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通用14篇)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了解新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太空常識。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課件或圖片。
2、學生查閱的太空生活資料,彩筆和畫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引入:同學們,在20xx年10月,中國航天事業發生了一件振奮人心的大事;叵胍幌率羌裁词?(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上太空,楊利偉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中國人。)楊利偉在太空中生活了二十多個小時,那么在太空中生活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32課《太空生活趣事多》(板題)
(聯系生活實際,調動學生認知,激發學習興趣。)
2、課件激趣: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的畫面。教師講述:這位就是楊利偉叔叔,你們認識他嗎?(學生談話)他從太空中返回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太空中的趣事,你們想了解這些事情嗎?那就讓他給我們講講太空的趣事吧!(板題)
(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發揮多媒體優勢,激發學生好奇心,實現向學文的自然過渡。)
自讀
1、先自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再向別人請教。
2、采取同桌互讀、小組分段輪讀、指名讀等形式,引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3、重點練讀2至4自然節,用自己的話說說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覺、喝水、走路、洗澡)
(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掃除了字詞障礙,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
識字
1、請小朋友拿出字卡,學生的字卡預先做成各種形狀,如飛船等(根據學生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讀字卡、同桌互相指認、小組內識字比賽、全班開火車讀。
2、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用字擴詞。強調重點字的讀音,如:塑是平舌音;嗽在咳嗽一詞中讀輕聲等。
3、教師也可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如下訓練:
(1)正確讀出下列帶有生字的詞語:舒服、挺好、必須、綁住、普通、塑料杯、咳嗽
(2)去掉詞語中熟字開火車讀生字:舒、必須、綁、通、塑、鉤、件、設、杯、噴、嗽
(3)找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小組討論如何記住這些字。
(4)教師念讀字詞,學生亮出卡片。用必、通、鉤、噴等字擴詞。
(5)用要想必須、要想得、為了都各說一句話。
(本課要求學生認讀的生字較多,只有通過多種形式反復朗讀,復現生字,才能保證識字效果得以鞏固,完成識字任務。)
寫字
1、整體指導,發現規律。
左右結構的字有哪些?(杯、件、住、須、能、飄)后兩個字左右大致相等。教師范寫。
2、學生先描紅,再臨寫。師生評議。
朗讀:
自己喜歡哪段就讀哪段。并向同桌同學說說自己喜歡這一段內容的原因。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豐富對趣事的感知。)
第二課時
導入
拿出字卡小組抽查認讀情況,給生字組詞。
精讀
1、小組內朗讀:每人讀一段?凑l讀的好,選拔一名同學參加全班的比賽,比賽要求是:一是要讓人聽了覺得新鮮有趣,二是讓人覺得驚奇。
2、全班比賽。
感悟
1、小組學習討論,太空生活怎么有趣?與我們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2、匯報交流,教師板書,加深學生對太空生活的認識。(綁在睡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帶鉤的鞋,走網格地板)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爭取能用自己的話講給別人聽。
3、誰能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說明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這么奇特的原因?引導學生了解失重現象。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了解太空中的趣事,并進一步弄清發生這些趣事的原因,豐富學生認知,激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愿望。)
擴展
1、你們還知道太空生活中別的趣事嗎?是怎么知道的,誰來向大家介紹?
(把課外搜集與課內學習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交流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發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2、以我要向楊利偉叔叔學習為題,想象在太空中會發生什么事?并說說自己將來想在太空中做點什么?
3、自由想象太空的奧秘,用彩筆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樹立大語文觀念和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體現語文學習綜合性的特點,充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激發學生對祖國,對科學事業的熱愛。)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知道云、雨、雪、雹子等自然現象都是水變化形成的。
4、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優勢,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樣變化的,難點是理解水的變化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我們就來猜幾個。
2、同學們都已經成猜謎大王了,仔細觀察,他們都有什么共同點?
3、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也與他們有關。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同學們,快快打開書讀讀課文吧!讀課文時想給自己提點什么要求?
2、出示生字:這些都是本課的生字,哪位同學愿意讀?
3、這么多的字,我們怎樣才能記住呢?說一說。
4、師生游戲:魔方讀詞語。
三、細讀、品讀課文我是什么課文原文
1、同學們的生字掌握得這么好,相信課文也一定讀得好,誰愿意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我是什么?
2、老師貼圖:多么可愛的小水珠呀!它還會變呢?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1~2自然段,看看我能變成什么?
3、誰來說說小水珠都會變成什么呀?隨機出示貼圖
4、小水珠能有這么多變化,真是太神奇了!誰來說說他是怎樣變成汽的?
5、讀水變成汽的句子,誰來讀讀水變成云的句子,注意兒化音:點兒
6、課件出示云顏色變化的照片,欣賞感受。指導讀句子,自己提提問題:云為什么會變顏色?
