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物質的密度 教案
第四節、測量物質的密度(一)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1) 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密度的概念;(2) 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3) 學會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形狀物體體積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定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二) 學法點撥本節在學習質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測量質量的基礎上,學習測量物質的密度。學習利用公式間接測定某個物理量的方法。量筒的容積單位一般是毫升(ml), 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單位的。1ml=1cm3.同許多測量儀器(電流表、電壓表、天平)一樣,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測量物體體積的方法:規則形狀物體可以用直尺測量。不規則形狀物體可以用量筒測量。用量筒測量體積常用“溢杯法”:將物體浸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同時將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讀取量筒內水的數值便是該物體的體積。測量石蠟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體的體積,可以采用“懸垂法”:先讀取懸掛重物被浸沒于量筒中液體對應的體積,再將石蠟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沒于量筒中,讀取此時的液體體積,兩者的差便是石蠟的體積。 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學習,我們知道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在實際應用中有重要的意義。1、問:什么叫物質的密度?怎樣計算物質密度?2、出示一塊長方體鐵塊,問:要測這鐵塊的密度,需要測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測量?記錄哪些量?怎樣求出鐵塊的密度?3、再出示一塊任意形狀的石塊和裝在小碗的鹽水問:能否用測長方體鐵塊密度的方法測這塊石塊的密度和小碗里的鹽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儀器來測定形狀不規則的石塊和鹽水的體積?出示量筒,指出液體的體積可以用量筒來測量。二、量筒的使用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時,讀數時要以凹形的底部為準,且視線要與液面相平,與刻度線垂直。1、探究怎樣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方法:先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以待測體積的物體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沒,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過量筒的最大刻度值為準),讀出此時量筒中水的體積v1;將不規則形狀物體浸沒在量筒中,讀出此時量筒中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2。v2與v1的差值就是被測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2、了解這種測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據空間替代的方法進行測量。3、嘗試測量一個塑料塊的體積。4、探究怎樣用量筒測量一些形狀不規則且無法浸入量筒之內的固體的體積。可采用“溢杯法”測量其體積。所謂“溢杯法”即將物體浸入盛滿水的容器內,同時將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讀取的數值便是該物體的體積。但現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塊溢出的水量,可用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測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讀取數據,最后相加得到石塊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