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通用17篇)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會認“娶、逼”等7個生字,會寫“淹、官”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管理、田地”等詞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4.指導學生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西門豹的辦法妙在哪里。
一.導入新課。
1.剛才我們互相認識了,現(xiàn)在來認識一個戰(zhàn)國時期的魏國人,他叫西門豹。(出示圖片)他姓什么?對,他姓西門,名豹。[邊說邊板書:西門豹]
西門是復姓,你還知道哪些復姓?(諸葛、上官、司馬、歐陽……)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0課,齊讀課題。
西門豹距離我們已經(jīng)兩千多年了,直到今天他的故事還廣為傳誦。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的故事?想不想了解這個人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來近距離接觸他。
二.檢查預習。
1.檢查詞語。
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來看看這些詞語會讀嗎?
(1)兩字詞語。排火車領讀,全班跟讀。
(2)兩個字的會讀了,再來看這兩個四字詞語會讀嗎?①(出示: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你頭腦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你能把理解讀出來嗎?
②那這兩個詞會讀嗎?(出示:提心吊膽面如土色)你想到了什么?誰能將理解帶進去讀?
③一起讀這四個詞。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條理。
1.詞讀得很好,再來看課文讀得怎樣?請三位同學接讀課文。
1- 9自然段。 10-15自然段。 16自然段。
讀的同學注意讀準字音,其他同學認真聽,猜一猜為什么這樣讀?
2.你對哪部分內(nèi)容最感興趣?
四.學習重點部分。
(一)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10-15自然段,你能感受到西門豹是個怎樣的人?這個辦法如何?
2.從哪看出來的?還有哪些描寫西門豹語言的句子,請同學們劃出來。(出示句子)
(二)具體分析。
1.我們就先來看這一處。(出示11自然段中的“不行……”)
自讀,你讀懂了什么?
引導:①找這個借口的目的是什么?(1.救下姑娘2.懲治巫婆)結:真是安排周密啊!
小結;同學們真不簡單,還讀出了西門豹的言外之意呢。
②那這個借口應該怎樣讀?
③我也想讀讀。你聽出什么來了?(重讀“麻煩”)為什么這樣說?(是真客氣?他想干什么?)
結:一個麻煩,讀出了西門豹騰騰殺機暗藏其中;一個麻煩,讀出了他讓巫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一個麻煩,讀出了西門豹表面客氣,實則智慧,這就叫不動聲色!
④自己再體會著讀讀西門豹的話。
2.那這句話該怎么讀?(出示12自然段中的語言)
①老師這兒還有一句話。(出示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分別讀出怎樣的`語氣?
——不是詢問,是命令的口氣。
②誰想再讀?(讀得好的,留下當西門豹)
3.最后該輪到懲治誰了?(官紳)(出示13、14自然段)自己讀讀,體會體會,看你有什么問題向西門大人請教嗎?
重點:
①為何對待巫婆、官紳頭子和對待官紳態(tài)度不一樣呢?
結:嚴懲主謀,從犯從輕,區(qū)別對待,講究策略。
②西門大人,你的目的達到了嗎?(讀出官紳害怕的句子。)
小結:西門豹就是這樣巧妙地懲治了巫婆和官紳頭子,教育了官紳。
4.渲染氣氛,分角色朗讀。
讓我們合作,再現(xiàn)一下那天的精彩場面,好嗎?(出示10-14自然段)
(師讀黑色字,生讀紅色字。)
5.看到這兒,老百姓都明白了吧?明白什么了?
(出示:設想一下:如果你現(xiàn)在就是站在岸上的官紳、書生、老大爺、小孩……其中的一個,你會說些什么?
6.大家說法不同,實際都在贊揚西門豹辦法的巧妙。你覺得這個辦法可以叫什么?(出示填空:西門豹用( )的辦法,
既又還。
7.利用填空小結:西門豹用將計就計的巧妙辦法,既懲治了巫婆和官紳頭子,又教育了官紳,還幫老百姓明白了真相,徹底破除了迷信。這也為他后來帶領老百姓開鑿渠道打下了基礎。表現(xiàn)了他過人的智慧和謀略。
五.拓展。
類似這樣的歷史人物故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后搜集閱讀。
〖板書設計〗
30、西門豹
善于調(diào)查研究
有智慧,講戰(zhàn)略
西門豹
破除迷信,尊重科學
為民辦實事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2
【設計理念】
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的獨特體驗,使他們能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在實踐中感受,積累語言;在實踐體驗、豐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語感。
【設計特色】
從語言入手,體驗情感,又熏導語言藝術;超越文本,提升語言,感悟語言的無窮魅力。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麻煩、提心吊膽、面如土色、鬧”等詞義。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門豹懲治巫婆、官紳的巧妙所在。
4、通過學習,初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和能力。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讀本課的12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正確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懂得鄴地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的原因和西門豹認真調(diào)查,分析原因的經(jīng)過。
教學過程
一、圍繞人物,理清思路
1、讀題質(zhì)疑:
圍繞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自讀課文:
課文圍繞人物,重點寫了什么?(自讀課文要到位,要求能把課文讀正確。)
3、理清思路:
課文哪一部分寫懲治惡人?哪一部分是起因?哪一部分是結果?
二、創(chuàng)設情景,自讀研究
1、創(chuàng)情景:
老師扮西門豹,你們就是我的謀士,咱們就要分頭調(diào)查。
2、定組名:
討論調(diào)查小組的名稱。
3、明要求:
⑴你們想調(diào)查什么?交流,提示。
⑵閱讀課文第2~9自然段,討論并填表。
⑶小組調(diào)查報告:
調(diào)查對象:
調(diào)查內(nèi)容:
調(diào)查結果:
三、匯報交流,點撥展開
1、幫助釋疑:
你們在調(diào)查和寫報告過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難?
重點理解:
鬧:都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
他們每鬧一次都要收幾百萬。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鬧旱災。
2、交流報告:
(重點交流調(diào)查結果)
四、小結提升,設懸延伸
1、通過調(diào)查,你們有什么想法?
2、大家說,“我”下一步該怎么辦?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3
1.交流調(diào)查報告,確定研究主題。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西門豹》。我們知道,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生接答),面對這樣的景象,他立即展開了調(diào)查。昨天我們大伙兒跟著西門豹一起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學都認認真真地填寫了一份《關于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的調(diào)查報告》,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的報告。哪些同學想來展示?(很多學生舉手)
評:設計調(diào)查報告形式的學生作業(yè),這本身就很有創(chuàng)造性。第一課時的作業(yè)許多時候就是抄抄寫寫,訓練的思維含量和對兒童創(chuàng)新意識的觸發(fā)都是十分微弱的。王鶯老師用學生的調(diào)查報告的呈現(xiàn)展示為導入,在展示交流中逐步聚焦,讓學生明白本堂課自主探索的主題,無疑是一個充滿新意的設計。
師:時間關系,咱們就任選一份,以它為例子,請同學們對照自己的調(diào)查報告,看一看這位同學的調(diào)查報告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學習的,你還有什么修改意見。
生:我補充一點,我覺得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巫婆和官紳頭子以河伯娶媳婦為借口騙取老百姓的錢財,使得沒錢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還有一個原因是鄴這個地方年年鬧旱災。
師:你讀書讀得很仔細。那么,如果我們說得更簡潔些,可以用哪四個字來概括?
生:天災人禍。
評:在倡導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關注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的時候,一點也不能放松語言文字的訓練。這個以調(diào)查報告為內(nèi)容的導入,不僅起到了引入研究主題的作用,還自然恰當?shù)剡M行了成功的概括訓練。
師:看來同學們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門豹明白了嗎?(生答:明白了)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該怎么辦呢?我們作這樣一個假設,假如當初魏王派往鄴的不是西門豹,而是其他官員,該官員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會怎么說,怎么做?
生:如果他是貪官的話,也會與巫婆、官紳一起騙老百姓的錢。
生:我想他可能會派兵把巫婆、官紳抓起來殺了。
師:老師也在想西門豹權力不是很大嗎?派兵把巫婆、官紳抓起來不就行了嘛!西門豹是這樣做的嗎?西門豹為什么不這么做?你覺得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出示主問題: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評:水到渠成,課堂研究的主要問題明確,研究性學習變得實在了。
2.探討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應著重研究什么?又該怎么研究?
生:我們要著重研究西門豹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師:找到了西門豹是怎么說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該怎么研究?
生:多讀讀,體會體會西門豹的說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評: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要有實效,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幫助學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這個教學板塊花時不多卻十分重要,避免了學生許多無效或低效的學習活動,維護了研究性學習本身的嚴肅性,防止了課堂上熱熱鬧鬧,學生高高興興,就是課堂學習并不有效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師:接下去就請同學們帶著問題,仔細閱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西門豹的說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鉆研好了的同學可以與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學生朗讀,畫有關的句子,小組合作學習)
評: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否落到實處,一個關鍵問題是老師有沒有給學生留下充足的研究時空。不少觀摩課常常有很不錯的設計,可是過于小家子氣。時常教師的教學導語出口,聽課者這邊剛剛記下,那邊已經(jīng)讓學生交流討論,匯報評價了。沒有學習過程,還有什么教學質(zhì)量可言?沒有兒童的語言學習過程,交流匯報的成果還會真實嗎?而王鶯老師給孩子們的研究性學習的時空是實在的。讓學生在第二、三大段的語言材料中去研究,空間是充分的,又在本處留下7分鐘左右的時間,為學生的獨立感悟和伙伴合作提供了比較充足的時間。
3.呈現(xiàn)學習結果,綜合訓練提高。
師: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嗎?(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來體會的?
生:我是抓住“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來體會的,西門豹說“送送新娘”其實是送巫婆上西天,送新娘回家,他是一語雙關。
生:我是抓住“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來體會的,西門豹將計就計,以新娘不漂亮為由,既救了新娘,又懲治了巫婆。
生:我是抓住“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來體會的,西門豹叫官紳頭子去催一催,這樣實際上就非常巧妙地鏟除了官紳頭子。
生:書上說,那些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雖然西門豹沒有將他們投進漳河,但也懲罰了官紳。這樣一來,他們再也不敢做壞事了,而且聽了他們的求饒,老百姓就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
評:用“邊讀邊說”的方式交流,既是讀中感悟的研究結果的呈現(xiàn),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更應當肯定的是王鶯老師將“邊讀邊說”控制得當,見好就收,3分鐘左右就干脆利落地解決了。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同學是抓住西門豹的話來體會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確,西門豹的話是話中有話,話外有意,那么,他當時是以怎樣的口吻說這些話的呢?請同學們試著讀讀這些句子,然后再在這些句子中選一句你體會最深的句子,好好讀讀,讀出西門豹的話外之話,話外之意。
(學生挑選句子,反復地練習朗讀)
師:你們想先讀哪一句?
生:(朗讀)“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師:你對自己的朗讀滿意嗎?(生:不太滿意)為什么?
生:我覺得西門豹說這話時是帶著諷刺的口氣,其實他并不認為河伯靈。而且他說這話時已經(jīng)想好了怎么做,是胸有成竹的,所以“送送新娘”這幾個字要讀得慢些。
師:老師覺得你體會得非常好。你估計咱班哪位能讀得比你好?
(生指名同學朗讀)
師:果然不負所望,你讀出了西門豹的話外之話,話外之意。
(繼續(xù)交流)
生:(讀)“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他把三個“不”讀得特別堅決,(問這位學生)你為什么這么讀?
生:這是西門豹將計就計,為救新娘而找的借口,要讓大家信以為真,所以我讀得很堅決。
(朗讀訓練:指名讀——全班學生讀)
生:(讀)“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師:同學們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還可以,不過“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還可以讀得再急一些,而“麻煩”一詞要讀得客氣點,雖然西門豹心里是要嚴懲官紳頭子,但要不露聲色。
師:你能試試嗎?
(生讀——師生評價——齊讀)
評:研究性學習要讓大多數(shù)學生得益,就不能滿足于個別學生的能說會道,而必須把精力花在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讀寫練習上。王鶯老師抓住課文中西門豹說的三個重點句,讓學生各自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讀出感覺來,讀出味道來。用準確、有感情的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學生讀得有滋有味,大家聽得如癡如醉。此處成為教學的又一亮點。西門豹不僅巧妙地懲治了巫婆、官紳頭子,而且還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紳是騙錢害人的。書上說,這一天,漳河站滿了老百姓,設想一下,岸上的人們看了事情的經(jīng)過會說些什么?請你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對象說一說,然后寫下來。(官紳、鄉(xiāng)里的書生、老百姓、小孩,你可以寫一個,也可以寫兩個,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寫幾句)
(生選擇對象寫)(師有選擇地請學生匯報)
生:小孩說:“巫婆死了,姐姐得救了,以后我有糖吃了。”
生:小孩說:“呀,原來巫婆說的話是假的。”
生:書生說:“西門豹有膽有識,高明!高明!”