7、齊讀第一段。
8、飄浮在空中的云還會變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自然段。
9、小黑板出示填空:比較“落”、“打”、“飄”三字用字的準確性。
10、練習讀這幾句話,喜歡哪句就讀哪句。
11、這回兒,我們的水就有了這么多變化,真是太神奇了。小組合作給水的這幾種變化排一排。
12、反饋小結,雨、雪、雹子落在地上有變成了水,水就這樣在大自然里循環變化著。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生字書寫,重點指導三點水與兩點水的字。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3
本文是一篇充滿趣味性的民間故事,講的是兩只小熊撿到一塊奶酪,狐貍趁它們拌嘴時提議幫它們分奶酪。在分奶酪的過程中,一整塊奶酪都被狐貍吃光了。課文中有很多的對話,形象地表現了狐貍的狡猾和小熊哥兒倆的憨厚。課文還配有一幅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教師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想象。
課文生動有趣,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時,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在開頭設置懸念:狐貍是怎樣分奶酪的?將學生帶入對課文的研讀之中。此外,學生對課文寓意的理解應結合生活實際來教學,這樣更有教育意義。
低年級的學生表演欲望強,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可組織學生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表演。結合對話,將狐貍與小熊哥兒倆當時的想法通過旁白表現出來,使故事情節更為具體生動。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會寫5個詞語。
2、拓展積累“開始、起始”等詞語。
3、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懂故事內容,能對狐貍的說法作出判斷,初步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分析狐貍的狡猾和小熊哥兒倆的憨厚、無知、輕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讓學生明白同伴之間斤斤計較,就會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
一、提問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上節課我們學過的課文《狐假虎威》嗎?你覺得狐貍是什么樣的呢?(狐貍十分狡猾,稍不留神,就會被騙。)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學習另一篇與狐貍有關的文章,那這一次狐貍又騙了誰?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1、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將文中不認識的生字詞圈起來,不理解的句子畫上橫線,有什么問題想問大家,請寫在課文相對應的地方。
2、反饋,檢查。
(1)本文講的是狐貍與誰的故事?(講的是狐貍和兩只小熊的故事。)
(2)多媒體出示詞語,通過“開火車”讀、齊讀等形式鞏固記憶,同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哪一個詞語不明白,大家共同解決。
(3)誰能用其中任意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4)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大家的?(學生自由發言,師相機點撥)
三、再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1、細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只狐貍用伎倆騙取小熊哥兒倆撿來的奶酪的故事。)
2、你能和同桌合作,講講這個故事嗎?兩人一組,分組合作講故事。
3、點名上臺講故事,強調學生要學會傾聽,以便作評價、補充。
四、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仔細觀察,這些字你都會認嗎?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2、如果讓你來寫,你會提醒同學們注意哪個字的筆畫、筆順或間架結構?
3、老師重點范寫:奶、公。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奶”的第四筆是橫折折折鉤;“公”上面是“八”,不是“人”。
4、指導學生在書中田字格中描紅、臨寫。
5、選出寫得最好的,在全班展示。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4
《紙船和風箏》
教材簡析:
《紙船和風箏》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諒解,帶著濃濃的真情,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誼長橋。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維系、發展他們友誼的紐帶。
故事的動人之處在于,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們表現出的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的方式和感人場面。只要我們帶著一顆童心,帶著對真摯友情的向往,去朗讀這篇課文,就一定會受到深深的感染。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彼员菊n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悟。
2、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尊重和相信是實現平等對話的前提。在課堂學習中,要實現與學生平等的對話交流,首先要尊重學生,而尊重學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學習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體驗。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每個人都會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發生過爭吵嗎?有過不愉快的事情嗎?指名述說。(學生各抒己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兩個好朋友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誰愿意讀課題。(風箏的箏要讀輕聲。)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初讀要求: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劃出難讀的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學生朗讀時可能有困難的句子,課件出示,重點指導。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風箏。
B、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檢查學生識記生字的情況。
課件出示:扎、壞、抓、莓、幸福、受、吵
具體操作:指名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三、學習課文,感悟體會
1、學習1——6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1——6自然段,然后按照——當我讀到( )時,我覺得很( ),因為( )。
(2)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隨機進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讀指導。
具體操作:借助課件讓學生體會小熊和松鼠快樂的心情,再指導朗讀,并理解詞語“樂壞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引導學生小結。課件演示過程。
師: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們樂壞了,那我們就在音樂中去體會快樂吧!挺起腰來,看誰讀得最幸福、最快樂。
生在音樂伴奏下齊讀1——6自然段。
過渡: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正當他們沉浸在幸福和快樂中時,這快樂卻沒有了,因為他們吵了一架,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2、學習7——11自然段
(1)這時,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樣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匯報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樣?你從課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機指導第7自然段的朗讀(讀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們非常難過,在他們自己的努力下,終于和好如初,風箏又起飛了,紙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課件出示)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指導讀11自然段。
(4)(課件出示)此時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紙船,心里就會默默對小熊說上一句話,他會說些什么呢?(指名說)
四、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重點指導“幸”。)
2、寫好后沖寫得滿意的字笑一笑。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5
一、啟發談話,激趣促讀
師:同學們,《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假如被拍成動畫片,你們愿意看嗎?好!下面我宣布:《小蝌蚪找媽媽》演員選拔賽現在開始了!請各位參加預選的選手先做好以下準備。
熟悉一下故事的情節和“臺詞”,現在開始!
