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小小鞋店》教學設計及導學案(精選5篇)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小小鞋店》教學設計及導學案 篇1
《小小鞋店》教學設計及導學案
教學目標:
通過創設《小小鞋店》這一教學情境,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簡單的統計過程,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具學具:
表格、尺子、課件、鞋號
教學設計:
一、 激趣導入
猜謎語:小小兩只船,沒槳又沒帆。白天帶它到處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淘氣和同學們想開一家小小鞋店,應該怎樣進貨呢?
二、 探究發現
1、選兩名同學到前面模擬開鞋店的情境,請同學們幫忙進貨。
生1:進一些款式新穎的鞋。
生2:應主要考慮鞋號的問題,應調查一下同學們需要一些多大號碼的鞋。
生3:我也認為應根據同學們的鞋號去進貨。
生4:同學們穿的多的應該多進一些。
2、以本班學生為例,進行鞋號調查問題。
。1) 小組討論調查方法。
。2) 指名匯報。
。3) 選的兩名鞋店成員一名調查女生鞋號,一名調查男生鞋號。
。4) 用表格記錄調查結果。
。5) 學生匯報并展示調查結果。
師:看統計表,你發現了什么?
生1:男生鞋號是38號,最小鞋號是33號,女生鞋號是37號,最小鞋號是32號.
生2:穿34號和35號的人比較多。
生3:男生穿34號鞋的人最多有7人,女生穿34號鞋的人最多有8人.
小結:通過統計表我們發現穿34號、35號鞋店同學居多。
3、探討簡單的記錄方法
師:有沒有更簡潔的記錄方法?
。1) 小組活動交流,探索記錄方法。
。2) 組內互相說一說,再把較好的方法記錄下來。
(3) 請組長匯報本組的記錄方法。
可以畫圓圈、寫正字、寫對號等等
師:通過同學們的探討和發現,你對鞋店的進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穿那種鞋號的人多,就多進那種鞋。
三、 理解應用
1、練一練第一題
。1) 學生獨立思考
(2) 指名匯報
2、練一練第二題
(1) 學生獨立完成
。2) 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四、 總結歸納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導學案:
教學目標:
1、學會開展調查的方法。
2、學會用畫符號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例 題:
淘氣班的同學想模擬開一個鞋店,為了進貨需要調查。說一說,可以怎樣調查?下面是調查結果,整理一下并把結果表示出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對鞋店進貨有什么建議?
1、調查的方法:
。1)確定調查的內容
(2)確定調查對象
。3)調查的方法
舉手法、投票法、詢問法等等
1、記錄數據方法
記錄數據時,一個物體可以用一個符號表示,也可以用一個數字或字符表示。
2、解決問題
穿幾號鞋的人最多就多進幾號鞋。
總結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會了哪些內容?
培優創新
在1——50中,數字4出現過多少次?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小小鞋店》教學設計及導學案 篇2
教材分析:
《小小鞋店》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第七單元《數據的整理和表示》的數學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一年級上冊——“分類”,二年級下冊——“調查與記錄”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統計的相關知識。
本單元主要學習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所用的方法有列表、畫圖等。為后續學習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認及平均數的知識奠定基礎。
學生分析:
在學生調研中我發現學生在以往學習中積累收集、整理數據的活動經驗,他們會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收集數據,如舉手、投票等。在整理數據方面會用填統計表、畫正字、寫符號等方法進行簡單的整理。可見學生已初步積累了數據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和經驗,這是本節課學習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了解調查收集數據的方法。
2、在初步學會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并呈現數據的結果,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過程中,體會數據的價值。
3、在活動交流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活動經驗,形成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
教學重點:
在初步學會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并呈現數據的結果,能在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過程中體會數據的價值。
教學難點:
運用不同方法進行數據收集和整理。
教學策略:
本節課設計了四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要解決開鞋店“進貨”問題,需要知道我們班同學的鞋號,因此分組調查班中同學的鞋號,從班里要開“小小鞋店”這一實際需要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討論對“進貨”需要調查鞋號、款式、進價等問題的思考,引發對調查數據的研究和討論。
教學策略:
通過分男、女生兩個小組分別調查鞋號,引導學生體會收集數據的方式,并從中體會數據于現實生活,以及收集數據的隨機性。學生在調查數據的過程中逐步體會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策略:
活動二:學生獨立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整理,在此基礎上學習畫點線圖整理數據。由于統計表比較亂,所以需要進行整理。讓學生在自主嘗試中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原始數據,學習用點線圖整理數據的方法,從中體會數據整理的多樣性,以及數據整理的準確性,在此過程中使學生體會整理數據的有序性可以使數據的準確性更高,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策略:
活動三:通過看整理后的點線圖尋找有用的信息,并作出決策。通過從整理后的數據中尋找,發現有用的信息,對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最后為解決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活動四:能過練習鞏固,再次體會統計的重要。
