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蕩的中東地區
動蕩的中東地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了解中東的概念,知道中東地區在經濟、交通等方面的重要價值,掌握二戰以后到70年代間中東地區四次戰爭的概況以及目前中東地區的形勢,認識中東地區矛盾的復雜性以及對解決中東地區問題做出突出貢獻的歷史人物。
二.能力目標
通過對聯合國“分治”后阿拉伯和猶太人的人口和國土面積的數據分析,對四次中東戰爭的時間、交戰雙方結果等歷史信息的分析,培養歷史思維能力。通過課前收集四次中東戰爭的資料,課上以戰地記者身份作報道,培養收集、處理歷史資料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綜合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等要素對中東地區錯綜復雜的矛盾進行分析,培養分析、綜合能力和透過歷史現象認識歷史本質的能力。通過“解決中東問題之我見”的探究活動培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大膽發表見解的學習習慣。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中東問題由來及其復雜化的學習,理解認識中東問題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殖民主義的罪惡,最終受害的是廣大巴以人民。通過對中東戰爭和當今中東動蕩形勢的了解,認識戰爭、武力不是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樹立和平觀念。通過拉賓為中東和平而獻身從而獲得世界人民的尊敬的事例,引導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戰火頻仍的中東;中東地區錯綜復雜的矛盾。
教學難點:巴勒斯坦問題的由來;中東地區戰后頻仍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溫故知新
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稱是什么?它們各誕生于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列表比較)
名稱 佛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時間 公元前7世紀 公元1世紀 公元7世紀
地點 古代印度(尼泊爾) 巴勒斯坦 阿拉伯半島
2.教師順勢導入:其中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誕生地點都屬于“中東”地區。這里為什么叫做“中東”?它們在地里上和歷史上有什么特點?現在情況怎樣?請仔細閱讀課文、插圖和相關地圖。
講授新課:
一、戰火頻仍的中東
1、中東的地理位置
提問:中東的范圍
“中東”一般是指歐、亞、非三洲連接的地區,主要是亞洲西部一帶。該名稱來源于過去人們以歐洲為中心,按距離遠近把東方各地分別稱為“近東”、“中東”和“遠東”。
現在一般說的“中東”是指歐、亞、非三洲連接的地區。包括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約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國家?偯娣e為七百萬平方千米,人口一億多。
2、巴勒斯坦問題的由來
(教師直接指出:動蕩的中東地區的核心問題是巴勒斯坦問題)
學生閱讀課文后,回答巴勒斯坦問題的由來。
教師總結:
a.歷史上猶太人(希伯萊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區居住過。公元1世紀時,猶太人國家滅亡,猶太人背井離鄉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紀末興起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使大批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與當地的阿拉伯人發生多次流血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