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合集(精選5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合集 篇1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饒有趣味地講述了泰國人與大象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展示了泰國獨特的地域文化。通過課前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本班有個別學生去過泰國旅游,于是我在課前就讓她來介紹自己在泰國的所見所聞,調(diào)兒童詩兩首仿寫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采用比較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本文與《威尼斯的`小艇》在寫法上的異同,再通過小組討論與全班交流逐步達成共識。這樣學生對文章的結(jié)構(gòu)、條理都比較清楚,學習起來也比較容易,并且學習了課文的寫作方法。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合集 篇2
《夕照》課后的思考與練習中有一道討論題:讀了《海上日出》與《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備課時,我覺得這道題對學生一定有困難,是不是應該給他們“搭個腳手架”,降低學習的難度呢?轉(zhuǎn)念又一想:這個問題問域?qū),答距長,還是讓學生按照不同的學習水平自由嘗試、探索吧!
果然到了課堂上,學生各抒己見,迸發(fā)出來的思維火花真叫人驚訝!
溫蘊靖說:“《海上日出》寫太陽光漸漸亮了;《夕照》寫太陽光漸漸暗下去!
聶瑞鵬也發(fā)表他的觀點:“《海上日出》寫日出,這說明地球的另一面太陽正落下;《夕照》正好相反”
這二人的觀點是思維層次較為淺層的代表,雖然不是那么熠熠生輝,但也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對他們的發(fā)言頻頻點頭。
緊接著,趙哲又有了新發(fā)現(xiàn):“我覺得《海上日出》主要寫太陽的光,《夕照》主要寫太陽的色彩。”
我對他們的觀點表示了贊許:“他分析問題的`角度很獨特,誰還有不同的觀點?”看來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了思維的互動,層次正在逐步深入。
這時一向發(fā)言積極的周逸云急不可待地站了起來:“老師,我認為《海上日出》寫的太陽ju有一種壯觀奇麗的美;而《夕照》寫的太陽有一種溫柔秀麗的美!”
“‘壯觀奇麗、溫柔秀麗’這兩個詞用得多妙!”我高興地說。
沒想到更精彩還在后面,小聰明涂博言說:“我想如果把海上剛升起的太陽比作是個健壯的青年的話;那么夕陽就是一個步入晚年的老人,還在不斷地奮斗呢!”
聽到這,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動,發(fā)自肺腑地說:“同學們,你們實在是太聰明了!”
這節(jié)課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多給學生一些肯定性評價,并藝術地將教學的目標、教學意圖蘊含其中,多一些引導,少一些束縛,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多么的驚人!學生全部的既有經(jīng)驗、智慧、知識和學習的內(nèi)在積極性都成為了動力之源,能量之庫。在這樣開放的課堂中,師生都感到精神更加振奮,更加自由開放,從而產(chǎn)生活躍的、共生或共振的學習狀態(tài)。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合集 篇3
蘇教版第九冊的習作六是一次看圖想象作文,它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材提供了兩幅圖,這兩幅圖描繪了一位小姑娘看一只小雛燕從自家屋檐下的燕窩里跌落下業(yè),小花貓看見了撲過去想吃掉它。接下來要求學生想象一下,后面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結(jié)果怎樣再把這個故事寫下來。
看圖作文的關鍵在于能仔細觀察圖畫,準確理解圖意,并展開合理的想象,使故事情節(jié)更加完整具體。因此首先我讓學生做的就是準確地理解圖意,但我沒有直接把圖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而是和學生進行了一個談話:春天來了,你從哪些自然現(xiàn)象中可以看出是春天來了?學生有的說:“百花盛開了。”有的說:“春天中特有的迎春花開了!薄岸叩膭游镄褋砹。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庇谑俏翼樦鴮W生的話說:“燕子來到了一戶人家的屋檐下搭了個窩,有一天,這窩燕子發(fā)生了一件事,是什么事呢?”接著再請學生看課文的圖,了解事情的大概,然后再具體地看兩幅圖分別畫了什么,第一幅圖著重引導學生想象小燕子是怎樣掉下來的,小女孩是怎樣的.表情,第二幅圖著重引導學生觀察此時的小貓的動作和神態(tài),小鳥的動作和神態(tài),體會到此時是危急時刻。最后再引導學生想象小燕子的會有怎樣的命運呢?只是先想最后的結(jié)果,學生想了兩個:小燕子被救了,小燕子被吃掉。于是在這樣的結(jié)果中,讓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小燕子是怎樣被救的,是被誰救的?如果是被吃掉了,又是怎么回事,難道小女孩不去管嗎?這樣,學生的思維得到了一個拓展,就有了小女孩把貓嚇跑救了小燕子,燕子媽媽救小燕子,小女孩沒來得及趕走小貓,小貓被吃了過程,學生的作文得到個性化地表達。
但美中不足的是,學生在作文時沒有注意這不是一篇童話故事,學生容易把小燕子和小貓當作人來寫,想象不合理,所以應該如何才能避免這一問題呢?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合集 篇4
本文文字淺顯,但細節(jié)描寫卻十分精彩。平時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的孩子閱讀不仔細,閱讀時往往流于表面。因此在教學本文時,初讀課文后,請孩子們說說你覺得花珊是個什么樣的人?從孩子們的`回答看,他們對花珊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因深究課文中的細節(jié),對花珊的認識也僅停在美麗、勇敢、善良上。因此,我對孩子們說,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如果我們仔細研讀描寫花珊的句子,你會發(fā)現(xiàn)花珊遠遠不只善良、美麗、聰明、勇敢,她還有很多品質(zhì)隱藏在文字中。接著,我引領這孩子們潛心閱讀,認真研究描寫花珊的語句。課末,再次讓學生說說花珊是個什么樣的人。孩子們發(fā)現(xiàn),原來花珊除了善良勇敢,還堅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有孝心,膽大心細,舍己為人……此刻,孩子們猛然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認真研讀句子后,對事物會有更多的認識。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合集 篇5
這次交流的重點是名著中的人物,讓學生感受人物的栩栩如生,從而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這是本單元教學的主要目標,交流平臺緊扣這一教學目標,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礎上,總結(jié)自己的收貨。
日積月累是我國古典名著人物的歇后語。課外書屋的內(nèi)容是要求學生讀讀《西游記》的原著,這對學生興趣不是很大,他們更樂于看電視劇,為了使課外閱讀落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很重要。所以這個單元讓學生感受名著的魅力,這不是最終的教學目標,而是把這單元的幾篇課文作為引子,把學生的視野引向眾多的名著中,通過認識更多的名著,感受名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