生:農(nóng)夫說:“哎!以前我們怎么會相信巫婆的鬼話?多虧西門豹大人,以后我們有好日子過了!”
師:大家說的是同一個意思,都在贊揚西門豹,只不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
評:這個寫的訓練安排得精彩。研究性學習有收獲,寫起來自然各人有各人的特點。王芬老師的寫的訓練是將以往的對人物品質(zhì)精神的理性概括的贊頌,轉(zhuǎn)化為兒童生動形象的積極的語言表達訓練。而且這個訓練不是劃一的,而是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的,有彈性的作業(yè)。此處又是教學的一個亮點。
師:看來西門豹的做法的確巧妙呀,(板書:妙)這以后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呢不再相信迷信,人禍解決了,那么天災呢?課文寫到了嗎?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4.繼續(xù)質(zhì)疑問難,保持研究激qing。
師:課文學完了,你還有什么問題?
評:這是王鶯老師的重要創(chuàng)造。研究學習不以解決學生的全部問題為宗旨,它十分講究保持學生的問題意識,真誠地希望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地保持質(zhì)疑、解疑,產(chǎn)生新問題的熱情和沖動。有實實在在的問題,才會有切切實實的研究性學習。
生:老師,我還是不明白,西門豹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抓起來殺了?
師:(環(huán)顧全班同學)他不明白,你們明白嗎?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同學請舉手。(除提出問題的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手了)下課后,你可以向他們中的任何一位同學請教。還有其他問題嗎?
生:課文前面說鄴這個地方人煙稀少,但后面怎么又寫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漳河邊上站滿了老百姓?
生:西門豹為什么不把其他官紳也投進漳河?
生:書上說,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巫婆背后跟著十來個穿著綢褂的女徒弟,巫婆為什么不把她們送給河伯?
師:你們真會研究,這節(jié)課你們不僅解決了老問題,還萌發(fā)了新問題,可見同學們的研究熱情非常高,下一節(jié)課我們就帶著同學們剛才提出來的問題繼續(xù)研究。
評:公開課教學結束時,出現(xiàn)了第一個學生的問題,人們常常認為這證明了課沒有成功。其實這是偏見。一個教學班,50多個學生,有一個學生還是不信服或說不清楚研究的問題,奇怪嗎?一點不奇怪。王鶯老師對此問題的處理是冷靜的,正確的。可惜后面學生提到所有問題,王老師沒有作分析,統(tǒng)統(tǒng)歸結為下節(jié)課的研究任務就顯得欠妥了,也讓最后提問的意義變得模糊了。
總評:討論創(chuàng)新教育將不可避免地要說到研究性學習。小學生由于心智發(fā)展水平相對比較低,對他們而言,所謂創(chuàng)新性學習,不是真的期望他們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有什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是指他們經(jīng)過研究性學習,發(fā)現(xiàn)前人早已發(fā)現(xiàn)的知識,或?qū)σ呀?jīng)知道的知識進行新的有意義的重組。研究性學習就把這種“發(fā)現(xiàn)和重組”的過程當做追求的重要目標——激活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新意識。小學生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經(jīng)歷和結果在某種意義上是同等重要的。在研究性學習中掌握某一個具體的字詞句或閱讀的知識是需要的,但關鍵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和運用,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廣義上說,語文教學的研究性學習就是問題探究式的學習。這種研究性學習注意創(chuàng)設一種需要研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面臨問題,主動地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促進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王鶯老師在全國小語會“小語創(chuàng)新教育專題研討會”上執(zhí)教的《西門豹》之所以得到各位專家的充分肯定,受到大會與會者的普遍歡迎和重視,首先是因為她執(zhí)教的《西門豹》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了一個雛形,成功地演繹了“問題教學”的模式:把主要問題作為課堂研究學習的中心;核心問題的解決主要依賴學生自主地探索學習;“問題教學”按學生問題設計教學板塊和進度,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或伙伴合作研究解決問題或產(chǎn)生新的問題。她讓學生憑借課文進行研究性學習,將語言文字訓練和思維訓緊密地結合起來,變常規(guī)的“平推式”教學為“探究式”教學,為學生構筑了比較理想的思維框架。學生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會尋找語言轉(zhuǎn)換的機會,讀懂課文的過程中,會尋找變化的語言,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懲治巫婆、官紳頭子的辦法。研究性學習對啟發(fā)學生的求異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新渴望,發(fā)展學生的綜合智能也很有幫助。
其次是王鶯老師執(zhí)教的《西門豹》較好地處理了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問題。研究根源于課文的語言文字,呈現(xiàn)研究結果也靠的是語言表達。王鶯老師將呈現(xiàn)的整個過程,演化成以讀寫為中心的綜合訓練過程。只有這樣的研究性學習才有意義,才有說服力。如果課堂聽不到朗朗的書聲,看不到學生自主探索的個性化、有彈性的書面訓練,還能稱為是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嗎?讀,特別是朗讀,是語文教育最古老、最基本、最能創(chuàng)新、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讀可以促進理解感悟,為學生的情感升華作切實的準備;同時朗讀訓練又是檢驗學生閱讀理解和情感變化的一種有效的外化手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加強語言積累的好辦法。王鶯老師在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自由而充分的個體讀,抓住三個重點句讓學生進行有滋有味、準確而又有個性化的表情朗讀,成了最美麗的一道教學風景線。
(本課是2001年4月27日全國小語會在浙江紹興召開的“創(chuàng)新教育專題研討會”上的3節(jié)展示觀摩課之一)
(王鶯:女,31歲,浙江省教壇新秀、杭州市十佳青年教師、上城區(qū)教育局教研室語文教研組組長;張化萬:浙江省特級教師協(xié)會副會長、上城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書記兼副校長)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4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1.學會“淹、官、逼、姓、睜、旱、”,復習abb式的詞語以及代詞的用法。2.學習人物的對話,重點體會西門豹這個人物的品質(zhì)。3.讓學生學習西門豹這種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品質(zhì)并對他產(chǎn)生由衷地敬佩。二、課前預習:翻閱詞典解決以下詞語:田地荒蕪、鬧、提心吊膽、三、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反思 (一)談話導入 (二)情景再現(xiàn) (三)交流互動 (四)總結概括 我們這節(jié)課首先來學習這篇故事的第一部分,請大家讀第一大段。 在什么時候,西門豹在哪里看到了什么? 板書:田地荒蕪 人煙稀少。 如果我是西門豹,看到這樣我會打一個大大的 問號,為什么會這樣呢?于是我就想找人來問。誰愿意配合老師來表演一下呢?表演的時候其他同學認真聽,西門豹聽到了什么! 問小孩,你們這里為什么田地都干了,都沒有人種地啊? 有誰來補充嗎? 問姑娘:“您背這么多東西這是要去哪啊?” 瞧前面走來一位老大爺,我上前去問問:“ 老大爺,您知道這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嗎?以前是這樣的嗎?現(xiàn)在怎么都變成這樣了呢?” 你們表演地都非常棒,給自己一點掌聲!課文里是怎樣寫老大爺?shù)脑挼模课覀冏约赫艺遥∮脵M線劃出來! 自己讀讀看! 第一部分老大爺?shù)幕卮鹨还灿袔状危? 請四位同學讀讀 老師當西門豹! 剛剛這四位同學的朗讀也就回答了西門豹的四次提問,在第一次回答當中我有個問題不懂。 鬧字我以前只知道是熱鬧的意思,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關于鬧字的解釋和練習題。 河伯娶媳婦是喜事為什么老大爺覺得這是害了他們呢? 哦!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太可憐了,全被淹死了。這個淹字,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誰來說 (老大爺所有的話出示) 那么第二次的回答你又知道了什么。 是嗎?但辦喜事的確要花錢呀! 那我不交,或者把這些姑娘都藏起來。 那就是說所有人都要把年輕的女孩送給他們落。 眼睜睜這是一個abb式的詞語要記住! 還有這種事情!我聽了都很氣憤!簡直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出!那西門豹聽到老大爺?shù)脑挾加心男┓磻? “這”指什么? 文中有沒有描繪他的生氣的神態(tài)和動作呢?我們找找! 此時的他心情怎樣? 我們應該怎樣讀呢? 真是不知他想些什么居然文中還說到西門豹夸河伯很靈這到底是怎么了? 讀到這里你覺得西門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民出害,嫉惡如仇,聰明機警) 齊讀第一大段。 在戰(zhàn)國時候,西門豹去管理鄴這個地方看到了那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舉手 因為人都走完了 (可以補充) 我們要趕緊逃離這個地方,再不逃就沒命拉! 這里都是讓河伯娶媳婦鬧的! 哎!都怪那河伯娶媳婦! 找出老大爺?shù)脑挷⑶矣脵M線劃出來。 讀讀這些句子 四次 四位同學站起來讀 回答: 老大爺覺得這件事情會害死很多姑娘所以他用一個鬧字, 老大爺覺得很多姑娘被淹死,很慘! 淹是用水來淹所以是三點水旁。 淹的田地都沒有了所以豎彎鉤鉤沒拉! 這些狗官只知道要搜錢根本不是娶媳婦! 不是啊!辦喜事只要二三十萬但他們鬧一次就要收幾百萬!其他的錢全給分拉! 不行啊!官紳逼著出錢,并且,巫婆帶著人一家一家選,哪家有就去哪家, 不是啊!有錢的……沒錢的…… 他問這話是誰說的 他肯定也很生氣拉! 沒有,他只問那么漳河發(fā)過大水沒有呢? 表示懷疑而且還很氣憤!但又沒有表現(xiàn)出來! 我覺得他很聰明,馬上想到了一個辦法要來治治這些貪官巫婆, 同時他也為那些百姓感到可憐。 我覺得他是一個聰明的人,而且對待貪官絕不手軟,不同流合污! 訓練學生朗讀能力。 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表演來換種方式演繹文本,也是一種拓展。 通過不同人物的回答加深對于“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理解 通過老大爺?shù)幕卮鹄斫鉃槭裁匆獓缿拓澒傥灼诺脑? 訓練不同水平的學生朗讀。 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四會字的學習 訓練學生的辨析能力。 訓練abb式的詞語 訓練代詞的用法。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5
新課標的學習形勢可謂如火如荼,但新課標的觀念真的已經(jīng)深入人心了嗎?讓我們先來看看在我們的課堂上實實在在存在的一些現(xiàn)象吧!
現(xiàn)象一:現(xiàn)在的每堂課上基本都可以看到熱火朝天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老師一說“討論!”,孩子們就熟練地扭頭,圍成一堆開始各說各的。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有價值的?有多少又是表面形式呢?就我個人執(zhí)教的真實感受,在每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都擺脫不了趕時間、怕出岔的心態(tài),而真正對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展現(xiàn)出的是怎樣的思維過程、小組的每一個成員在集體活動中是如何互相協(xié)調(diào)、彼此交流從而達到認知的統(tǒng)一,沒有更多、更深入地關注。
現(xiàn)象二:現(xiàn)在每位教師在說明教學程序的設計意圖時都會談到自己是如何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在課堂上真正有效、精彩的“導”有多少?還是說我個人的執(zhí)教感受吧,很多所謂的“導”實際上仍殘留著“牽”的影子。在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時,適機將他們可能并未成熟、甚至并未想到的答案“點撥”給他們,以為這就是“導”,實際上仍然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的主體性并未得到充分發(fā)揮。
帶著一顆虔誠的心,我試著用更深入的視角再次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而這次引起我注意的是:“語文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使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這些話語引起我的深思,似乎也讓我找到了出現(xiàn)剛才描述的那些現(xiàn)象的原因:看待課程改革,我們是將目光只局限在“形式”的改變上呢?還是深入地在思考每一個改革的目的,關注每一個改革對學生發(fā)展的作用呢?課程改革遠遠不是讓四個孩子圍在一堆,各自嗡嗡片刻就能詮釋的。就語文學科來說吧,我們應該更注重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長遠作用,應該更加注重每一個學習的過程,更加注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探究、團結、合作、創(chuàng)新等品質(zhì)的形成,更加注重學生——這個個體的“人”的人格形成的過程,而不能只將它單純地看作是一門功課,更不能短淺地將它看作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功課來教授。
當我們從內(nèi)心中摒棄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時,我們就應該開始思考如何靈活地運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意志品質(zhì),真正將教學的視角放在學生地全面發(fā)展和終身成長上,在教學實踐中去嘗試、探索,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這一課例只是我在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中對滲透課改理念的一次不夠成熟的嘗試。
教學流程(第二課時)
一、交流調(diào)查報告,確定研究主題。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西門豹》。我們知道,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面對這樣的景象,他立即展開了調(diào)查。昨天我們跟著西門豹一起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學都認認真真地填寫了一份《關于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的調(diào)查報告》,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的報告。哪些同學想來展示?
