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was it invented教案
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1a-1c)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新目標英語九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的第一課時,本單元主要是圍繞著“inventions”為中心話題,讓學生學會用被動語態來談論身邊的發明如電話、電腦、汽車、茶葉、籃球以及對一些當代發明的看法;它是繼unit 3之后的再次學習被動語態,unit 3主要學習含有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本單元主要學習一般過去時態的被動語態,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學會表達由于這些創造和發明對你生活的幫助和對生活質量的提高認識。本課主要通過熟悉我們周圍經常使用發明物的歷史來開闊眼界,學會談論發明的歷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學習詞匯:invent , calculator
②學習句型:when was the car invented?
2、能力目標:弄清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的差異,并通過練習和運用加以鞏固。
3、情感目標:在學習中,學生懂得人類的科學發明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培養學生的創造發明的能力和愿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習本單元詞匯和掌握一般過去時的被動語態的用法。
難點:如何把一般過去時態的主動語態改為被動語態。
(四)、學情分析
由于我校學生多數來自鄉村,英語學習起步晚,基礎知識薄弱,雖然經過兩年多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能力,但兩級分化較明顯,部分學生因為,基礎差覺得英語越來越難而失去了學習興趣,也有些同學因為平時不懂讀單詞也不用心去記單詞,上課聽不懂而放棄了學習,但不乏存有小部分好奇心、思維能力強、求知欲旺盛者,如果教師能抓住這部分學生的好奇心,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寓教于樂,那么他們就會排除主觀和客觀的種種消極因素,盡量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去。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實物,錄音機等
二、說教法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運用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基于上述理論和英語課程標準學生的要求及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我主要采用了任務型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情景教學法和聽力訓練法。
1、 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的教學活動,是讓學習者通過運用語言來完成各種各樣的交際活動。學習者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來學習和掌握語言。
2、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新授單詞時,通過多媒體的一些動畫、圖片,幻燈片等進行形象教學,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易于記憶單詞,另一方面可以活躍教學氣氛,節省沒必要的板書。
3、情景教學法
語言的學習貴在運用。因此,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但要讓學生懂得一定的形式表達一定的內容,而且要讓他們學會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樣的形式。在課堂上教師就要盡量為學生創設一定的適合學生交際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覺得不僅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可以運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