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教學寶典 > 教學文摘 > 詩歌鑒賞指要

詩歌鑒賞指要

詩歌鑒賞指要

詩歌鑒賞

 

 

詩歌形象、表達技巧、語言的鑒賞要目見下表:

鑒賞類別

鑒賞要目

舉    例

形    象

人形象

品質、性格、節操等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思想情感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物形象

物之特征

托物言志詩中的物

景(或環境)

特點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表達技巧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移情于景)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托物言志(或象征)

托物言志詩

反襯(或對比或烘托)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修辭(比喻、擬人、夸張、互文、隱語雙關等)

“涼月如眉掛柳彎,越中山色鏡中看”

虛實結合

蘇軾《江城子》

動靜結合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用典

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多角度(由遠而近、由上而下,遠望、近觀,等)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語    言

清新、自然、樸素

山水田園詩

豪放俊逸

李白詩

沉郁頓挫

杜甫詩

峻偉奔騰,雄渾豪邁

邊塞詩

委婉含蓄,耐人尋味

用典詩、詠史懷古詩

通俗、直白

白居易詩

[詩歌表達技巧具體鑒賞]

一、巧用修辭

在眾多的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有以下幾種:

1.比喻

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還可體現出意象的情態特征。如:

蘭溪棹歌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析:“如眉”:以眉喻月,繪出了三月時月亮的形狀并體現出了它的清秀。“鏡”:以鏡喻蘭溪之水,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靜;亦反襯出月光的明潔。

再如:

江上看山

蘇軾

船上看山走如馬,倏乎過去數百群。

前山槎牙忽變態,后嶺雜沓如驚奔。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緲。

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

析:此詩將江兩岸的群山喻為馬群,且以行船為參照物,把群山那一靜態的景物給形化動化,寫得形象生動。“飛鳥”喻“孤帆”,寫出了舟行之快。

2.隱語(諧音)、雙關

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為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隱語、雙關的修辭手法,如:

春    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析:這是一首較為著名的描寫男女情長的詩,寫出了在秦地的思婦內心的獨白。詩人語義雙關,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又以“絲”(思)、“枝”(知)諧音,連接異地男女之間的思念情懷。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析:“晴”與“情”同音,是雙關隱語。這是作者用民歌體寫的戀歌,雙關隱語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言情,但傳情的含蓄,給女方獲得的印象是“道是無情卻有情”。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在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析:“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兩句雖然意境開朗壯闊,寫出洞庭湖煙波浩淼的雄偉氣象,但這只是表象。內里還包含著作者當時的處境(杜甫當時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齡58歲,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國家的處境——沉浮。

其它修辭,如反復、排比、夸張、比興等手法,由于比較簡單或常用于現代詩歌中,不予分述。

二、表現手法

(一)象征

象征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節操。如:以“梅”象征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征高潔、傲霜斗雪的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征名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麗;等等。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析:“籬邊菊”象征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操。

屈原用“蘭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與世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陸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與勁節(《卜算子·詠梅》);等等。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托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如: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析: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小    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析:這首詩以“小松”喻人,寫“小松”初長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大樹,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輕微而終成大業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類似的還有于謙的《石灰吟》、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張九齡的《感遇》等等。

(三)注重寫景

詩歌“貴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言恨,如何傳情達意?古人慣用手法便是借景達情了。常用寫景方式有:

1.側面烘托

詩人在寫景時,不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其有關的側面景物入手,以對側面景物的描寫來達到反映主題的效果,即是側面烘托。如: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析:本詩題為“石頭城”,明顯是寫“石頭城”,但詩歌不從石頭城入手,卻從石頭城周圍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寫出了石頭城這一“故國”的沒落與荒涼。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析:本詩與《石頭城》有異曲同工之妙。本詩通過烏衣巷周圍景物——雜草叢生,野花點點,夕陽斜照,舊時燕飛入普通百姓家——寫出了烏衣巷已不是昔日的烏衣巷了,今日的烏衣巷一片荒涼,昔時豪門世族已不復存在。

[雙調]折桂令

中    秋

張養浩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發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析:“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句,以“玉露”“銀河無波”“桂影婆娑”清晰之景側面烘托出月光的清朗之態。

2.以景襯情(景)

詩人在描摹細微婉曲、隱秘難言的情感或濃情密意時,往往通過景物來渲染襯托,如:

[雙調]清江引

秋    懷

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析:本詩前兩句,作者道出自己的鄉思情。然而這種鄉思情有多深有多濃?作者沒有直接外露,卻是以“西風”“紅葉”“黃花”“芭蕉”“秋雨”這些富有季節特征的一組景物構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濃麗的秋景圖。那么作者為什么把這幅秋景著上濃麗的色彩呢?一想便知:襯自己濃濃的鄉思情!

