:
先畫學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線一點一點延伸出去,一直畫到你的家,紙不夠可以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狀可以是不規則的。
活動三:
學生繪畫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線圖。
如果有的學生將路線圖畫在一張完整的作業紙上,那么可以建議他們先將學校與家的位置定好,然后,先用單線輕輕的畫出線路,確定后再具體描繪。
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活動四:
作業展示,布置學生按照居住的區域分成幾個小組,下節課按照小組來進行路線圖的繪畫。
第二節
施教時間:11月11日——11月14日
活動一:
學生按照上節課布置的分組坐好。各組派代表起來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說一說自己上學的途中所看到的標志性的建筑或物體以及交叉路口的具體的情況。
活動二:
分配各組的任務:教師帶領住在學校旁邊的幾座樓上的同學畫學校周邊的幾條小區內的路;住在從港口醫院到遼陽西路區域的學生一起畫這一部分的路線圖;住在軍休五所、三所以及伊春路的同學畫這一部分的路線圖;住在海城賓館以及哈爾濱路周邊的同學畫這一部分的路線圖;住在通榆路周邊的同學畫這一部分的路線圖。
每組發一張四開的紙,小組分路段共同來繪制這一部分的路線圖,根據需要可以添加人物與景物(可以用剪貼或繪畫的方式)
活動三:
各組將自己畫的路線圖以學校為中心按照實際的方向粘到一起。
活動四:
展覽我們共同制作的“青師附小學區圖”大家一起分享創作的快樂。
課后拓展:畫出從不同方向回家的路線,還可以畫出路上看到的事情。
札記:
讓學生按照居住的區域分成幾個小組,按照小組來進行路線圖的繪畫,是我在備課時的突發奇想。這一招兒果然靈,學生們非常樂于和住的近的同學合作,而且大家一起回憶,畫出的路線圖內容非常豐富、翔實,也更有趣味性。合作拉近了同學的心,相信他們以后在一起上學、放學的路上會更加得開心。
《回家的路上》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2.能夠畫出一路上標志性的建筑、景、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繪畫方法,大膽、自由地表達回家路上的人、景、物。
教學難點:
畫面大膽、自由、生動,富于創造力。
課前準備:
學生:繪圖工具(油畫棒、水彩筆、水彩、水粉顏料、記號筆等)。
教師:準備與學生相同的材料及范圖數張。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你會看地圖嗎?地圖是怎樣給人們指路的?
老師可以給大家看看本地的交通圖,然后,找找“我們學校”所在的位置。請學生描述一下從學校回家的線路,把轉彎的地方如:立交橋、鐵路道口、十字路口描繪得詳細些,教師提醒介紹那些標志性建筑或物體。
二、發展階段
1.討論:
我們要表現的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與交通圖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2.談談創作思路。
3.出示學生作品。
提供建議:先畫學校,在按照回家的路線一點一點的延伸出去,一直畫到你的家,形狀可以不規則。
最后根據需要添畫人、景,也可用剪貼的方法。
三、收拾與整理
將自己的工具收拾好,將課桌整理干凈。
四、課后拓展
將學校畫在畫面的中央,然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畫出不同往家行走的線路圖。
《回家的路上》教學設計 篇6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清晰地口述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辯認方向。
2、引導學生完整地畫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師:小朋友,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有許多道路,每條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們學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嗎?
2、新授:
(1)我們從自己住的地方來上學,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時我們上學、上街、去玩都會經過許多道路,這些路四通八達,你是怎樣記得這些路的?
(路牌、兩邊的建筑、路口等)
師小結:對,這些有特點的標志和建筑都可以幫助我們記得各條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來,可以用什么辦法記得道路和地點呢?
3、畫地圖可以讓我們對身邊的道路和環境記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說出身邊環境中的一些明顯的重要的道路和轉彎,還有比較大的建筑物,讓我們從學校到家的過程畫起吧。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以學校為中心,畫出往各人家的路線,出了校門往何處去,畫出主要的標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點畫出家與學校。
四、作業講評:請學生介紹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五、拓展:嘗試畫出從家到公園或親戚家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