1、學生自己先進一步熟悉課文,故事情節和對話部分要反復讀、揣摩、記憶。
2、學生自由結合對臺詞。
設計意圖:此環節以學生最感興趣的動畫片抓住學生的心,以“選拔演員”的形式激發學生“讀”的欲望。這一環節的目的是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如饑似渴”地主動記憶、消化課文內容。時間要充分,教師可相機巡視。這一環節下來,學生可把情節熟記于心,“臺詞”出口可誦!
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1、學生按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分開來坐。
“蝌蚪”坐在一處;“鯉魚”坐在一處;“烏龜”坐在一處;“青蛙”坐在一處。座位的擺放可方可圓。
2、師:各位選手已經準備好了!下面將對大家進行一些測試,只有最終通過測試的演員才能出演你想演的角色。
請聽題。第一道:請你評價一下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3、匯報交流對角色的理解。
設計意圖:對角色的理解也就是對課文的理解,關鍵是啟發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理解。比如有的孩子說喜歡鯉魚媽媽,因為她漂亮,愛自己的孩子(教小鯉魚捕食),還有的孩子會認為鯉魚媽媽有缺點,因為她沒有像小蝌蚪說清楚青蛙媽媽的樣子,害得小青蛙誤認了烏龜叫“媽媽”!還有的孩子會說不喜歡青蛙媽媽,因為她扔下自己的孩子,讓寶寶好難找!還有的孩子會說小蝌蚪認識鯉魚怎么不認識烏龜。 谶@一環節匯報交流中,既有孩子們的想象,又有許多疑惑,關鍵是既要充分發揮想象,組織語言,又要幫孩子們了解一些科普知識,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和滋潤孩子多彩的童心。比如在了解“青蛙媽媽”產卵后丟下“孩子”這一自然現象后,是不是要補充一點,問問孩子:青蛙媽媽為什么要這么做?一定是她要讓寶寶從小就堅強,一定是她讓寶寶自己學游泳,多運動,這樣前腿和后腿才能長的快!身體才棒!……總之,要發展語言,發展想象,更要“發展心靈”!
三、讀
1、師:好!下面進行第二題測試——語言測試,主要測試旁白朗讀和對話。先從“小蝌蚪”開始。在“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有一句話出現了三次,你能找到嗎?(小蝌蚪游哇游……)哪個“小蝌蚪”來說一說這三處“游”得一樣嗎?
2、匯報總結。
3、(第一次:高興,快活。第二次:比第一次用力,著急。第三次:更艱難,游的時間更長。)
4、出示第二幅圖(試讀第二段)
(1)一位同學讀旁白,一位同學讀“小蝌蚪”的話,一位同學讀“鯉魚阿姨”的話。
(2)分角色讀后,學生評價優缺點,師生總結后提示下一組注意:讀出小蝌蚪的禮貌和鯉魚阿姨的熱情。
(3)分組反復讀。
。4)多種形式讀,齊讀,多人讀,最后脫離課本帶表情誦讀。
(5)表揚和評選演、讀最形象的兩組
5、出示第三幅圖(讀課文第三段)。
。1)自由結合,分角色練讀。
。2)輪流匯報讀,師生共同評讀,試讀。
(3)評選最佳組合:誰讀出了小蝌蚪奮力游的樣子和它的著急?誰讀出了烏龜的“擺動”、“悠閑”、“有趣”和被小蝌蚪誤叫“媽媽”后的笑?
6、出示第四、五幅圖。
。1)師:小蝌蚪人錯媽媽,它很不好意思,所以這一次它要看清楚呦!請各組練習一下。學生練讀第四、五段。
(2)匯報演讀,重點指導。
第四段中讀出小蝌蚪看到青蛙的樣子時心里的判斷(把這種又高興有肯定的感覺讀出來)。
第五段中“媽媽!媽媽!”的叫喊的興奮應比前一次更強烈。
7、出示第六幅圖(讀最后一段)。
指導讀出小蝌蚪的開心、幸福、自豪。
設計意圖:用多樣的形式朗讀、體會。讀出“語氣”,讀出角色的內心情感,讀出孩子自己的理解,讀出表情、動作,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快樂,語言的美妙。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6
一個家庭的完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二年級孩子雖然還小,但也能體會出骨肉親情的別離。教學時,老師應著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較露西前后兩封信的區別,讓孩子從中體會到母親對露西積極向上的引導,從而聯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應該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
1.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2.重在指導朗讀,以情感人,讓學生自己從朗讀中體會露西前后兩次心情的變化。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掌握3個多音字,會寫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課件、多媒體讓學生自主識字,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露西前后心情的變化。
3.通過前后信件內容對比,說說自己更喜歡哪一封信,能說明喜歡的理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本文體現出的濃濃的親情,體會親情的可貴之處。
重點
1.識字,寫字。
2.比較兩封信的內容有什么不同,說說喜歡哪一封,并說明理由。
難點
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露西前后心情的變化,知道她是怎樣由低落變得積極起來的。體會第二封信中表達的親情。
教師:生字詞卡片、課件。
課時
第一課時
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了解課文內容。
3.學習課文1~3自然段,體會露西的心情。
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了解課文內容。
難點
學習課文1~3自然段,體會露西的心情。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有在外地工作或務工的親人朋友嗎?在你想他們的時候,你會怎么辦?(打電話、微信、QQ視頻、寫信,等等)引導學生往寫信上說。你在信里會寫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將跟隨作者一起走進小露西的內心世界,感受她對爸爸的思念之情。(板書:一封信)
2.齊讀課題。
引導學生看到課題自由提問。
二、初讀文本,了解大意
1.同學們根據課題提出了那么多的問題,有的我們可以通過朗讀文本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我們就共同討論。下面,帶著你的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吧。朗讀過程中記得圈出本課要學的生字。
2.回饋檢查自學情況。(課件出示)
(1)出國?今天?圓珠筆?開心?以前還有?臺燈?這時?陽光?電影可通過點讀、“開火車”讀、領讀等形式鞏固記憶
(2)師引導學生以填空的形式說出文章大意。
(3)解決同學們讀課題時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有感情的朗讀前3個自然段,有不懂的問題可做上記號,一會兒共同解決。
2.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3.老師根據文本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剖析人物性格。
(1)露西十分想念爸爸,她決定怎么做?