李白的《春思》亦是一例,作者把“燕草”寫為“如碧”、“秦桑”寫為“低綠”,引起讀者的想象:濃綠才“碧”,濃綠才“沉”,“沉”才“低”。以此更好地襯托出處在燕地的丈夫與處在秦地的妻子相思情之濃厚。

鹿    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析:這是一首隱逸詩,作者寫出了空山的寧靜、幽深。作者在渲染空山的靜時采用了以鬧襯靜的方法外,還用了以景襯靜景的方法:返影(斜陽返照)寧靜詳和,靜靜地照在深林里的青苔上,更顯深林的幽與靜——以“返影”襯空山的幽靜。

3.側重寫動、靜景或動靜景結合或動靜景相互映襯

在一些山水詩中,往往有靜景,如山、月等;動景,如水流、風搖等等。據側重點的不同,作者有時只寫動景或靜景,有時動靜景兼寫,有時為寫靜景而以寫動景來襯托,有時為寫動景而以寫靜景來襯托。如王維的《鹿柴》以“人語響”襯“空山”之靜;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蓮動”來襯“空山”之靜,抒發一種閑情逸致。

戴叔倫的《蘭溪棹歌》采用了動景(前兩句)靜景(后兩句)結合的方法,將山水的明麗動人,月色的清爽皎潔,漁民的欣快歡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明澈秀麗的畫卷中。

4.塑造意境,渲染氛圍,抒發情感

古今詩歌中,先寫景后敘事抒情或全篇寫景的詩作很多,詩人往往借助景物把氣氛渲染得濃濃的,為下文抒情作鋪墊或融情入景中。根據景物的性質可分為喜景和哀景。

①喜景襯喜情,哀景襯哀情

“情樂則景樂,情哀則景哀”,詩人的高妙之處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過景傳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做到情景的交融。如:

登    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析:詩的前四句描繪了一幅蒼涼恢廓的秋景——哀景:急風震撼高天發出怒號的聲音,猿猴哀鳴,渚清沙白,飛鳥之影映入寒渚,木葉紛紛凋落,江水奔騰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為下文四句渲染了濃濃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鋪墊。下文四句敘事抒情——哀情:交織著對國運艱難的關注,對淪落他鄉不勝的感傷。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析:此詩描寫作者夜泊楓橋時的情景,屬寫景詩。詩中所描寫的景物帶有凄清蕭疏孤寂特點,這正與作者的羈旅之愁相融。

②喜景襯哀情

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如:

絕    句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析:本詩作于廣德二年(764),當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兩句的嘆息。但詩的前兩句卻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歸?原來這是以樂景寫哀情。如此謀詩,才能寫出詩人歸心殷切: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之情更加濃厚。

5.虛實結合

詩人在詩歌創作中,離不開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對表現詩歌的主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聯想與想像須有一定的現實根基——現實客觀景物或事件。

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虛景是詩人通過聯想或想像而虛擬的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溢的情思。如: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

析:一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到了。傍晚,戰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三四句虛寫景,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情。

總之,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間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鄉明月”傳達“鄉思情”;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以“長亭折柳”傳達“惜別情”;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詩人的羈旅之苦”;以“夢后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傳達“悲歡離合情”;以“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傳達“對世事滄桑的感嘆”;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等。

在意境的塑造上,畫面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或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或開闊蒼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或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等。

(四)卒章顯志

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尾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實現理想的豁達。

 

 

[答題策略]

1.就詩論詩,不枝不蔓

初步鑒賞,強調對詩歌本身特點進行思考作答,無需引經據典。

2.分點答題,點后例證

3.品評技巧,品味語言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答題時一定要根據要求,抓住詩歌本身特點,把握其藝術技巧。

4.知人論世,評出特點

5.文學理論,適量點綴

如“有我之境”“無我之境” “言有盡而意無窮”“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等理性語言要恰當地運用上,可以使答案顯得厚實,有深度和力度,技高一籌。

 

絕句二首(其二)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注]“江碧”二句:江碧鷺白,山青花紅,襯托得奪目耀彩。

