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第2課時)教案
教學設計:以“樂”字為切入點,帶動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內容并體會文章的寫作特色。努力將學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讀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之中。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
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情懷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誦讀想象并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所描繪的醉翁亭周圍美好的自然風光和人物歡樂的場景,體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2、通過點撥引導學生探究感悟作者的情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懂得并學會在遭遇挫折不幸時,應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重點、難點:
重點:
1、感受作者對醉翁亭周圍美好的自然風光和人物歡樂場景的描繪,體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情懷
難點:
1、感受簡潔精練的文字所描繪的優美自然風光
2、理解“醉”與“樂”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二、 領略景美
1、學生朗讀并概括課文描繪的幾幅畫面
2、借助多媒體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所描繪的醉翁亭周圍美好的自然風光
3、引導學生體悟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懷
4、引導學生體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5、學生朗讀,要求讀出作者的感情
三、 感受人歡
1、學生朗讀并概括課文描繪的四個場面
2、分析四個場面的特點,引導學生感受人物的歡樂之情
3、引導學生體悟作者“與民同樂”的情懷
四、 歸納情懷
1、納得出歐陽修“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情懷
2、學生朗讀,以醉翁之心體醉翁之情
3、拓展思考,
引導學生懂得在遭遇挫折不幸時,應持積
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五、 解讀“醉翁”
1、探究以下兩個問題:
(1)、“醉翁”醉了嗎?
(2)、“醉翁”老了嗎?
2、引導學生理解“醉”與“樂”的關系
3、引導學生體悟歐陽修豐富的內心世界
六、 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如有新的體會或感悟與同學交流
2、積累文言字詞
3、如果讓你擔任攝影師,拍攝介紹醉翁亭的短片,你準備采取什么順序、拍攝哪些景物、配上什么樣的解說詞呢?
上一篇:《醉翁亭記》教學設計7
下一篇:《醉翁亭記》導學練講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