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鬼》基礎知識及同步練習
第四部分(4):從“精念存想”表現于目、耳、口的現象來證明“鬼”是人的主觀思想,并非實有。
第4自然段:這一段再次強調了“念”和“想”,人生病了,久臥病床,不免胡思亂想,有時產生虛幻,這些虛幻從目、耳、口表露出來,就是所謂的“鬼”的形、聲、言。還強調了“畏懼”,病人獨臥一室,不免產生“畏懼”,這就會夢見人在按壓自己。以上內容,再一次證明了所謂“鬼”是病人痛苦時的精神所致。
三、寫作方法
1.論點鮮明,有理有據。
本文開篇提出中心論點,觀點鮮明,第二段舉出知名事例,增強了文章的可信性,第3、4段進行了合理的分析,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作者的這種寫法,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要加以運用。
2.前后照應,結構嚴謹。
如第三段中的“病痛恐懼,妄見之也”照應第一段中的“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第三段中的“存想虛致,未必有其實”照應一段中的“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這種前后照應的寫作方式可以使文章的結構更嚴謹,論證更嚴密,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
四、參考譯文
大凡天地之間,出現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變成的,都是人們思念想象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呢?是由于疾病(的折磨)。人生了病就會憂愁害怕,憂愁害怕就好象看見鬼出現了。凡是人無病時就不會怕這怕那。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來。一害怕就會老是想,想久了就會使得視覺錯亂,恍恍惚惚地看見鬼了。
用什么來驗證呢?古書上說:“伯樂學習鑒別馬的時候,由于用心過度,看到的東西,沒有不是馬的。宋國庖丁練習解剖牛的本領,三年以后,在他的眼里,沒有見過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這兩個人都是專心到了極點。由于老是想著某一個問題,自然而然產生了錯覺,看見異乎原物的東西了。人病了看見鬼,如同伯樂看見馬,庖丁看見牛一樣。伯樂和庖丁看到的其實不是真正的馬和牛,由此可見病人所看見的也不是什么鬼了。
病人身體困倦極了,身體疼痛,就說是鬼拿了棍捧鞭子歐打他,好象看見鬼拿著錘子、鎖鏈、繩索,站著守在他的身旁。(這是因為)病人身體疼痛,心里害怕,才虛幻地看見這些的啊。剛得病時心里驚慌害怕,(就好象)看見鬼來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好象看見鬼在發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象)看見鬼在打:這都是由于想得過多,產生虛幻的感覺造成的,并不是真有那樣的事實。
專心想念事物(的結果),有的表現在視覺上,有的表現在說話上,有的表現在聽見的聲音上。表現在視覺上的,(好象)看見鬼的形狀;表現在聽覺上,(好象)聽到了鬼的聲音;表現在嘴上,(就會)說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會看到鬼的出現,夜里就會在夢中聽到鬼的聲音。獨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會夢見好象有人按住他的身體哭泣呢!睡醒見到鬼形,躺下聽到鬼聲,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都出于同樣的情況。
【練習解答】
一、當時流行的認識是“人死為鬼”“人死精神為之”,鬼是存在的。王充的認識是鬼“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是“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鬼是不存在的,“非人死精神為之”。王充的認識是科學的,是被現代科學所證實了的。人是有生命的物質存在,人的精神是附著于人的生命體的,人死了,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隨之消失,決不會有什么“靈魂”魂魄”存在。王充在近兩千年前就否定鬼的存在,是非常了不起的。這對于現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個絕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