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歌》教案(通用4篇)
《四季的歌》教案 篇1
第 六 課 四 季 的 歌
課型:綜合
授課時間:三課時
教學內容:聆聽《櫻花》 《雪花飛舞》
表演《四季童趣》 《捉迷藏》
教學目標:1.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給音樂創作帶來無限的生機,本課四首作品反映了少兒們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情趣與熱愛。讓我們熱情地歌唱這豐富多彩的生活吧!
2.嘗試自己制作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樂趣。唱唱自己編的歌,更是其樂無窮,這就是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一種體現。
教學重難點: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
自制樂器
教學方法:講授法、示范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光盤、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
第 一 課 時
教學過程:
1.這首帶有通俗歌曲風格的少兒歌曲在演唱時要按句聽唱與教唱,不要按小節或音節為單位進行學唱,不然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2.可反復多次聽范唱錄音帶,跟錄音哼唱曲調與歌詞,在這基礎上再隨教師的伴奏學唱。演唱時要表現出天真活潑的童趣,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引發學生進入角色,注意強弱的力度變化,讓學生以發自內心的喜悅唱出對生活的熱愛。
3.分組編制回旋曲:
分組編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動作,可以是小品,也可以是造型、舞蹈等。然后以《四季童趣》為主部a,組成回旋曲式:a→春→a→夏→a→秋→a→冬→a。
4、編創與活動:編自己的歌
1.這是一個按五聲音階創作4小節短曲的作業,它的要求有兩點,即在 的范圍內,包含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組合,因此其范圍非常寬,可以是五聲中的任何一個調式,節奏變化更是多樣無比,課文中例子的羽調式僅僅是一個說明而已。
2.編歌活動強調即興創作,讓學生充分發揮,不要加以限制,符合要求的及時表揚,鼓勵學生的創作積極性。
第 二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聆聽《櫻花》
1.先介紹櫻花。問:
。1)櫻花的形狀與顏色?(2)什么季節開花?(3)是哪一國家的國花?
2.先欣賞合唱曲《櫻花》,初步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可以讓同學小聲隨錄音哼唱,熟悉曲調。
3.再欣賞器樂曲《櫻花》,在復聽前設問:
(1)歌曲的旋律出現幾次?
(2)每次出現的速度是否一樣?
(3)能聽出每次的主奏樂器嗎?
(4)每次出現表達的情景你能描繪嗎?
4.復聽后師生討論。
5.小結:
四季中的日本一景——春。
二、聆聽《雪花飛舞》 教學基本要求
1.介紹樂曲的創作背景。
2.初聽樂曲。
問:(1)你能從音樂聲中想像到雪花在飛舞的情景嗎?
(2)怎樣的曲調代表“雪花”,你能哼一下嗎?
3.復聽樂曲。
設問:高音區的音樂代表什么?低音區的音樂代表什么?你聯想到什么情景?
4.復聽樂曲。問:能聽出第一部分與第三部分相同嗎?
5.小結:
四季的另一景色——雪。
三、教學反思
第 三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表演《捉迷藏》
1、三拍子的歌曲,流暢地唱好強弱弱節奏感是至關重要的,不然就不能表現圓舞曲的特征。其基礎是熟練地唱好曲調,唱出每小節的強拍,這樣每小節第一拍的附點節奏也自然地唱好了。
2、在熟練的基礎上,用稍快速度來演唱,就能達到流暢。但由于很多處是一字一音,所以對吐字清晰的要求較高。
其要領是:開口不要太大,聲音靠前,這樣才能表達清楚。
3、在伴奏熟練的基礎上與歌曲合作。可以分組交換進行,如a組唱、b組伴奏,然后交換。還可加舞蹈伴舞,一切讓學生自己去創造。
二、自制樂器:“碗琴”
1.課前先通知學生每組帶五個相同質體的器皿,教師也準備幾組器皿,上課時供學生選用。
2.在器皿內注入不同量的水,用棒敲擊器皿發出不同音高的聲音。要求把五個器皿發出的音高組成do、re、mi、sol、la。
三、教學反思
《四季的歌》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會認十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四季各有不同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
4、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四季各自不同的特點。
教學難點:
從兒歌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你們喜歡唱什么歌?什么時候會唱歌?
2、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也會唱歌,它們唱些什么呢?(學生回答)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
2、再讀課文,將課文讀通讀順。(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后生字,將字音讀準。
2、在課文中圈出會認的字,多讀幾遍。
3、同桌間互查,抽讀字卡。
4、開火車抽讀生字卡片,“我會說”組詞。齊讀。
5、小黑板出示會認的字,“小老師”帶讀。
6、男、女生分讀,賽讀。
7、齊讀生字。
四、作業設計。
1、寫一寫會認的字。
2、給會認的字涂上紅色。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抽讀生字。
二、學習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讀一讀。
2、分小組交流:你喜歡的原因。
3、誰來說一說你喜歡的季節?
4、聽它在唱些什么呢?