[鑒賞提示]本詩作于廣德二年(764),當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的嘆息。全詩寫的是一幅幅濃麗春日的畫面,表面上看似乎是孤立的,但結以思歸的句子,就把久客思歸,年華虛度的感情突現了出來。此詩的藝術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并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①楓橋: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②江楓:江邊楓樹。漁火:漁人的燈火。對愁眠:指作者懷著羈旅鄉愁睡下。③姑蘇:蘇州的別稱。因蘇州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寺建于南朝梁代,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初詩僧寒山曾在此寺,因而得名。夜半鐘聲:當時寺院有半夜打鐘的習慣,多見于唐代詩人的吟詠。

[鑒賞提示] 這首詩是廣泛傳誦的名篇,在藝術上很有特色。首句寫霜天夜景,暗指時令屬秋,統攝全詩。接著寫江楓漁火。再由遠及近,寫出了朦朧月光下寒山寺的輪廓,這些是所見。詩人還寫了所聞,月落時的烏啼,寒山寺夜半傳來的鐘聲。于寂靜的景物描繪中,雜以對聲響的描寫,更襯托出秋夜的幽靜。同時這首詩對景物的描繪首尾相應,以首句的“月落”、“烏啼”,同末句的“夜半”、“鐘聲”相呼應。詩中還很講求設色,把霜、月的明亮和江楓、寺院的暗影交織在一起,又用漁火來烘托霜月冷白,使人感到色彩明麗而不單調。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官監察御史,與柳宗元友善,政治思想亦接近,兩人同因參與王叔文永貞革新運動失敗被貶謫。初貶朗州司馬,后轉連、夔、和等州刺史。二十年中有六次來去洞庭。《望洞庭》是他轉任和州刺史時寫的,寫出了君山的秀麗。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①鏡未磨: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注]①竹枝詞:是巴、渝一帶的民歌,唱時,吹短笛,擊鼓應節。歌者邊舞邊唱,音調宛轉動人。②晴:與“情”同音,是雙關隱語。“無晴”“有晴”隱喻著“無情”“有情”。“道是無晴卻有晴”,表面上是“東邊日出西邊雨”的說明,實際卻是以“東邊日出西邊雨”來比喻“道是無情卻有情”。道是:說是。

[鑒賞提示]這是用民歌體寫的戀歌。用雙關隱語來表達愛情,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這首詩由于它運用雙關隱語的巧妙,常被人們所稱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言情,后兩句是寫女方對男方歌辭中所獲得的印象,同時關合著景物描寫。這是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依調填詞的摹擬民間情歌的作品。

 

江       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翕,獨釣寒江雪

羅    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注]“千山”二句:寫大雪中宿鳥不飛,行人絕跡。“孤舟”二句:在這嚴寒的環境中,寫漁翁的獨釣,透露出作者處境的嚴酷,心情的孤寂。“長安”二句:《錄異傳》:“漢時大雪,地丈余,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問何以不出? ”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千人。”

[鑒賞提示]《江雪》作于永州。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接著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借以表達作者在遭受打擊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羅隱(833—909),字昭諫,自號江東子,新城(今浙江富陽市)人,因不滿時政,詩文多寓諷刺,觸怒統治者,曾十余次投考進士落第,晚年投吳越王錢繆,做過錢塘令等官。羅

隱的詩歌,多方面揭露了唐王朝末世的黑暗,真切感人,不少詩句后來成為諺語。《雪》,題目是“雪”,詩卻非詠雪,而是發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議論。詩人感到憎惡和憤慨的是,那些飽暖無憂的達官貴人們,本與貧者沒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語言,卻偏偏要裝出一副對豐年最關心、對貧者最關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豐年瑞雪”這個話題,巧妙地作了一點反面文章。“為瑞不宜多”,大雪對城市貧民仍是災難。

兩首詩都運用了鋪墊手法:柳詩以雪境作背景鋪墊,突出雪中之人斗寒傲雪的精神;羅詩以“雪中貧者”作鋪墊,使“為瑞不宜多”的議論言之有據。兩詩語言特色:柳詩精雕細琢,極度夸張、概括;羅詩簡約、通俗、平實。

 

詩歌鑒賞指要 相關內容:
  • 詩歌鑒賞分類例說與實戰(精選4篇)

    懷古(含詠史)詩詞是詩人在閱讀史書或游覽古跡時,有感于歷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發出對時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鳴,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諷今之作。...