(2)露西放學回家,發現媽媽還沒下班,她是怎么做的?
(3)你覺得露西是個什么樣的人?
4.細讀第3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5.引導學生多讀幾遍,讓學生說出露西當時的心情。(低沉、郁悶、不高興)
6.拓展:引導學生用“一邊……一邊……”說話。
第二課時
1.會寫10個生字。
2.學習課文4~14自然段,體會露西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3.感受第二封信中表達的親情,體會親情的可貴之處。
重點
1.會寫10個生字。
2.通過前后信件內容對比,說說自己更喜歡哪一封,并說明喜歡的理由。
難點
體會露西的心理變化,感受第二封信中表達的親情,體會親情的可貴之處。
一、復習導入
1.生字詞卡片復習鞏固。
2.引導學生復述文章大意。
3.帶著“低沉、郁悶、不高興”的情緒讀露西寫的第一封信。
二、學習4~14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4~14自然段,體會露西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2.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我們過得挺好”這一句呢?(高興、積極)多點幾名學生讀,讀出感情來。
3.媽媽的話鋒一轉,一下子將露西的心情改變了,從文章哪里可以看出?(引導學生說出從露西給爸爸寫的第二封信中可以看出。如:“太陽閃閃發光。陽光下,我們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薄罢埌职指嬖V我們,螺絲刀放在哪兒了。這樣,我們就能自己修臺燈了。”“還有,下個星期天我們去看電影!薄鞍职,我們天天想你。”)
4.(課件出示露西給爸爸寫的第二封信)點讀、評價,讓學生感受到露西已由低沉的心情變得開朗、積極起來。
5.比較露西前后寫的兩封信,你更喜歡哪一封,為什么?(引導學生想象露西的爸爸在收到這兩封信后,會有怎樣的表現;哪一封信更能體現濃濃的親情)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課文中要求會寫的生字,學生當小老師輪流教讀。
2.讓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同時讓學生自己提出每個生字需要注意的筆畫、占格等。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展示成果,全班評價。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7
本文是一篇運用對比手法寫的民間故事。講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做窩的不同態度、不同表現和不同結果。故事蘊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只顧眼前、不想將來的鼠目寸光的人,以僥幸心理對待生活,在災難來臨時就會付出慘重代價。
二年級學生對與動物有關的故事是非常感興趣的。學生能通過自主朗讀了解文章內容,知道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現在懶惰,將來難過”的意思。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判故事中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中,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看得遠,著眼未來,從現在做起。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會寫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懂課文,知道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
3.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故事寓意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2.引導學生抓住時間點,初步理清故事發展的順序,整體感知故事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故事寓意的理解。
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
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領會故事的寓意。
教師:寒號鳥的掛圖或投影片,課文錄音。
學生:預習課文。
2課時
第一課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引導學生按時間順序讀懂課文。
3.了解喜鵲和寒號鳥的生活環境。
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難點
理清文章脈絡,引導學生按時間順序讀懂課文。
一、激趣導入
這節課,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民間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從山腳下經過,你會聽到從石崖里傳來一陣陣哭叫的聲音:哆啰啰,哆啰啰。所以人們就給這個動物取了個名字,叫寒號鳥。(板書課題)
寒號鳥為什么在嚴寒的夜晚號哭呢?我們可以去問問它的鄰居喜鵲。喜鵲就住在寒號鳥對面的大楊樹上。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了解大意
1.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你認為容易寫錯的字,標注出不理解的詞語。
(2)用“——”畫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3)出示填空題:這個民間故事中有和,寒號鳥最后,而喜鵲安然無恙。
2.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后自評并糾正)
(2)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
(教師點撥:“夜”字是上下結構,注意不要寫成左右結構;“陣、枯、將、紛”都是左右結構,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
(3)指名讀一讀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互相交流)
(4)檢查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的情況,適時提醒寫字姿勢。
(5)全班交流,完成填空題,然后齊讀課文。
3.按時間順序讀懂課文。
(1)指名讀讀用“——”畫出的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2)按順序出示學生讀出的句子。
(3)思考:哪些句子跟季節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變化?(刪去學生說出的跟季節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變化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么?(學生交流)
4.理清文章脈絡。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了”的事;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冬天到了”的事;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三、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這一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是最主要的。
2.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寒號鳥和喜鵲的住處。
3.寒號鳥住在哪里?喜鵲住在哪里?它們的窩有什么區別?(學生回答,互評)
4.學生自由說對寒號鳥和喜鵲的第一印象。
第二課時
1.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學習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
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難點
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
一、復習導入
說說課文中的寒號鳥和喜鵲的結局各是怎樣的。
二、學習第2~4自然段
1.自由讀第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能看出寒號鳥很懶惰?(分組討論)
2.指名回答,出示:抓住“玩”“累”體會寒號鳥的懶惰。
3.你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
出示: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傻喜鵲,不要吵。太陽高照,正好睡覺。”
4.抓住“不聽勸告”深入體會寒號鳥的懶惰。
、俸桒B不聽誰的勸告?(喜鵲)
、谙铲o是怎么做窩的?(指名說)
③喜鵲是怎么勸告的?(出示喜鵲的話。指導讀→范讀→自讀→齊讀)
、軓哪睦锟闯龊桒B不聽勸告?(出示寒號鳥的回答。指導讀→范讀→自讀→齊讀)
三、學習第5~7自然段
