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教學設計(精選2篇)
九年級上冊《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世界古代文化在科技、文化、戲劇、建筑方面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過程與方法:通過歸納本課知識,領略古代科技、文學、戲劇與建筑對世界文化發展產生的影響,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古代科技、文學、戲劇與建筑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認識去欣賞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和審美情趣,探究科學真理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荷馬史詩》《天方夜譚》、阿基米德及主要貢獻、麥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2.教學難點:掌握世界古代東西方建筑的主要特點。
三、教學策略
1.“預習導案—自主探究—自主歸納—小結提升—即時鞏固”的教學法。
2.讓學生動手搜集資料,探究學習,在動手、動口的過程中領略古代科技、文學、戲劇與建筑對世界文化發展產生的影響,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預習導案
知識點一:杰出的科學家
1.“eureka!尤里卡!”──“我找到啦!”“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薄安灰獎游业膱A!”這句話是誰說的?他是哪里人?做出了哪些貢獻?
2.古代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是誰?
知識點二:文學與戲劇
1.本課在文學與戲劇方面介紹了哪幾部名著?它們各屬于哪個古代文明?
2.你能說出下列著作各自記載了哪些生動的外國故事嗎?
3.你知道哪幾位古代希臘著名戲劇家及其作品呢?(可自主搜集資料。)
知識點三:著名建筑
1.麥加大清真寺位于今天哪個國家?屬于哪個宗教的建筑?禁止什么?規定什么?
2.巴黎圣母院位于今天哪個國家?屬于哪個宗教的建筑?
3.麥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具有哪些相同點?
五、教學設計
。ㄒ唬﹩栴}導入,增加興趣
“撬動整個地球”的人是誰?古代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是誰?
這位大科學家,名叫阿基米德,他有哪些科學成就呢?讓我們走進第9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揭曉答案。
意圖:通過問題導入,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ǘ┱故绢A習成果
全班學生分成三個學習小組,每小組派代表搶答問題,本小組學生可以對本小組所展示的預習成果進行補充,其他小組學生可以進行糾錯,教師對各小組展示的成果進行點評,給予得分。
意圖:通過展示交流,一是掌握學生預習狀況,利于教師把握學情,及時對點撥內容及策略進行調整;二是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形成“比學趕超”的求知氛圍。
。ㄈ┬〗M探究,提升能力。
1.《杰出的科學家》
多媒體出示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學習小組派代表搶答。)
敘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因懷疑里面摻有銀子,便請阿基米德鑒定一下。當他進入浴盆洗澡時,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質量的物體,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據這一道理,就可以判斷皇冠是否摻假。阿基米德高興得跳起來,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尤里卡!尤里卡!”(希臘語意思是“我找到了”)。他將這一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即物體在液體中的減輕的重量,等于排去液體的重量,總結在他的名著《論浮體》中,后來以“阿基米德原理”著稱于世!墩摳◇w》更是古代第一部流體靜力學著作,是第一次將數學用于流體靜力學,阿基米德亦因此被尊為流體靜力學的創始人。
。1)材料中阿基米德是哪國人?他有哪些科學成就?
。2)他有哪些精神值得學習?
教師點撥:材料敘述了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的過程,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即可此題。
標準答案:(1)希臘人。發現杠桿定律、浮力定律,發明螺旋式水車。(2)愛好思考、專心探索、獻身科學、忠于祖國。
2.《文學與戲劇》
每個學習小組選擇教材中提及的,自己喜歡的作品來介紹。合作探究,每小組派代表展示合作學習成果,老師適時點評,點撥。
如介紹《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臘神話傳說,展示了富有典型意義的希臘悲劇──人跟命運的沖突。是古希臘悲劇的典范作品,是一本不可不讀的經典好書。書中主要描述了俄狄浦斯是希臘底比斯城的王子,出生時被預言將殺父娶母,他的父母因此拋棄了他。后來他被鄰邦國王收養,成年后,他得知了自己注定的命運,為了逃避厄運而離家出走。在前往底比斯的途中,與一位實際上是他生父的老人發生爭執并失手打死了他。隨后,他為底比斯民眾除掉了獅身人面怪獸,底比斯人感其恩德,擁立他為王,并按當地風俗,讓他娶了先王的寡妻,實為其母。就這樣,俄狄浦斯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殺父娶母之罪。當他最終獲悉了真相后,悲憤欲狂,刺殺了自己的雙眼,并自愿承受流放之罰。《俄狄浦斯王》不僅在藝術上給后世留下了典范,而且經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闡發,更引申出了一個新名詞──俄狄浦斯情結。
教師點撥:結合語文知識,把文學鑒賞和歷史分析相結合。
3.《著名建筑》
多媒體展示圖片資料,學生搶答問題。
。1)圖1和圖2分別是什么建筑?
(2)這兩個著名建筑的突出特點和重要的相同點是什么呢?
教師點撥:通過對課本內容閱讀和觀察進行比較歸納,即可得出結論。
標準答案:(1)圖1為麥加大清真寺, 圖2是巴黎圣母院。(2)其突出的特點:建筑原料以石頭為主,形狀“大而高”,還配以精美的雕刻等。它們重要的相同點則都是宗教圣地。
意圖:課內探究題的設計要聚焦教學重點、難點、疑點,第一題抓住本課重點,后兩題不僅抓住了本課的重點,還抓住本課難點,力求以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兩種建筑,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去探究兩種建筑的突出特點和重要的相同點。意在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識,更是促進學生關注社會。
。ㄋ模┳灾鳉w納
意圖:讓本節課細碎的知識系統化,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記憶方法,達到當堂知識當堂掌握的理想效果。
。ㄎ澹┬〗Y提升
本課介紹了古代的科技與思想文化的一些基本情況。一方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領略古代科技、文學、戲劇與建筑對世界文化發展產生的影響。同學們課下應多閱讀一些相關書籍,或者上網查閱一些相關資料,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六)隨堂小練
1.關于阿基米德表述不正確的是
a.他是古希臘人
b.他發現了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
c.他發明了螺旋式水車,可用來排水或灌溉
d.他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邏輯學等學科體系
2.關于《荷馬史詩》敘述不正確的一項
a.是希臘最早的一部史詩
b.包括《伊利亞特》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兩部分
c.相傳由盲詩人荷馬所作
d.《荷馬史詩》生動地表現了古代希臘英雄的事跡,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
3.以發源地來看,古代希臘文明與古代亞非文明的不同之處是
a.以海洋為中心 b.在大河流域 c.遠離海洋 d.以大陸為中心
參考答案:
1.d 2.b 3.a
九年級上冊《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教學設計 篇2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蘇美爾人;
3、腓尼基字母è希臘字母è拉丁字母(羅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創立時間:公元前6世紀;地點:古印度;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
2、基督教
創立時間:公元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創始人:耶穌
3、伊斯蘭教
創立時間:公元7世紀;地點:麥加;創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點:三大宗教均產生于亞洲,教義中均宣揚“忍耐順從”。
第9課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一、杰出的科學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質:阿基米德從小善于思考,喜歡辯論;
、谥卮蟀l現及發明:杠桿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車
2、亞里士多德——“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二、文學與戲劇
1、《荷馬史詩》
、賴壹白髡撸汗畔ED的荷馬;
②價值: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作,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譚》—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三、著名建筑
1、阿拉伯式建筑代表:麥加大清真寺(伊斯蘭教第一大圣寺)
2、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始建于2世紀,歷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