  • 杜牧《山行》詩歌鑒賞(通用13篇)

    山 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

  • 虞世南《蟬》詩歌鑒賞(通用14篇)

    蟬虞世南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后世人稱道。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

  • 詩歌鑒賞指導學案1-3復習教案(通用7篇)

    第六節 分類鑒賞詩歌的內容大致分為這樣幾類:送別詩、寫景詩、詠史詩、詠物詩等。下面分別說明。一、送別詩(一)古人由于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別動輒多年,再會難期,因而古人更重離別。...

  • 《詩歌鑒賞》教案(通用7篇)

    (這條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148 次) 時間:2004/11/24 02:36pm 來源:xiaoyanzi時間:23日下午學生:高三某班教材內容:海子的《日記》,杜甫的《孤雁》,蘇軾的《卜算子》課前準備:投影儀投放,蘇東坡的畫像,字跡。...

  • 詩歌鑒賞寫景角度

    中國古典詩歌貴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說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來表達,詩人慣用的手法便是借景達情,于是就產生了為數眾多的寫景詩。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詩歌鑒賞寫景角度,歡迎大家閱讀。...

  • 語文詩歌鑒賞知識點

    高考設置詩歌鑒賞題,就是為了檢驗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傳承中國傳統的藝術文化,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養。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語文詩歌鑒賞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

  • 詩歌鑒賞指導學案1-8復習教案

    第八節 做題具體指導 1.語言分析分析語言是進行文學鑒賞的首要環節。只有準確地理解了作品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判斷、評價和鑒賞。語言分析一般側重從遣詞造句、語句含義理解等方面進行。...

  • 詩歌鑒賞分類例說與實戰(喻理詩)

    中華詩詞一般都以抒情為主,寫景、敘事為輔,而在詩詞中闡明道理往往遭人非議,宋人嚴羽就認為“詩有別趣,非關理也”,這是十分錯誤的。沈德潛在《說詩啐語》中也曾指出:“人謂詩主性情,不主議論,似也不盡然”,同時他還指出:“議論...

  •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

     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有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表現手法、結構模式等共四個層面的內容,其知識框架如下: 第一節 表達方式一、抒 情方 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間接抒情1、借景抒情(1)總論——情與景的關系 (2)借景...

  • 古詩歌鑒賞《秦樓月》閱讀題答案

    文言文閱讀需要在順利翻譯的基礎上理解全文內容,體味古人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很多同學在進行文言文閱讀的時候總是容易被其文言句式給難住了。以下這篇古詩文閱讀理解:古詩歌鑒賞:秦樓月(含答案解析),希望能借此提高同學們的閱讀、鑒賞...

  • 2021年高考詩歌鑒賞專用術語

    ,古代詩歌鑒賞,既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難點。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20xx年高考詩歌鑒賞專用術語,歡迎大家閱讀。...

  • 詩歌鑒賞指導學案1-4復習教案

    第四節 表達技巧一、表達方式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具體的說,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 詩歌鑒賞《重觀瀑布》的閱讀參考答案

    從大部分高考文言文試題來看,內容包括客觀選擇題和主觀翻譯題兩部分,分值在20分左右,占試題總分的13%。要真正讓學生在文言文閱讀考試中取勝,平時應該加強訓練。...

  • 詩歌鑒賞

    【課前預習2】(1)表達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親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跡天涯,飽愁苦與無奈。 (2)作者企盼與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倫之樂。語言樸素平實,親切動人,能喚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 教學文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综合美一区二三 | 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游戏推荐 | 无码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在线1 | 日日摸夜夜添狠狠添欧美 | 美女黄网站免费福利视频 | 91香草视频 | 国产一级A片无码免费奶水 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尖叫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 亚洲va一区二区 |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 |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 少妇对白露脸打电话系列 | 武侠古典av|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chinese熟女熟妇m1f | 麻豆导航 | 免费中文字幕日产乱码 | 亚洲欧美综合区丁香五月小说 |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爽 | 亚洲暴爽av人人爽日日碰麻豆 | 日韩aⅴ视频 | 国产免费午夜福利在线播放11 | 一级片免费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激情 |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京东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 日日爱夜夜操 | 中文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一级毛片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0 | 男操女视频免费 | 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胖胖 | 成人做爰高潮片免费视频韩国 | 日本熟妇色xxxxx日本免费看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 | 成人做爰高潮片免费视频九九九 | 国产91会所女技师在线观 | 中文字幕日本 | 中文字幕乱码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