點評:設計調(diào)查報告形式的學生作業(yè),這本身就很有創(chuàng)造性。第一課時的作業(yè)許多時候就是抄抄寫寫,訓練的思維含量和對兒童創(chuàng)新意識的觸發(fā)都是十分微弱的。用學生的調(diào)查報告的呈現(xiàn)展示為導入,在展示交流中逐步聚焦,讓學生明白本堂課自主探索的主題,無疑是一個充滿新意的設計。
師:由于時間關系,咱們就任選一份,以它為例子,請同學們對照自己的調(diào)查報告,看一看這位同學的調(diào)查報告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學習的,你還有什么修改意見。
生:我補充一點,我覺得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巫婆和官紳頭子以河伯娶媳婦為借口騙取老百姓的錢財,使得沒錢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還有一個原因是鄴這個地方年年鬧旱災。
師:看來同學們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門豹明白了嗎?(生答:明白了)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該怎么辦呢?老師也在想西門豹權力不是很大嗎?派兵把巫婆、官紳抓起來不就行了嘛!西門豹是這樣做的嗎?我們作這樣一個假設,假如當初魏王派往鄴的不是西門豹,而是其他官員,該官員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會怎么說,怎么做?
生1:如果他是貪官的話,也會與巫婆、官紳一起騙老百姓的錢。
生2:我想他可能會派兵把巫婆、官紳抓起來殺了。
西門豹為什么不這么做?你覺得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出示主問題: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評:水到渠成,課堂研究的主要問題明確,研究性學習變得實在了。
二、探討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討。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應著重研究什么?又該怎么研究?
生:我們要著重研究西門豹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師:找到了西門豹是怎么說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該怎么研究?
生:多讀讀,多想想,體會體會西門豹的說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評: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要有實效,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幫助學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這個教學板塊花時不多卻十分重要,避免了學生許多無效或低效的學習活動,防止了課堂上熱熱鬧鬧,學生高高興興,就是課堂學習并不有效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師:接下去就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重點閱讀第二大段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西門豹的說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研究好了的同學可以與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學生朗讀,畫出有關的句子,小組合作學習)
評: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否落到實處,一個關鍵問題是老師有沒有給學生留下充足的研究時空。沒有學習過程,還有什么教學質(zhì)量可言?沒有兒童的語言學習過程,交流匯報的成果還會真實嗎?讓學生在第二大段的語言材料中去研究,空間是充分的,又在本處留下7-8分鐘左右的時間,為學生獨立感悟和伙伴合作提供了比較充足的時間。
三、呈現(xiàn)學習結果,綜合訓練提高。
師: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嗎?(生:巧妙)那么,他是用什么辦法來懲治巫婆和官紳的?
生:西門豹找了個巧妙的借口把巫婆和官紳頭子頭進了漳河。
師:這個巧妙的借口是什么?
生:故意說“這個姑娘不漂亮”。
師:這個借口到底巧妙在哪里?大家再仔細讀讀第二段,好好研究一下。
(學生反復自讀、探究,圈畫、批注,小組展開討論。)
師:西門豹這個借口到底巧妙在哪里?請把你們的研究結果向大家匯報一下。
(為了保證更多的人參與交流,每生限講一點。)
生:巧妙在西門豹用這個借口救了姑娘。(巧妙之一)
生:巧妙在西門豹用這個借口把巫婆投進了漳河。(巧妙之二)
生:巧妙在西門豹用這個借口把官紳頭子也投進了漳河。(巧妙之三)
生:還巧妙在巫婆和官紳頭子再也沒回來,老百姓明白了根本沒有河伯,破除了迷信。(巧妙之四)
生:還讓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紳給河伯娶媳婦純粹是騙錢害人。
師:大家通過自己讀書和合作研究,理解得真全面。好,現(xiàn)在請大家以《西門豹之巧妙》為題寫一段話。
評:把學生不夠規(guī)范、完善的口頭語言提煉為規(guī)范、準確、有序的書面語言,這既是加深認識的訓練,更是運用語言表情達意的實踐。這樣以讀代寫,以寫促讀,使吸收和表達相互推進,相得益彰。它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無疑會產(chǎn)生良好的作用。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同學是抓住西門豹的話來體會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確,西門豹的話是話中有話,話外有意,那么,他當時是以怎樣的口吻說這些話的呢?請同學們試著讀讀這些句子,然后再在這些句子中選一句你體會最深的句子,好好讀讀,讀出西門豹的話外之話,話外之意。
(學生挑選句子,反復地練習朗讀)
師:你們想先讀哪一句?
生:(朗讀)“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師:你對自己的朗讀滿意嗎?(生:不太滿意)為什么?
生:我覺得西門豹說這話時是帶著諷刺的口氣,其實他并不認為河伯靈。而且他說這話時已經(jīng)想好了怎么做,是胸有成竹的,所以“送送新娘”這幾個字要讀得慢些。
師:老師覺得你體會得非常好。你估計咱班哪位能讀得比你好?
(生指名同學朗讀)
師:果然不負所望,你讀出了西門豹的話外之話,話外之意。
(繼續(xù)交流)
生:(讀)“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他把三個“不”讀得特別堅決,(問這位學生)你為什么這么讀?
生:這是西門豹將計就計,為救新娘而找的借口,要讓大家信以為真,所以我讀得很堅決。
(朗讀訓練:指名讀——全班學生讀)
生:(讀)“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師:同學們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還可以,不過“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還可以讀得再急一些,而“麻煩”一詞要讀得客氣點,雖然西門豹心里是要嚴懲官紳頭子,但要不露聲色。
師:你能試試嗎?
(生讀——師生評價——齊讀)
評:研究性學習要讓大多數(shù)學生得益,不能滿足于個別學生的能說會道,而必須把精力花在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讀寫練習上。老師抓住課文中西門豹說的三個重點句,讓學生各自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讀出感覺來,讀出味道來。用準確、有感情的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
西門豹不僅巧妙地懲治了巫婆、官紳頭子,而且還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紳是騙錢害人的,他真是了不起!你們能不能自編、自導、自演,再現(xiàn)這精彩的一幕呢?
(自由組合,分角色表演)
評:這樣的課堂“表演”,既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又發(fā)展了他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一舉數(shù)得。
師:表演得真好!看來西門豹的做法的確巧妙呀,(板書:妙)這以后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呢不再相信迷信,人禍解決了,那么天災呢?課文寫到了嗎?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四、繼續(xù)質(zhì)疑問難,保持研究激qing。
師:課文學完了,你還有什么問題?
評:研究學習不以解決學生的全部問題為宗旨,它十分講究保持學生的問題意識,真誠地希望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地保持質(zhì)疑、解疑,產(chǎn)生新問題的熱情和沖動。有實實在在的問題,才會有切切實實的研究性學習。生1:課文前面說鄴這個地方人煙稀少,但后面怎么又寫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漳河邊上站滿了老百姓?
生2:西門豹為什么不把其他官紳也投進漳河?
生3:書上說,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巫婆背后跟著十來個穿著綢褂的女徒弟,巫婆為什么不把她們送給河伯?
師:你們真會研究,這節(jié)課你們不僅解決了老問題,還萌發(fā)了新問題,可見同學們的研究熱情非常高,下一節(jié)課我們就帶著同學們剛才提出來的問題繼續(xù)研究。
【評析】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教例的教學便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
《西門豹》一課把主要問題作為課堂探究學習的中心;核心問題的解決主要依賴學生自主地探索學習;教師讓學生憑借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將語言文字訓練和思維訓緊密地結合起來,變常規(guī)的“平推式”教學為“探究式”教學,為學生構筑了比較理想的思維框架。學生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會尋找語言轉(zhuǎn)換的機會,讀懂課文的過程中,會尋找變化的語言,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懲治巫婆、官紳頭子的辦法。
其次,《西門豹》一課較好地處理了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問題。探究根源于課文的語言文字,呈現(xiàn)探究結果也靠的是語言表達。老師將呈現(xiàn)的整個過程,演化成以讀寫為中心的綜合訓練過程。只有這樣的探究性學習才有意義,才有說服力。如果課堂聽不到朗朗的書聲,看不到學生自主探索的個性化、有彈性的書面訓練,還能稱為是語文學科的探究性學習嗎?
另外,課堂表演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鞏固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西門豹是怎樣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的,并且使學生受到尊重科學的教育。
2.讀懂每個自然段,繼續(xù)學習給課文分段,并且歸納段落大意。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句的意思。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的經(jīng)過。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后作業(yè)中三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難點
分段和歸納段意。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想一想,這件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
二、教學重點
(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二)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識記、理解字詞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要相信科學,尊重科學,學習科學,今天我們要學習《西門豹》一課,看西門豹是怎樣破除迷信的。
板書課題:西門豹。
(二)介紹時代背景。
本課記敘的是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戰(zhàn)國時期,是從公元前475年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為止。當時,以齊、楚、燕、韓、趙、魏、秦國最為強大,魏王即魏文侯是戰(zhàn)國時期魏國第一代君主。西門豹是戰(zhàn)國初期的政治家。魏王派西門豹到鄴這個地方任縣令,鄴是古時地名,如今河南安陽以北。西門豹上任以后,破除了河伯娶媳婦的迷信,動員人力興修水利,年年獲得好收成。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這篇課文。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學生小聲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并且劃出本課生字詞。
2.自學生字、新詞。用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并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識記、理解生字詞的。可按部首查字法列成下表。
(四)檢查學生初課文和自學生字、詞情況。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注意學生生字詞的讀音)
2.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綢:是翹舌音。
選、旱、煩、灌是鼻音。
姓:是后鼻音。
(3)易混的字:
姓:姓名,老百姓性:性別,性命。
漂:漂起來。飄:飄揚,迎春飄。
(4)注意下面字的書寫:
灌:有邊是上中下結構。
溉:中間是豎提、點,不要寫得扁寬。
3.討論識記字的方法。
充分讓學生討論,然后指名匯報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方法識記,培養(yǎng)學生識記生字的能力。
(1)用熟字加偏旁或是基本字帶字的方法,學習下列生字:
婆—波、女,逼—畐加二辶。
還有:選、綢、徒、煩、跪。
(2)用比較法學習下面生字:
荒(荒蕪)姓(百姓)灌(灌溉)溉(灌溉)
慌(驚慌)性(性別)罐(罐子)概(大概)
(3)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學習生字:
蕪:部首“艸”表義,“無”表音。
(4)利用會意字的特點學習生字:
早:“日”表示太陽,干:無水分,太陽曬得地都旱了,所以稱為旱。用這樣的方法即記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義。
(5)利用部首表義的規(guī)律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婆:巫婆是女人所以女字底。
綢:做衣服用的綢布料子,是蠶絲制成的,所以絞絲旁。
跪:跪下,腳和腿要動,所以足旁。
灌溉:把水引進田里,所以三點水旁。
4.出示生詞卡片,理解詞語的意思。
人煙稀少:指居住的人很少。
面如土色:臉上沒有血色,形容十分害怕。
開鑿:挖掘河道,隧道等。
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官紳:指舊時地方上有權有勢的人。
巫婆: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yè)的女人。
5.質(zhì)疑:看學生是否還有不懂的詞語提出來,聯(lián)系上下文,幫學生解疑。
6.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根據(jù)自己對生字詞的理解,再把詞放回課文句子中再次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意思。
(五)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帶著問題小聲讀全文:
(1)課文講的是件什么事?
(2)想一想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經(jīng)過如何?結果怎樣?
(3)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2.學生回答:通過帶著以上幾個問題讀課文,你初步了解到什么?
本課寫的是戰(zhàn)國時候,魏正派西門豹到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和老百姓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興修水利的事。
事情的起因是當西門豹到了鄴之后,看到人煙稀少,土地荒蕪,就找老百姓問這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經(jīng)過是西門豹了解到土地荒蕪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于是他將計就計,借給河伯娶媳婦的機會懲治了巫婆和官紳。
事情的結果是西門豹帶領廣大群眾,興修水利,灌溉土地,使鄴這個地方年年獲得好收成。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西門豹是怎樣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的,并且從中受到尊重科學的教育。
(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三)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歸納自然段的段意。
(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讀懂每個自然段。
(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一)滲透分段的訓練。
(二)歸納自然段的段意。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本課寫的是西門豹到了鄴這個地方,破除了河伯娶媳婦的迷信,并帶領老百姓,興修水利,使這里年年獲得好收成的事,那么西門豹是怎樣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課。
(二)講讀課文。
1.學習課文1~9自然段:
(1)出示思考題:
①西門豹到了鄴這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向一位老大爺調(diào)查,他問了哪四個問題?
