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九年級上《詩詞五首》基礎知識及同步練習
【知識儲備】1.字詞積累
問邊:到邊疆去察看。
屬國:漢代時稱那些已歸附的少數民族地區。
胡天:指西北地區。
商女:以賣唱為生的樂*。
百花殘:百花凋零。
曉鏡:早晨照鏡子。
無多路:沒有多遠。
殷勤:熱情而周到。
探看:探望,慰問。
把酒:舉起酒杯。把,舉,拿著。
宮闕:宮殿,古時帝王宮殿門前有反闕,所以稱宮殿為宮闕。
瓊樓玉宇:指神話中月宮里的亭臺樓閣。
嬋娟:形容月色明媚,這里指代明月。
2.作家作品
關于作者
王維(701-761),一作(698-759)唐代杰出畫家、詩人。字摩詰,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境)人。后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工詩善書,尤以畫名,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人稱“王右丞”。其作品魄力雄大,一變古來的鉤斫畫法,創渲談的破墨法。宋蘇東坡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杜牧(803—約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屬縣)人。晚唐詩人。入仕后累官至遷膳部員外郎。朋黨之爭時,被李德裕排擠,而后復為用。入朝,官至中書舍人。《全唐詩》編其詩入卷。他關心國事,反對藩鎮割據,擁護中央集權,主張抵御入侵之敵,反對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寫《原十六了》、《罪言》等軍事論文,分析藩鎮割據之病源及邊防戰守之事,其意透徹,但無人問津。他喜歡兵法,注釋過《孫子》,他的詩文亦受兵法影響,意氣縱橫,抑揚跌宕。他的《答莊充書》說“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是用兵法來比喻創作。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其政治詩如長篇《感懷詩》共五十三韻,是學杜甫的《北征》和《詠懷五百字》。反映現實的律詩如《河湟》、《早雁》等都蘊含著深沉的對時政批評之諷。藝術上最有特色的是寫景抒情的七絕,詠史詩《過華清宮絕句》、《赤壁》等頗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義深婉,風格飄逸。由于國熱已如江河日下,故這些詩常流露感傷情調。其《阿房宮賦》也為人稱道且標志著文賦體之形成。生平祥見《新唐書》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唐代后期,統制集團內部黨派斗爭激烈,而李商隱與當時劉黨、李黨都有關系,他年輕時受牛黨令狐楚賞識而中進士,后來又被李黨王茂元招為女婿,因此牛黨認為他背恩負德。牛黨掌權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壓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黨爭的犧牲品。46歲時死在滎陽。李商隱的詩歌,有的抒發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諷今的詠史之作,還有一類描寫愛情生活的無題詩,最為后代讀者所喜愛。他的詩有獨特的藝術成就,構思新巧,詞藻華美,想象豐富,格律嚴整,風格婉轉纏綿。但有的作品傷感情調比較濃重,用典過多,隱晦難解。有《李義山詩集》。
晏殊(991—1055)字同叔,臨川人。 北宋大臣,詞人。十四歲中進士。累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韓琦等均出其門下。曾以樞密副使出知應天府,延請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始”。其詞清新婉麗,“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千古名句。謚元獻。存《珠玉詞》和清人輯《晏元獻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