1.指讀第5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的結果怎么樣?(理解“呼呼”“凍得直打哆嗦”)
2.指導有感情朗讀第5自然段。(學生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3.冬天已經到了,可寒號鳥還沒做窩,它被凍得“直打哆嗦”后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讀第6、7自然段)
4.第二天清早,天晴了,寒號鳥依然不做窩,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提示細讀課文。
出示自學提示: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么勸告?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5.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6.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7.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賳栴}b: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趁天晴,快做窩,F在懶惰,將來難過!
(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喜鵲的語氣。)
、趩栴}c:“伸伸懶腰”“傻喜鵲,別啰嗦。天氣暖和,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四、學習第8、9自然段
1.指名讀第8、9自然段,思考:寒號鳥第二次不聽勸告的結局是什么?(“重復著哀號”“凍死了”)
2.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8、9自然段)
五、回顧全文,深化認識
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夜里凍死了?(學生交流,指名說,揭示寓意)
六、分角色朗讀全文
這是一篇民間故事,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正確評判故事中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中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靠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在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入情入境地指導學生讀好寒號鳥和喜鵲的話;然后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理解寒號鳥被凍死的原因,從而懂得課文的寓意。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8
教材簡析:
《紙船和風箏》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諒解,帶著濃濃的真情,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誼長橋。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維系、發展他們友誼的紐帶。
故事的動人之處在于,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們表現出的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的方式和感人場面。只要我們帶著一顆童心,帶著對真摯友情的向往,去朗讀這篇課文,就一定會受到深深的感染。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悟。
2、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尊重和相信是實現平等對話的前提。在課堂學習中,要實現與學生平等的對話交流,首先要尊重學生,而尊重學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學習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體驗。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每個人都會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發生過爭吵嗎?有過不愉快的事情嗎?指名述說。(學生各抒己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兩個好朋友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誰愿意讀課題。(風箏的箏要讀輕聲。)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初讀要求: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劃出難讀的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學生朗讀時可能有困難的句子,課件出示,重點指導。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風箏。
B、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檢查學生識記生字的情況。
課件出示:扎、壞、抓、莓、幸福、受、吵
具體操作:指名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三、學習課文,感悟體會
1、學習1——6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1——6自然段,然后按照——當我讀到( )時,我覺得很( ),因為( )。
(2)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隨機進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讀指導。
具體操作:借助課件讓學生體會小熊和松鼠快樂的心情,再指導朗讀,并理解詞語“樂壞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引導學生小結。課件演示過程。
師: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們樂壞了,那我們就在音樂中去體會快樂吧!挺起腰來,看誰讀得最幸福、最快樂。
生在音樂伴奏下齊讀1——6自然段。
過渡: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正當他們沉浸在幸福和快樂中時,這快樂卻沒有了,因為他們吵了一架,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2、學習7——11自然段
(1)這時,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樣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匯報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樣?你從課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機指導第7自然段的朗讀(讀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們非常難過,在他們自己的努力下,終于和好如初,風箏又起飛了,紙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課件出示)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指導讀11自然段。
(4)(課件出示)此時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紙船,心里就會默默對小熊說上一句話,他會說些什么呢?(指名說)
四、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重點指導“幸”。)
2、寫好后沖寫得滿意的字笑一笑。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9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了解新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太空常識。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課件或圖片。
2、學生查閱的太空生活資料,彩筆和畫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引入:同學們,在20xx年10月,中國航天事業發生了一件振奮人心的大事。回想一下是件什么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上太空,楊利偉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中國人。)楊利偉在太空中生活了二十多個小時,那么在太空中生活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32課《太空生活趣事多》(板題)
(聯系生活實際,調動學生認知,激發學習興趣。)