②老大爺每次是怎樣回答的?
③從老大爺?shù)幕卮鹬校鏖T豹了解到了什么?
(2)帶著問題快速讀課文:哪幾自然段是說了以上這幾個問題。
學生回答,是1至9自然段寫的是西門豹四次向老大爺詢問,老大爺并四次回答了西門豹。
(3)再次帶著問題讀課文。
請同學們還是帶著以上三個思考題,再讀課文,看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4)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5)學生結合思考題,談一談你讀懂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可以列成表格。
第一次西門豹問了什么?老大爺是怎么回答的?從老大爺?shù)幕卮鹬校鏖T豹知道了什么?在學生讀懂課文的情況下,會按著這個線索匯報自己學懂了什么。在學生匯報過程中,及時出示句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如:“西門豹到了那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爺來,問他是怎么回事。”理解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意思。人煙稀少是指這里居住的人很少,正因為居住的人少了,所以田地無人耕種,無人管理,不長莊稼而長滿了野草。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用“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抓主要內(nèi)容說一說第1自然段的段意。“西門豹到了鄴這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就找老大爺問是怎么回事。”然后再提示同學們用“老大爺是怎么回答的?從回答中西門豹知道了什么?”的線索,用自己的話歸納第2自然段的段意。“老大爺說是河伯娶媳婦鬧的,每年要娶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否則漳河就發(fā)大水。”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明白,老大爺?shù)牡谝淮位卮鹬校谝痪湓捴苯踊卮鹆宋鏖T豹詢問的問題,第二句和第三句話,讓西門豹又知道了每年都要給河伯娶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如果不給河伯娶媳婦,漳河就發(fā)大水,淹沒田地。
從老大爺?shù)诙位卮鹬校懒瞬唤o河伯娶媳婦,漳河就要發(fā)大水,這話是巫婆說的,并且還知道了地方官紳和巫婆勾結,大量搜刮民財。
從老大爺?shù)谌位卮鹬兄溃鏖T豹知道了有錢的人家都免去了災難,而沒有錢的人家都帶著女兒逃走了,因此,這里人煙稀少。還知道了給河伯娶媳婦是怎么個娶法。
學習這部分時,讓學生充分旗下面這段話。“到了河伯娶媳那天,他們在漳河邊上放一條葦席,把女孩兒打扮好了,讓她坐在葦席上,順著水漂去。葦席先還是浮著的,到了河中心就連女孩兒一起沉下去了。”讓學生理解到:這段話寫明了,河伯娶媳婦到底是怎么個娶法。從這段話中還知道,女孩兒就是這樣沉下水去,給淹死了,所以才有了像下文說的那個結果,“有女孩兒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這個地方人口越來越少,這個地方也越來越窮。”
從以上西門豹三次問話,和三次老大爺?shù)幕卮鹬校鏖T豹知道了鄴這地方之所以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從老大爺?shù)牡谒拇位卮鹬校鏖T豹知道了,漳河沒有發(fā)過大水,倒是每年都鬧旱災。在這里理解什么是“旱災”,夏天,雨水缺少,田地干旱,莊稼因為缺少水干枯,造成收成不好。
學習第9自然段時,讓學生讀一讀西門豹說的話,出示句子,理解帶點的詞語。“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這些句子是雙關語,從表面上看,是漳河沒有發(fā)大水,給河伯娶媳婦還真靈,下次他也要參加給河伯娶媳婦,親自來送新娘,而實際上,這是說的反話,是帶有諷刺的意味。
2.學習課文第10自然段。
(1)小聲自由讀這自然段,想:河伯娶媳婦的日子又到了,參加的有哪些人?找出描寫這些人物的句子。
(2)出示句子,讓學生理解句意,并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西門豹帶著衛(wèi)士,真的來了,巫婆和官紳急忙迎接。”因為西門豹向老大爺了解情況以后,決定下次河伯娶媳婦要親自參加,到了這一天,西門豹沒有食言,說來就來了。讓同學們換詞理解。
“西門豹帶著衛(wèi)士,果然來了。”
“西門豹帶著衛(wèi)士,果真來了。”
因為西門豹到鄴這個地方任縣令,巫婆和官紳看到西門豹也前來參加給河伯娶媳婦,不敢怠慢,所以急忙迎接。換詞理解:“趕快迎接”,“匆忙迎接”。
(3)再讀這一自然段,用串聯(lián)課文中的詞句的方法歸納自然段的段意。“河伯娶媳婦那天,西門豹帶著衛(wèi)士來了,巫婆和官紳急忙迎接。
3.學習課文第11自然段和第12自然段:
(1)默讀課文,劃出西門豹說的話。想一想,你是怎樣理解這些話的。
(2)指名讀課文,談自己的理解:
出示句子:
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是真的這個姑娘不漂亮嗎?是真的要另選一個嗎?不是。而是西門豹的計策,是他將計就計,借河伯娶媳婦,來懲治巫婆,并且拯救了這位姑娘。
“等了一會兒”,是西門豹真的再等她回來嗎?而是假戲真做,是西門豹的計策,“怎么還不回來”,和“等了一會兒”是照應的,說明時間已經(jīng)過的不短了,才應當讓官紳頭子去催一催。
(3)再讀這兩自然段,并結合插圖理解課文內(nèi)容。
從插圖上看,哪位是西門豹,哪位是巫婆、官紳、女徒弟和西門豹的衛(wèi)士?
4.學習課文13、14自然段:
(1)默讀這兩自然段,想:西門豹又是怎樣懲治官紳的?
(2)指名讀課文,談自己的理解:
“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利用這個時間,是懲治邪惡,教育群眾,讓百姓們真的相信,有什么河神?這是巫婆勾結官紳搞迷信,以此搜刮民財?shù)氖侄巍!疤嵝牡跄憽薄ⅰ懊嫒缤辽倍际切稳莨偌澥趾ε拢掳炎约阂餐度胝暮铀土嗣赃B連磕頭求饒。
5.學習課文第15自然段。
齊讀本自然段,想:大家都明白了什么?
西門豹借給河伯娶媳婦這個事,懲治了邪惡,教育了群眾,使老百姓們知道了,給河伯娶媳婦是搞迷信,是巫婆和官紳騙老百姓錢財和坑害人的,同時也教育了那些官紳,使他們再也不敢提給河伯娶媳婦的事了。
6.學習課文最后1自然段:
(1)帶著問題讀課文:
(2)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本段的第一句話,寫了西門豹帶領老百姓興修水利,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間,使田地再也不會因為缺雨干旱而受影響;第二句話說明了興修水利的效果,年年獲得好收成。“年年”意思是,每一年都如此。
(3)歸納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西門豹帶領老百姓興修水利,莊稼年年獲得好收成。
(4)作業(yè):
細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敘述這課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弄清本課的寫作順序,按照“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線索給課文分段。
(二)歸納段落大意。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三、教學難點
歸納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讀全文,較詳細地說一說本課寫了一件什么事?
2.自己小聲讀課文,說一說本課寫了一件什么事。
3.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本課寫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匯報,說一說本課寫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寫的是西門豹受魏王的指派去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到了鄴這個地方后,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經(jīng)過調(diào)查了解,弄清楚了這里貧窮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西門豹將計就計,破除了給河伯娶媳婦的迷信,并且發(fā)動老百姓興修水利,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間,使這里年年獲得好收成。
(二)再讀課文,搞清楚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哪兒是事情的起因?哪兒寫的是事情的經(jīng)過?哪兒寫的是故事的結果?并按照“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線索給課文分段。
1.小聲自由讀全文,想:本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每個自然段的順序能顛倒嗎?
本文是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qū)懙摹7彩前词虑榘l(fā)展順序?qū)懙奈恼拢匀欢蔚捻樞虿荒茴嵉埂?/p>
2.默讀課文,找一找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并按照小黑板上的提示把課文分成三段。
(1)出示小黑板提示:
一段:摸清底細
二段:破除迷信
三段:興修水利
(2)自己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并用“△”標出來。
(3)小組討論分段,并說二說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
(4)小組匯報分段情況及哪是起因、經(jīng)過及結果。
①第一段是從“戰(zhàn)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去管理漳河邊上的鄴。”到“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1~9自然段)這里寫的是故事的起因。
②第二段從“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到“從此,誰也不敢再提給河伯娶媳婦的事,漳河也沒有發(fā)過大水。”(即10~15自然段)這里是詳細地寫了故事的經(jīng)過。
③第三段是最后一自然段。這里交待了故事的結果。
注意:分段時,要強調(diào)同學們按照老師的小黑板提氣分段。也可能有的個別同學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把第1自然段分為一段,因為他頭腦里總有三段的模式;開頭一段,結尾一段,中間一段。這就需要引導他,第一段的提示是“摸清底細”,那么第1自然段只是講西門豹看到的情況,還沒有摸清底細。另外,從一和二自然段的銜接來看,第1自然段寫西門豹看到了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就向老大爺詢問,老大爺還沒有回答,而是在第2自然段寫的老大爺?shù)牡谝淮位卮穑敲丛诘?自然段怎么能分段呢?另一種容易出的錯誤是把最后兩自然段分為第三大段。這就需要引導學生看倒數(shù)第2自然段和上下文哪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聯(lián)系緊密,通過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使老百姓明白了給河伯娶媳婦是巫婆和官紳勾結在一起,騙取老百姓錢財?shù)模蜕衔穆?lián)系緊密,而且下文里寫的西門豹帶領大家興修水利,和前自然段比,完全是另一方面的內(nèi)容,所以應當把最后一自然段分為一大段。如果學生都把段分對了,這些不必再向?qū)W生講。
3.再讀課文,歸納段落大意。
本文以人物的名稱為題,是寫人的文章。寫人物都要通過寫一件事或幾件事來突出人物,本文以一件事寫人。寫人的文章一般用這樣的句式歸納段落大意:“誰,干什么,怎么樣。”請你按句式,根據(jù)每段的小標題,即“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給每段歸納段意。
(1)出示小黑板(句式):
誰,干什么,怎么樣。
(2)告訴同學們,分段的提示,即是每個段的小標題;小標題都是每段最重要的內(nèi)容,請同學們歸納段意時,一方面細讀課文,同時參看小標題,歸納出每段的段意。
(3)學生一段一段地讀課文,并歸納段落大意。
(4)小組討論,互相說一說自己歸納的段落大意,誰的最好,為什么?
(5)指名匯報歸納的段落大意。
①第一段:
西門豹到了鄴之后進行調(diào)查研究,弄清了這里貧困的原因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
西門豹(誰)到了鄴之后進行調(diào)查研究(干什么),弄清了這里貧困的原因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怎么樣)。
②第二段:
西門豹(誰)利用河伯娶媳婦(干什么)懲治了邪惡,破除了迷信(怎么樣)。或:西門豹是怎樣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的。
③第三段:
西門豹發(fā)動老百姓興修水利,莊稼年年獲得好收成。
學生發(fā)言的時候,要分析句式,培養(yǎng)他們歸納段意的能力,知道什么題裁的文章,用什么樣的句式結構歸納段意,并且會抓段落中的主要內(nèi)容來歸納。
(三)總結全文。
本文寫的是西門豹到了鄴之后,進行調(diào)查研究,和群眾一道破除河伯娶媳婦的迷信、興修水利的事。你學習了這課有什么收獲?
