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鬼》基礎知識及同步練習
二、1.害怕就會想得多,想得多眼睛就會看見不實在的東西。
2.他們二人都是精神集中到了極點。
3.生病痛苦產生恐懼,就會看見荒誕、無根據的東西。
4.醒時見到的、睡時聽到的,都是因為精神作用;害怕和想像,都會產生相同的情況。
三、略
【類文品析】
景城有姜三莽者,勇而直。一日,聞人說宋定伯賣鬼得錢事,大喜曰:“吾今乃知鬼可縛。如每夜縛一鬼,唾其變羊,曉而牽賣一屠市,足供一日酒肉資矣。”于是夜夜荷梃(扛著棍子)執繩,潛行墟(廢墟)墓間,如獵之伺(等候)狐兔,竟不能遇,即素(一向)稱有鬼之處,佯(假裝)醉寢(睡)以誘致之,亦寂然無睹。一夕,隔林見數磷火,踴躍(跳起抓撲)奔赴;未至,已星散去。懊恨而返。如是月余,無所得,乃止。蓋(表推測、判斷語氣)鬼之侮(欺負)人,恒(常常)乘人之畏。三莽確信鬼可縛,意中已視鬼蔑如矣,其氣焰足以懾鬼,故鬼反避之也。
1、下列各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是:如是月余 安能辨我是雄雌
b、資:供一日酒肉資矣 吾資之昏
c、去:已星散去 得錢千五百,乃去
d、然:寂然無睹 了然無聲音
2、翻譯下面句子。
⑴潛行墟墓間,如獵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
⑵蓋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
3、聯系《宋定伯捉鬼》理解上文,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所寫只是“虛于有鬼”,鬼沒有來。
b、文章是作者所虛構或想象的,世上根本沒有鬼。
c、文中所寫的鬼怕人,所以鬼沒來。
d、其實鬼是有的,但鬼總是怕人的。
4、上文可分為三層,請劃分開來,并概括出層意。
①
②
③
5、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
(參考答案:1.d 2.⑴偷偷地在廢墟墓地中行走,像獵人等候狐貍和野兔一樣,竟然一直沒遇見鬼。⑵原來鬼欺負人常常是在人害怕鬼的時候。 3.b 4.①開頭至“勇而直”:概寫姜三莽的性格。②“一日……乃止”:寫姜三莽捉鬼不成。③“蓋鬼之侮人”至文末:推測姜三莽捉鬼不成的原因。(大意相近即可) 5.姜三莽想捉鬼賣錢終不成。(意近即可))
【同步訓練】
一、基礎訓練
1、本文選自 ,作者 是東漢 。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故得病寢衽(故: )
⑵存想則目虛見(虛見: )
⑶傳曰(傳: )
⑷用精至矣(至: )
3、本文的論點是什么?
4、課文第一段使用了 的修辭手法。
5、“精念存想”如何在目、耳、口表現出來?
6、譯句:
⑴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
⑵思念存想,自見異物也。
二、同步解讀
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這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則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
何以效之?傳曰:“伯樂學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宋之庖丁學解牛,三年不見生牛,所見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見異物也。人病見鬼,猶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牛也。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
7、選文的論點是什么?
8、作者認為,造成“思念存想”的原因是什么?
9、第二段的論證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