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二年級的優秀教學反思集錦(通用2篇)
語文二年級的優秀教學反思集錦 篇1
本堂課的成功之處在于:教材處理、教學設計合理;教學環節連貫、駕馭課堂的能力良好;課堂中能啟發學生想象,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來引導啟發學生思考和體悟,同時通過課外詩歌的鑒賞實現學生的創新能力;師生互動較好,能在輕松融洽的課堂氣氛中實現教學目標;課件制作合理,美觀,能夠為教學服務
本堂課的不足之處在于:
1、教師應變能力還不夠:要把握學生思維的流程動態,在學生思維火花閃爍的時機及時點撥。比如學生有創意的發言要及時評點而不能貽誤極好的探究時機,要及時調整教學的程序,決不能墨守自己原定的設計。課堂中有一個地方可以依據學生的'感悟或疑問來引導、啟發學生,同時以幽默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卻沒有能夠充分利用;例;課堂質疑環節,有一個學生提了一個問題:“空山什么意思”,另一個學生主動站起來回答說:“空山就是山是空的”。同學們嘰嘰喳喳的說:“錯了錯了,山不是空的,山里面有人,因為詩句寫到的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時候如果能夠乘此機會說“同學們講的很好,我們的陳小立同學為什么看不到浣女和漁舟呢?”這時因勢利導,以此幽默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并以此啟發學生,將同學們引導到“空山”是“靜”的意思,同時又因為山上樹木茂密,雖已是深秋,仍然遮住了人們的活動,使人覺得山很安靜。因此,我深刻的感到備課過程中沒有充分的“備學生”,沒有預計到學生會有類似的疑問或可能出現的靈感的火花,而以自己原有的教學設定泯滅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貽誤良好的探究時機。
2、在創新部分,安排了學生討論的環節,但時間不夠充足
3、詩畫音flash的播放沒有播放完,這很可惜,可以將它當做是啟發學生想象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檢驗自己想象的環節,也可以將它當作是學生鑒賞完詩作后的一次升華或是課堂的,但可惜擔心時間不夠,沒有播放完。
4、部分教學設計或所提問題可以設計的更好,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在講到這幾句描寫的角度時,學生談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一靜一動,這是可以讓學生找出這兩句中體現靜和動的字,學生便可找出是;照、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中體現動的詞:歸、下;這樣在后面創新部分《鳥鳴澗》讓學生找出以動襯靜的詞時就不會顯的突兀。
5、課堂朗讀還不夠,教師有時可以適時的范讀
語文二年級的優秀教學反思集錦 篇2
隨著時間的流逝,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雖累,但收獲不少。
本學期以來,我按照期初制定的課改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認真聽取同年段老師的意見,改進教學方式。定期做好工作總結,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猜測、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努力貼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現總結如下:
1、抓好拼音教學,奠定讀書基礎。
培養讀書習慣要從孩子做起,但二年級的孩子漢字還未學好,怎么讀書?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進度,分階段安排不同的讀書活動。拼音是識字的基礎,我們首先從抓好拼音教學入手,強化拼音練習,邊學拼音邊指導孩子讀簡單的兒歌,開展拼音比賽。拼音練好了,才有可能讀好書。
2、聽故事,培養讀書興趣
借助拼音讀書,速度慢,也體會不到讀書的樂趣。因此我們在學期初與廣大家長聯手,采取聽故事的讀書形式,先培養孩子們的讀書興趣,當他們被精彩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住時,告訴他們,其實這些故事就在書中,你也可以來讀書,就會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
3、讀書識字互利互惠
讀書與識字其實是一個整體,讀書可以幫助認識更多的生字,識字又可以提高讀書的`速度。我們在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中,就將讀書與識字融為一體,讀書時將認識的生字圈出來,介紹給大家,還可以制作讀書卡,把新字摘抄或者剪貼制作成讀書卡,瞧,各種漂亮的讀書卡:蘋果型、桃子型、星星型……各式各樣這些都是孩子們讀書識字的收獲與結晶。
4、古詩文誦讀活動。
本學期我們繼續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為了激發學生背古詩的積極性,我們把詩文背誦記錄張貼在墻上,每個學生隨時可以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古詩背誦情況,整個班級營造了一種競爭、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辟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有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后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