1.我知道了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的經(jīng)過,并且懂得了遇事要進行調(diào)查研究,尊重事實,相信科學。
2.我進一步明確了歸納段意時,要抓本段的主要內(nèi)容,用一定的句式抓主要內(nèi)容,組織語言來歸納段落大意。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7
30 西門豹
30.西門豹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想想: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講的是戰(zhàn)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和群眾一道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事。)
2.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戰(zhàn)國時期)
二、學習生字
1.字音。
學生對著生字表讀生字,重點讀準“娶”和“渠”,前鼻音“選、”和后鼻音“荒”“鑿”。
2.字形
(1)將生字按結構的不同進行歸納。
上下結構:荒蕪娶葦災鑿渠
左右結構:魏徒磕媳溉
半包圍結構:選
(2)重點指導。
荒:中間是亡,千萬不要多加一點。
婆:右上部的皮,最后一筆是。
鑿:上邊是業(yè),最后兩筆是。
溉:右半部共9筆寫成。
(3)組詞練習
①換部首組成新字,再組詞:
紳徒媳
概選魏
三、查字典理解詞語
1.讀課后讀讀讀寫寫的字詞。
2.查字典解詞。
荒蕪——田地因無人管理而長滿野草。
徒弟——跟從師傅學習的人。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里。
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人煙稀少——居住的人很少。
面如土色——臉上沒有血色,形容極端恐懼。
四、再讀課文,思考書后題
1.讀課文,思考書后第一題。
2.用“‖”將課文分段。(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門豹到鄴這個地方,了解到給河伯娶媳婦和旱災造成了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第二段(從“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到“漳河也沒有發(fā)過水”)。在河伯娶媳婦那天,西門豹以那位姑娘不漂亮為由,把巫婆和官紳頭子先后投入漳河。懲治了官紳巫婆,教育了老百姓。
第三段(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西門豹發(fā)動了百姓開渠引水,灌溉田地,鄴地每年都有好收成。
3.全文按什么順序分段的?(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分段的。)
五、中心思想
本文記述了西門豹在鄴地,破除為河伯娶媳婦的迷信做法,懲治首惡,為民除害及興修水利的事,贊揚了西門豹的管理才能和為百姓興利除害的業(yè)績。
六、關于書后題
1、默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
(1)西門豹從老爺爺那里了解到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共有兩點,第一點是天災,“年年鬧旱災”;第二點是人禍,官紳、巫婆欺騙老百姓、榨取錢財;百姓頭腦里的迷信思想嚴重。
(2)在懲治官紳、巫婆的過程中,西門豹是怎么說,怎么做的?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答:西門豹是這么說的,這么做的:
①他回過頭來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說完,他叫衛(wèi)士抱起巫婆,把她投進了漳河。
②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說完,又叫衛(wèi)士把那個人投進漳河。
③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么還不回來,請你們?nèi)ゴ叽甙桑 闭f完又叫衛(wèi)士把他們?nèi)酉抡暮尤ァ?/p>
西門豹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他這么做的目的是將計就計,用事實懲治首惡,教育老百姓,只有尊重科學,開鑿引水,科學種田,才能有好的收成。
2、這篇課文是用什么順序?qū)懙模浚ㄒ娮詫W提示)
七、布置作業(yè)
1、生字抄詞
2、語訓
3、給家長講故事。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8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讀文中的詞語。會正確書寫“騰”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調(diào)理。
3.通過角色扮演,初步體會人物形象。
學習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調(diào)理。
學習難點:通過角色扮演,初步體會人物形象。
學習工具:多媒體教學設備
學習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齊讀課題,(師板書課題),會學習的孩子總是拿出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注意西門是一個復姓,豹是他的名字”
“我么來了解一下西門豹”(出示西門豹的資料)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西門豹的故事,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翻到125頁,大聲的朗讀課文吧,在讀的過程中啊,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吧”
二、檢查字詞和課文
“課文讀完了,相信這些詞語也難不倒你了“(出示我會讀)
(找一個學生,齊讀)
(出示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向?qū)W生說出寫這個字時要注意的地方)
示范寫,指導生寫
三理清脈絡
“剛才大家讀了課文,現(xiàn)在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西門豹來到鄴以后,一共做了幾件事?分別是什么?”
(找學生來回答)
根據(jù)生的回答總結為:
開展調(diào)查—為民除害—開鑿渠道
四指導朗讀
“同學們,這么長的一篇課文,經(jīng)過大家的分析概括,總結成了幾個詞語,這是學習長篇課文非常好的一種方法”
文中的1-9小節(jié)正是寫了訊問調(diào)查這件事,下面同桌兩人進行分角色朗讀,思考一個問題,鄴這個地方為什么會越來越窮呢,開始吧”
(學生分角色朗讀)
指名回答。
“那當?shù)乩习傩盏纳钣质窃鯓拥哪兀空l來讀讀老大爺?shù)脑挘?rdquo;
(指導朗讀)老大爺?shù)臒o奈、氣憤、傷心難過。
五體會人物形象
“同學們,通過西門豹到鄴地調(diào)查這件事,你能體會到西門豹是一個怎樣的人?
指名回答,相機引導學生
機智的人、為民除害的人、勇敢的人等
六小結
“同學們,這篇課文正是通過大量的人物對話來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我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也可以借鑒這種方法,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進一步分析西門豹的形象,下課.”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
課文刻畫了百姓的愚味與迷信,官紳巫婆的*詐與狼狽,西門豹的智彗勤政等代表著不同的社會階層的人群形象。當然,主角無疑是西門豹。課文就是通過他詒鄴的歷史事件,頌揚他的千古功績。
改編者按事情先后順序,分別敘述了西門豹的三件事:先是寫一到鄴就著手調(diào)查,故事是西門豹精心設計詢問老大爺?shù)乃膫問題,其實質(zhì)是他要弄明白三個面:
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就──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到底是誰在害人──那是官司紳與巫婆勾結。
誰是受害人──最終是哪些有錢的化錢消災,沒錢的家破人亡。
“老大爺”的回答雖然很詳細,而透過他話中的三個“鬧”字,含蓄地表達出當時當?shù)氐睦习傩毡槐茻o奈又是迷信河神。掌握了第一手材料,西門豹卻不動聲色,著手謀劃并實施了他懲治無巫婆官紳,破除迷信的妙計。這是故事的重點,情節(jié)的高潮。作者先渲染了河伯娶妻的盛大而熱烈的場面:河邊上站滿了老百姓,巫波、官紳“急忙迎接”西門豹的到來。初顯這伙人勾結西門豹的企圖。然后,西門豹借口“這個姑娘不漂亮”,“麻煩”巫婆、官紳頭子去通報河伯而投入障河。西門豹將計就計,以其人之道,不治其人之身,不動聲色又冠冕堂皇地懲辦了首惡。之后,課文又描述了西門豹懲戒“那些官紳”,使之“提心吊膽”“嚇得面如土色”、“磕頭求饒”,而“老百姓終于明白了”“巫波和官紳都是騙人錢害人的”,于是迷信得以破除。最后,課文用最簡約的文字,講述了西門豹發(fā)動老百姓興修水利,使莊稼獲得了好收成,用事實反映了西門豹治鄴的業(yè)績,顯示了西門豹非凡的管理才能。實地調(diào)查,掌握實情,為確定妙計基礎,而調(diào)查時西門豹對老大爺說的那一語雙關的結語,又為將計就計救出姑娘,懲治首惡警戒官紳打下伏筆:一個“明白”則為后來的“發(fā)動”群眾有了無窮的號召力。作者這種寫作思路,使故事情節(jié)相關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張弛有度,讀來引人入勝。
這篇課文著力鍛造刻畫人物語言。西門豹作為主角,他的語言具有特色。首先,他調(diào)查時的問話,簡明而有層次,直奔要旨。最精彩的要數(shù)西門豹在懲惡這個情節(jié)中的語言描寫,細細品讀,不僅顯示了最高長官那種不可違背的氣勢,同時句句又在情在理──在巫婆與官紳所說的情理之中,“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這似乎毫不經(jīng)意,很是隨便卻無需人防范;“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我要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這是一片“好心”,無可厚非;而“麻煩巫波去跟河伯說一聲”,繼而又“麻煩官紳頭子去催一催”,兩首惡竟連半句托詞也找不出,無可奈何地被投入漳河自食惡果。接著一句“請你們也去催催”,讓那幫官紳丑態(tài)畢露,又起到殺雞敬猴的效果,“那你們都回去”,以后該干些什么,給人留下猜想的空白。縱觀之,這人物的語言,話中有話,精彩在讓人覺悟西門豹以敬河神為借口,請君入甕,始作俑者下場可笑可悲;精彩在讓人感激西門豹將凜然正氣,騰騰殺機暗藏于客套禮儀、平靜輕飄之中;精彩在讓人領悟西門豹首惡必除,懲戒幫兇那寬嚴有度,處置有別的鐵腕。總之,作者把西門豹這個人物故事一一道來,鋪陳了他那將計就計,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的全過程的一個個亮點,讀來耐人尋味,然后無不拍手稱快,充分體現(xiàn)了西門豹的政治家風采。然而,課文幾次用“叫”字轉(zhuǎn)述了他給衛(wèi)士下達懲處命令,雖極其簡約、模糊,卻是對前述一系列人物語言的反襯寫法,突出了重點。同時,又為讀者設置了空白,竊以為也是極有開發(fā)創(chuàng)造價值的幾個點。另外,老大爺回答西門豹的三個語段,都用對話形式寫,占了不少的篇幅,但都是“實話實說”明明白白。與其說是講給西門豹聽的,不如說是寫給讀者的,讓讀者也十分清楚地了解來龍去脈。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老人三次用了“鬧”字,頗具匠心,除了意思有別的外,更應體會到,當?shù)氐睦习傩眨B應是閱歷不淺的老人也被迷信蒙騙了,他們目前還“鬧”不清楚旱災連年的真正原因。這也為西門豹“河伯還真靈啊”一語雙關的感嘆鋪設了臺階,也為他設計借神除魔,救民于水火作了鋪墊。總而言之,課文中人物的對話,包括轉(zhuǎn)述,不僅是朗讀訓練的重點,也是閱讀思維、說話訓練的重點。
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邊讀邊悟,邊悟邊議,讀議結合。惟有如此,才能讓學生悟出“話中之話”。這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其次,課文里人物眾多,篇幅較長,理請關系,感悟特點,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要幫助指導;要打破段落的界限,以人物為經(jīng)線,由易到難地搜讀有材料加以品析;然后再將人物之間的利害關系,綜合重組,加深對課文的把握,進進而讓課文里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頭腦里鮮活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融匯思想教育之任務──強化學生的愛與恨的情感。故而,還須將閱讀過程的課外活動方向延伸,憑借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語言,指導學生創(chuàng)編課本劇,充分體驗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在表演過程中的念白、動作、表情等外化出來,感染“觀眾”,引起共鳴。還可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由選擇題村,或記實某個過程,或評判某個劇中人物,或想象某個后繼情節(jié),寫一篇作文,將這學習經(jīng)歷或體驗感悟想象傾吐出來。這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要設法讓學生不僅能在課文中走了幾個來回,為學習課文語言,積累語言提供廣闊的場景與舞臺,而且能很好地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自覺主動地投入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之中。
本文擬用三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把著眼點放在讀通課文,把握課文三個主要情節(jié)上,進而整體感知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些基礎上,引導學生以故事中的人物為線索,事件為依據(jù),以小群體討論式的讀議方式研讀課文語言,探究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凸現(xiàn)課文人物的形象。研讀第一板塊:
1、調(diào)查:
解讀問話的目的,體會那每句話的雙關意思。第二課時,主要解讀關于西門豹在參加送新娘時的一言一行。
2、懲惡:
著重解讀西門豹的語中之話。想象內(nèi)心活動,并以抓住巫婆、官紳一伙的反應與老百勝事后的“明白”來陪襯人物形象。并通過反復的表情朗讀訓練,來外化對西門豹這個角色形象的把握。
3、修渠:
這是次要內(nèi)容。可以放入第三教時,從上一節(jié)“不敢再提”作為引趣點,讓學生說說向誰“敢提”那些話?—補白式的想象練說后,再誦讀全段,體驗情感。至于對課文的分段訓練,筆者認為可以轉(zhuǎn)移到后面的改編課本劇時,“以全劇可分幾場”一問來落實。
【教學目標】
1、研讀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門豹三次說的話讀、評、議,體會西門豹懲治惡人的巧妙之處,進行說的訓練和展開想像寫人們的議論的表達訓練。
2、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跡,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敢于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西門豹》:
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生接答),面對這樣的景象,他立即展開了調(diào)查。昨天我們大伙兒跟著西門豹一起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知道了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巫婆和官紳頭子以河伯娶媳婦為借口騙取老百姓的錢財,使得沒錢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二是鄴這個地方年年鬧旱災:
⑴ 河伯鬧是假,巫婆、官紳鬧是真。
⑵ 給河伯娶媳婦是假,搜刮民脂民膏是真。
⑶ 選新娘是假,拉窮孩子掩飾自己是真。
⑷ 發(fā)大水是假,鬧旱災是真。
2、如果我們說得更簡潔些,可以用哪四個字來概括?(天災人禍)
二、引入主題
1、看來同學們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門豹明白了嗎?(生答:明白了)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該怎么辦呢?我們作這樣一個假設,假如當初魏王派往鄴的不是西門豹,而是一般的官員,該官員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會怎么說,怎么做?
2、西門豹權力不是很大嗎?派兵把巫婆、官紳抓起來不就行了嘛!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出示主問題: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3、學生讀課文10~14,找找西門豹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說法和做法,多讀讀,體會體會它的巧妙之處。
三、品讀感悟
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1、說說妙在何處。從以下幾處引導:
⑴ “不漂亮”:姑娘真的不漂亮嗎?為什么要說新娘不漂亮?
⑵ “麻煩”:“麻煩”平常用在什么時候?這里的為什么這么客氣?
⑶ “河伯不會滿意的”西門豹真的相信有河伯嗎?