本節課設計遵循原則: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遵循讓學生在真實的背景下親身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在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找到有用信息和做出抉擇的全過程,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據調查與分析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重要意義,感受統計的價值。通過經歷統計調查活動的全過程,完善方法,提高思想不斷積累活動經驗,初步發展數據分析觀念。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小小鞋店》教學設計及導學案 篇3
學習目標:
1、結合淘氣班模擬開鞋店所調查的數據,嘗試進行數據的整理和表示的過程,探索借助畫圖方式整理和表示數據的方法。
2、根據圖中所表示的數據特征,作出推斷或決策,實現調查數據的初衷。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并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體驗統計過程,能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教學用具:課件、掛圖、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淘氣班的同學想模擬開一個鞋店,為了“進貨”出現了一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吧。
二、引出問題:
1、說一說需要進行哪些調查;
2、可以怎樣調查;
3、誰的統計方法好,為什么;
4、你會怎樣統計。
三、探究新知:
1、設計表格記錄調查結果;
2、妙想是怎樣做的,你看懂了嗎;
3、用妙想的方法完成畫圖;
4、對于“進貨”說一下自己的建議。
四、拓展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一、二題;
2、說一說第二題的兩種統計方法優缺點。
五、課堂小結
說本節課自己的表現,有哪些地方不滿意,哪些地方感覺成功,今后展示有什么打算。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小小鞋店》教學設計及導學案 篇4
學習目標:
1、結合淘氣班模擬開鞋店所調查的數據,嘗試進行數據的整理和表示的過程,探索借助畫圖方式整理和表示數據的方法。
2、根據圖中所表示的數據特征,作出推斷或決策,實現調查數據的初衷。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并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體驗統計過程,能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教學用具:課件、掛圖、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淘氣班的同學想模擬開一個鞋店,為了“進貨”出現了一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吧。
二、引出問題:
1、說一說需要進行哪些調查;
2、可以怎樣調查;
3、誰的統計方法好,為什么;
4、你會怎樣統計。
三、探究新知:
1、設計表格記錄調查結果;
2、妙想是怎樣做的,你看懂了嗎;
3、用妙想的方法完成畫圖;
4、對于“進貨”說一下自己的建議。
四、拓展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一、二題;
2、說一說第二題的兩種統計方法優缺點。
五、課堂小結
說本節課自己的表現,有哪些地方不滿意,哪些地方感覺成功,今后展示有什么打算。
課后反思:結合淘氣班模擬開鞋店所調查的數據,嘗試進行數據的整理和表示的過程,探索借助畫圖方式整理和表示數據的方法。根據圖中所表示的數據特征,作出推斷或決策,實現調查數據的初衷。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小小鞋店》教學設計及導學案 篇5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統計表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整理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的優點;谝陨系陌才,本節課作了如下設計:
1、利用知識的遷移,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了統計意識,也形成了基本的統計數據的能力,利用知識的遷移,著眼于“引”,啟發學生去“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等方式探究新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開放性思維。
2、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教學設計上,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完成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的過程后,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從更高的角度認識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和表示數據的優點,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根據數據整理的結果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都得到提升。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好嗎?它和本節課的學習有關喲!
出示謎語:小小兩只船,沒槳又沒帆。白天帶它到處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學生自主猜謎。
(如果沒有學生猜出,師公布答案:鞋)
師:淘氣和同學們想開一家小小鞋店,應該怎樣進貨呢?我們一起來幫一幫他們吧!
。ò鍟n題)
⊙探究新知
1、確定調查的'內容。
選兩名同學到前面模擬開鞋店的情境,請同學們幫忙進貨。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進貨”需要調查哪些內容?
。▽W生在小組內交流,師巡視傾聽)
個體匯報:
預設
生1:應進一些款式新穎的鞋。
生2:應主要考慮鞋號的問題,應調查一下同學們都穿多大號碼的鞋。
生3:我也認為應根據同學們的鞋號去進貨。
2、以本班學生為例,對學生們的鞋號進行調查。
(1)小組討論調查方法。
。2)指名匯報。
。3)選兩名鞋店成員,一名調查女生鞋號,另一名調查男生鞋號。
。4)用表格記錄調查結果。
。5)學生匯報并展示調查結果。
師:看統計表,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
生1:男生鞋最大號碼是38號,最小號碼是33號;女生鞋最大號碼是37號,最小號碼是32號。
生2:穿34號鞋和35號鞋的人比較多。
生3:男生穿34號鞋的人最多,有7人;女生穿34號鞋的人最多,有8人。
小結:通過統計表我們發現穿34號鞋、35號鞋的同學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