2、課件激趣: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的畫面。教師講述:這位就是楊利偉叔叔,你們認識他嗎?(學生談話)他從太空中返回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太空中的趣事,你們想了解這些事情嗎?那就讓他給我們講講太空的趣事吧!(板題)
(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發揮多媒體優勢,激發學生好奇心,實現向學文的自然過渡。)
自讀
1、先自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再向別人請教。
2、采取同桌互讀、小組分段輪讀、指名讀等形式,引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3、重點練讀2至4自然節,用自己的話說說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覺、喝水、走路、洗澡)
(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掃除了字詞障礙,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
識字
1、請小朋友拿出字卡,學生的字卡預先做成各種形狀,如飛船等(根據學生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讀字卡、同桌互相指認、小組內識字比賽、全班開火車讀。
2、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用字擴詞。強調重點字的讀音,如:塑是平舌音;嗽在咳嗽一詞中讀輕聲等。
3、教師也可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如下訓練:
(1)正確讀出下列帶有生字的詞語:舒服、挺好、必須、綁住、普通、塑料杯、咳嗽
(2)去掉詞語中熟字開火車讀生字:舒、必須、綁、通、塑、鉤、件、設、杯、噴、嗽
(3)找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小組討論如何記住這些字。
(4)教師念讀字詞,學生亮出卡片。用必、通、鉤、噴等字擴詞。
(5)用要想必須、要想得、為了都各說一句話。
(本課要求學生認讀的生字較多,只有通過多種形式反復朗讀,復現生字,才能保證識字效果得以鞏固,完成識字任務。)
寫字
1、整體指導,發現規律。
左右結構的字有哪些?(杯、件、住、須、能、飄)后兩個字左右大致相等。教師范寫。
2、學生先描紅,再臨寫。師生評議。
朗讀:
自己喜歡哪段就讀哪段。并向同桌同學說說自己喜歡這一段內容的原因。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豐富對趣事的感知。)
第二課時
導入
拿出字卡小組抽查認讀情況,給生字組詞。
精讀
1、小組內朗讀:每人讀一段。看誰讀的好,選拔一名同學參加全班的比賽,比賽要求是:一是要讓人聽了覺得新鮮有趣,二是讓人覺得驚奇。
2、全班比賽。
感悟
1、小組學習討論,太空生活怎么有趣?與我們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2、匯報交流,教師板書,加深學生對太空生活的認識。(綁在睡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帶鉤的鞋,走網格地板)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爭取能用自己的話講給別人聽。
3、誰能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說明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這么奇特的原因?引導學生了解失重現象。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了解太空中的趣事,并進一步弄清發生這些趣事的原因,豐富學生認知,激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愿望。)
擴展
1、你們還知道太空生活中別的趣事嗎?是怎么知道的,誰來向大家介紹?
(把課外搜集與課內學習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交流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發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2、以我要向楊利偉叔叔學習為題,想象在太空中會發生什么事?并說說自己將來想在太空中做點什么?
3、自由想象太空的奧秘,用彩筆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樹立大語文觀念和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體現語文學習綜合性的特點,充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激發學生對祖國,對科學事業的熱愛。)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10
故事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傳承,故事的美,不僅體現于語言,更體現于故事中所蘊含的意義。學生通過對童話故事的深入學習,不僅能夠掌握語言,同時能夠學習故事的深刻意義,了解世界各國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
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不少常用字,完全掌握了拼音,已經能獨立閱讀課外書籍,尤其是拼音讀物。但是,由于識字量還不是很多,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都不夠豐富,理解能力還有待加強,尤其是情感和內容的理解需要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完成。
故事教學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了條件,學習材料更加豐富,富有邏輯,充滿智慧,故事教學中的閱讀訓練,幫助學生充分發揮閱讀理解的能力;讀寫訓練幫助學生系統地運用語言,聽力訓練更是充滿了挑戰;學生還可以通過復述、表演故事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了解課外閱讀的知識,增加課外閱讀量,積累語言文字。
2.認識書的封面,了解書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3.感受課外閱讀的快樂,樂于與大家分享課外閱讀的成果。
4.帶領學生走進童話故事,通過閱讀了解、感受童話故事的豐富多彩,增強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
2.讓學生學會通過觀察、訪問、上網等多種方式搜集資料和整理資料。
3.感悟童話及其作品中呈現的對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4.通過閱讀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交流、評價的實踐能力。
2.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分享的樂趣。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閱讀的快樂,提高閱讀興趣。
重點
1.產生閱讀童話故事書的興趣,能了解5本書的主要內容。
2.認識書的封面,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難點
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各類童話故事書、讀書明星卡片。
1課時
一、出示大主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很高興我們能聚在一起讀書,經常讀書會使我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今天,讓我們繼續在書的海洋里暢游,一起走進有趣的童話王國吧。
二、走進童話
1.教師拋磚引玉。
大家有讀過《小鯉魚跳龍門》《“歪腦袋”木頭樁》《孤獨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飛的貓》這些書嗎?誰來說一說。
2.學生交流閱讀的這5本童話故事書。
3.集體交流、評議:誰的收獲最多。
4.師補充講述。
童話實在太有魅力了,它的靈魂能飛翔幾百年,它的文字能溫暖數代人的心。
三、了解童話書的封面及目錄
不管是讀哪種版本的童話書,首先要看一下封面,找找書名和作者,然后學會看目錄,目錄一般在正文之前。它一般包括篇目和頁碼兩部分。形式有多種,有的頁碼在篇目的前面,有的則在篇目的后面,同學們要根據目錄快速地查找自己喜歡的閱讀內容。
四、閱讀方法指導
1.找到了自己想讀的童話故事了,那么我們怎樣閱讀童話呢,結合以往的經驗,我們來交流交流。(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方法與心得)
2.同學們說的辦法可真好,要想讀懂童話,就必須靜下心來,走進童話故事的情境當中,就像人吃東西那樣,要經過細嚼慢咽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為自己的知識營養,有的好文章要反復地讀好幾遍,甚至要能背誦下來。現在我們就一起靜下心來讀一讀你手中的童話書中最喜歡的那篇文章。
3.(課件出示)閱讀童話應逐步達到以下幾點要求:第一,認真朗讀,弄懂內容。第二,品評人物,理解道理。第三,邊讀邊想,記憶故事。
五、指導寫讀書筆記
1.同學們真會讀書,都有自己的感觸,對童話都很了解?磥戆,同學們這節課的收獲還真不小呢,不過,你準備怎么記錄下這些收獲呢?