⑷ “撲騰了幾下就沉下去了”,說明巫婆已經(jīng)淹死了。
2、用“是假,是真!”來說說。
3、仔細觀察圖中巫婆當時的神態(tài)、動作,想象巫婆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
4、如果西門豹不這樣說,而說“不行,這個姑娘不能去。我知道,給河伯娶媳婦是騙人的,是你這巫婆在搗的鬼。來人,把巫婆扔進漳河去!”行不行?
不行!這樣一來,會造成混亂局面,官紳們趁機會搗亂!
老百姓長期受巫婆和官紳的蒙騙,萬一漳河發(fā)大水,老百姓會責怪西門豹得罪河伯的。
這樣老百姓只是將信將疑,不利于西門豹徹底破除迷信,也不利于他帶領百姓興修水利。
5、當時,西門豹會怎樣說這句話?誰來學西門豹?你覺得他的朗讀怎樣?為什么?(朗讀引導:三個“不”讀得堅決,“麻煩”、“漂亮”等詞語得稍客氣又含有命令口氣。)
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么還不回來,請你們?nèi)ゴ叽甙桑 ?/p>
1、交流,體會“催一催”、“催催”。
2、用“是假,是真!”來說說:
西門豹的目的達到了嗎?
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紳們都提心吊膽,連氣也不敢出。
1、他們在磕頭的時候,會怎么說?
2、西門豹說:“你們都回去吧。”卻沒有交代他們以后該干些什么事情?請你讀讀第14自然段,官紳們明白了西門豹對他們說的這句話里的意思了嗎?為什么?
小結填空:
西門豹的辦法真是( )!他要巫婆和官紳頭子下漳河去找河伯說事情,如果他們下漳河去,就會被( ),他們?nèi)绻孪潞佣辉赶氯ィ驼f明漳河里根本沒有( )。他們進退兩難,就證明了給河伯娶媳婦是( )的。這樣既救出了( )又懲治了( ),既破除了( ),又教育了( )。
四、拓展想像
西門豹不僅巧妙地懲治了巫婆、官紳頭子,而且還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紳是騙錢害人的。那一天,漳河邊上站滿了人,有老人、小孩,有新娘、衛(wèi)士,有外地的青年、官紳,看到西門豹巧妙懲治惡人的精彩一幕,他們會怎么想,怎么說?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體會人物品質(zhì),使學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
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的將計就計、破除迷信的。
教學難點:
理解西門豹的方法妙在哪里。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師(說書形式):話說戰(zhàn)國時期,魏國有一位地方官,此人姓西門,名豹,全名叫做——西門豹(出示圖片)據(jù)說此人長得濃眉似劍,面目威嚴,眉宇之間透著凜然正氣。一日,西門豹接到魏王的一紙調(diào)令,名他前去管理漳河邊上的鄴。這西門豹快馬加鞭,很快便到了任,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又會做哪些事情呢?(課件出示:課文寫了西門豹__________的事?)預知后事如何,我們這就拿起筆坐端正去課文中分解分解。
二、初讀,檢查預習
1.帶問題自由出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不懂的地方。
2.檢查生字詞,分組出示:漳河 河伯 渠道 灌溉 淹 旱(補充字理,觀察規(guī)律,交流記字方法,指導寫“淹”)巫婆 官紳 硬逼 百姓 眼睜睜 (相機指導造句,借此調(diào)查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
3.交流問題答案,隨機板書 調(diào)查 除害 開渠
三、精讀,理解感悟
1.課文那些自然段寫了西門豹調(diào)查當?shù)厍闆r?引生默讀1-9自然段,想一想他是怎么調(diào)查的,知道了什么?
全班交流,師生互動,啟發(fā):你認為西門豹應該怎么做?(旨在激發(fā)學生的憤怒之情,辯清是非)
2.過渡:我們書接上回,可這西門豹卻不急不躁,反而夸起了河伯,說了這樣一句話:“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他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呢?轉(zhuǎn)眼間,河伯娶親的日子就到了,這天漳河邊上沾滿了百姓,西門豹說來還真的來了,這不,巫婆和官紳正在迎接他呢(課件動畫演示10-15段內(nèi)容,以看代講,為下面合作探究做準備。)
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生簡單匯報,全班交流。
⑴課文那些自然段描寫了這大快人心的場面?引生朗讀10——15自然段,讀后同桌或小組合作討論:西門豹用了什么方法懲治巫婆和官紳?他的辦法妙在哪里?(課件出示)師提示學習習慣,用——畫出你認為西門豹做法巧妙的有關句子,并細細體會妙在哪里。
⑵全班匯報:相機出示重點句子,指導朗讀。
⑶拓展練習:我來夸夸西門豹
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的辦法真___!他要他們下漳河去跟河伯說一聲,如果他們下去,就會被___;如果不愿下河,就說明漳河里___。其他官紳紛紛求饒,證明了給河伯娶媳婦是___的,他們的鬼把戲____。西門豹借口_________是假,_______才是真。
⑷小結:西門豹的方法妙嗎?這就叫——什么計策?(板書)
3. 師:是啊,西門豹的這個辦法可真妙,既懲治了惡人,又教育了老百姓,還破除了迷信。人禍是解決了,天災呢?是怎樣解決的?齊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升華
這個故事雖然發(fā)生在兩千多年前,可一直流傳至今,漢代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記載道“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澤流后世,無絕已時,幾可謂非賢大夫哉!(師配樂誦讀、解釋)
請同學們永遠記住這個成功治鄴的好官,讓我們再次帶著敬佩的感情喊出他的名字——西門豹(生齊讀)。
五、作業(yè)設計
演一演《西門豹除害》的故事或課外閱讀《西門豹罷官》,更好地了解這個歷史人物。
六、板書設計:西門豹
調(diào)查 除害(妙) 開渠
將計就計 破除迷信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片斷
一
師:西門豹去管理鄴地時,首先進行了調(diào)查工作。西門豹向誰調(diào)查?為什么找這個人調(diào)查?
生:西門豹向老大爺調(diào)查,因為老大爺是當?shù)啬觊L者,熟悉情況。
師:西門豹向老大爺調(diào)查了哪幾個間題?為什么要調(diào)查這幾個問題?
生:西門豹向老大爺調(diào)查了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是怎么回事?”這是了解原因。(板書:什么原因)
生:第二個問題是:“‘給河伯娶媳婦’這話是誰說的?”這是了解主犯是誰。(板書:誰是主犯)
生:第三個問題是:“新娘是哪兒來的?”這是了解受害者是誰?(板書:誰是受害者)
生:第四個問題是:“漳河發(fā)過大水沒有呢?”這是了解漳河的情況。
師:下面我們根據(jù)這些問題,參看課文內(nèi)容進行對話朗讀,分兩組進行,注意語音語調(diào)。(學生進行對話朗讀)
師:從西門豹調(diào)查的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看出西門豹的調(diào)查細致。(板書:細致)請大家思考,西門豹這么細致調(diào)查和下文的懲辦巫婆、官紳與破除迷信、興修水利有什么關系?
生:西門豹調(diào)查清了給河伯娶媳婦的是巫婆和官紳,就可以懲辦他們了。
生:西門豹調(diào)查清了以后,懲辦了巫婆和官紳,可以使老百姓明白以前受災受難是相信了迷信,上當受騙。這樣可以教育百姓。
師:調(diào)查了事實的真相,請各位同學當一回小警察寫一份調(diào)查報告。
(出示報告樣式)
關于西門豹初到鄴地的調(diào)查報告調(diào)查原因: 調(diào)查對象:調(diào)查記錄:調(diào)查結果:
二
師:大家一致認為西門豹是個充滿智慧的人。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為民除害的?(板書:巧妙)出示學習任務:
以小組為單位,研究西門豹怎樣巧妙地除害。讀一讀:課文第二段;劃一劃:文中反映西門豹智慧的詞句;說一說:這些詞句是什么意思;想一想:這些詞句妙在哪里。
(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研究討論)
生:西門豹說新娘不漂亮,只是找一個理由讓巫婆去告訴河伯,實際上想淹死她。就是新娘非常漂亮,西門豹也會這樣說。因為他打定主意要懲辦惡人。
生:西門豹的聰明就在于他利用壞人們的話作借口讓壞人受到懲罰。
師:借口,說得好。為了幫助同學們說話更加明白,我們以這樣的句式來交流。
(板書: 以 為借口 )
生:(讀句子)西門豹以新娘不漂亮為借口救下了姑娘。
生:(讀句子)西門豹以請巫婆去通知河伯為借口把巫婆投進了漳河。
生:(讀句子)西門豹以請官紳頭子去催一催巫婆為借口懲治了官紳頭子。
師:西門豹為了掉壞人用到了哪些計策?
生:殺雞給猴看。
師:成語說成“殺雞儆猴“。
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
生:還用到了三十六計中的“將計就計”。
三
生:老師,讓我們演一演這個故事吧!
師:好吧!時間關系,我們只演第二段,好嗎?
生:好。
(師生共選演員:西門豹一人、衛(wèi)士二人,巫婆一個、官紳頭一人、小官紳二人、新娘一人、女弟子二人。教師對主要演員巫婆、官紳等人輕聲囑咐一番,又囑咐了其他人,表演開始。)
衛(wèi)士:(喊)西門大人到!(西門豹出場)
官紳頭:(帶著小官紳上前,拱手)參見西門大人。
巫婆:(帶著女弟子上前,行萬福禮)參見西門大人。(眾笑)
西門豹: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兩個女弟子攙新娘出場,新娘在哭,用手抹淚,眾笑。)
西門豹:這個姑娘不漂亮,你去告訴河伯,過幾天我給他送一個漂亮的!
(兩個衛(wèi)士拉巫婆下場。巫婆還叫了一聲:“哎喲,我的媽呀!”笑聲不絕。)
西門豹:(等了一會兒)這個巫婆怎么還不回來,可能河伯留下她吃飯了,(眾大笑)去,麻煩你去催她趕快回來!(衛(wèi)士把官紳頭拉下場)
西門豹:(站了一大會兒,對其他小官紳)怎么還不回來,你們再去催一下吧!
小官紳:(跪下磕頭)大人饒命!大人饒命!(眾笑)
西門豹:好吧,再等一等。(等了一會兒)看樣子,河伯挺喜歡他們,把他們留下了,(眾笑)你們也起來,先回去吧!
小宮紳、女弟子:謝謝西門大人!
自我評析:
教學片斷一:體驗小警察。第一課時接近尾聲,我沒有布置常規(guī)的抄讀作業(yè),而是讓學生以調(diào)查報告的形式,讓學生梳理他們頭腦中的信息,讓信息管理趨之規(guī)范。我自認這是十分有創(chuàng)意的。這兒,我嘗試讓學生成為一名做小警察,試圖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讓學生能把“學”轉(zhuǎn)為“用”。事實證明,換了一個小小的作業(yè)形式,學生的興趣來了。而這,既是學生接受信息、重組信息的過程,又是學生思維開啟的過程。
教學片斷二:成為研究生。研究性學習把文本“發(fā)現(xiàn)和重組”的過程當做追求的重要目標——激活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新意識。小學生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經(jīng)歷和結果在某種意義上是同等重要的。在研究性學習中掌握某一個具體的字詞句或閱讀的知識是需要的,但關鍵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和運用,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廣義上說,語文教學的研究性學習就是問題探究式的學習。這種研究性學習注意創(chuàng)設一種需要研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面臨問題,主動地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促進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學習本課的重點段,讓學生圍繞研究專題:西門豹如何巧妙除害入手,在教師引導下自主地開展讀、劃、想、說的綜合性學習,解決專題使課堂變得生氣勃勃。課堂中成功借助合作學習,讓學生的個體與個體的智慧得到碰撞,激發(fā)出一個又一個的思維火花。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要有實效,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幫助學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這個教學板塊花時不多卻十分重要,避免了學生許多無效或低效的學習活動,維護了研究性學習本身的嚴肅性,防止了課堂上看似熱鬧,實則無效的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最大的收獲在于,學習在研讀的成功中,體驗到了解決問題的喜悅,從而助長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片斷三:試做小演員。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悅,產(chǎn)生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主動向教師提出來即興把課文改編劇本,演一演課本劇。表演是兒童思考、再現(xiàn)生活的基本方式。把故事性極強的課文編成課本劇,那么既能幫助學生身臨其境主動探求知識,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能活躍學生思維,調(diào)動情感投入,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寓教于樂,寓教于玩。這樣的表演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鞏固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可謂一舉數(shù)得。
教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是學生學習、活動、發(fā)展的重要場所,是他們自己的課堂。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點燃孩子思維的火花,開啟心靈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樂。使學生在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充分鍛煉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一片廣闊的天空。
由此想到,我們的語文課堂就可以成為學生表演的舞臺。學生是這個舞臺上的主角,而這個角色又可以是千變?nèi)f化的。在生字教學時,學生可以是小老師;在課文分析時,學生可以是研究生;在需要的時候,他們還可以是小畫家、故事大王、小演員、科學家……
教師要做的是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大舞臺,鼓勵孩子們在這個舞臺上扮演各種角色,讓他們在這課堂上盡情地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我,讓童心在舞臺上在生活中綻放光彩!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12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因此,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是分析課文的需要,也是開發(fā)學生智力的途徑之一。
《西門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了戰(zhàn)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深入群眾,調(diào)查研究,破除迷信,興修水利,使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讓學生了解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這一迷信活動的經(jīng)過。而作者在敘述這一重點、難點時,是通過西門豹懲治巫婆、懲治官紳頭子、懲治官紳們來突出的。因此,教學《西門豹》時,緊緊抓住“三懲”,并有機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展開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呢?教學時分這樣三步進行的:
第一次想象:“給河伯娶媳婦”這個主意是巫婆想出來的,故而懲治巫婆是西門豹治理鄴要走的第一步妙棋。教學時,抓住“西門豹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這句話讓學生邊讀邊注意帶點詞語,并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思考,不難明白:西門豹并不是真的要為河伯重新選媳婦,只是以讓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從而達到破除迷信,教育群眾,懲治巫婆的目的。緊接著引導學生看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中巫婆當時的神態(tài)、動作,想象巫婆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學生仔細看圖,經(jīng)過討論后,有的學生說:“巫婆嘴張得大大的,亂喊亂叫,好像在說:‘大人饒命,大人饒命……’。手伸得長長的,亂抓亂舞,似乎想抓到一棵救命草。”有的學生說:“巫婆聽說西門豹要將自己投入漳河,嚇得屁滾尿流,平時作威作福,得意忘形的神氣勁兒早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通過想象,使學生明白西門豹聰明過人,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地懲治了邪惡,為老百姓報了仇,出了氣,并產(chǎn)生懷疑:為什么巫婆這么害怕見河伯?她不是年年給河伯辦喜事嗎?