5、他們唱出的歌聲音為什么不一樣呢?丁冬、知了、沙沙、呼啦?
6、誰愿意讀一讀?指名讀,范讀,男女生賽讀。
三、拓展思維。
1、在你喜歡的季節里,你還聽見誰在唱歌?唱些什么?
2、背誦你喜歡的部分。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瓜”,教師范寫。
2、學生書空。
3、學生書寫練習。
五、作業設計:
1、為你喜歡的季節畫一幅畫。
板書設計:
1、四季的歌
春 花
夏 綠
秋 金黃
冬 白
《四季的歌》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一年四季大自然的變化及人們生活的變化,感受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一、整體閱讀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教師:請同學們聽聽贊美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感受春、夏、秋、冬的美麗。(教師范讀課文,或聽配樂朗讀錄音)。
2、學生自由讀全文,思考:你最喜歡哪個季節?
3、指名朗讀:讀你最喜歡的哪一節。(隨機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圖)學生邊讀邊看圖。
4、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知道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有美麗的景色,F在,我們再讀一讀四季的歌,細細地去體會四季的美。
二、細讀詩歌
2、學習第二節
師:春天也悄悄地來了,又悄悄地走了,夏天又悄悄地來了,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讀第二節想想,夏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
學生討論:夏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引導學生朗讀:“金蟬唱起了歌”“綠樹成行”“園里瓜果香”,你喜歡夏天嗎?為什么?(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了解夏季的變化)。
教師評述:夏天也是美好,金蟬在唱歌,綠樹多茂盛,瓜果香噴噴,小朋友們歡樂地游泳、玩耍。
齊讀第二節。
3、學習第三節
齊讀第三節。
師:秋天悄悄地來了,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導學生朗讀,討論中體會課文第三節)。
你喜歡秋天給我們帶來的禮物嗎?為什么?(指導學生朗讀:稻谷金黃、糧食堆滿倉,體會豐收給人們帶來的喜悅。)
教師:秋天多美呀!看到田野里一片金黃,看到豐收的糧食堆滿倉,我們多么歡樂。
4、學習第四節
自由朗讀第四節。
說說你最喜歡冬天的什么?教師根據學生討論引導:冬天北風呼啦,呼啦一次吹,下雪了。你能說說下雪時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雪花飄舞,到處一片銀白,小朋友們堆雪人,打雪仗。)
齊讀第四節
三、熟讀背誦
師:學習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我們都感受到了四季的美麗,你們愿意把四季的歌記在心嗎?
1、四名學生分春、夏、秋、冬朗讀。
2、按春、夏、秋、冬順序分組朗讀。
3、引導學生背誦第一節,二、三、四節可按以上方法,讓學生自己背誦。
4、分春、夏、秋、冬指名背誦。
5、全文背誦。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去掉拼音認讀生字卡片。
2、同位互相討論記住這些生字的方法。
3、交流記住生字的方法。
4、指導書寫:重點指導“瓜”、“北”的寫法。
5、教師范寫、學生練習描紅。
《四季的歌》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走、冬、春、百、瓜、果、谷、北”8個字;會認“季、歌、唱、種、行、園、糧、食”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重點指導“瓜”字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請到了教室里,你們喜歡哪個季節?
2.師配樂范讀課文。師:你們想讀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翻開書,自由的讀一讀,不會認的字多讀一讀。
2.小組內組長領讀。
3.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習情況。
4.指名當“小老師”。
5.再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
二、分節細讀
1、學習第一節
。1)全班齊讀第一節。
。2)指名朗讀第一節。
。3)學習第一行,體會“悄悄”的意思。
指名朗讀第一行。教師:春天來了,它悄悄地向我們走來,誰能學學“悄悄地走來”嗎?指名學生模仿“悄悄悄走”讓學生感知“悄悄”就是讓人不易察覺到。
春天是怎樣悄悄地走來的呢?你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呢?(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如:樹不知不覺發芽了,草變綠了……)你能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句話嗎?
。4)指名朗讀二、三行(課件播放:溪水流動“丁冬、丁冬”的聲音。)
師:聽“丁冬、丁冬”溪水流得多么歡快啊!誰能用歡快的語氣讀一讀。(讀后同學互評,同位互讀互聽。)
師:剛才我們讀了春天溪水在唱歌,你在春天里還聽到誰在唱歌?(學生討論,如:小鳥、燕子、春雨等)
。5)指名朗讀四、五行
你看到春天有哪些花開了?(從學生的討論中,引導學生知道春天有很多花開了,這就是“百花齊放”)
春天來了,農民伯伯在忙著干什么呢?(齊讀“春耕春種忙”)
師:春天多美啊!小溪唱起了歡快的歌、花兒張開了笑臉,農民伯伯春耕春種忙,你能唱一首贊美春天的歌嗎?
(6)齊讀第一節。
指導背誦:
出示:春天悄悄地走來,
。 )唱起了歌兒。( )( )。( )齊放。( )忙。
三、學習生字:“走、冬、春、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