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關心》教案3
教學目標:1.學習從材料中引出論點、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2.學習語言表達的嚴密性。
3.領會本課作者論述的“既要努力讀書,又要關心政治”的道理。
教學重點:同上
教學難點:涉及有關東林黨和事跡。
課 型:新授課
教 具: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了解其結構。
2.掌握文體、論點及作者。
3.學習從材料中引出論點、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內容:
一.導語: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我們讀書人要 不要關心國家大事呢? 今天我們學習議論文單元的第一篇文章--《事事關心》。(板書課題、 作者 及體裁)。
二.簡介作者及《燕山夜話》。
三.具體分析課文。
(一).1.投影出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后齊讀并提問:這副對聯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引用、對偶(雙關、排比、頂真)(能答出前兩種即可,“雙關”在下面的分析中有所提示,在此不必強求;后兩種修辭不說也罷,如能說出,更好。)
2.學生自行講講這副對聯的含義。
3.看看作者的看法。(4--6節)。
(二).聽朗讀錄音并思考如下問題: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引出中心論點的?( 可結合文后“思考練習”二)
--中心論點:一面要致力讀書,一面要關心政治,兩方 面要緊密結合。(第6節)
追問:能不能把“一面,一面”改成“不但,而且”,為什么 ?
--不能,因為前者表并列關系,表示二者并重;后者表 遞進關系,更強調“要關心政治”。
--作者是這樣一步步引出中心論點的(文章的思路): (先)引用對聯--介紹出處--交代動機--解釋含義--(后)引出中心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