第二次想象:在教學懲治官紳頭子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應抓住“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這句話要求學生注意帶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就會懂得西門豹并不是真的在等巫婆回來,而是做樣子給官紳們和圍觀的百姓看。西門豹叫官紳頭子去催巫婆回來只是為了找借口把官紳頭子也投進漳河,達到懲治邪惡的目的。接著提出問題:圍觀的群眾表現(xiàn)怎樣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有的學生說:“老百姓會質(zhì)問官紳們,漳河里真有河神嗎?”有的學生說:“老百姓在交頭接耳,他們似乎明白了什么……”……
第三次想象:當西門豹殺一儆百,官紳們嚇得丑態(tài)百出。教學這一部分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讀讀課文中的內(nèi)容,并要求劃出描寫官紳們極度恐懼的詞、句。學生們能很快找出“提心吊膽”、“連氣也不敢出”、“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等。教師應趁熱打鐵,再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官紳們?nèi)绱撕ε拢繃^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什么?有的學生說:“那些官紳們之所以害怕,是因為他們明白,用‘河伯娶媳婦’這種騙錢害人的把戲被戳穿了,他們活不成了。”有的學生說:“官紳們看到他們的頭子被投進漳河里,下邊該輪到他們了,個個嚇得沒了魂。”有的學生說:“官紳們知道他們罪惡大,西門豹不會饒了他們,老百姓也不會饒了他們。”教師這時進一步追問:這時的老百姓會怎么認為呢?有的學生說:“老百姓會想,哪有什么河神啊,都是這些巫婆官紳們編出來騙人的,害得我們家破人亡,他們一個個發(fā)了財,應該讓他們受到懲罰,把錢還給老百姓。”有的學生說:“要不是西門豹來做官,還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家的女兒,西門豹真是一個為民辦實事的好官。”教師稍一啟發(fā),學生想象的翅膀就都展開了,并且深刻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
聯(lián)想是橋梁,想象是翅膀。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的
知識傳授: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語。
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默讀能力、理解能力、朗讀能力、復述能力。
思想教育:知道西門豹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為民除害興利的人物。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了解西門豹懲辦首惡、教育百姓的經(jīng)過。教學難點理解西門豹為什么要將計就計。
教學準備
西門豹的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語,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讀正確、流利。
二、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分角色讀書展示。
三、說一說: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
(課文記敘了西門豹在鄴地,破除迷信,懲治首惡為民除害及興修水利的事。)
四、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哪幾部分內(nèi)容?
小組交流集體討論
(一)(19)調(diào)查情況了解原因。
(二)(1013)懲治首惡教育百姓。
(三)(14)開渠引水興修水利。
五、交流字詞重點內(nèi)容。
荒災徒溉慌滅
陡概謊鑿(業(yè))部魏(鬼)部
荒蕪田地因無人看管而長滿野草。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地里。
提心吊膽心和膽都好像懸著沒有著落。形容很害怕。
面如土色臉色跟土的顏色一樣,沒有血色。
六、作業(yè)。熟讀課文,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課文,了解內(nèi)容,學習復述。
教學過程
一、引入。同學們你們愛聽故事嗎?這節(jié)課我們講一個我國戰(zhàn)國時代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除害興修水利的故事。
二、探究學習。
(一)分段學習19自然段。
出示:①西門豹向老大爺問了哪幾個問題?從老大爺?shù)幕卮鹬校鏖T豹了解了哪幾個問題呢?
1.學生讀懂題意。
2.讀課文19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邊用筆畫一畫,小組討論。
3.匯報:
了解了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與真相。
(1)都是給河伯娶媳婦鬧的。
(2)首惡分子是巫婆和地方官紳。
(3)給河伯送的媳婦都是窮人家的孩子。
(4)漳河沒發(fā)過大水,倒是年年鬧旱災。
4.指名讀19段,記住內(nèi)容的先后順序。
5.思考:這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朗讀課文討論:這部分主要寫西門豹到鄴后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通過調(diào)查,摸清了原因,了解了官紳與巫婆勾結坑害百姓的真相。
6.誰能用自己的話把這些內(nèi)容說出來。
學生復述
(二)學習1013自然段。
1.西門豹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紳騙錢害人的呢?
請你們讀1013自然段,從中找到答案。
2.默讀、邊讀邊思考。
交流匯報
(1)西門豹先以姑娘不漂亮,麻煩巫婆去說一聲為由,把巫婆投進了漳河。
(2)又以巫婆怎么不回來,讓官紳去催一催為由,把官紳頭子投進了漳河。
(3)當西門豹又要讓其他官紳們?nèi)ゴ邥r,那些官紳們知道根本沒有河伯,把他們投進漳河是死路一條,跪下來求饒。。周圍的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也明白了官紳和巫婆都是騙錢害人的。從此,誰也不敢載體河伯娶媳婦,這一大害就鏟除了。
3.朗讀1013自然段。
4.練習復述這部分內(nèi)容。
組內(nèi)練習、評議
指名復述、評議
小結:這部分記敘了西門豹在給河伯娶媳婦那天,將計就計,巧妙的揭露了巫婆官紳的鬼把戲,懲治了首惡分子,教育了百姓。
(三)西門豹發(fā)動老百姓開渠、引水、灌溉澆田地,鄴這個地方變得怎么樣呢?
學習第14自然段。
默讀思考討論匯報
由于西門豹發(fā)動老百姓開渠引水、灌溉田地,鄴這個地方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學生朗讀練習復述
三、朗讀全文,練習看板書復述。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14
【教材分析】
課文中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代,講的是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巧施妙計,和群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帶動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的歷史故事,刻畫了一個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贊揚了他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品質(zhì)。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本課時初步掌握作者通過對人物語言行動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寫作手法,再就是讓學生在故事中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教學目標】
1.學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管理、田地、 人煙稀少、 老百姓 、眼睜睜、旱災、 迎接、 徒弟、 撲騰、提心吊膽、 渠道、 灌溉 、收成”等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有感情朗讀課文。
3.能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4.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教學難點】
理解西門豹辦法妙在哪里。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2.簡介西門豹:西門豹,姓“西門”,是個復姓,叫“豹”,是戰(zhàn)國時期魏國人。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同時,他又是一個無神論者。在他為官期間,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是西門豹在鄴當?shù)胤焦贂r為百姓做的一件好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主要寫了戰(zhàn)國時期,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和群眾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婦的迷信、興修水利的事。
2.課堂反饋自學情況。
①指名讀生字詞。
②正音:煩:fán fan(“煩”本音是二聲,但在“麻煩”一詞中讀輕音)綢:chóu “綢”和ráo “饒”是翹舌音,讀時應加以注意。渠:qú “渠”是撮口音,注意檢查學生的口型。
③分析字形結構,記憶生字。
褂:注意中間部分:上面是一個土字,下面是一個提土。
饒:字的右邊不要多點兒,與形近字比較記住它,如:繞、曉等。
渠:是上下結構,木字旁。
灌:是左右結構,三點水旁。
④指導書寫。
a. 觀察田字格中的 14 個字,你覺得哪些字不好寫?給大家提醒一下。
b. 教師示范寫“騰”“跪”“渠”“灌”“溉”幾個字。
c.書寫生字詞,注意寫字姿勢的指導。
巫婆: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yè)的女人。
官紳:指舊時候地方上有權有勢的人。
人煙稀少:指住戶人家很少。
荒蕪:田地因無人管理而長滿野草。
提心吊膽:心和膽都好像懸著沒有著落。
面如土色:臉色和土的顏色一樣沒有血色。
三、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想想這件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是什么?(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
2.小組交流。
3.班級交流,了解寫作順序:
起因(第1~9自然段):講西門豹到鄴這個地方,了解到給河伯娶媳婦和旱災造成了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經(jīng)過(第10~15自然段):講在河伯娶媳婦那天,西門豹以那位姑娘不漂亮為由,把巫婆和官紳頭子先后投入漳河。懲治了官紳巫婆,教育了百姓。
結果(第16自然段):講西門豹發(fā)動百姓開渠引水,灌溉田地,鄴地每年都有好收成。
4.總結:課文先講起因,再講經(jīng)過,最后講結果,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組段成篇的。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清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2.練習復述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
2.概括說出西門豹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二、探究課文第一部分(1一9自然段)——摸清底細
1.指讀思考:西門豹來到鄴后是怎樣向老大爺進行調(diào)查的?他向老大爺調(diào)查了哪幾件事?((1)了解原因;(2)了解首惡者;(3)了解受害者;(4)了解漳河的情況。)
2.先自學課文,整理勾畫,完成一份調(diào)查報告。
西門豹提出的問題
老大爺?shù)幕卮?/p>
3.組內(nèi)交流。
4.班內(nèi)匯報交流。
明確:西門豹經(jīng)過調(diào)查,弄清了四個問題:①鄴為什么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河伯娶媳婦給鬧的。②是誰要給河伯娶媳婦?——巫婆和官紳。③新娘從哪兒來?——哪家有年輕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去選。有錢的人家花點錢就過去了,沒錢的人家眼睜睜地看著女孩兒被他們拉走。有女孩的人家紛紛逃走了,人口越來越少。④漳河發(fā)過大水沒有?——漳河從沒發(fā)過大水,倒是年年鬧旱災。
5.師點撥;課文第九自然段中西門豹的話應該怎樣理解?
(1)自由讀、指名讀。
(2)先發(fā)表各自的看法。
“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從表面看,河伯還真靈。因為每年給河伯娶媳婦后,漳河的確沒有發(fā)過大水。事實上,是因為這里降水量少,年年鬧旱災“就是證明。巫婆和官紳正是利用了這里的氣候條件來欺騙老百姓。西門豹講這句話時心里已經(jīng)明白河伯娶媳婦是個騙局。”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說明西門豹已經(jīng)根據(jù)了解到的情況,想好了對策。
6.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過渡:西門豹是怎樣做的呢?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
1.自學課文。提示:把課文中描寫西門豹到漳河邊送新娘的部分多讀幾遍,抓住他是怎么說的和怎么做的句子,說說西門豹是怎樣破除河伯娶媳婦的迷信的,他的辦法妙在哪里。
2.小組合作研討。
3.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出示課文插圖)
要點:(1)西門豹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明確:西門豹這樣說是為了找個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說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要“選一個漂亮的”,并不是西門豹真的這樣認為,而是故意裝著認真給河伯娶媳婦,用這些話作為懲治巫婆的借口。“麻煩”是從表面上對巫婆說的客氣話。
(2)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明確:“等了一會兒”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從漳河里出來,而是做出樣子給眾人看。“還不回來”并不是西門豹認為巫婆真的能回來,而是故意這樣說,表面上做出巫婆能回來的樣子。“麻煩”表面上是對官紳頭子說的客氣話,實際上是要嚴懲這個官紳頭子,把他也投進漳河里去。
4.討論:西門豹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紳頭子抓起來殺掉呢?她的辦法妙在哪里?
