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與關注學生的發展
在教學《大江保衛戰》一課,我在課堂上播放了人民子弟兵抗洪搶險撼人心魄的悲壯場面,學生觀看時表情緊張、著急,他們能從子弟兵們的神態、動作以及豪邁的叫喊聲中,感受到了子弟兵在抗洪救災中奮不顧身、堅強不屈的英雄氣概,受到熏陶和感染,從而產生敬佩之情。學完課文后,我引導學生自由地說說學完課文后的感想。有位學生說:“老師,學完了課文,我就想唱《為了誰》這首歌,可是我唱得不好聽,老是跑調,您能和我一起唱嗎?”我當時就給予鼓勵,欣賞他的敢想敢說,并和他一起唱了起來,那名學生唱得特別動情。歌聲感染了全班學生,大家一起唱了起來……唱完以后,同學們又說了很多很多的心里話,感人肺腑。我想如果沒有教師的鼓勵和賞識,這些感人的畫面是不會出現的。
總之,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成為受學生喜歡的老師,教師必須進行充分的教學設計。教師只有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進行全面考慮,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游刃有余,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中更能感受自己“動”的價值,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能,激發學生更多的創意。
文獻參考
[1] 歐陽芬 吳快華 譚立義-有效教學基本功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 xx年5月
本文由教育論文發表網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