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二年級語文媽媽睡了教學反思(精選3篇)
部編二年級語文媽媽睡了教學反思 篇1
《媽媽睡了》以孩子的口吻敘述了媽媽午睡時的樣子。文章共四個自然段,二到四段寫了媽媽睡著時的樣子。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孩子對媽媽的愛及媽媽對孩子的愛,母子之間的美好感情。開始時,我先范讀課文,為課文正音,再讓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接下來集中認識二類字,通過理解字義、偏旁部首法、象形字等來認識生字。其中“粘”字為多音字,在本文讀zhan有個別學生讀作nián,我及時讓學生對照課文讀音,通過跟讀,齊讀加深印象。
在理解課文時,文中貫穿了一條主線,就是媽媽睡覺時的樣子:美麗、溫柔、好累。我借鑒視頻,向老教師請教,以此為切入點,一段一段展開。在讀文的過程中,同學們都能融入感情地朗讀課文。但在理解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就第三段媽媽睡夢中還會夢見哪些場景?幾個學生回答的是媽媽一個人的場景,而不是和我一起在做的事情場景,有些偏離本段主題。課下我反思自己,在引導學生時,提的問題不夠細致,沒有緊扣課文,如果這樣提會比較好:睡夢中的媽媽還會夢見和我在一起的哪些場景?要與我聯系起來,學生的回答才不會偏離。
總體來講,較順暢的完成了本文學習任務。但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其一,對課文的朗讀不夠。低年級的課標要求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也范讀和讓學生自由讀,齊讀,但聽了其他教師的意見,覺得朗讀的太少,還需多讀,以多種形式來讀,范讀、自由讀、個別讀、分角色讀等,讀的多了,學生自然就熟悉課文,理解了課文,甚至能達到出口成章,在做題時也就頭腦中有課文,心中有數。二是對學生學情的把握。一節成功的課堂必定是生動有趣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樂學好學,投入其中并有所收獲。我對課堂的調節能力還不強,有時不能及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時調節課堂,引起學生的興趣。以后要多學習,掌握一些必要的課堂技巧。三是對提出問題斟酌還不夠,以致第三段學生聯想時,場景是與“我”無關的場面。四是口語習慣不好,個別字讀音偏口語化,以后要多說,及早發現及時糾正。
部編二年級語文媽媽睡了教學反思 篇2
《媽媽睡了》這篇課文字里行間都流露出深切的母子之情。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不會有很大問題。課文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慈祥,好累三部分讓學生體會媽媽的愛。
一、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文本
讓學生感知媽媽的“累”這部分,“仔細讀讀課文,你從哪句話就能讀到媽媽的累”,指導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生說:“我從媽媽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媽媽很累。這是我緊緊抓住“好多活兒”進行生活拓展,媽媽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實對話,為學生創造生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
二、抓關鍵詞,理解文本
學生對睡夢中的媽媽很美麗感觸較深,在談論時,我讓學生在評價他人的朗讀中對“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等詞句進行交流。在談“睡夢中的媽媽好慈祥”時,“慈祥”一詞對于學生理解來說是一個難點。處理這個問題,我用讀文分析的方法。出示這段文字:誰最會讀書了,能在課文中找到寫媽媽慈祥的句子。我讓學生自己通過讀、想,在課文中找到寫媽媽慈祥的句子,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抓住睡夢中媽媽在微笑,很溫和,另外,通過“在睡夢中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等一會兒要講給我聽!眮眢w會媽媽對孩子的愛。
三、讀中感悟偉大的母愛
教學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以讀為本,以情為線,感悟真情,理解為客。引導學生用心讀書,體會文中的母子深情,并適時設置環節“我想說說我的媽媽”,課前布置學生準備幾張媽媽的照片,或者畫幾幅關于媽媽的畫,說說自己的媽媽,學生邊看照片或畫通過親自回憶自己的經歷,感受母愛。再把文中的媽媽當成自己的媽媽讀讀課文,把自己對媽媽的感情通過朗讀傳達出來,學生有感而讀,感情自然流露,讀出來也自然充滿深情。在作業布置上也以情為主,延續課文內容。一方面把自己最想說給媽媽的話,寫在一條紙條上,回家后悄悄放在媽媽能看到的地方;另外,啟發學生以后該怎樣回報媽媽對自己的愛。
這節課讓我意識到自己的教學機智還有待于加強。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不斷地努力,爭取讓每位學生在學好課文的基礎上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部編二年級語文媽媽睡了教學反思 篇3
《媽媽睡了》的教學,我在設計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有層次地朗讀,透過對睡夢中媽媽的描繪,體會詞匯的精美,積累語言,訓練說話。又通過啟發學生想象,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關愛,讓學生學會愛自己的媽媽。
1、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不會有很大問題,但感悟和情感的升華卻顯得難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過文字向學生傳遞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詞匯即是本課重中之重的教學目標了。由此,我重點在“睡夢中的媽媽很美麗“一段有目標、有層次的培養學生讀、悟的語文學習能力,通過句式的對比評價對“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等詞句進行交流,從文中提煉語言,知道作者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好在哪。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明確積累目標,對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訓練做了指導,學生受益頗深。
2、句、段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進入中年級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平時的語言閱讀教學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談“睡夢中的媽媽好溫柔”時,“溫柔”一詞對于學生理解來說是一個難點。處理這個問題,我用了讀文想象,展開生活聯想的方法。使得學生進一步學習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3、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更好的依托閱讀教學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在此思想的指導下我提出的小練筆一環節,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