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鬼》基礎知識及同步練習
10、“何以效之”這句話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
11、“伯樂學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宋之庖丁學解牛,三年不見生牛,所見皆死牛也”的原因是什么?
12、你生活中有類似伯樂、庖丁的感受嗎?請用簡潔明白的語言表達出來。
三、美文賞讀
猩猩,獸之好酒者也。大麓①之人設以醴尊②,陳以飲器,大小具列焉?棽轂槁蘑,勾連相屬④也,而置之 道旁。猩猩見,則知其誘之也,又知設者之姓名與其父母祖先,一一數而罵之,己而⑤謂其朋曰:“盍⑥少嘗之?慎⑦毋多飲矣!”相與取小器飲,罵而去之。已而取大者飲,又罵而去之。如是者數四,不勝其口之甘也,遂大爵⑧而忘其醉。醉則群目睨⑨嘻笑,取草履著之。麓人追之,相蹈藉⑩而就縶⑾,無一得免焉。夫猩猩智矣,惡⑿其為誘也,而卒不免于死,貪為之也。
[注]①麓:山腳下。②醴尊:裝滿甜酒的酒壺。③履:鞋。④屬:連綴。⑤已而:隨后。⑥盍:何不。⑦慎:小心。⑧爵:古代的一種酒杯。⑨睨:斜視。⑩蹈藉:踐蹈。⑾就縶:被拘囚。⑿惡:憎恨。
13.翻譯下列句子。
(1)盍少嘗之?慎毋多飲矣!
(2)夫猩猩智矣,惡其為誘也,而卒不免于死,貪為之也。
14.作者認為“猩猩智矣”,從文中哪處可以看出來?
15.文中描寫猩猩醉態的句子是 ,作者議論的句子是 。
16.這則寓言使你想起哪類人?猩猩的結局告訴人們怎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