5.生體會西門豹將計就計、假戲真做、懲治惡人的過人才智。
(提示:西門豹參加河伯娶媳婦的`儀式,以新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為由,很“客氣”地將巫婆投進漳河,妙在將計就計;以去“催一催”為由,再把官紳頭子投進漳河,妙在不露聲色;以等回音為由,讓官紳們“提心吊膽”“嚇得面如土色”“磕頭求饒”,妙在假戲真做;懲辦巫婆、官紳頭子,教訓其他官紳,妙在區(qū)別對待。達到了破除迷信的目的。用事實教育了老百姓)
6.西門豹的話外之話,話外之意是什么?(使學生在讀中進一步感受西門豹的過人才智。)
四、學習課文第三部分(16自然段)——興修水利
l.生齊讀這一段。
2.概括主要內(nèi)容。(興修水利、引水灌溉)
3.“莊稼年年得到了好收成”這說明了什么?(河伯娶媳婦是騙人的。)
五、朗讀全文,升華情感
1.指名朗讀課文,思考:你覺得西門豹是個怎樣的人?(善于調(diào)查、有勇有謀、敢作敢為、為民作主、為民除害。)
2.小結
六、練習復述課文
要求:
①按“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順序。
②注意用上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
1.生自由練習復述。(出示課文插圖)
2.指名到臺前復述。
七、作業(yè)
1.摘錄西門豹言行巧妙的語句。
2.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30西門豹
起因 摸清底細
經(jīng)過 破除迷信
結果 興修水利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15
《西門豹》這篇課文很長,而課堂上的時間又是有限的,僅有抓住重難點,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對教材和學生進行深入研究,確定課文的主線:把西門豹是怎樣利用送新娘的辦法破除迷信的這部分做為重點,并以西門豹的言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西門豹破除迷信的過程又能夠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懲辦巫婆和教訓官紳是主要部分。在教學時,我就針對三部分資料的不一樣特點采用了不一樣的訓練形式。在懲辦巫婆時,西門豹的語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個借口,將計就計。要求學生在破除迷信的過程中,將西門豹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用符號畫下來以此來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本事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勇于進行“問題提出”,不正確的觀念嚴重影響著學生自覺地進行“問題提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就是要改變學生不正確的觀念,樹立不迷信權威、不墨守成規(guī)、不怕失敗、敢于標新立異、不怕冷嘲熱諷、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正確引導和熱情鼓勵那些平時會“耍小聰明”、能使出“雕蟲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學生,促使他們勇于進行“問題提出”。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都是圍繞學生展示自我的需要和解決問題的需要進行的。可是由于在學習的過程中,生字學習和文章的閱讀時用的時間有點長,所以導致精彩部分用的時間不足,顯得有些倉促。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重點句入手,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
2、指導學生讀出人物在特定場合說話的語氣。
3、指導學生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西門豹的辦法妙在哪里。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復習引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西門豹》。我們知道,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生接答),面對這樣的景象,他立即展開了調(diào)查。昨天我們大伙兒跟著西門豹一起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我們得知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是? (抽生展示) (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巫婆和官紳頭子以河伯娶媳婦為借口騙取老百姓的錢財,使得沒錢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還有一個原因是鄴這個地方年年鬧旱災。) 師:你讀書讀得很仔細。那么,如果我們說得更簡潔些,可以用哪四個字來概括?(板書:天災人禍)
2.確定研究主題 師:看來同學們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門豹明白了嗎?(生答:明白了)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該怎么辦呢?(板書:除害) 我們作這樣一個假設,假如當初魏王派往鄴的不是西門豹,而是其他官員,該官員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會怎么說,怎么做?(生回答) 師:老師也在想西門豹權力不是很大嗎?派兵把巫婆、官紳抓起來不就行了嘛!西門豹是這樣做的嗎?西門豹為什么不這么做?(既要達到懲治巫婆、官紳,又要讓老百姓破除迷信你覺得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課件出示主問題: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二、探討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1、抓重點句體會西門豹做法的巧妙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應著重研究誰?你趕緊瀏覽課文,看看這篇課文重點描寫了西門豹的哪些特征?(著重研究西門豹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師:接下去就請孩子們帶著問題,仔細閱讀課文,畫出有關西門豹是怎么說和怎么做的句子,多讀一讀,體會體會西門豹的說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鉆研好了的同學可以與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學生朗讀,畫有關的句子,小組合作學習)
2、抓句子交流體會
師: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嗎?(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來體會的? (根據(jù)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一語雙關,送新娘實際是救新娘,送巫婆上西天。) “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將計就計,懲治巫婆) “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假戲真做,懲治官紳)那些官紳都提心吊膽,連氣也不敢出,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么還不回來,請你們?nèi)ゴ叽甙桑 ?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門豹說:“好吧,再等一會。” 過了一會,他才說:“起來吧。看樣子是河伯把他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 (區(qū)別對待,讓老百姓破除迷信)
3、指導朗讀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是抓住西門豹的話來體會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確,西門豹的話是話中有話,話外有意,那么,他當時是以怎樣的口吻說這些話的呢?請孩子們試著讀讀這些句子,然后再在這些句子中選一句你體會最深的句子,好好讀讀,讀出西門豹的話外之話,話外之意。 (學生挑選句子,反復地練習朗讀)
師:你們想先讀哪一句? a.“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生朗讀)
師:你對自己的朗讀滿意嗎?為什么? (西門豹說這話時是帶著諷刺的口氣,其實他并不認為河伯靈。而且他說這話時已經(jīng)想好了怎么做,是胸有成竹的,所以“送送新娘”這幾個字要讀得慢些。)
師:我覺得你體會得非常好,再試一次一定會讀得更好。
師:果然不負所望,你讀出了西門豹的話外之話,話外之意。
b.繼續(xù)交流,重點指導:“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把三個“不”讀得特別堅決,因為這是西門豹將計就計,為救新娘而找的借口,要讓大家信以為真。) (朗讀訓練:指名讀——全班學生讀)
c.“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師:同學們覺得他讀得怎么樣?你能試試嗎?(客氣) (生讀——師生評價——齊讀)
三、拓展訓練
師:西門豹不僅巧妙地懲治了巫婆、官紳,還教育了老百姓,使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河伯娶親這天,岸上站滿了人,請孩子們設想一下他們看了這件事的經(jīng)過會怎么想、怎么說? 出示課件 請你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對象(小孩、農(nóng)民、書生、官紳)可以說一句,也可以說幾句。
師:有選擇地請學生匯報
師:大家說的是同一個意思,都在贊揚西門豹,只不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
師:看來西門豹的做法的確巧妙呀,(板書:妙)這以后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呢不再相信迷信,人禍解決了,那么天災呢?課文寫到了嗎?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四、總結
孩子們,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西門豹是個什么樣的人?他的什么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語言)是呀,作者通過重點抓住人物的語言,再加上說這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把一個遇事沉著、講究策略的好官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下來孩子們可以用這種寫法寫一寫你最喜歡的人。
語文三年級《西門豹》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1.會寫會認本課10個生字,正確讀寫“灌溉、旱災、田地荒蕪、提心吊膽、人煙稀少、面如土色、眼睜睜、磕頭求饒”等詞語。
2.初步學會抓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3.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能按順序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復述課文。
4.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積累生動形象的語言。
5.初步懂得解決問題必須調(diào)查研究,摸清情況才能有的放矢地辦好事的道理,了解西門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處,并受到尊重科學,為老百姓辦好事等品德修養(yǎng)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學會抓重點段給課文分段;知道西門豹是如何將計就計懲治首惡,破除迷信的。西門豹到河邊送新娘的部分是教學的重點。
難點:聯(lián)系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體會西門豹的辦法妙在哪里。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教學掛圖。
學生:收集一些西門豹的相關資料、圖片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距今2000多年的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門豹(板書,并學習生字“豹”),雖然他官職很小,卻一直被人稱頌。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通過課文學習來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西門豹)
二、自讀課文,感知引疑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想課文寫了西門豹在什么地方為當?shù)匕傩兆隽四男┖檬拢?/p>
三、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本課的生字,指名學生朗讀。
2.出示下列詞語,指名學生朗讀,選擇自己喜歡的詞造句。灌溉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眼睜睜旱災提心吊膽面如土色磕頭求饒。
3.指名學生讀課文,檢查是否能正確、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
四、學著概括,理清線索
1.文中介紹了西門豹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這一件事對百姓有何好處?(嚴懲了河伯娶婦的組織者,廢除這一迷信活動,使百姓大興水利建設,莊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2.小組交流、思考:西門豹管理鄴地時做了哪三件事?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可以把課文分成幾段?
3.反饋:根據(jù)“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線索,給課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9段)摸清底細。(調(diào)查)第二部分:(第10~15段)破除迷信。(除害)第三部分:(第16段)興修水利。(開渠)
五、突出重點,攻破難點
(一)學習“摸清底細”部分(第1~9段)。
1.帶著問題默讀第1~9段:西門豹到鄴任地方官時,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樣“摸清底細”的?
2.指導朗讀西門豹和老大爺?shù)膯栐捄痛鹪挕?/p>
3.勾畫:西門豹向老大爺調(diào)查了哪幾件事?先做了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從老大爺?shù)幕卮鹬校鏖T豹了解到哪些情況?
(1)為什么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了解原因:河伯娶媳婦。)
(2)是誰給河伯娶媳婦的?(了解首惡者:巫婆和官紳勾結。)
(3)新娘從哪里來?(了解受害者:有女孩子的人家。)
(4)漳河有無發(fā)過大水?(了解漳河的情況:從沒有發(fā)過大水,倒是年年旱災。)
4.結合四次對話,再進行分角色朗讀訓練。讀后評議。
5.小結:西門豹成功地調(diào)查出四個問題的成果,成為他治鄴的可靠依據(jù)。
(二)學習“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段)。
1.師:西門豹是怎樣將計就計嚴懲巫婆和官紳的?
2.小組朗讀、交流:西門豹為什么不直接下令禁止給河伯娶親?西門豹想了哪些計策懲治巫婆、官紳頭子和其他官紳?用勾畫出有關內(nèi)容。
3.西門豹調(diào)查了解鄴地的實情之后,他是怎么說的?“我也去送新娘”這句話含義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下面我們就具體地去看看西門豹是怎樣去“送”新娘的。(齊讀第10~13段。)
4.全班交流:先說說西門豹先后懲治了哪些人,是以什么理由并用什么辦法懲治的。再說說批注了哪些體會,如果與其他同學批注了同一地方,你還有獨到的見解,可以補充。根據(jù)學生情況相機教學:
(1)懲治巫婆。
①西門豹怎樣當眾“送”他們?nèi)ニ赖哪兀?/p>
②西門豹看到滿臉淚水的新娘會想到些什么?
③西門豹找了什么理由懲治巫婆?(用勾出西門豹說的話。)西門豹說這些話的目的是什么?找了什么理由和借口來懲治巫婆?懲治巫婆最關鍵的話在哪里?從字面上看他說這句話時是以什么語氣來說的?“麻煩”是什么意思?按這種理解該怎樣讀?西門豹內(nèi)心深處真的是很客氣的嗎?如果不是,那又是怎樣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門豹態(tài)度強硬、不容分辯?
④帶著自己的理解再讀課文。
(2)自學懲治官紳頭子部分。
①西門豹借著送新娘不費口舌、不動聲色、不露痕跡地當眾處死了“神害”的首惡分子,這樣達到了什么目的?
②作為縣官的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③西門豹說這些話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體會西門豹說話的語氣和心情,同桌練讀。)
5.作為鄴地的大官,他手握大權,完全可以直接殺了作惡多端的巫婆和官紳,可他卻選擇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借送新娘當眾處死了他們,達到了什么目的?西門豹借送新娘實際上做了什么?他送走的僅僅是兩個人嗎?這個辦法真巧妙啊!這叫什么辦法?
(三)學習“興修水利”部分(第16段)。
思考: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后興修水利?
六、根據(jù)提綱,展開想象復述故事
1.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1)了解真相。
(2)救出新娘。
(3)懲治巫婆。
(4)破除迷信。
(5)教育百姓。
2.你覺得西門豹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最佩服他什么?
七、總結
師:這一天,漳河岸邊站滿了人,有小孩、老人、婦女、衛(wèi)士,此時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看到這個令人難忘的場面,想說什么呢?
附:板書設計
西門豹摸清底細了解原因:河伯娶媳婦
了解首惡者:巫婆和官紳勾結
了解受害者:有女孩子的人家
了解漳河的情況:從沒有發(fā)過大水,倒是年年旱災
破除迷信懲治巫婆
懲處官紳
興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