2.讀書做筆記能加深理解,幫助你記憶,還可以儲存資料,積累寫作素材,所以我們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讀書就一定要動筆做筆記。
六、總結延伸
本次班級讀書會就要結束了,你有什么收獲?(指名答)
讀讀童話故事
閱讀方法:
1.認真朗讀,弄懂內容。
2.品評人物,理解道理。
3.邊讀邊想,記憶故事。
閱讀還需做到:寫讀后感、做讀書卡片、摘抄好詞好句。
童話故事情節生動,語言優美,總能把孩子們帶入美好的情境之中,使孩子們受到真、善、美的熏陶。童話故事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兒童,是伴隨孩子成長的好伙伴。組織好童話教學是提高低年級學生閱讀水平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那么如何根據低年級的兒童特點進行童話教學呢?我以兒童的視角整體解讀童話,充分體會童話的“想象味”,理性分析童話的“教育味”,適時把握童話的“生活味”。通過抓導入,促想象;抓語言,細品讀;抓情景,促體驗,教出童話的“語文味”。同時,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尊重童真,呵護童心,留住童趣,引領孩子們“入文本,出文本,超文本”。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生字“篇、童、蒼、接、廢、稿、麻、索、敗”;正確書寫并記憶“童、蒼、接、稿、敗”5個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注意把第3節中的數量詞讀清楚。
3、讀懂課文內容,明白成功的秘訣是不怕失敗,勤奮刻苦。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正確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明白成功的秘訣是不怕失敗,勤奮刻苦。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1、2節,引出課題師:
大家在暑假時讀了許多童話故事,你最喜歡哪個故事?有個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被一篇童話故事所感動,于是他就想,長大了,也要當個童話作家。
1、自己讀讀課文1、2節,學習生字
2、交流:篇、童、訣
3、指導朗讀讀好孩子和老爺爺的語氣。
4。星期天到了,作家爺爺在門口等著,把孩子接進屋里,他一句話也不說,只是打開了三只箱子。
二、揭示課題:11、三只箱子二。學習課文3、4節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3、4節,看看三只箱子里到底是什么東西?
2、交流隨機板書:第一只:稿紙(努力)第二只:退稿信(失。┑谌唬盒薷母澹ㄔ倥Γ⿲W習生字:廢、稿、改
3、指導朗讀整句話提示學生“九千九百九十九”“九百九十九”“九十九”都是虛數,表示數量很大。
4。指導朗讀余下的部分,重點朗讀最后一節。學習生字:索、敗讀好“呆呆地靜靜地忽然興奮喊”
5。是怎么理解“成功,就是不怕失敗。”這句話的?
三、鞏固生字詞語,拓展練習
1、開火車讀生字
2、讀詞語
3、你還知道哪些成功的秘訣?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12
《火紅的楓葉》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文中通過描寫一位小姑娘尋找一片最紅的楓葉、并親手做成一張賀卡送給老師的情景、表達了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教學目的
1、識字16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教師節對學生進行尊師愛師教育、加深師生感情。
學情分析
1、本課有"尋、然、而、玫、瑰、朝、霞"等生字比較難記。
2、要使學生明白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來表達對老師的愛。
教學策略
1、用智力比賽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理解課文內容。
2、以讀為本、在讀中激發學生敬師愛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同學們、你們見過楓葉嗎?(學生自由回答)對、到了秋天、楓葉就會變成紅色、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課文《火紅的楓葉》。(板書課題、齊讀。)
二、學習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查一查、拼一拼、猜一猜、問一問等方法解決。
2、小組內讀課文、互教互學、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3、你在讀課文時還有不認識的字嗎?提出來、一起解決。
4、全班齊讀課文、讀到你喜歡的那一段就站起來大聲讀。
5、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后、自評互評。
6、你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嗎?讀給同桌聽聽、好的地方夸夸他、不好的地方指出來。
7、男女生智力比賽。
(1)課文中的小姑娘想找什么?找到了嗎?
(2)課文中怎樣描寫這片楓葉顏色和樣子呢?
(3)小姑娘用這片楓葉做什么?
(4)她把賀卡送給誰?為什么?
