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青松教學反思(通用3篇)
二年級語文青松教學反思 篇1
通過教學《登鸛雀樓》的教學過程,很受啟發。我想通過上一首古詩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而且《青松》這首詩通俗易懂,所以我想在這一課的教學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
首先初讀古詩:分組練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準確字音,讀通順詩句,并且讓讀的形式多樣化(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讀的機會,在生動的朗讀練習中逐步達到熟讀成誦。其次,對于理解有困難的詞語進行指導,如:“高潔”的理解一定有困難,我利用掛圖給學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說說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樣的?根據學生的回答點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潔凈蒼翠。最后,重點對“挺”字的書寫指導。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或許有些過早,有些知識部分學生理解不透徹,不過學生對自主學習方法還是很感興趣。
二年級語文青松教學反思 篇2
教學《青松》一課,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挺且直”和“松高潔”,我用了角色轉換的方法進行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說“挺且直”,我問學生誰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學生結合插圖,有的說雪雖然大,但是松樹能挺住,有的說松樹站得很直。我知道孩子們意會了,但不能言傳。我告訴學生“且”是而且的意思,然后問誰能做個“挺且直”的動作,結果,多數孩子都站了起來。他們挺著胸,抬著頭,一幅雄糾糾氣昂昂的樣子。
“松高潔”理解起來確實有難度,我引導學生看圖,想想雪化之后松樹葉子的變化,學生說出葉子是更加綠了,更加高大了。正好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叫松潔,我讓小朋友想想為什么他的爸爸媽媽幫他取這個名字呢?小朋友們一下就說出了,希望像松樹一樣堅強,不怕困難。那這里的“高潔”就已經理解了。
二年級語文青松教學反思 篇3
要理解《青松》這首詩,必須得理解詩句中的字。本詩中“壓、挺且直、高潔”是理解的重點,也是難點。我運用了多種靈活多樣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教學“壓”時,我要求學生把“壓”用自己的動作表示出來,當學生做完動作后,我說你們做這個動作時好像費很大的勁往下按,干嘛呀?學生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一個不好用言語表達的詞語迎刃而解。教學“挺且直”時,針對這個詞語較抽象的特點,先將這個詞語拆分成三個字,“一個字一個字地理解”,然后再分別給三個字組詞,最后讓全班學生做“挺且直”的動作,結果,多數孩子都站了起來。他們挺著胸,抬著頭,一幅雄糾糾氣昂昂的樣子!案邼崱币辉~更難懂了,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將那些在冬季枯萎凋零的花草樹木與青松加以對比,引導學生看圖大雪融化后青松的樣兒,它還是依然挺拔,依然蒼翠。這樣就明白了“高潔”之意。
通過做動作、組詞、看圖、讀書,聯系上文等方法理解詞語,既能讓學生快速地理解詞語,又能將這些詞語牢牢地記在腦海里!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只要學會了理解詞語的方法,就能在今后的學習中自主地理解詞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