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賦》教案及練習
【基礎知識及相關背景】一、字詞積累:
浩瀚h„n:廣闊的樣子。
蹂rŽu躪lŒn:踐踏,比喻用暴力欺壓、侵凌。
維系:維持和聯系。
褶zh‡皺zhu:巖石沉積或固結后因受力作用而在巖石內彎曲成的拱或槽。
震撼:指心理受到強烈沖擊。
袒tƒn露:毫無掩飾地表露;也指暴露,無遮蓋;露在外面,沒有東西遮蓋。
聳sng立:高高地直立。
鹽堿灘:指土壤里鹽分較高的砂灘,不適于植物生長。
戈壁:蒙語中稱沙漠,不同于一般的沙漠,這種地區盡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二、相關背景:
1、關于作者:
肖復華,1950年生于北京,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7歲離開北京去邊疆,當修井工、調度、記者、編輯,后上大學讀研究生,曾任青海石油文聯副主席,現任中國石油文聯組聯部副部長。已結集出版報告文學集《世界屋脊神曲》《啊!老三屆》(與肖復興合著),散文集《風會告訴你》。曾獲莊重文文學獎。報告文學《當金山的母親》獲青海省首屆文學創作獎,《風的呼喚》獲《中國作家》二等獎,《大山馱起的豐碑》獲全國石油文化大賽金獎。
2、相關知識:
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
貧油時期(1878—1949):
從1878年中國臺灣苗栗第一口工業油井出油,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的七十多年里,盡管不少愛國知識分子和有識之識,為勘查石油和發展中國石油工業,前赴后繼,歷盡艱辛,但由于政治和經濟的原因,收效甚微。到1949年,全國才生產石油12萬噸。中國是一個嚴重貧油的國家。
突破時期(1949—1964):
從共和國建立之后到1964年發現大慶油田,共和國石油工業在艱難困苦中努力求索,終于發現了大慶油田,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到1959年全國石油產量為373萬噸,雖然較解放初有了大幅上升,但仍滿足不了國家需要。
快速發展時期(1964—1978):
這一時期是中國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時期,大慶會戰后,石油大軍揮師南下,轉戰渤海灣,相繼了發現了勝利、大港油田。又陸續開展了江漢、長慶、遼河、吉林、江蘇、河南、任丘、東濮等新區石油會戰,找到并建成了一批油田。從1966年到1978年原油產量以每年18.6%的速度遞增。1978年底,原油年產量達到了1.04億噸,成為世界第八大產油大國。同時一批煉廠也相繼建成。中國石油工業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改革開放時期(1978—1988):
進入80年代以后,自身也遇到了很大困難。國務院對石油工業采取了“原油產量億噸包干”政策。這是國家第一次對一個全國重要的工業行業進行的重大改革,它開啟了中國大型工業企業改革的先河。這一時期的另一變革就是中國海洋石油的對外開放。中國海洋石油工業從此迎來了全面發展的新時期。
穩定東部,發展西部階段(1988—2000):
隨著“億噸原油包干政策”的實施,石油工業的局面已經有了新的發展,技術、裝備得到了改善,過去沒有涉獵的領域,條件也已具備。中國石油工業要取得更大的突破,關鍵是要在勘探上打開新的局面,石油儲量要有一個較長的增長。這一階段,東部地區是原油穩產1000萬噸的基本陣地,西部地區是尋找石油儲量的重要戰略接替地區。這個階段的主要方針是穩定東部,發展西部。
新時期石油工業體制改革(1983—1998):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石油工業體制進行了三次大的變革。第一次是1983年成立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第二次是1988年成立中國石油天然總公司。第三次是1998年3月,化工部和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下屬油氣田、煉油、石油化工、化肥、化纖等石油與化工企業以及石油公司和加油站,按照上下游結合原則,分別組建兩個特大型石油石化集團公司。