8、小姑娘用火紅的楓葉表達了對老師的愛、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一遍課文。
三、同學學字
1、讀詞語
今天、尋找、拾起、然而、對比、朝霞、玫瑰、潔白、詩歌、一張、賀卡
2、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搶讀。
3、火車組詞讀。
4、小組內檢查識字情況。
四、發散思維練習
1、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師的節日嗎?
2、在這一天里、你想跟老師說些什么呢?
3、你喜歡用什么方法來表達自己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感情呢?
小結:教師節就要來到了、用你的實際行動來祝賀老師們節日快樂吧!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13
《蒲公英的種子》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童詩。全詩只有三句,句句押韻。并以蒲公英的種子的口吻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孩子應該比較喜歡讀。尾句寫到蒲公英的種子“飛呀,飛呀,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逼压⒌姆N子會在哪兒安家落戶呢?這很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思考。
教學目標:
1、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小詩,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奧妙。
2、會認讀“蒲公英、種子、毛茸茸、微風、飛”這五個詞語。
3、學會2個生字。(還有2個留到第二課時)
教學用具:
課件、實物
教學過程:
一、走進自然,揭示課題
1、課件演示各種植物的種子:椰子、榆樹、楓樹、蒼耳、噴瓜、鳳仙花、紫藤的夾果等。(教師邊__作邊介紹,學生指指點點。)學習“種子”一詞(1分鐘)
2、畫面定格:出現蒲公英,同時播放第一句詩的錄音:“我是蒲公英的種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學習“蒲公英”一詞。
揭題,讀題。
二、背詩句,悟詩情
1、學生反復練說第一句詩,直到會背誦。
學習“毛茸茸”一詞。
看、摸、猜、說:
毛茸茸的
毛茸茸的
再一齊說第一句詩。
2、背第二句詩:
播放錄音:第二句詩“微風輕輕一吹,我離開了親愛的媽媽!
學生說詩句。
學生吹。理解“微風”一詞
一齊背誦一二兩句。
3、背誦第三句詩
播放錄像“飛呀”
學生在座位上飛,說。
指學生飛,說。
問:美麗的小蒲公英,你飛到哪兒了?
學生說:“飛呀飛呀,我飛到,就是我的家。
4、背誦整首詩
三、讀讀詩,認認詞
1、翻開書,讀一讀
自己讀,標上行號。
同桌互查,給同桌打個小五星。
看大屏幕讀,聽行號讀。
2、認一認詞
聽編號認詞
開小飛機認詞。
四、寫一寫
公、種(讓學生展示)事先要會用實物投影。
五、拓展錄像
《植物的種子》
六、延伸作業
給別的種子也寫一首美麗的詩。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篇14
《值日生》課文
在班里,誰要是當上值日生,那可神氣了!又負責查衛生,又負責整隊,像個小"司令官"。
有一天,輪到小剛當值日生。他戴上紅袖章,連走路的樣子都變了。他挺著胸,仰著頭,像個小"將軍"。第二節課以后,他從墻上摘下值日生記錄本,盯著每個同學。突然,他發現同桌的玲玲在掏手絹的時候,把一塊廢紙掉在地上了,他急忙把玲玲的名字記上。校值日生來了,見地上有廢紙,就在黑板上寫了:室內衛生"良"。
第二天,玲玲當值日生。下第二節課以后,她發現小剛的椅子底下有幾片鉛筆屑,就悄悄地給掃走了。校值日生來檢查,看到室內很干凈,給評了個"優"。
《值日生》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理解“神氣”等詞語的意思。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剛臉紅的原因,初步懂得當小干部是為同學服務的道理。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新詞,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教學難點:理解小剛臉紅的原因。
一、質疑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16課《值日生》,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值”。
2、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圍繞課題進行質疑。(課文講了誰當值日生?是怎么當的?當得好不好?也可以說說自己當值日生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檢查預習生字的情況。
2、請預習認真的同學當小老師教讀生字。
3、用生字卡片檢查全班認讀生字的情況。(齊讀、分組賽讀、開火車讀)
4、交流記字的方法。
5、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寫好“司”,整個字形不要寫得太長,“口”要寫扁一點。
三、合作探究,感悟體會
1、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剛和玲玲當值日生時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有這樣截然不同的表現呢?請同學們分組學習課文,自己去尋找答案。
3、教師提供學習建議:
可以讀一讀課文,勾畫出小剛和玲玲當值日生不同表現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可以演一演小剛和玲玲當值日生的不同表現,說說自己的感受。
可以議一議小剛和玲玲當值日生的不同表現,說說產生不同表現的原因。
4、學生自由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
5、全班交流。相機理解“神氣”,聯系課文上下文找出體現小剛神氣的句子,通過表演、換詞等方式理解“神氣”的意思,并指導用“神氣”進行說話練習。
四、聯系實際,升華思想
1、你們平時是怎么當值日生的?夸夸咱們班上當值日生認真負責的同學。
2、如果你再次當值日生會怎么做?
五、作業超市,實現拓展(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任選一題完成)
1、抄寫文中自己喜歡的詞句。
2、用“神氣”寫句子。
3、把課文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4、續編故事“過了不久,又輪到小剛當值日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