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西方文明之源》教學設計
1.引導學生了解古代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發展的基本概況;掌握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奴隸制的高度發展;掌握古代羅馬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2.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學會查找資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并且通過開展討論辯論等活動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對歷史現象的比較分析能力,培養學生辯證地認識歷史現象和歷史人物的能力。引導學生認識西方文明之源,以及對今天民主政治的影響,認識到奴隸制文明代替原始文明是歷史的進步。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的高度發展。
伯利克里統治時期的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是今天民主政治的源頭,通過學習,有利于學生認識今天的民主政治。
2.難點:對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辯證的認識;對古代羅馬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把握。
對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辯證的認識,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對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思維難度。對古代羅馬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把握,時空跨度大,要求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現象發展演變的過程,這對初中學生來說難度較大。
三、教學策略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式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多媒體輔助教學,其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促進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的整合。教學方法:情境導入法;問題探究法;分組討論法;材料歸納法;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在中國古代史部分關于“三國史”的學習中,我們學到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空城計”。諸葛亮利用其個人才華和對魏軍主將的了解,故弄玄虛,嚇退了魏軍,從而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戰例。而在此前的古代希臘,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戰例──“木馬計”。
多媒體播放:“木馬計”視頻。
學生欣賞“木馬計”視頻。
教師介紹:“木馬計”就是第一課所學的希臘傳說中,厄瑞斯忒的父親阿伽門農遠征特洛伊所使用的。這里提到的特洛伊戰爭,就是古代東西方之間的激烈碰撞。它反映了當時除了亞非大河流域的東方文明之外,歐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經誕生,F在,讓我們一起探索西方文明之源。
【設計意圖】由“木馬計”導入新課,充分注重了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通過情境設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很快進入本節課的學習中去,為下面的講授做好鋪墊。
【講授新課】
環節一:雅典城邦的繁榮
多媒體展示:《古代希臘地圖》
引導學生思考: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在希臘眾多的島嶼之中,哪個島是最著名的?為什么?
學生觀察地圖并討論作答。
希臘眾多的島嶼之中,克里特島最著名。因為公元前xx年左右,希臘早期文明──愛琴文明就發祥于這里。
提問:愛琴文明由哪兩部分組成?愛琴文明持續了多長時間?愛琴文明在古希臘歷史上有什么重要的地位?
學生搶答問題。
古代希臘是西方文明之源,而希臘文明又淵源于愛琴文明,所以說愛琴文明是歐洲最早的文明,是古希臘歷史的開端。從愛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開始出現奴隸制城邦。
討論:在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奴隸制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哪兩個城邦?各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