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標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3.制定班規。 為了操練句型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omething,我讓6個小組做計時游戲比賽 ,規則是每個小組分別說出幾條班規,由組長先說,然后傳給另外一個成員,依次傳下去,每個成員必須小聲傳話,最后一個成員到事先預備好的記錄員處陳述本小組制定的班規。規定時間為兩分鐘。最后以制定的班規條數多而且句型運用正確的小組獲勝。游戲一公布開始,6個小組群情激昂,不甘落后。課堂氣氛達到高潮,然后6個小組在黑板上呈現本組制定的班規。有些小組竟然說出6條班規來,而且每句都正確運用了句型。我非常驚奇,我知道剛才的小組討論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心里非常開心,我的預期目標達到了。最后經過對比篩選出了十條班規。我讓班長大聲公布,每一條都讓全班同學舉手表決通過,制定出正式的班規,張貼公布,最后全班朗讀班規。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sleep in class.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make noises.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throw the rubbish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speak english loudly. classmate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get to class late. … (分析:根據班級實際通過學生自己制定的班規 ,學生輕易接受。這樣既嚴明了班級紀律,也鍛煉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案例點評】 1.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了小組內合作學習法,通過討論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2.我根據本節課的語言目標(情態動詞+be+v.pp),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創建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情景(制定班規),適當運用body language 來啟發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從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3.通過“任務型”的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產生“成就感”的機會,非凡是對于一部分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使他們感受一下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新的課程標準以學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 本節課本人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了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課后學生反映較好,基本達到了本節課的預期目標。 在設計任務型教學活動時,我主要注重到了以下幾點:( 1)活動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2)活動中以學生的真實生活和愛好為焦點話題,內容形象生動,學生易理解把握;(3)通過活動讓學生習得英語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4)分組活動時盡量創造機會,促使學生主動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嘗試用英語與他人交流,提高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思考與探討】 1.農村中學的學生英語基礎差,用英語交際的難度大。所以在每一次分組與討論的過程中,如何更有效地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互相幫助,縮小差距,是值得我們經常探討的話題。 2.用實際問題組織課堂教學時,一定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思維想象空間和回答問題的時間,這樣有時不能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如何解決這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